环境心理学在现代陵园景观设计的应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环境心理学在现代陵园景观设计的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环境心理学在现代陵园景观设计的应用

摘要:简述环境心理学和陵园景观的相关概念和发展概况。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和阐述环境心理学4大主要理论体系:环境感知、空间认知、环境刺激和环境控制在陵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陵园景观设计;环境心理学;行为与心理

随着设计行业的日新月异的变化,许多国家将陵园纳入到城市规划体系建设中,根据城市的特征、自然条件和发展规划,确定陵园的规模及选址,并开始改善陵园的景观环境设计。在此大环境下,我国各级政府也加大对陵园环境的改造与建设力度,提出“陵园公园化”等口号,提倡“人与环境”之间的共生关系。但在实际设计中,部分工程案例中出现照搬硬套传统陵园、一味追求风水布局的情况,“千园一面”,忽略了环境对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1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及相关理论

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新型分支,它是社会学科与自然学科的一种结合。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和科学性,属于新兴的交叉性学科,其涉及的学科领域较广,包括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等建筑相关学科领域。主要研究人和其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相互作用以及人的行为心理[1]。对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最早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代表人物有布鲁斯威客维克、列文,之后20世纪40~50年代的心理学家巴克和霍尔,也分别从居民的行为生态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开始相关的理论研究[2]。直至20世纪60年代,由于环境问题,出现了以规划师凯文•林奇为代表的人物,开始了对城市意象和环境的认知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从而使环境心理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产生了环境感知、空间认知、环境刺激和环境控制这4个理论。其后,又与景观设计学科相互影响,产生了一系列的理论研究,其手法被广泛运用于各类型景观设计规划中。

2陵园景观设计的概述

2.1陵园的定义

关于陵园的定义,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并没有明确清楚的界定。汉语词典对其的解释为有坟墓的园地[3]。我国于2002年12月实施的《园林基本术语标准》认为其是园林化的墓地[4],并将陵园纳入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部分,明确了其生态、休闲、游憩等功能,成为了景观设计的一个类型与分支。根据该标准,陵园的功能分区也由传统的入口广场区、隔离林带区、服务和管理区、墓葬区扩展到除此之外的休闲活动区和生态观光区。

2.2陵园景观设计的发展概况

陵园由于其特殊性,以及传统殡葬观念在我国公民中产生的消极影响,使得陵园一直不被重视。相关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考古学、建筑学、风水学以及丧葬文化等方面,直至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其在景观设计领域的研究,尤其是近年来,随着陵园与城市发展的问题日益严重,才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但研究的内容仍然不够全面和深入,主要是围绕陵园的类型、陵园文化、陵园空间及陵园生态景观等方面,而对于环境心理学在陵园景观中应用的相关研究则寥寥无几。因此,如何解决相关发展矛盾,如何利用环境心理学和景观设计手法营造舒适的陵园环境成了景观设计师们亟待思考的问题。

3环境心理学在现代陵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3.1环境感知理论

环境感知理论主要是指个体在所处环境中,用自身的感受器官(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接受环境中的各种不同刺激,并加工整合外部环境信息,从而了解客观环境的各种属性[5]。3.1.1视觉舒适性层面。个体通过视觉对空间环境产生最直接的感受,80%的环境信息来自于视觉,因此,现代陵园景观设计时,首先应满足视觉的舒适性。这里的“舒适性”不仅强调的是设计手法上的对比统一、均衡稳定、比例适中,更重要是环境的亲近与柔和。传统陵园景观之所以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主要由于其在设计中,采用笔直宽阔的入园道路,绿化种植上沿道路列植高大挺拔的柏树、松树,以表达长青的主题,建筑及构筑物均以传统色调和风格为主,从而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虽然设计手法满足空间距离等要求,但过于强调庄重的环境,并没有给人带来视觉上的最佳舒适效果。而现代陵园在设计时,视觉上则用亲近感代替原有的轴线关系。道路方面,在设计中更注重导向性与游览性,人车分流形成环形交通系统,在细节处考虑无障碍设置,并根据道路的等级、材质、形式研究路面的寓意与趣味;绿化方面,选用草坪、花镜与组团式种植相结合的方式,不再以单调的松柏类植物为主,园中多以花灌木、落叶乔木为主,意为让阳光洒入园内每个角落,增加光照面积;地形方面,在足够的空间条件下,堆建微地形,塑造竖向空间;景观小品方面,增加水景、景墙小品等景观要素的设置,从而丰富视觉感受。3.1.2听觉舒适性层面。景观环境中的声音,主要由自然声音、人类活动声音以及人为制造的声音组成[6]。在陵园景观设计中引入声景的设计元素,既能增加体验享受,又能产生一种别样的意境。传统陵园景观中对听觉地追求不够重视,园中主要以松涛声为主,忽略了植物、水体等元素给人带来的听觉刺激。现代陵园在设计中多数利用植物为媒介与环境中其他元素发生融合作用,以产生不同类型的声音景观。如花镜可以引来昆虫,各种丰富的植物组团可以引来鸟雀,产生莺歌雀鸣。对于有水面的园区,设置菖蒲、芦苇、荷花等植物,与自然界中的风、雨元素相结合,增加听觉感受。如上海福寿园蜿蜒的溪流旁栽植了水葱、黄菖蒲、美人蕉、荷花和睡莲等植物,丰富诗情画意的同时,也带来听觉的享受。3.1.3触觉舒适性层面。触觉是通过刺激皮肤带来的感受,是与环境最为亲密的接触,且影响着个体对景观环境的心理体验。关于这点,传统陵园景观中的烈士陵园和纪念性陵园可以通过对历史遗留的建筑物、构筑物的触摸感受历史人物的故事,而针对公众的陵园中的触觉感受基本忽略。现代陵园景观则更强调触觉感受,在许多新建陵园中增加人物雕塑、故事长廊、景墙、铜刻等使前来园区的人们通过触摸感受城市的历史变迁。如阜阳安息山陵园在园区的广场上用耐候钢制作了20世纪40~50年代的阜阳市区地图,通过耐候钢材特有的锈迹,展示阜阳市区地变化,引来人们在此前驻足、触摸和观赏,带给人们时间和空间的体验。3.1.4嗅觉舒适性层面。嗅觉记忆是人们各个感觉记忆中保留最长久的记忆。人们通过嗅觉器官感受环境,并传递至大脑边缘系统,再进行情感识别和存储。景观环境中气味的营造主要来自于植物,如:栀子、桂花、玉兰等芳香类植物。这些气味不仅可以给人以良好的嗅觉体验,还可以起到净化空气和缓解疲劳的作用。

3.2空间认知理论在陵园景观空间中的运用

个体在作出具体行动之前,对所处的环境的空间进行分析,从而达到对环境空间的认知。其中,凯文•林奇教授在“认知地图”概念中提出的5个基本要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地标)对景观设计空间分析起了重要的作用[8]。针对陵园景观,主要强调其区域性,通常分为入口及管理服务区、墓葬区、游憩及生态观赏区等。3.2.1入口及管理服务区。现代陵园景观在入口和服务区设计时注重空间传达的亲切感。虽然有些陵园入口仍采用对称的手法,但在种植手法上许多陵园开始了组团式和自然式的探索,用花灌木丰富景观色彩的同时,打造竖向空间的变化。此外,可用植物搭配山石水景或者设置立体花坛的方式,增加趣味性,空间上更是运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障景手法起到扩大空间的效果。3.2.2墓葬区。墓葬区是园区的主要区域,是人们参观、祭扫、游览的地方。整体的空间氛围强调安静祥和,可在局部区域增加活跃性。传统墓葬区分割空间采用的是绿篱或层次丰富的密林,绿篱与墓碑相互交叉,从而形成相对私密的墓葬空间,但植物的种类多以桧柏为主,且高度较低,空间狭小,给人造成压抑感。现代陵园在设计时则采用了用植物掩映墓碑的手法,并在碑前预留绿地进行草花组合,弱化墓碑在空间中的突兀感[7]。植物的搭配更加丰富,有些墓区甚至采用自然形态的植物搭配方式,配以花灌木,形成四季有花的浪漫景观。此外,现代陵园相对于传统陵园墓葬区又新增了树葬、草坪葬和艺术墓区等形式。在树葬区采用疏林的设计手法,结合园路布置,植物的配置更多选择如桂花、石楠、罗汉松、晚樱、紫叶李等植物,丰富景观空间的同时打破原有的严肃感。草坪葬区在空间上以开敞空间为主,偶有点缀一两棵点景树支撑竖向空间,使得阳光可以洒入墓区的每个角落。艺术墓葬区在空间上用树形丰满、姿态优美的树种孤植或丛植于视线汇集处,每座墓碑前的植物配置注重空间搭配,并同墓碑一起参差错落地分布在草坪或园路两侧,碑体周围布置低矮灌木、小型花镜或草本,从而形成温馨舒适的景观空间。3.2.3游憩及生态观赏区。陵园内的游憩和生态观赏区在空间方面多以开敞空间为主,打开视线关系。地形的处理方面堆建微地形,增加起伏感,打破平地的枯燥性。绿化设计方面,选用香樟、榉树、栾树等乔木,营造园内轻松明快的景观氛围;对于亭廊等休憩节点配以常春藤、凌霄、紫藤等藤本植物,增加情趣;而水体附近则用层次分明并富有野趣的植物,如芦苇、水葱、美人蕉等植物。园内的休憩停留空间则增加景墙、雕塑和相关的景观小品用以划分空间,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开启探索之旅。小品及构筑物的设计上多以趣味性为主,色彩选择多倾向于鲜艳明快的颜色,风格多变,不拘于形式。从而打破人们对传统陵园的印象,将陵园真正融入城市公园之中,成为能为人们提供舒适环境、踏青放松的城市绿地系统。

3.3环境刺激理论对个体行为和心理产生的影响

环境刺激理论强调个体所在环境为个体提供的信息源[5],如声音、光线、颜色、温度等基本信息,以及室外建筑、城市意象等高级信息。它通过对个体的数量和质量的刺激,使个体的心理和生理上产生一定的变化。环境刺激理论包括唤醒理论、环境压力理论和适应水平理论。3.3.1环境唤醒理论。个体在环境中接受环境的刺激,造成个体生理和心理对环境刺激的唤醒。外界环境对个体的刺激,可以使个体的唤醒处于不同的状态,其极端氛围困觉状态和极度兴奋状态[5],从而产生相应的情绪和行为。因此,人们常把唤醒看为影响情绪和行为的重要因素。如传统陵园景观设计中过密的隔离林带,使人不安的情绪被唤醒,从而引发心理与行为上对陵园环境的排斥。此外,唤醒理论强调的是给予个体中等强度的唤醒刺激,因为低强度的唤醒对个体的影响有限,而高强度的唤醒很难让人集中注意力。所以,对陵园景观来说,给人带来的唤醒强度应呈现一种先增后减的趋势,空间设置上不宜过多强调多变,植物配置上不宜过于复杂,始终使游人的唤醒水平处于适当区域,从而达到最佳景观效果。3.3.2环境压力理论。处在环境当中的个体,受到环境的各种唤醒刺激之后,引发行为上的改变,而行为改变的大小取决于个体所接受到的环境刺激的量,这些刺激的量便是环境施加于个体的压力。高强度的环境刺激给人带来高压力,当低强度的环境刺激给人带来低压力。这时,个体会自动关注环境中的最强刺激,忽略环境之中的最弱刺激。一些景观设计师,在对陵园墓葬区的景观设计时就对此结论做了很好地运用。用鲜艳的色彩、丰富的植物群落、趣味多变的景观小品来弱化墓葬区给人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分散游人的注意力,并利用光线,营造出轻松温馨的陵园环境。3.3.3适应水平理论。该理论强调个体在环境的刺激下会适应某一范围内的刺激水平[5]。当环境刺激超过某个范围,个体会表现出负面情绪,而当环境刺激低于这个范围,个体会表现出不满。因而最佳的环境刺激应处在对环境适应水平范围内。因此,在进行现代陵园景观设计时,设计师首先应将前来祭扫的人群进行不同年龄层次的划分,了解他们对环境刺激的接受范围,然后根据不同个体的心理需求,合理规划陵园的景观空间、功能分区、游览流线,并运用景观设计手法来满足服务人群的需求,使设计作品更能适应当下的受众人群。

3.4环境控制理论对陵园景观空间的划分作用

环境控制理论主要是指个体在环境中接受刺激后,除了情绪的变化和作出相应的适应行为和外,还会对环境刺激的作出相应的控制[5]。其主要表现为领域性,而它在景观空间上则主要以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来展现。3.4.1公共空间。公共空间是向所有人开放的区域,所有公民都可以进入使用,个体对公共空间不会表现出非常强烈的控制力,因此,公共空间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人流量较大。如陵园景观中的入口广场区、服务管理区以及游憩区中的公共空间。这些区域在设计时需要考虑人流量、人的流线、和人员之间的交流互动。当人流量过大、人群数量过多时、个体之间的距离小于安全距离、公共空间流线过于复杂形成互相干扰时,会给人心理带来紧张和不安;当公共空间过大,又会造成个体之间的谈话交流障碍。因此,对公共空间设计时,需要考虑相应的比例和尺度,满足人流的使用即可。3.4.2私密空间。私密性空间的营造在景观设计中十分重要,它是领域性和个体对环境刺激作出的控制的表现。相对于公共空间,人们会更习惯在这里驻足停留,从而观察周围的环境,决定自己的行为活动。在这类空间中,人的视线会缩短,从而产生亲近感。在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常采用植物、景观小品、景墙围墙等要素来围合空间,打造私密性,此设计手法于陵园景观中依然成立。如陵园墓葬区前用植物围合墓碑,给予祭扫者对亲人的缅怀的空间;游憩观赏区的交谈空间,用植物、景墙、小品划分空间,使人们在此可以进行聊天交流;而在相应的停留区域内设置景亭、廊架等小品来遮挡空间,为前来游玩的人们提供休憩放松之处,使心理得到极大的舒缓。

4结语

综上分析可知,环境心理学与陵园景观设计紧密相关,但相关研究却又甚少。因此,这就需要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工作,加大对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深度,从而实现环境心理学与景观设计学之间的良好互动。针对工程实践,则需要设计师要提升自我专业水平,在进行设计工作时,从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角度出发,利用环境心理学,潜移默化地影响或改变人们对传统陵园的认知,打造出符合充满温馨自然氛围、丰富多彩的空间环境和现代城市未来发展的陵园景观。

参考文献

[1]车文博.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2]白艳,张晓瑞.环境心理学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36):20760-20764.

[3]江奇卿.基于环境心理学原理的大学校园植物景观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3.

[4]翁玫.听觉景观艺术[J].中国园林,2007(12):46-51.

[5]凯文•林奇著.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6]刘悦.中国当代陵园设计文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

作者:李蕙 黄鑫慧 单位:安徽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