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要素构成初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美丽乡村的建设,使乡村景观规划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乡村景观规划不是传统意义上仅仅对于乡村景观风貌的表象的设计,而应该建立在保护与发展并行的基础上通过对景观要素的整体控制,为乡村发展提供方向,通过对乡村各要素的分析总结,实现乡村土地及水资源有效利用和自然景观合理开发与保护,引导新农村建设以及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景观规划;景观要素;乡村振兴
在借鉴国外乡村景观规划发展成果的基础上,我国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十分迅速。近几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推进,全国掀起乡村建设的热潮,使得我国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理论体系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乡村景观规划在综合大地景观和乡村人居环境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有效手段对乡村区域进行综合景观规划设计[1],整体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具有高度的综合性[2]。景观要素构成了景观规划的主体内容,因此,对于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要素的分析,也显得十分重要。乡村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特殊区域,其景观也不同于普通的城市景观和自然景观。乡村景观是指在村庄范围内,结合村民生产、生活的需求,在自然基底上叠加村民活动而形成的,是具有鲜明田园特征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环境综合体[3]。
一、自然景观要素
乡村自然景观是乡村人文景观的构成基底,也是乡村聚落空间的落脚点,主要包括由未受人类活动干扰或干扰较小,基本保持自然状态的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植被等组成的自然要素和建立在自然基础上,具备一定生态功能的农田要素。
(一)自然要素
自然要素构成了乡村景观的基底,它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植被等因素。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地貌丰富,气候水文差异大,乡村的选址、建筑的形态、植被的种类都与这些因素紧密关联,这些差异也导致不同地域的乡村具有不同的地域性特色和景观风貌。乡村的地形、气候决定植被的类型及分布,创造出独具当地特色的植被景观。与此同时,大面积的植被资源也能对特定区域的气候和土壤产生影响。水是生命的源泉,水文要素是乡村景观要素中最具生命力的要素之一[4]。早期乡村聚落一般择水而居,水决定着乡村聚落景观的布局形态。乡村中河流、湖泊、湿地、沼泽等水资源的存在,都会使乡村景观类型变得更加丰富。在景观规划设计中,自然要素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对其合理利用对于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二)农田要素
农田作为乡村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乡村的象征。它是村民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既具有景观效益,又兼备经济、生态价值。农田景观是大多数乡村的主要生产性景观,空间布局多具有分散性、多样性、地域性及不规则性的特点。随着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打造乡村农田景观时,一般除了保留农田最基本的农产品种植功能外,为了迎合观光游客体验生产劳作的乐趣,还要引入了田间作坊等生产性场景设计,使人们真正体验到乡村的田园生活。
二、人文景观要素
乡村人文景观是在乡村范围内,人类与自然相互碰撞的产物,是村民长期活动产生的具有地域性的场景。其主要由有形的如乡村聚落、建筑、基础设施等物质性因素和无形的文化等非物质性因素两方面组成。
(一)聚落要素
乡村聚落建立在自然基础上,与村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承载着村民生产、生活的记忆。受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是经过历史长河自发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村民集中生活空间,是体现场所感、地方精神的重要载体之一。乡村聚落景观是建筑、街道、基础设施等人为景观的总和,反映了乡村的平面布局形式和基本形态。在进行聚落景观设计时,应遵循聚落景观的自发性,延续原有的村庄聚落特征。
(二)建筑要素
乡村建筑作为村民生存居住的最直接环境,是乡村人文景观的重要构成之一。区别于城市建筑,受地方气候、自然条件、风俗文化的影响,在不同地区,建筑风貌呈现出不同的特色。民居是乡村地域性特色的表达形式之一,近年来,具有本地特色的民居成为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此外,村庄每户建筑周边的庭院也是乡村建筑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生态、绿化功能外,一般还具有农作、饲养、手工等生产功能。
(三)基础设施要素
乡村基础设施要素是为发展农村生产和保证农民生活而提供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总称,主要包括道路、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配套。完备的基础设施是乡村宜居生活的重要保障之一,可以给村民的生活提供便利,提高村民的幸福感。此外,便利的交通、完善的公共服务配套也能给外来游客带来更加舒适的体验,是乡村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条件。
(四)文化要素
乡村文化是乡村景观实质内涵的集中体现,不仅反映乡村的人文地理特征,也记录了本地村民活动的历史,表达出一个乡村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精神[5]。无形的文化景观主要包括村民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精神信仰、文化娱乐等方面[6]。乡村文化不是一个可触碰的设计实体,它借助某个具体的物质传达自己的思想,与此同时,也赋予这个实体以灵魂,展现独特的村庄印象,这个过程贯穿整个乡村景观设计。因此,将地域文化要素渗入到乡村景观设计是避免乡村同质化的重要手段。
三、结语
乡村景观规划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了乡村景观生态学、农学、地理学、建筑学、美学等方面的知识,因此,乡村景观要素涉及自然景观要素和人文景观要素两大类。自然景观要素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要素和具有生态效益的农田要素;人文景观主要包括聚落要素、建筑要素、基础设施要素、文化要素等方面的内容。不难看出,乡村景观要素与乡村“三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乡村自然景观要素是生态要素,而生产和生活要素构成了乡村的人文景观。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彼此之间相互关联,是发展共同体。因此,对于乡村景观要素的设计也必须既要从个体的角度出发,也要进行整体把握。合理分析运用宏观、微观层面相结合的方式科学合理地规划乡村的环境,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云才,刘滨谊.论中国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J].中国园林,2003(1):56-59.
[2]刘黎明.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历史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J].农村生态环境,2001(1):52-55.
[3]卓美行.基于城乡一体化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2.
[4]吴小华.村落文化景观遗产的概念、构成及其影响[J].中国乡镇企业,2013(9):14-21.
[5]孙艺惠,陈田,王云才.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8(6):90-96.
[6]欧阳勇锋,黄汉莉.试论乡村文化景观的意义及其分类、评价与保护设计[J].中国园林,2012(12):105-108.
作者:杨源源 单位:苏州大学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