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画元素在滨水景观设计的美学特征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壁画元素在滨水景观设计的美学特征,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壁画元素在滨水景观设计的美学特征

水是文明之源,生存之本。古人言“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中华文明发端于黄河流域,水历来被认为是万物之源,古人讲究风水,认为有水才有财。在中国人的世界里,水之柔也,以柔克刚。在人类文明中,水是万物的起源。水虽然是无色无味的液体,但却是维持为人类生存的重要物质。现代文明同样也离不开“水”,提到水,我们会想到,灌溉、水力发电等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从物质需求上升到精神需求,工作学习压力下,城市公共空间变成人们茶余饭后休闲的最佳场所。滨水景观开始成为塑造城市形象要素,更为重要的是滨水地区的景观规划为城市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基于这一背景,由李杰编著的《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9年1月版)一书将壁画元素作为滨水景观设计元素,同时把滨水景观作为调节城市生态平衡的砝码,针对现代滨水景观的设计原理与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与此同时,图文并茂的描述让读者一目了然。总览全书,具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写作思路框架清晰,结构层次分明

写作思路清晰,结构层次分明是本书的第一大亮点。一方面,城市化背景下的河流景观建设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它不仅使河流两岸的风景有机生长,而且能展现城市现代化的美;另一方面,城市化背景下同时也面临着水生态问题与挑战,基于这一背景,作者将《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一书划分为六章内容,虽然各章的着重点不一样,但是各章节之间环环相扣,内容层层递推,让读者了然于心。具体而言,该书一共六章内容(不包括绪论和参考文献)。第一章节作为本文的导入篇,作者开门见山的指出了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规划的含义、范畴及设计原理和方法;第二章节探析了影响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主要要素,作者主要探讨了水生态、道路、绿化、环境、公共艺术、灯光等系统;第三章主要探讨了传统美学视域下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形式美法则的运用更能凸显城市滨水景观中的意境;第四、五章为本文的重点章节,城市化背景下面临着诸多的水生态问题当下,作者提出了“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和海绵城市的建设规划;第六章为实际案例的解读,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二、立足于当下,现状分析客观准确

在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当下时代的“主旋律”。河流景观设计虽然能为在大都市忙碌的人们提供精神或物质享受,但是城市化背景下面临者众多水生态问题与挑战。立足于当下,作者从河流的治理模式、环境、文化资源等方面反思了当前的问题。简单粗暴的河流治理模式导致水岸美学功能丧失、生态功能丧失、城市服务无功能丧失;滨水区开发的环境问题;过大的滨水广场利用率低,缺少日常活动空间;传统的防洪设计破坏了河岸植被。除此之外,人们追求滨水景观带来的乐趣的同时,城市洪水每年袭击者河道两岸,使人们的财产造成损失,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甚至还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在规划滨水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有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方案,需要在严谨论证的基础上进行。上述种种分析准确的抓住了实际问题,客观阐明了问题的根源,对于未来推动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了切入点。

三、理论加实例,实践指导性强

文章采用“理论加实际案例”的写作模式,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对国内外成功的滨水景观设计案例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作者对现代滨水景观的研究范围、设计要素、美学意境、生态理念、海绵城市等理论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一方面,通过明晰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要素,提出了城市“双修”举措--基于城市治理的视角开展城市生态的修复。另一方面,作者为了探索壁画元素在滨水景观设计中的美学特征,把景观设计作为城市的主要构成元素,不仅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而且能强化地区和城市的识别性,鉴于此,作者解析了国内外著名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案例,针对具体问题作者以图文的形式给予了清晰的描述,让读者一目了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综上所述,本书结构层次清晰,逻辑衔接紧凑,充分展示了作者扎实的理论知识;立足于实际,现状分析客观准备,为将来推动滨水景观设计的进一步发展找准了发力点;文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很强实践指导性。读完此书,我由衷的认为《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滨水景观规划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书籍。

作者:党海雁 单位:大庆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