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城市滨水型绿道景观设计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城市绿地是多元聚合的生态容器,满足了人们对自然的渴望。生长型景观考虑生态空间的发展,以生态演替的方式整合、重塑生态格局,探析场地自身资源禀赋与文化底蕴的融糅,让使用者以最舒适的方式与自然对话,同时引导自然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实现自然、社会与人的协同成长。
关键词:园林景观规划;生长型;景观生态
设施的确立,城市作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回归到自然生态系统,城市的建设开启以自然为本底的建设模式,面临着从生态修复到更新重塑再进化的持续过程。
1生长型景观理念
中国古典园林遵循道家文化中的“道法自然”,它通过探析万物的本质及自然循环的规律,从而找到自然、社会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关系并且长期稳定存在。生长型景观设计思想究其本质是对古老文化的传承,我们研究景观资源的特性,强化优势引导,适当“留白”,使景观具有生物生长的特性,在每个阶段都有相对独立、完善的体系,具有充足的空间不断向健全的方向发展。
2生长型景观设计策略
2.1生态先行。当绿色发展的理念已成为全社会共识,景观设计不仅仅是将各个设计要素以优美构图拼凑在一起,更核心的任务是理解景观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影响,从而维护长远的、整体的社会利益[1]。不同场地中“斑块-廊道-基质”的界定,直接影响景观空间构成,这是对自然资源的极大尊重,更是为奠定了场地生长的起点。通过空间格局构成、尺度关系、生态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潜移默化中影响场地参与者的生态观。
2.2功能叠加。景观空间需要将使用功能与美观相结合,空间的功能定义人们在场地中完成社交、休憩、运动等活动属性,空间表达的美感给人们带来好的精神享受。然而设计并不能单纯地为满足区域内功能健全而进行堆砌,需要根据场地的现有属性,顺势而为、微创介入、化繁为简,形成多维空间里多重元素交织的生态网络,打造开放无界的公共空间,并结合“形”“势”“色”“味”多角度营造极具美感的魅力场所。
2.3文脉传承。好的景观一定是有灵魂的景观,对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公共记忆的融入,引发使用者对空间传递文脉的一种认同,产生精神共鸣。梳理当地文化背景,通过筛选、提炼文化元素,文脉通过景观语言进行输出,形成了情境化的空间场所,引导大众的行为,而人群的活动更是为场地文化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动力[2]。在传承中求创新,为场地营造有情有境、情境交融的生长契机。
3庐州公园的生长型景观设计
3.1现状条件。庐州公园位于二环路、林湖路以东,清溪路以北,规划高铁西站以西,南北干道怀宁路穿园而过,东西支路沿河路逶迤其内。公园周边交通可达性高,西邻董铺水库,南望大蜀山,南淝河贯穿始终,总占地面积约267hm2(4000亩)。目前一期已建设完成,地标山、滑板公园、儿童乐园、等设施和节点初步奠定了公园的生态和人文基底,但文化主题不鲜明,功能单一。二期、三期场地内原生机理丰富,苗圃、池塘、次生林、南淝河等原生资源利用价值较大,可塑性高。
3.2设计重点。基于对公园宏观、中观、微观分析及现场调研,统筹公园一二三期建设时序与融合;塑造“地标式”生态文化功能空间;传承与利用现状原生资源;找到公园文化、功能、经济契合点是规划设计的重点。
3.3方案设计。3.3.1总体设计构思。秉承“延续—重塑—拓展”设计原则,运用极简、留白的设计手法,实现生长型空间。充分尊重现有望山、近水、盛林、依城的景观资源优势,坚持“生态优先”,充分保护利用现状林、水及地形资源,重点突出植物“生境化”,实现“恢复植物生境、围合多重空间、营造多彩景观”,构建以健康的生态基质为基础,庐州传统文化和市民休闲健康生活交汇、生态效益凸显的生长型城市生态公园。整体形成“一脉、双翼、五区”的景观结构体系,即以“南淝河慢生活生态脉络”为轴,整体衔接庐阳、蜀山双区,串联起生态双山区、森林氧浴区、丛林乐游区、园艺研学区、花林湿地区五大主题功能分区。3.3.2水系资源整合。现状水系资源丰富,主要为南淝河以及自然降雨、灌溉排水形成的水塘或水渠,呈自由的多边形且分布较集中。南淝河为合肥的母亲河,文化底蕴深厚,在庐州公园中呈河湾型贯穿整个设计场地。设计以南淝河为全园景观脉络,同时对场地内星罗棋布水系高挖低就进行连通,利用西二环与怀宁路之间市苗圃基地及现状鱼塘,差异化定位植物园桃梅李杏、郁金香主题活动,形成以蝴蝶兰花田和湿地观光科普两大功能区。打破公园原有近水不亲水的格局,营造可游可赏的景观湿地和景观塘,增加蓄水面积19299m2,增加亲水界面8296m,增强生态效益(图1)。3.3.3地形塑营。现状地形丰富,整体竖向由北向南呈递减状,基本与南淝河水位高差保持较为平缓走势。设计范围内地形坡度多变主要集中在二期东部和北部,堆土区高差变化较大,多为急陡坡和陡坡,最高点37m,最低点13m,相对高差达到24m。设计充分利用现有堆土区,与一期已建成地标山融遥相呼应,采用“生境再现”“台地变坡”“地景营造”等景观方式,统一基调,修正界面,营造生境。提炼蜀山肥水生态格局营造双山文庐景观空间,将功能空间、生态空间、文化底蕴“触媒”效动,多元耦合。3.3.4交通组织。庐州公园西邻怀宁路,东接四里河路,北至北二环路,南邻清溪路,周边道路以庐州公园为中心,辐射四周。现有庐州公园一期主入口由楔形绿地引入,位置内嵌,且仅为人行入口。主要车流从固镇路绕行居住小区至公园东入口,可达性差。场地内现状堤坝路沿南淝河两岸贯穿始终。设计结合一期入口和分区管理特点,以交通可达、人流为导向,相应设置三个主入口,多个分散式次入口。以入口为导向,设置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停车空间。非机动停车结合共享单车系统设置停车点。充分利用现有林荫堤路,采用整体衔接、单元成环方式,形成徐行绿道、健身跑道、游憩步道三级复合交通体系。依托淝河水廊,设置三处码头,形成游船交通系统。3.3.5植被生境构建。场地内沿河堤道路两边色叶树种以及乡土树种较多,主要树种有香樟、杨树、水杉、合欢、国槐、三角枫、石楠等植物,长势良好,已形成良好的生态植物群落;但缺乏花灌木;秋色叶整体效果不理想。沿水面植物过密,植物品种单一,缺乏水生植物。片林过密,香樟林等片林树形较差,胸径偏小,可利用率低。现状腹地空间较大面积植物缺乏,景观效果较差。遵循弱干扰性原则,通过“留、理、补、创”四大手法以营造自然性—景观性—功能性的植物群落为目标,以植物“生境化”为指导思想,实现“恢复植物生境、围合多重空间、营造多彩景观”的设计目标(图2)。以乡土色叶树种为基调树种,突出乡土植物群落模式特点,使庐州公园景观具有明显的域性和可识别性;通过置石花境搭配造型植物将庐州相关典故、传说、记忆具象化,使公园植物景观融入地域文化。为实现植物景观的可持续性,将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背景林一般选用胸径不超过12cm的速生树种,点缀乡土色叶树种,若干年后小树苗逐渐茂盛成林,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乡土植物群落,树龄不一的树木与凋亡早期演替树木为野生动物提供理想的栖息地。
4总结与讨论
时代的变迁,节奏的加快,大自然恩赐的资源秉赋在城市忙碌的节奏中与人们日渐疏远,让人们愈加渴望亲近自然。生长型景观带领人们由城市向自然蔓延,延续着传统思想的精髓,寓意着返璞归真。在未来的设计实践中,各种设计手法还将被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但它们的目标都是建立合理完善并且可持续的生态景观体系,极大程度上实现自然、社会与人的统一和谐。
参考文献
[1]文克.E.德拉姆施塔德,温迪.J.杰里施塔德,徐凌云,等.景观生态学作为可持续景观规划的框架[J].中国园林,2016(4):16-27.
[2]承钧,张丹.城市公园设计中文脉的体现[J].中国园林,2010(10):48-50.
作者:姚瑶 单位: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