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微景观设计在小学美术社团的实践,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微景观设计是将艺术的形式美感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新兴产物,本文试从课程设置、活动情况及活动效果等方面探究我校微景观社团的开展情况,为创设学科特色探寻实践依据。
关键词:美术;艺术设计;微景观
1践行目的与意义
1.1目的
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锻炼学生眼、手、脑的相互协调能力。课程以小尺度微缩景观为着眼点,引导学生对微景观的现状、作用与意义、设计理念等进行分析,力图通过本课程让学生发现传统建筑的构造美与工艺美,进而关注身边建筑的优缺点,继而学以致用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发扬优良传统工艺,对身边建筑进行改造设计。
1.2意义
(1)幼儿期模型游戏记忆的唤醒。幼儿在“触摸”中不断完善自己,孩子们在成长为能拿起画笔涂鸦之前,几乎都玩过积木或乐高类的拼接游戏,而微景观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更为专业艺术性的拼接游戏,经过专业老师的引导,一经拿起材料,幼时的游戏记忆就被打开了。(2)深化学科认知。大多家长认为小学美术就是绘画,把画的像客观物象作为评价的标准。而作为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也将这一理念传递给了孩子,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创造力,而微景观设计的践行,让孩子全面认识美术,并以社团为阵地辐射传达美术学科的多样化与丰富性。认识到美术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造型的手段,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视觉形象的艺术,大体分为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工艺美术和设计艺术。
2践行过程与方法
2.1组建社团
选拔30名3-5年级学生组成微景观社团,成员应具备一定的数学计算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初级空间感,较强的动手能力,有恒心、毅力、抗挫能力与思辨观。
2.2细化分组
结合学情与性别,构建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5人小组。
2.3知识铺垫
引导学生感受与理解建筑景观艺术中的构造美、布局美、意境美等;学会如何从测量,计算,绘图,到制作模型。
2.4任务实践
(1)小组讨论,提交选题;(2)根据主题,设计草图;(3)选取材料、测量尺寸、裁切打磨,个体(每个人所负责的部分)尺寸必须符合团队的图纸规划,在践行过程中还需解决拼合起来后的稳定性等问题,最终实现平面设计图的立体化;(4)装饰美化个体模型;(5)经营位置(花草、建筑等的摆放布局),完成作品。
2.5展评
在社团内举办会,各组展示作品并宣讲设计理念;老师主持作品研讨会,讨论交流各组在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集思广益,提出改进建议;小组邀请“军师”(建议者)参与探究改进制作,并书写作品设计说明。
2.6艺展
筹划期末校园优秀美术作品展,微景观设计作品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经亮相,引发万人空巷。
3践行效果
3.1社团学生
(1)语文、数学、设计等方面能力的提升。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的计算能力,学会了写作说明文,让艺术的翅膀煽动的更具理性与科学。(2)团队意识的培养和与人沟通能力的增强及责任感的树立。组员之间要进行交流讨论甚至部分妥协,才能推进设计方向的发展,更要以强烈的责任心坚决执行图纸规划,才能将制作的零部件契合成统一体。(3)提高孩子们的创造力、自信心与抗挫力。在创作实践过程中孩子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通过探讨交流,转变思维,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并最终克服这些困难,成功体验感带来了自信心的增强,使得孩子们的抗挫能力得到大大提升,在社团外的生活与学习中遇到问题不是落荒而逃,而是寻求解决办法,提升孩子们的创造力。
3.2全校师生及家长
(1)通过艺展,让人们意识到美术不仅只是绘画,认识美术学科的丰富性、多样性与发展性。(2)传统认为,语、数、英等学科刺激左脑发展,美术跟右脑活动相关,不能强化孩子们的语言、逻辑思维和理性发展,耗费学生精力,通过艺展撩起了设计的面纱,让人们感知到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参与美术活动不仅不会耽误学习,它还在极大促进右脑发展的同时积极刺激左脑。
参考文献:
[1]张伟群.浅谈较大型住宅小区项目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10(07):31-32.
[2]艺术设计_360百科[DB/OL].
[3]王向荣,林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邓福星.美术概论[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作者:张静 单位:深圳市横岗六约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