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研究

摘要: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蓬勃发展,它已经影响到各行各业,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紧密结合已然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从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更好地提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既然信息技术如此重要,那么如何与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结合成为每位教师值得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然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新课标强调,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但是,综合素质的提升仅仅靠传统的教学模式是难以实现的,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学校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课堂上,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学生创造了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并提供了课本以外更多的学习资源,不仅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还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使学生的接受度更高。

一、利用多媒体引入影视资源,丰富语文传授内容

现在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不再像以前一样信息闭塞,反之信息的传播和更新速度很快,在传播的过程中,电视、电影还有网络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接触着这些传播媒介。教学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活动,自然也会受上述信息传播的影响,在开展课外教学的过程中,学校已经大规模使用这些传播媒介,而且相关的一些教育专家也认为影视资源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传统课堂所替代不了的。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在对各方面事物都比较好奇的阶段,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接触到这些传播媒介和传播内容。在课堂上展示影视资源这一全新的内容,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课堂整体氛围也比较活跃,我们在影视资源中注入原本要讲授的课堂内容,不但能及时完成原定的课堂教学任务,而且在取得成效方面也比较突出。我们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影视资源,通常能发现它们的特点,它们所含的信息很多,而且传播速度也很快。把这一资源加入语文课堂中,既能丰富原定的语文教学内容,传授的过程也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不仅能在这其中接收到原定的教学内容,还能拓宽他们自身的知识面。在这个具体传授的过程中,老师还需要扮演好引导者这个角色,既不能完全放任不管,要适时点拨,真正发挥这种不同于以往的全新课堂知识传授方式的作用,真正使学生从中受益。

二、利用网络资源,强化教学效果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自进入21世纪以来,网络发展的速度已经超乎我们的想象。在丰富的网络世界中,我们能找到各种优秀的教学资源,倘若能把这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融入课堂教学中,那势必能从根本上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有助于老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整理优秀的教学经验,运用到教学过程中

在运用的过程中,教师自身也要认识到这些网络资源的重要性,不能固步自封,认为网络上的所有内容都是不好的,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网络资源融入语文教学中,在应用的基础上,积极与学生及家长沟通交流,与其他教师分享优秀的网络教学资源,拓宽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强化学生自身的学习素质和学习能力,使他们成长为真正会学习的人。

(二)利用网络,构建联系学生与家长的纽带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微信、微博等一系列网络交流工具无处不在,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这些工具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教师可以利用网络通信,开设微信账号,建立微信群等,为广大家长和学生搭建沟通的平台,教师在这其中可以一些关于学习方面的建议,使教师和家长的沟通及时、顺畅。但是教师要注意不能把学生的隐私随意公布在网上,这样的做法是很欠妥当的。在和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要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学生积极引导,正面赞扬,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

(三)利用计算机,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像以前只依靠教材进行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积极运用新的信息技术来辅助课堂教学,例如计算机,让学生自己通过计算机来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这样能使教师有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的其他方面,也能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当前的形势下,把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教学相融合是必然趋势,将两者融合有助于使教学效果更加完善,也有助于学生和教师共同进步,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这两者融合是有局限性的。教师需要按照学生的情况制定出比较适合的融合策略,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相信通过努力,小学语文和信息技术的融合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薛训才 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琥珀名城小学

参考文献:

[1]张广博.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5):1.

[2]王琨武.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研究[J].中小学电教,2015(4):5.

[3]王倩.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探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