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的微课教学设计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氨的微课教学设计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氨的微课教学设计研究

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

(一)教材及内容分析。

本章主要讨论硅、氯、硫和氮等典型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是常见无机物及其性质等知识的继续。本节不仅是本章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的重点之一,这是因为氨是重要的化工产品用途十分广泛。另外,氨是氮族元素重要的化合物,是化肥工业制铵盐和硝酸的基础。在选材上着眼于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在知识安排上尽量使知识和用途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物质的重要性能与可能的负面作用相结合,使学生认识到常见无机物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与人类和环境的关系。掌握氨的性质,更好地认识它们在工农业生产和国防中的重要用途,更全面地体现化学课程的科学教育功能。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基础。本节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氨”的一节实验课,学生已通过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学习,已具备学习元素化合物的基本方法,通过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使学生能从中确定氨气可以与酸反应,并对其实验结果有相对的了解。2、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心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非金属、硫和氮的氧化物,基本的实验研究技能、方法,及前一部分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学习已具备了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实验能力、研究物质性质的程序和方法,因此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的好时期。

(三)设计重点。

1、知识和用途相结合。氨是化肥工业制铵盐和硝酸的基础,学习氨与酸的反应让学生了解了氮肥的制作原理。2、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通过氨与酸的反应的学习可与实际生活中化肥的使用建立联系,同时白环实验的演示,进一步与实际生活中氨气泄露或氯化氢泄露的检验建立密切联系。3、物质的重要性能与可能的负面作用相结合。氮肥的使用解决了几十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但是如果不合理保存容易发生危险,8.12天津爆炸案有23吨TNT威力的就是硝酸铵,硝酸铵既为氮肥也是一种炸药,在温度高于210℃会引燃爆炸,威力巨大。

(四)设计思路。

利用身边学生常见的氮肥广告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氨与酸反应的白环实验,引发学生思考,明确氨气遇挥发性的酸有白烟现象,氨气遇难挥发性的酸无此现象。结合问题、实验,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归纳氨与酸的性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整理归纳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氨与酸的反应;会描述氨与酸反应的实验现象;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归纳分析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行归纳、整理知识线索,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氨与酸的反应;难点:氨与酸反应的实验现象描述

(三)教学方法。

1、问题讨论法:整个课堂的教学始终围绕实验展开,通过观察、提问,有针对的引导学生对本实验作进一步的思考与讨论,在问题的引导下,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2、实验探究法:本节课运用三个实验,依次做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氨气与硝酸的反应、氨气与硫酸的反应,探究氨与酸的反应规律,联系生活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3、讲解法:演示白环实验,老师对现象加以阐述和解说,引导学生思考和掌握课程内容。4、比较归纳法:通过三个氨与酸的实验,将现象进行对比后总结实验结论,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

(四板书计划。

氨的化学性质;氨与酸的反应,NH3+HCl=NH4Cl;应用:可检验NH3或HCl;NH3+HNO3=NH4NO3;2NH3+H2SO4=(NH4)2SO4,氨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知识延伸:挥发性酸(HCl、HNO3等)遇氨气均有白烟生成;难挥发性酸H2SO4、H3PO4无此现象。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体验、探究,去感受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内化与问题有关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整节课存在一些遗憾与不足,例如,①提高每一位学生能力方面。不能彻底解决共同目标和个体需要之间的矛盾。②激发学生思维的深度不够,在总结氨与三反应规律相关问题的讨论上是学生思维碰撞的亮点,没有达到预想的目的。

作者:牛巍 单位:宁夏大学 宁夏育才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