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课程教学设计研究(5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1高职高专药学类专业职业岗位情况分析
1.1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岗位
高职高专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职业岗位,有药品调剂、药库管理、静脉药物配置、制剂生产、质量检验、药品及中药购销等。其中,药物制剂、中药制剂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医药营销等专业的就业面向,有药品生产企业及研发机构、药品流通企业、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医疗器械流通企业、医疗卫生机构等。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职业岗位群,除生物技术制药(品)岗位群外,相近职业岗位群中也有医药购销。江苏建康职业学院的药学类专业80%以上的毕业生近5年来就业去向为医药经营企业,各医药连锁公司对药学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需求情况来看,经培训后进入医药营销、医药物流、咨询服务等岗位的高职院校专科层次药学类专业学生占75%以上。
1.2岗位工作任务需要
在以医药经营企业为主的顶岗实习及就业趋势下,专科层次药学类专业人才从事的药品营销岗位工作,而医药购销员的岗位工作任务中,常有中药、中成药类药品的经营,必然涉及中医药知识的咨询、服务运用。顺应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的实际需要,在药学类专业课程体系中,许多院校将中医药课程都纳入其中,如开设《中医药学概论》《中医药基础》等。优选教学内容,实现中医药课程的教学目标,适应专业培养的实际需要,必须贯彻工学结合的高职课程理念,优化课程设计,实施教学,服从、服务于药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
2课程教学设计
2.1中医药课程开设概况
各院校药学类各专业课程体系中开设《中医药基础》或《中医药学概论》之类的课程课时数一般在60~90之间。教学内容涵盖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中药及方剂等中医药学的基本内容,有的还有中医临床疾病诊治概要等。由于中医药学科基础的特点,本课程将中医药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集于一门课程之中,对所应选取的学习与训练的内容、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的主要知识点与重要操作技术之间的连贯呼应、衔接、理解领会及运用,是必须要加以认真考虑的。三年制高职高专药学类专业的生源以高考录取为主,在校学制虽不长,但学习《中医药基础》有一定基础和兴趣。
2.2课程定位
高职教育药学类专业,以职业能力培养训练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开设中医药基础理论与中药、中成药、中医咨询服务实践相结合的《中医药基础》。需要从事的除药品销售、经营管理等岗位工作外,还有中药饮片及中成药等销售及经营管理等岗位工作,课程因中药饮片识别及其配方、中成药销售及基本咨询服务的工作任务需要而设置。
2.3课程教学模式
本课程教学采取工学结合的深度递进式教学,基本理论与实训相结合,中医药文化与中医药运用相融合,即从对中医学一般知识、中医的哲学思想、思维方式入手,及至学习理解中医藏象及经络、气血津液,以及病因病机基本理论,进而中医诊断与辨证的基本技能学习训练,在已经学习中医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中药饮片的形态识别、学习中药功效主治,并进一步学习中药配伍———方剂、中成药知识、中药配方调剂、中医药营销过程中的咨询服务训练,为顶岗实习及未来职业奠定一定的中医药学基础。
2.4课程学习目标
药学类专业学生,具备高中毕业文化基础,学习《中医药学基础》,奠定中医药学知识与技能的基础。通过中医学思维方法的学习,具备运用中医学基本理论分析问题的初步能力,对常见病例的中医辨证的初步能力和指导养生、观察分析中药配方、选用中成药及中医药基本咨询服务的基本能力,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2.4.1知识目标
了解指导中医学的哲学思想、中医学藏象、经络基本概念、中医学病因病机基本理论、四诊基本知识、辨证基本知识、疾病防治原则;掌握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的功能;熟悉气血津液的基本理论,中药基本知识———中药性味功效及常用代表性中药的功效主治,方剂基本知识———方剂组成功效及常用代表性方剂组方特点、功效主治,常用中成药的功效主治,了解其组成。
2.4.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与训练,能运用中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初步分析疾病病因及症状;初步会用中医四诊方法诊察典型病例;大致对典型病例进行八纲、脏腑的虚实进行辨证;能够辨认常用中药饮片;能初步辨证运用中成药。
2.4.3素质目标
能正确评价中医学理论的作用;客观评价中药及中成药功效;养成工作严谨,咨询认真、科学的作风。
3教学实施与评价
3.1中医药课程教学实施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学习主体,积极进行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见习、实训等,实现教学互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任课教师应为具备中医专业背景的双师型师资,参加中医临床、中药专业实践,指导、检查学生校内实训、毕业实习,或参加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学习。能进行教学设计,能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工作岗位任务,修订或制定本课程课的程标准。
3.2课程实施条件
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如中药饮片陈列室、标本陈列室、模拟药房等;教学团队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制作多媒体课件,提高教学效果;校企合作,形成相对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如医院中药房、医药公司中药店等;指导学生进行中医文献学习、网络浏览、临床见习等巩固所学知识,也可在假期前往药店、医药公司等进行阶段性实习,提高中医药方面的技能。
3.3课程教学考核评价
注重过程性考核,将平时学习及其态度、训练情况联系教学要求与目标,计入平时成绩;逐步推进实训考核,如以中医思维方式对病例分析、中药饮片识别等。建立并经常更新题库(卷库)。将实训及毕业顶岗实习、毕业生课程知识及技能的运用回访,作为课程教学设计及改进教学实施的主要依据。
作者:王正值 沙筠 徐毓华 冯俊志 单位:江苏建康职业学院
第二篇:高职房地产营销策划程教学设计研究
一、课程定位
房地产营销与策划是房地产专业学生的专业技术核心课程,面向的主要岗位是房地产营销业务员(助理房地产营销师),毕业生的(管理、技术)岗位生涯,其岗位工作要求来源于“职业标准”。学生在掌握高等数学、房屋建筑学、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等课程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房地产营销业务流程和基本知识、具有房地产营销策划能力和楼盘销售实务处理能力,策划与销售能力并重。
二、课程目标设计
1.总体目标。使学生掌握房地产营销与策划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结合具体楼盘项目情况进行房地产营销与策划实践。
2.能力目标。使学生能根据房地产营销师职业标准,运用房地产营销与策划知识,做一般房地产楼盘项目的营销与策划工作。
3.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围绕房地产楼盘项目营销流程,系统掌握房地产营销与策划的知识体系。
4.素质目标。使学生无论营销什么项目,都要更“勤”劳、更“实”在,营销绿色住宅、创造阳光生活。
5.其它目标。参加房地产营销业务技能竞赛并获奖。
三、课程内容、教学项目、情景与进度设计
1.课程内容。分为房地产项目市场分析与营销战略策划、房地产项目营销策略组合策划、房地产项目楼盘营销计划与组织、房地产项目楼盘营销计划执行与销售管理、房地产项目售后服务与客户管理五个模块。
2.教学项目设计。选择1-3个楼盘,这里选择2个楼盘,其中恒大华府楼盘为课内完成,另外1个楼盘为课外完成。
3.教学情境与进度设计。
四、课程实施与考核
1.课程教学进程
2.课程考核方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课程考核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各占50%,实际操作成绩中过程考核占60%,结果考核占40%。
五、课程教学资源及使用
课程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实训软件及专业网站等。目前教材采用《房地产营销与策划实务》,陈林杰、周正辉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年,ISBN978-7-112-18071-4;实训软件采用“房地产业务实训和竞赛系统软件(第3版)”,南京学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发,该教学软件能够开展房地产营销综合实训和技能竞赛;专业网站有中国房地产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网。
作者:陈林杰 张家颖 单位: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高职院校C语言课程教学设计
1高职院校C语言教学特征分析
高职院校的C语言教学主要沿用大班授课制,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活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不足或者现有教学方式难以调动学习积极性;陷入知识点的讲授,忽略了程序设计思想的培养;理论与实践契合程度不高,实践能力不足;考核模式单一。为了解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弊病,C语言教学也从完全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逐步转向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学习积极性不高提示我们要将教学改革的首个关注点放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模式与策略上来。C语言经典教材对知识点与语法的详细讲解使教师陷入知识点的讲授,未能体现出程序设计的思想,无复杂的任务设计,无任务的分解,无团队的合作。
2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
基于问题的教学也称“实例式教学”或“抛锚式教学”,这种教学要求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体验问题,而不是听这种经验的间接介绍和讲解。该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完成协作学习,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使其亲身体验从认识目标到达成目标的整个过程。即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培养学生独立识别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基于问题教学模式中,由于各知识点的相互联系,学生为解决问题必须获得相关辅助信息,不熟悉信息将导致学生无法进一步探索。此时,教师就可以从学习的需要出发组织有关信息的“镶嵌式教学”。文献指出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显著特征是知识点之间相互影响。例如,在A,B,C三个知识点的学习中,要理解A必须要理解B,要理解B必须要理解C,要理解C必须要理解A。如果按照A、B、C的顺序进行学习,老师会在A知识点的讲授中插入B,C知识,学生往往会感到唐突。镶嵌式教学就要求教学组织者将知识看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每一个知识点都可以作为其他知识点的辅助信息,因此,在此次教学设计中将镶嵌式教学作为应对C语言众多知识点联系紧密的手段。
3基于问题教学模式的高职院校C语言课程教学设计
主动学习是基于问题教学模式的主要学习方法,教学设计要能激发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过程,搭脚手架和镶嵌式教学能够解决在课堂开始的学习兴趣激发及引导学习深入问题,要使学生在C语言课堂内外保持学习热情,主动探讨问题,协作完成教学目标,就需要围绕“锚”设计恰当的学习任务。在基于问题教学模式中,每一个问题都有可能存在多种解决方案,这种可能性产生于师生及生生之间的深入讨论。对于C语言的教学,不仅要鼓励学生进行多方位思考,提出多种解决方案,还要设置专门模块进行方案之间的最优化选择,最优解问题也是计算思维的重要内容,这表现在方案的设计及方案的评价两方面,在教学环节通过讨论和展示评价来实现。基于问题教学模式的一个主要学习方式是协作学习,上述的讨论等环节涉及协作学习,但真正推动协作学习进行的教学形式主要在学生任务的完成及项目的生成上。传统的C语言教学会在课程结束后的下一个学期开展该课程的课程设计,此种模式缺陷有二:一是学习理论知识后未及时进行迁移应用,导致学生在做课程设计时遗忘大量基础知识,给项目生成带来困难,此为实践与理论未能紧密联系的结果;二是重语法轻程序设计思想的教学使学生很难对C语言有系统上的认识,产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不利现象,给课程设计的开展带来弊端。因此,此次C语言教学设计也要经过相应理论知识学习,紧随其后安排项目或任务的生成,给学生迁移应用知识创造情境。
4结语
综上,在C语言的基于问题教学模式设计中,需要考虑搭脚手架、镶嵌式教学、自主学习、寻找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案、协作学习这几个教学方法。在课程引入阶段,面临两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学习兴趣不足;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知识之间存在鸿沟。解决方案为激发学习兴趣和搭建脚手架联系旧知与新的学习材料。教学过程要设计教师教的活动,教师在课程引入环节需要向学生呈现与其认知结构相联系的情境化案例。在新课学习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有:知识点相互联系而教学不是一蹦而就的;如何让学生主动生成知识而不是记忆知识。相应的解决方案分别为镶嵌式教学和用归纳演绎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在效果评价阶段有:如何实施任务;如何评价方案。其解决方案分别为:呈现任务,并提供学生实施任务的帮助信息;寻求多种解决方案并评选最优解。在效果评价阶段教师需要呈现任务,提供帮助信息,启发学生优化解决方案,采用多维分析方法组织评价,学生需要采用抽象、分解、建模方法,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展示学习成果,并相互评价探讨问题的最优解。
作者:蒋智勇 单位: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篇:高职商务礼仪课程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一、相关概念界定
在传统的高职类课程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从而造成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得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逐渐丧失。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2011年美国各地兴起了“翻转课堂”。翻转课堂,又翻译为“反转课堂”或“颠倒教室”,这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形式,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通过视频教学来取代面授教学,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热情性被极大调动,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转换了传统课堂上的师生地位。微课主要是指老师将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流程通过事先录制好的视频作为教学资料展示给学生,辅助学习。早在2010年,微课创始人胡铁生老师就已经在佛山市成功举办了首届微课大赛。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老师界定的微课概念:微课,就是微型视频课程,又名微课程,是以短小的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一集微课程长度在10分钟左右,所谓“10分钟完成一次学习,600秒经历一次思考”,可让师生最大限度地利用零碎时间学习。
二、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1.前置作业阶段
此环节实施的前提需要教师完成所有课前资料,以便学生通过前置作业做好预习工作。“课前资料”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指南、微课视频、思考题等。学生在学习指南的引导下,通过观看微课视频进行学习,对于存在的疑惑,可以通过发评论留言的方式告知老师,教师在此环节可以借助微信群聊、博客、微博等平台和学生进行互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课中巩固反馈阶段
正式课堂教学环节,教师的主要工作则是点拨答疑和组织实践。为使学生充分掌握教师在微课中所讲到的每一个知识点,在本环节中就需要有效组织课堂的发言活动,老师既要解答现场同学的提问,也要再次集中讲解课前学生普遍提出的疑问。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内容,答疑结束后,尽可能的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或实操实作练习。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强调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重视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模拟实训环节结束后,可由各组学生进行展示汇报,教师则对各组的工作情况进行点评,同时安排各小组的组长对小组成员实施评
3.课后拓展反馈
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需要,还可在课后设计一个学习拓展环节,布置1~2道与课程相关的开放性思考题,有助于帮助学生思考、总结本次课的内容,同时下次课再安排各组以PPT方式进行汇报。
三、基于微课的高职商务礼仪课程翻转课堂案例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微课教学模式下,翻转课堂的设计能够对教学活动起到一定的改进,对师生都能起到帮助。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明确面试礼仪设计的意义;熟练掌握面试基本礼仪。技能目标:学生可以有礼有节的参加各类面试环节。教学资源:通过网络开展教学工作,教学资源主要采用微课视频及PPT。
2.教学过程设计
四、结语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是一次比较成功的教学改革尝试,这种教学模式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心理,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循循引导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极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饶静 单位: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
第五篇:信息化高职经济学教学设计
一、高职经济学教学的现状
《经济学基础》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课,在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教学,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经济问题,为今后进一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一)课程特点
1.理论与现实有一定距离。
经济学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基于一定的假设,而且是一些理想化的假设,大多高职学生表示这样得到的完全数学化、模型化的理论不能够指导我们的经济生活。比如,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不会根据无差异曲线来进行购物选择,生产者也不会按照成本曲线来进行生产决策。所以,从实用性的角度考虑,高职学生确实没有多高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
2.数学推导和图形分析较多。
在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具有较多的数学函数、曲线、图形和方程,对于数学基础较差的高职学生来说,确实感觉晦涩难懂。比如,以“生产成本”一章为例,光是“短期成本理论”,就有七个变量七条曲线需要学生掌握,学生如不能理解其特点,光凭死记硬背,是不能完全掌握的。因此,从学习难易程度来说,高职学生肯定会产生畏难和厌学情绪。
(二)学情分析
1.乐于实践,接受新生事物较快,但目的性较强。
一方面,90后高职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创造性较强,对于感兴趣的内容愿意尝试和研究,但不感兴趣或觉得与以后就业无用的内容,他们会表现出很大的惰性。另一方面,90后高职学生比较喜欢活泼、有趣的课堂,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进行课内外实践,“学中做、做中学”是他们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
2.基础较差,对理论学习不感兴趣。
大多高职学生中学基础都不好,尤其是数学,有的学生连基本的微积分知识都未掌握,逻辑性强的理论再加上抽象的数理分析,学不懂是共鸣。相反,90后学生却很喜欢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的经济学案例和新闻,希望只讲案例不讲理论,自己也愿意收集一些例子进行分享,从日常生活中了解和学习经济学。
二、信息化手段对教学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高职经济学传统的教学模式遭遇挑战,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完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及丰富教学资源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传统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中,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师为中心、学生为从属,缺乏学习主动性。教学地点一般是普通教室,主要通过板书教学的方式,教学资源多来源于书本或生活经验,某些教师仅仅只是照本宣科,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虽然有些教学设备较为先进的院校也尝试了多媒体教学,但也只是把多媒体当作课件播放器,把一些抽象、复杂的图形和公式罗列在上,学生自然很茫然。
(二)信息化教学手段
在信息化环境下,课前,通过网络或资源库,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和自主学习;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不仅限于PPT授课,还应包括合适的新闻、短片、电影等视频资料,以具备足够的课堂吸引力;课后,不同于以往面对面的交流,学生更多地运用邮件、微信、QQ等手段,与授课教师进行探讨。如此教学,既增加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考力,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以《基数效用论》为例
《基数效用论》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章节的重要内容,为消费者均衡的学习奠定基础。我们希望借助于现代化的信息手段,进行教学创新,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教学思路
围绕“网上预习——下发任务——游戏导入——课堂翻转——实际运用——课后答疑——无纸化考试”这一主线,利用多种信息化手段及平台,使学生学习并掌握基数效用论的基本知识,学会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
(二)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学生在教学资源库平台上观看视频《水和钻石——价值悖论》,通过发帖交流的方式,预习消费者行为理论的相关内容。教师在QQ群上“换客游戏”方案,学生根据预习情况,了解游戏内容,准备相关物品。
2.课堂教学:
学生进行“换客游戏”,自主进行消费决策,对消费者行为有所感悟。教师讲授总效用、边际效用及二者关系,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视频资料:吃面条),消费者剩余(新闻链接:阶梯水价如何影响消费者剩余)。针对课前预习资料《水和钻石——价值悖论》,教师组织学生利用本次课所学内容进行分析。
3.课后评价:
学生在教学资源库平台上提问或发帖讨论,教师及时答疑解惑。学生在无纸化考试系统上进行自测,教师收集测试结果并汇总。
四、结束语
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必然将会越来越紧密,也必将成为一种新常态。作为高职教师,我们应紧跟时代潮流,灵活运用信息化手段,不断改革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思维,吸引学生从被动听课向积极参与转变,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作者:董文 单位:四川财经职业学院思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