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学前教育专业儿童课程中绘本教学设计,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绘本是学龄前儿童经常和大量阅读的一种图书,同时也是儿童文学中的一个特殊体裁,主要通过图画向幼儿传达信息。在儿童文学的课堂中,应结合图画书的特点、图画书的基本表现手法进行教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小房子》为例,通过了解绘本背景、阅读绘本内容、模拟课堂三个环节展开,学生在了解、掌握绘本基本内容的情况下,化身为幼儿园教师,对所学知识活学活用。通过这样的设计,将课内与课外、讲演与创编、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高度结合,将儿童文学理论与儿童文学实践、幼儿园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较好地保证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儿童文学; 绘本教学; 教学设计; 幼儿园
作为幼儿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之一,绘本符合幼儿阶段个体的认知及情感的发展需求,是幼儿早期阅读不可或缺的优秀读物。一本绘本的阅读是从封面开始、封底结束的,并不是只读正文就可以。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只会阅读绘本是远远不够的,还需掌握如何设计绘本教学活动。因此,在儿童文学课堂中,绘本教学活动指导的开展是不可或缺的。
一、课程介绍
《儿童文学》是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科基础选修课。该课程主要阐述儿童文学基本原理、儿童文学体裁,介绍中外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及其作品,着眼于培养学生阅读、赏析、创作、应用和研究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为他们今后胜任幼儿园语言领域教学打下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儿童文学各种体裁及其特征、儿童文学作品的鉴赏和批评,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并重的课程。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儿童文学作品的作用,严格要求学生有一定数量作品的阅读积累,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将课内与课外、阅读与写作、讲演与创编、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高度结合,将儿童文学理论与儿童文学实践、幼儿园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以保证教学效果。其中儿童图画文学章节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儿童图画文学的基本含义; 掌握儿童图画文学的鉴赏方法并尝试制作图画书; 结合案例制定幼儿园图画书教学方案并模拟课堂。
二、教学思路
绘本教学活动指导的开展是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绘本知识的基础上,因此,在上课前先带领同学们回顾绘本的基本构成: 封面、环衬、扉页、正文、封底。再借助具体的绘本让同学们模拟课堂、实践教学。在《儿童文学》的课堂上,阅读绘本并不是重点,重要的是通过绘本让学生了解其构图方式,以更好地解读绘本。在这个故事中虽然没有出现互动,但画面仍然是连贯的,正是通过周围环境的变化体现出的这种连续性。在阅读实践的过程中同学们会深刻体会并理解《小房子》采用的是定点式构图方式来体现构图连续性的,在绘本中有一个关键的内容没有发生变化,而随着景色、情境、内容的推移而实现了内容的连续性,把知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深化理解。
三、教学组织与实施
( 一) 了解绘本背景。幼儿教师作为绘本教学的实施者,发挥着引导、讲解的作用。一本优秀的绘本如果幼儿教师自身都无法从审美的视角进行正确解读,又何谈引导幼儿、为幼儿传递正确的信息呢? 基于读者反应理论,幼儿教师首先要对绘本本身进行正确的解读,才能引导幼儿与绘本的积极对话。因此,在儿童文学课堂中,讲到一本绘本时,首先要让学生了解的就是这本绘本的相关背景信息。在讲《小房子》时,本着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原则,笔者在上课前会把相关任务布置给同学们。经过小组查阅资料,同学们了解到《小房子》问世已经有 60 多年了,曾在 1943 年获得过凯迪克金奖,也曾入选日本儿童文学家协会《世界绘本 100 选》、入选美国教育协会“100 本童书”“教师们推荐的 100 本书”,这本绘本的作者弗吉利亚•李•伯顿是美国图画书最伟大的先行者之一。虽然还没有打开这本绘本,但同学们已经了解它与城市的发展有关、与现代文明有关。大家带着对《小房子》内容的期待,在《儿童文学》的课堂中跟随教师一起走进它的世界。
( 二) 阅读绘本内容。一本绘本是由封面、环衬、扉页、正文、封底构成的,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到无论是幼儿父母、幼儿园教师还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同学,有很大一部分人拿到绘本后直接看的是它的正文部分,幼儿父母或教师给孩子读绘本中的文字部分,有时会让孩子自己看正文中的图画。这种阅读方式显然是不合理的,第一,绘本的不同构成部分都蕴含着相关内容信息; 第二,共读绘本并不是单纯地复述文字部分; 第三,值得注意的还有,大部分绘本中都蕴含着细节信息,这也是不应被忽略的。
1. 封面。拿到一本书时,首先会被封面所吸引,封面上的图画、细节通常涵盖了故事中最关键的要素。通过封面,可以猜到这本书的大体内容。《小房子》封面主体图案为一个圆环,页面中央呈现的是丘陵和一座小房子,小房子两旁种着苹果树,圆环中布满了小雏菊。看到题目与封面的人们忍不住会想: 这应该是一个与房子有关的故事,这个房子周围有着苹果树、小雏菊……在后续阅读过程中发现果真如此。但究竟讲的是有关小房子的什么内容呢,这需要大家翻开绘本进一步阅读。
2. 环衬。环衬又称为“蝴蝶页”,指的是封面与书芯之间的衬纸。通常情况下,人们在阅读图画书时会忽视环衬页,但上过《儿童文学》课程的同学们有了相应的专业素养后,相信不会忽视。《小房子》中的环衬除了反映故事内容外,大家还会发现前环衬与后环衬是遥相呼应的。小房子伫立在山丘上,它的面前不断掠过的是象征时代变迁的交通工具,前后环衬是相互衔接的,先是骑马的人,然后是马车、独轮车、自行车、汽车、有轨电车……从没有电线杆、红绿灯到电线杆与红绿灯的不断丰富。
3. 扉页。环衬之后则是扉页,在扉页中我们可以得知这本书的书名为《小房子》,图文皆由美国的维吉尼亚•李•伯顿所完成,王甜甜翻译,中国人口出版社出版。扉页再次突出本文的主人公为小房子。
4. 正文。接下来则进入正文的阅读,正文不光包括文字还包含图画。年龄比较小的幼儿在第一次阅读时,可以先看图,通过图画形成自己的理解。成人在讲解时可以加上文字内容,但应避免机械念出书中的文字,而应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图画内容对文字进行扩展与补充,以幼儿能够理解的形式讲述出来。在之后的阅读过程中还可以引导幼儿发现此前被忽略的细节。在这本图画书中,图画与文字是相互呼应与补充的。不同的图画书其文字排列也是不同的,常见的方式有:文字位于画面的下方、文字占据左面一页、文字占据右面一页等。《小房子》这本书中文字的排列设计常规中蕴藏着新意,当较长的文字篇幅占据了整个页面时,你会发现,这些文字排列是有形状的,右面的画面呈现的是弯曲的小路,左面文字的排列方式也呈现出了小路的弯曲。色彩方面,《小房子》中颜色的对比也是十分强烈和鲜明的。作者借助明丽的绿、黄、蓝等颜色来表现乡村的景象; 同时,借助厚重的棕、灰、黑等色彩来表现城市的景象。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直观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对乡村和城市不同的感观和情绪。5. 封底。封底展现的仍然是充满生机与色彩的小房子,小房子周围大概还是长满着雏菊、苹果树。在这一环节中,同学们不仅讲述了图画书中内容,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解读。
( 三) 模拟课堂。阅读完绘本后,同学们可以发现这不仅是一个美丽的故事,而且也是一个弥漫着悲哀的故事,之后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了绘本教学模拟。
1. 导入环节。有的小组采用提问导入法引发幼儿思考,从而引发对后续活动的兴趣; 有的小组采用直接导入法,简明扼要的介绍了活动中的主要角色。
2. 讲述环节。“幼儿园老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引领着“孩子”们体会绘本中大自然的美好、了解城市的建设过程,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使孩子更加热爱环境、热爱生命。讲述过程中语言应生动、儿童化。
3. 延伸环节。同学们秉着“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五大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的理念,精心设计此环节,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发展。有的小组把语言领域的《小房子》延伸到艺术领域,让幼儿以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展现幼儿头脑中的小房子。有的小组采取了在绘本阅读之前,通过教师阅读某一段文字让幼儿画出此番景象的方式。通过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小房子,让孩子领略生命与自然之美。有的小组在讲述完问孩子“你喜欢这个故事吗?”“你喜欢城市中的生活还是乡村的生活呢?”并且以创编关于小房子的诗歌结尾。在《小房子》中蕴含着时间与空间的概念,作者通过太阳升起又落下让孩子们感受到一天的变化; 通过新月到残月来体现一个月的变化; 通过春天的小房子、夏天葱郁的小房子、秋天金光灿灿的小房子以及冬天白雪皑皑的小房子体现一年时光的流逝。将抽象的时间概念具体形象化,符合孩子们的认知特点。
四、结语
文学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言,儿童文学课程便是其培养的途径之一。文学素养的高低对日后的教学有着重要影响,文学素养高的教师会带领孩子走入文学世界、带动孩子的积极性,在阅读中感受美、欣赏美; 文学素养低的教师往往更注重知识传授,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多阅读一些儿童文学作品,在阅读中走进孩子的世界,在阅读中提升自己的审美价值,也为未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初瑞瑶 单位:滨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