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设计策略探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设计策略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设计策略探析

摘要: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古诗词鉴赏又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设计可以采用如下策略:整合策略,丰富文本内容;对比策略,建立文本联系;图画策略,激活文本信息;多元策略,深入文本交流;对话策略,强化文本认同。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设计

古诗词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具有重要地位,通过古诗词鉴赏,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使他们从中汲取古代优秀的文化成果,并能促使他们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鉴赏美,提高自身素养。但是,古诗词的时代感以及其语言精练、情感含蓄等特点,造成高中学生在学习时缺乏兴趣,鉴赏时出现了困难。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上转变旧思维,突破旧模式,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让古典诗词的教学更为生动形象,更具诗意活力,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鉴赏古诗词的能力,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体味传统文化的韵味和妙处。

一、整合策略———丰富文本内容

这个策略首先要完成的是积累,包括方法技巧的积累,意象感知的积累,诗词风格的积累等。两千多年前,思想家荀子就对积累的重要性作了精辟的论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神明自得,而圣心备焉。”在积累的基础上,学生才有了成为“巧妇”的基础;继而通过整合,把自己积累起来的古诗词知识运用到实际学习中,拓展阅读面,提高古诗文的阅读能力,增强古诗文的学习兴趣,并在语文实践中了解到更多的古代政治、军事、科学、文化等多方面知识,感悟先贤做人的道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并逐渐形成使其多元的方法。接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古诗词本身和所教学生的特点,大胆调整教学秩序,补充教学内容。比如,把古诗词教学分为送别类、边塞类、怀古类、田园类等类别进行分析。同时,分段教学———诗词常识、风格感情(宁静淡泊、恬淡闲适、追慕圣贤、寂寞幽怨、忧郁失望等)、表达技巧(铺陈其事、托物起兴、对比衬托、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化用典故、以古讽今、以动写静、白描勾勒、卒章显志等)、答题模式等。这样一来,学生对诗歌的认知结构不断完善,迁移能力不断加强,鉴赏能力不断提高,审美体验不断加深。

二、对比策略———建立文本联系

在开展古诗词教学时,教师通过让学生对比阅读,分析、感受和比较诗词的异同,不但让学生熟知基本的古诗词知识,建立文本之间的联系,还能在解读中感受到古诗词呈现出的不同的美的状态。例如,把岑参《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谈谈它们在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对比策略来分析这个问题,学生稍作思考就能明白,《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所写塞外景物皆是眼前所见实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而《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由题目可知是留别诗,乃出发之时所写,作者还没有到塞外;诗中“闻说”,告诉我们描写的对象是听说的,是侧面的。其实本题中的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想象)手法的运用,在高中课本必背篇目柳永的《雨霖铃》、白居易的《长恨歌》中都有明显的对比展现。又如,把杜甫的《登高》和《登岳阳楼》进行比较,不难发现,两首诗都状描登高景观,寄寓登高幽情。两诗在内容和主题上有很多相同之处,既表现了雄奇壮阔的景色,也表达了深沉博大的情感。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的过程中,学生从一首古诗词联想到相关的对比诗词,建立文本联系,达到识记知识和知识迁移的效果。

三、图画策略———激活文本信息

中国古诗词与国画的关系十分密切,二者在意境、审美等方面都有交融性,绘画作品借助光、色彩、线条等元素将古诗词中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超越语言局限,变得更加立体、灵动。例如,学习“落霞与孤鹜齐飞”时,可以融入以下画面:夕阳之下,晚霞绚烂耀眼,而鹜的羽毛是深色的,加上是逆光,所以孤鹜近乎一个暗影。碧空相对于落霞光度稍逊,但相对于孤鹜来说却较亮,孤鹜、落霞、碧空就成了明暗的对比,孤鹜的影子更加深暗,晚霞和碧空则更加灿烂。孤鹜的颜色以绿、褐、紫等为主,属于冷色,而且它们之间是补色关系。晚霞的背景是晴空,它是蓝宝石色的,和晚霞的颜色也是互补色的。当互为补色的两种颜色相邻时,能构成最强的对比,在效果上,能使双方达到最大的鲜明度。孤鹜是在“飞”的,云霞是在“落”的,只有天空是凝然不动的。秋水虽然平静,但并不是冬天的止水,水面上不会死气沉沉。微风过处,秋水会不断地泛起涟漪,涟漪过处,水面上倒映着的景物被荡开后,透出水下的景物如水草乃至鱼虾等。这分明是一幅流动着的美丽图画,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意境,激活了文本信息,学生理解诗词内涵就更容易了,对古诗词的鉴赏兴趣也会有所提高。又如学贺的《李凭箜篌引》,诗中所描写的奇幻世界,学生凭自己已有的知识是难以想象的。箜篌本就少见,学生可能没有见过箜篌的样子,没有听过箜篌的声音,更难以想象李贺描写的石破天惊、露滴月兔这样鬼怪陆离的意境。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直观地展示箜篌的图片,播放箜篌弹奏的曲调,吸引学生对作品感兴趣,通过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对诗中描绘的情景有所了解,从而结合自己的联想和想象,体悟诗中意境,融入诗境。再如,在学清照的《声声慢》时,就拿“酒”这个意象来说,“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淡酒是无法消愁的,这与人的心情有莫大的关系。陶渊明飘逸洒脱,篇篇有酒却从不醉人,而是因酒愈发神清气爽,精神抖擞;李白兴致高涨之时,不管狂饮几度仍能泼墨挥毫、拂剑舞月。李清照作为女人,酒可谓不胜。它在《如梦令》中一度“沉醉不知归路”,在另一首《如梦令》里再度“浓睡不消残酒”。此时的李清照把酒描述得很美,代表着浪漫、期待、洒脱和魅力,此时的酒是不沾朱唇亦能醉人。当下的李清照遭遇家庭变故,国殇家仇让年迈的自己无法自控,增添的只有许多哀愁。通过大概的意象讲解,让学生在脑海中浮现这样一幅凄惨的画面:一个文弱女子避难奔走,颠沛流离,而内心还充满着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这样的教学设计一下子就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诗词的中心思想。

四、多元策略———深入文本交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教育需求也在不断提升,相应的教育观念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既然古诗词是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无价之宝,因此,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语文教师还需要强化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对古诗词拥有无限热爱之情。例如,我会定期组织学生观看《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优秀的电视节目,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知识的积累,在积累中,学生既拓展了自己的视野,又充实了自己的古诗词储备。每年在校内举办诗词大会,在年级开展诗歌朗诵比赛等,让学生在比赛中不断丰富知识,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大语文的情怀。又如,班级文化建设———营建图书角,放置部分关于古诗词的书籍。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教师安排的读书时间,进行阅读、摘抄和积累,让他们具备一定的解读和鉴赏古诗词的能力。这样,即使在高考中出现不熟悉的古诗词作品,他们也能从容应对,不会不知所措。通过多元化的策略,强化学生对古诗词的认知,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形成对古诗词等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的同时,深入文本交流。

五、对话策略———强化文本认同

古诗词教学要实现读者和文本进行对话,就必须在感知的基础上深入到文本中去。为了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内容,课本中对古诗词都进行了注释,新课标也要求教师对古诗词的内容进行解读。如《琵琶行》小序部分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梗概,概述了歌女的悲凉身世,说明了写作动因和背景等。大部分古诗词的小序会介绍作者为何写这首诗,阐述作者或主人公的平生遭遇等,学生在教师进行内容解读时,理解了其中的意思,加深了对全文内容的理解,自然会对古诗词内容感兴趣,再通过不断感悟其中的哲理和内涵,从而走进作者的内心,提升自己的境界,促进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又如《秋兴八首(其一)》的教学,教师可以设计以下环节:从题目入手进入到古诗词的具体内容,接着根据内容找出相关意象,最后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经历等分析古诗词的内涵,从而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这些环节联系紧密,有利于学生强化文本认同,体会古诗词内涵之美,既有利于让学生掌握鉴赏古诗词的方法,又形成了一定的鉴赏能力。再如,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时候,这么具有可读性的诗词,首先,可以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几遍,感受文章的大气磅礴。其次,讲述此时的苏轼境况,近五十岁的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可谓是仕途不顺,心情郁闷。接着让学生思考:心情郁闷的作者写出如此荡气回肠的诗词,有何用意?最后点题,让学生明白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词中对前人丰功伟绩的歌颂,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自己怀才不遇、功业未就的忧愤之情。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的有机构成部分,对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道德品质和日常行为能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起来,从学情出发,结合古诗词特点开展授课的同时,自觉地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打开思路,开放设计,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进而促进古诗词教学质量的提升。

作者:叶荣 单位:四川省崇州市怀远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