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养老建筑设计探析与实践,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的问题,自2000年我国进入老龄型国家行列以来,人口老龄化呈现加速发展态势,老龄化危机已经成为现实,养老服务无论是对家庭还是对政府都日益沉重,养老产业开始加速发展。本文探讨了对养老产业的思考和养老建筑设计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老龄化趋势;养老建筑设计;实践
1国内的老龄化现状
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的问题,我国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养老便也成了一个巨大的课题。按联合国人口老龄化标准规定,一个国家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例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高于7%,那么这个国家就进入了人口老龄化阶段。截至2015年底,我国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0.5%,已经超过国际老龄化标准。由于中国长达数十年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我国的出生率持续下降,由1952年的37‰降至2014年的12.37‰,已经低于美国、法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我国平均预期寿命由1960年的43岁提升至2012年的75岁。在未来的5~20年内,中国老龄化进程将会进一步加速,催生对养老产业的巨大需求,推动养老等多个产业迅速扩张发展。
2国内的养老产业现状及政策导向
2.1目前国内的养老方式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养老模式分为三种,即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在我国,这三种养老模式分布占比为96%,1%和3%。目前居家养老是绝对主流,约96%的老年人使用这种养老模式。社区养老是老年人居住在自己家中,由社会提供商业化的养老服务。老年人居住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既可以得到适当的照顾,也随时欢迎子女的探望,目前在欧美发达国家比较普遍。机构养老是老年人集中居住在特别的养老机构中,养老机构提供专业的医疗及养老服务。但是一般探望不便,容易造成老年人和子女的隔阂。
2.2政府的养老政策
近些年,国家连续出台了有关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说明国家已经将老龄化提升为国家战略。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通过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这为今后一段时期全国老龄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里明确提出医养结合,需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等加强合作、发展社区健康养老服务。在《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里提出医养结合两大发展目标:到2017年,初步建立医养结合的政策体系、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逐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的能力;到2020年,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医养结合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体系,80%以上的医疗机构开设为老年人提供绿色通道,50%以上的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基本适应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的需求。
2.3目前国内的养老产业状况
目前来看,我国养老地产尚处于初级阶段,从政策引导、人口结构、消费能力和商业模式等各方面来说,养老地产仍处于探索起步阶段。社会资本纷纷进军养老地产,基本形成了房地产公司、保险公司、社会养老服务机构三足鼎立的局面。当前进入该领域的房地产企业,包括绿城、融创、万科、保利、远洋、绿地正荣等。这些企业虽然不乏较为成熟的养老业态,但尚未找到能够可持续盈利的商业模式。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但国内鲜有成功案例。养老产业的核心在于养老服务,而国内大多数资本对养老产业的理解还停留在以养老概念卖房,更关注怎么从房地产开发挣钱,而忽略了养老服务本身。单纯养老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下养老事业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我国养老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必由之路。医养与房地产结合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借助互联网+医疗,智能医疗等高科技手段、加强社区医疗、养老院等机构建设和人才培养,以及医院延伸服务等,有助于我国医养结合健康发展和水平的提升。
3青岛路乐•国宾台设计
下面介绍一下笔者近期设计完成的一个养老项目———青岛路乐•国宾台医养中心。
3.1项目概况和设计理念
青岛路乐•国宾台是新加坡AJA集团在青岛打造的首席新加坡国际医疗养老生活区,选址于大珠山国家风景区内,项目坐落于景观优美的风水宝地———大珠山脚下,临山观海,周边环境宜人无污染,是天然的大型氧吧。紧邻公共交通枢纽,交通便捷,更传承了琅琊文化的深厚历史底蕴,是历史知名的寻仙问道、长生不老之地。与喧嚣保持距离,而又未超出重点医疗机构急救范围。占地69亩,总建筑面积达107,374m2,涵盖养老公寓、康复医院、人才公寓以及科研办公四大主力产品,包含医疗、康复、养老三大板块。路乐•国宾台提出医疗养老社区四大特色,医疗养老服务、居家康复护理养老、朋友圈式共同生活、退而不休的全新生活。(1)居家养老:感应开关灯、洗手间扶手等适老化配套,精装修家居风格,居家养老,消除对传统“圈住式”养老院的恐惧(2)完善的医疗体系:新加坡医疗康复护理体系,康复医院和医疗中心确保紧急救护功能;享受医生、护士、生活管家的三重服务。(3)携友为邻老有所乐:和好朋友一起来疗养和生活,为您的朋友圈提供各种便利,办摄影展,乘游艇钓鱼,房车旅行等,彻底解决老年孤独问题(4)退而不休office理念老有所为:配有会议室和办公室及秘书团队,为您提供商务空间和服务,提倡退而不休;设有艺术学院,佛堂和教堂,琴房和KTV,健身房,游泳池等服务设施,全方位的丰富退休生活。
3.2总平面设计
项目由一个康复医院、科研办公楼、人才公寓和3栋康复楼组成。地块中部已建1万m2两层钢筋混凝土厂房,将改为康复医院使用。地块西部布置一栋17层的康复楼A和7层的康复楼B,地块右部比邻大学园西路,布置有11层的科研办公楼和10层的人才公寓,康复医院南面,布置有7层的康复楼C。建筑群中部,围合成宽阔的中央绿地花园和活动空间。中央公共园林绿地-花园台阶观景平台-半公共的庭院绿化等分级绿化,形成多层次的主体景观效果。附以石材挡墙与草坪放坡,并强调建筑的垂直绿化。中央花园,布置有景观水池和喷泉,小桥连廊,以及篮球、羽毛球等健身活动场地,为小区内提供休闲散步、娱乐健身的活动。项目设置了3个车行出入口,沿北侧道路布置有小区主入口和次入口,东南侧沿大学园西路也设置有一次入口,科研办公楼和人才公寓之间也设置有人行入口,也作为紧急时的消防车通道。沿用地红线内侧设置有6m宽的环形车道,作为小区内各建筑物的交通后勤运输和消防车通道,道路边尽量布置室外生态停车位。
3.3平面设计
本建筑群体充分体现康复医疗、高新技术健康产业所反应的建筑布局和形象特征,以康复单元和细胞概念为支撑,创造出优美流畅的建筑平面系统及空间环境,并充分尊重用地环境和周边景观。建筑群体以折线围合为建筑主要的布局脉络,既分且合,交相辉映。康复医院为1万m2两层厂房改建,长方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屋顶局部加以三层,作为画廊展览活动用房,中间设置天井,以利于内部采光通风。一层设置门诊和康复病房,配置了康复医疗所需门诊科室和体检诊疗,以及各种理疗治疗室和厨房餐厅等。二楼为病房和办公室,以及护士站等配套用房。设有4部楼梯、6部电梯,(其中2部是担架梯,一部污物电梯,一部观光梯;设有主入口和4个辅助出入口,交通流线清楚简洁,洁污分流。各功能用房分区明确,减少干扰,便于管理。室内注重整体大空间的完整性与纯粹性,天井除利于内部采光通风外,并为这个大尺度建筑内部提供一个生态景观花园,和休闲散心的医疗康复环境。科研办公楼位于地块的东北角,为一个11层建筑,折线形建筑平面,为科研、办公、研发实验之用,在一、二楼还有设备展示、餐厅、会议室、多功能厅及健身房等配套用房。东南角的人才公寓是公司为高科技人才及专家打造的筑巢引凤的公寓。首层为医疗设备展示大厅,二层为老年大学的各种教室和活动室,3~10层为标准公寓套间。人才公寓与科研办公楼在二层处从空中连接,使空间连续,造型连贯紧凑。康复楼有A、B、C三栋,其中A栋为17层的高层建筑,B、C栋为7层楼房。皆为折线型内廊式平面,各栋皆以内走道组织交通,走道两侧布置康复病房。康复单元皆布置于良好的朝向,满足大寒日2h的日照。康复公寓以套间式为主,功能齐备,面向高端客户。各栋各层皆设有1~2个护士站,以及配套的值班、药品、准备室、洗衣、开水、污物间等,还设有空中花园,活动交互空间。在首层皆设有入口大堂,和接待服务中心,以及餐厅,架空活动场地等,在B栋首层,设计有大型厨房和餐厅,为康复病人提供健康营养的饮食。各栋楼皆设有担架电梯,楼梯的设置满足疏散及袋形走道的要求。空中花园的设置,营造出立体绿化空间。各个部分的内部庭院也均可环绕贯通,使总体的空间绵延不绝,以体现其张驰有致之独特空间感受。
3.4立面设计
建筑造型设计思路源于对甲方的企业性质与企业文化的理解,以及对城市风貌,城市形象的总体协调。形象设计以现代、高效、简洁为原则。医院立面采用对称构图,在长方形的体量上进行块面、片状表皮墙面的几何划分,通过凹凸对比,虚实对比,独特、简洁,有力,创造出富有时代感又不失亲切的医疗建筑形象。建筑高层与低层相结合,在整体的折线构图上形成高低错落的视觉效果,沉稳大气,形象饱满,色彩以米色为主,外墙材质为涂料、玻璃幕墙、局部石材,等通过大气的建筑体量布置、立体的构成、考究的细部线角,打造出既精致又大方,既高雅又温馨的医疗康复大楼。该项目设计,既有现代简约特色,又具有震撼的群体建筑风貌。将为当地的人文景观添加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又营造出舒适温馨的康复养老的建筑形象。
4结语
江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养老产业在我国属于朝阳产业,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我国养老事业健康发展必由之路。借助互联网+医疗,智能医疗等高科技手段、加强社区医疗、养老院等机构建设和人才培养,以及医院延伸服务等,有助于我国医养结合健康发展和水平的提升,未来10年,养老医养产业一定会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作者:章建刚 单位:重庆市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