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现代建筑设计教育对学生的能力培养非常重视,将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设计师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但是针对建筑设计系列课程的教学情况来看,并没有充分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本文就能力培养概念下,建筑设计系列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进行了探究。建筑设计系列的课程,作为建筑学的主要部分,贯穿于高校建筑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建筑设计系列课程对建筑专业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导致建筑设计系列课程教学观念的滞后、局限了学生个性和思维的发展,不能满足现代建筑设计教育的教学要求。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建筑设计系列课程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能力培养下课程教学改革目标
建筑设计课程系列中,为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设计师,进行课程教学的改革,首先必须要明确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
(一)以学生创造潜能开发为教学核心,注重对学生理性思维、建筑表达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培养;
(二)教学过程改革目标:引导教师将知识、技术、经验的传授作为教学的重点逐渐上升为,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专业能力为中心,创建新的教学体系;
(三)转变传统教育的观念,在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上,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探索改革措施;
(四)教学反馈制度的健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效果,并适当调整教学方式。
二、教学方法和考核机制的改革
(一)教学方法的改革
建筑设计课程中,教师设计指导过程最为重要。对教学方式的改革,应该实现教学的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充分注重发挥学生的个性以及创造思维,既要扩大学生的信息量,还要提高其综合素质,打造成为综合型设计人才。建筑专业是以形象教学为教学特色,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非常重要。其中,教师设计指导过程应该强化多媒体案例演示、实际参观和考察,增强学生对建筑和环境感性体验,强化学生的建筑感知能力。在教学后期,以设计和辅导相结合为主的教学方式,可以讲学生各阶段的设计成果进行对比评价,重视学生的参与情感体验,在整个评价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个性和思维,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以及学习的能力。
(二)考核方式的改革
采用阶段性的考核方式,并加大在学生习过程中的加权分值。具体来说,将将整个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分为几个阶段,并严控每个阶段环节的教学,将每一环节的设计满足训练目的需求,并进行分段考核。既可以科学的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方向,逐步实现自身设计能力的提升。
三、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上述的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以及教学方式和考核机制的改革,最终目的是在课程设计中实现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社会调查研究的能力、设立思路的表达能力、实践协作能力的培养。
(一)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学生进入高校建筑设计课堂之后,就要通过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进行培养, 促进学生搜集、整理资料习惯的养成,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的养成,可以为学生创造出科学的创作平台。此外,在基础课程教学中,注重对学生问题分析能力、解决能力的训练。
(二)社会调查研究能力的培养
建筑设计的灵感一半来自于生活实际,因此,建筑设计师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积累和收集。但是对于大学生生活模式的单一,使其设计思维受到局限。在进行教学课程设计改革中,一定要注重社会调查、环境调查、市场调查的活动的开展。此外,在增加课程的社会调研活动同时,还要明确学生参加活动的任务,对调研结果、资料等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并制成直观的图表或者草图类型。这些宝贵的资料和体验,对学生今后的创作都有重大意义。
(三)设计表达能力的培养
如何将巧妙的构思和创作灵感,直观的体现在设计方案中,并能够是观看者充分感受,需要的便是建筑设计者的设计表达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有好的构思和灵感,但是不能够在设计方案中充分表现出来。在教学中,针对这样的现象,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还需要交给学生正确的方法。在日常设计训练中,教师要科学培养学生绘制草图的习惯,并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这样可以使学生在绘图上、语言上充分表达自己的创作灵感。
(四)实践协作能力的培养
建筑设计属于团队性合作的工作,既需要个人的才智,也需要整体团队的创造力。在建筑设计教学中,不能够忽视对学生创作团队的凝聚力,强调在培养学生自身修养以及责任感的同时,还必须具备实践协作能力,能够与他人共同协作,完成大型设计方案。在教学设计中,为学生创造合作的机会,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设计内容。
四、结语
总的来说,建筑专业作为综合性、广泛性、实践性的课程,必须要求教师和学生都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需要在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设计能力,继而逐步实现实现建筑设计教育的教学目标。
作者:刘培芳 单位: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