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浅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浅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浅析

一、教学体系的整合与构建

中国矿业大学建筑学培养计划中,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为112学时,共18周,其教学目标在于通过一学年的学习,让学生对建筑的场所与环境、功能与空间、材质与建构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因此,对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原有的教学模块合理整合,将原有的外部空间环境设计、小品模型足尺搭建与小型建筑设计三个环节打包,构成相互关联的教学模块。具体而言,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学期内,在同一个地块内分别进行场地环境、小型建筑与小品构成设计。通过合理的教学组织与安排,将三个相对独立的要素加以整合,最终形成要素丰富、形态统一的整体设计。这一教学体系构建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建立对场所环境、材料尺度与空间功能的基本概念,以不同的视角来培养学生对场所、建筑与小品之间的观察与综合能力,最终提升学生在今后建筑设计中的环境观、空间观与整体观。

二、教学过程的模块分解

(一)场所环境设计

在给定的场地中,对场地环境进行整体设计。在对场地及其周边环境进行整体考虑的基础上,从形态构成着手,采用合适的“点、线、面”等设计要素,对整个地块的空间进行划分,形成变化丰富、空间灵活而又不失理性的外部空间环境设计。同时,在设计中需要预留2个地块,为后续的小品足尺搭建与小型建筑预留场地。该环节旨在使学生在对场地环境认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形态、尺度、材料、功能等表达对外部空间环境的理解。同时,结合人在外部空间中的行为关系,培养学生在限定条件下的空间组织与空间构成能力,提高学生对场地意识与环境分析的思考与理解。

(二)足尺小品搭建

在地块预留的场地内进行小品设计,要求小品与场地的整体环境协调。以形态构成为基础,根据形式美的原则进行小品构成设计,注意比例尺度、量感动态、整体融合,考虑小品的空间限定与色彩材质,同时还要考虑小品按照等比例进行足尺搭建的可能性。此环节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立体思维组织形态,锻炼造型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在足尺搭建过程中,了解不同材料的美学特征和力学性能,启发学生对材料、技术和构造的认识。同时,使学生从小品的角度,推敲小品与场地在风格特征与空间限定等方面的整体性。

(三)小型建筑设计

在预留的建筑场地内设计一座小型建筑,与场地环境风格协调一致。根据地块所处的周边环境特点,选择合适的建筑类型,如茶室、展廊、工作室或书吧等,进行合理的功能布置与流线组织。同时,注意外部空间环境与建筑的功能流线要协调统一,组织有序。采用合理的造型手段对建筑的形体进行构思,考虑人体尺度与建筑之间的关系,调整空间构成形式,形成良好的空间互动关系。该环节旨在使学生理解场地、空间与建构之间的关联性,初步建立建筑设计的场地概念。了解小型建筑的设计过程与思维方式,进一步培养空间想象力。同时,学习与借鉴形体塑造、空间组织、环境功能对应的设计能力,了解建筑材料的初步表现及其相应的结构、构造与空间关系。

三、教学过程的方法

(一)模型操作与搭建

教学中,改变传统的从功能平面入手的教学方式,通过制作大量的草模与正式模型,使学生从立体空间的角度去考量与设计,不再停留于传统的单一平面或单一立面设计,全方位地对建筑进行整体设计,设计的完成度较之以往有了较大提升。此外,在设计中需要结合人体尺度,关注人在场所环境与空间中的行为方式,真实模拟现实空间。同时,模型制作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建立空间及建造的逻辑,这也是设计教学中非常值得重视的一个方面。

(二)空间观察与分析

对于无任何专业背景的一年级学生而言,对空间的认识与分析往往来源于其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因此在教学中往往以“认知———分析———设计”为主线,从已有的日常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与分析,了解各种空间的存在特征与空间趣味,培养其学习的兴趣与自信,提高空间观察的眼力,最终完成教学设计。在此过程中,将设计从无意识的状态转化为有意识的观察与分析,逐步提高其对空间生成、空间限定与空间观察自我分析的能力。

(三)团队形式的组合

在教学中改变传统以个人为单位的设计模式,以2~3人为设计团队,每个团队选择相同的地形,在设计前期对场地进行调研与分析,对环境空间进行有序组织与梳理。针对教学中的各个模块,每位学生都要进行单独的构思与分析,在团队讨论中进行深化与发展,在规定时间内绘制相关的图纸,形成完整的个人设计成果。在教学的最后一个阶段,在团队内对各自方案进行合理的分析与选择,针对“场地、建筑与小品”风格统一、整体性强的成果再次进行整体设计,不断完善,最终形成相对完整的团队设计成果。从一年级学生开始采用团队设计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培养其团队意识并学习与借鉴他人的设计成果与设计方法,不断总结与完善其个人的设计,而且还可以培养团结协作能力,为今后融入更多团队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成果总结

经过几年不断地探索,教学模式与教学环节不断改进,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场地-空间-建构”的整体性加强

在教学组织过程中,打破以往专题训练的教学框框,将建筑设计与小品建构、室外场地环境设计相融合,将三个不同的专题加以整合,通过“环境中的建筑”“建筑外的环境”“环境与小品”等训练,引导学生以整体的观念来研究“场地、空间、建构”三者之间的联系。

(二)构成要素“点—线—面”的多重训练

以专题模块整合训练为基础,在三个设计教学环节中均以“点—线—面”为主线,强化教学模式的一贯性。以此为手段,结合空间环境、建筑形态中线性与点状构成等训练,强化学生的体块造型能力。贯穿始终的教学模式与训练手段,使得形态构成与空间观察成为该学期空间、环境与建构教学的重点,学生最终完成经过整合的点状小品建构、线性空间序列与面状体块空间的整体设计。

(三)多维视角转换下的思维开拓

此次教学改革打破了传统专题训练中单一的观察视角,考虑场地中的环境、建筑与小品等诸多要素之间“观察—被观察”的关系,站在不同的视角观察其它的对象,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场地中建筑存在的认识深度,也可以拓宽学生对建筑及其环境整体性设计的思维广度。(本文来自于《高等建筑教育》杂志。《高等建筑教育》杂志简介详见。)

五、教学反思

(一)教学最终成果的整合

尽管在教学中强调“场地—小品—建筑”的整体设计,但从目前完成效果来看,只有部分学生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从教学环节上分析,在场地环境设计模块中大部分学生进行了初步设计,但是当其他两个教学模块完成后,没有很好地将“小品与建筑”整合到场地环境中去。要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还需要对场地环境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而受学生个人能力与教学安排所限,部分学生没有进一步深入设计与修改。

(二)教学学时的分配

尽管整个教学共18周、112学时,看似时间很多,但将其分解到各个教学模块,三个教学模块平均仅有5~6周左右的时间,在学期末还需预留相当的时间整合设计成果,因此,整体教学学时并不宽裕。此外,经过一个学期训练后的大一新生进入该教学环节,设计基础仍然比较薄弱,缺少消化的时间,在设计目的、分析手段与观察能力等方面仍需要花大力气去提高与培养,因此,对于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培养计划、教学课程结构搭配等还需要进行合理调整。

作者:张明皓 刘茜 王倩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