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抗震设计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建筑抗震设计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建筑抗震设计研究

1建筑设计与建筑抗震设计之间的关系

将抗震理念融入到建筑设计中,是提高建筑项目抗震性的重要环节,只有从思想上重视,才能确保建筑构件满足抗震需求、满足质量要求。建筑抗震设计与建筑设计的精化,建筑设计是建筑抗震设计的基础,两者只有在相互协作中,才能达到抗震的最佳效果;当项目建设设计方案初确定的时候,基本上就很难再进行大范围的调整和改动,如果在此基础上,并没有考虑到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在具体施工中,就仅仅以加固构件设置来提高建筑抗震性,但是却不能很好的解决抗震问题;如果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就充分考虑到建筑物的抗震性,在材料设置和构件安排等方面,做好准备工作,就能够在施工中做到得心应手,而建筑物的抗震性也会得到保障。

2建筑设计中建筑抗震设计常见的问题

1)建筑设计中建筑抗震设计要遵守的几个原则。抗震设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要对施工步骤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在抗震技术的应用上一定要确保安全性和灵活性,要对当地的地质情况进行充分调查和研究,进而降低建筑物在地震中受危害的可能性;同时,要正确处理抗震设计和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共同解决抗震设计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以此提高建筑质量,降低地震对人民财产安全的破坏。

2)建筑设计中建筑抗震设计常见的问题。在我国现有抗震技术的基础上,要想充分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还是有一定挑战性的,技术的滞后是妨碍建筑质量的关键,同时,无法科学处理建筑设计和抗震设计之间的关系也是阻碍建筑物实现高质量的重要因素;从国外引进的先进抗震理念,并不能与我国建筑实际紧密结合,也很难在现有的基础上创新和改造,因此在未来的抗震设计工作中,要认清现实,把握基础,在了解建筑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合适的设计。另外,由于我国抗震设计的起步较晚,在技术方面缺乏足够的经验和实践,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理论指导不足,更有一部分因素是我国在地震研究上存在一定漏洞,对地震无法做出精确的认识,同时对地震的预防措施也比较落后,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我们建筑设计中的建筑抗震设计盲目又滞后。经过抗震设计原则和抗震设计问题的叙述,启发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从实际出发,要对我国的抗震建筑技术有正确的了解和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加大技术研发的投资力度,鼓励技术创新,为建筑行业的抗震设计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

3建筑设计中要重点关注的几个抗震设计

建筑设计中要想做好抗震工作就需要在施工中重点关注几个关键部位,只有做好重点工作才能为抗震设计提供新的保障,比如说,在建筑构件的连接时,要充分考虑建筑构件的自身性能,并对整体抗压性或者抗震性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

1)建筑构件以及连接点处的抗震设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建筑构件的合理搭设以及对连接点的科学设置将直接关系到施工的整体质量,再加上21世纪新工艺和新材料的出现,为施工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比如说在建筑物的外部设计中,会用到的新材料有瓷砖、大理石等等,而室内的装饰设计则会用到吊顶技术和人工造影技术等等,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想确保建筑物的抗震性就必须在施工时,确保材料的自身质量以及施工技术,对其牢固性进行重点监督和管理,避免在发生地震的时候出现意外坠落,而产生的人员伤害。

2)在建筑物顶部的抗震设计。就目前建筑行业的特点来看,大多都避免了顶部过高、过重这一问题,其本质原因就是顶部压力会对建筑墙面产生较大压力,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建筑物的抗震性和牢固性,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确保整体重心的合理性,同时也要在材料的选择上花费一定的心思,尽可能的采取重量轻、刚度较均匀的顶部材料,确保建筑结构充分发挥抗震能力。

3)建筑设计中关于设计限制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在建筑前期会根据建筑物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确定建筑物的抗震级别,因此在施工中要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要充分确保建筑物的抗震性能,避免出现墙体裂缝或者坍塌的现象。

4建筑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的抗震设计

从上文的叙述中,我们能够清楚的了解到,建筑抗震设计和建筑物设计是息息相关的,要想最大程度上实现抗震性,就必须在实际施工中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时只要将抗震理念真正融合到施工过程中,才能从根本上打破原有的建筑常规,才能彻底改善建筑物的抗震现状,在此我们将从建筑物的形状设计、平面设计以及空间设计这三个方面对两者的结合进行简要分析。

1)建筑物的形状设计。建筑物的形状设计主要包括每部分的施工技术的设计以及建筑物平面布局的设计和立体空间的设计,具体来说可以理解为建筑物的“体型”设计;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建筑物的整体外观上有很大的创新和改造,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建筑外形,因此在形状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外形的不同特点,并不是所有建筑物都是规规矩矩的正方形或者长方形,施工单位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建筑外形的实际要求和建筑特色。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凸形或者凹形的建筑体型,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最大程度上避免建筑物两侧出现过长、过短以及不对称的现象,但是在实际建设中,规规矩矩的建筑物已经难以满足经济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因此做到建筑形状的科学、合理设计,是提高建筑物整体抗震性的基础和前提。(本文来自于《山西建筑》杂志。《山西建筑》杂志简介详见。)

2)建筑物的平面设计。任何一个建筑物,仅仅拥有完美的外观设计是远远不够的,要想确保其使用价值,就必须在平面设计上下功夫,平面设计是建筑物施工的重要环节,将直接决定着建筑物在今后使用中的大小事务,比如说,一个用于商务和一个用于居住的建筑物在平面设计上肯定有很大的差别,为了进一步满足使用需求,就必须根据用途,来科学设计平面构造;此外要想在平面设计中融入抗震元素,除了要考虑到施工材料的坚固性以外还要考虑到构架安装的合理性,以及建筑物内部各种因素的协调性,比如说楼梯和电梯的安装位置,尽可能的避免在地震中出现中心偏移的现象。要想实现平面设计和抗震设计的完美结合,就要求设计者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在审美观念和抗震技术上有深入的研究,在不影响内部美观的基础上,实现最大化的抗震性能。

3)建筑物的空间设计。建筑物的空间设计是除了上述两个设计类别之外,在建筑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设计种类,只要是建筑物的在三维空间内的竖向设计方案,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急剧增加,这使得城市人口压力过大,表现在建筑行业就是楼层越来越高,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土地占有面积,高层建筑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流行,这就对建筑物的空间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来讲,当建筑物的建筑层数较低时,其稳定性和在地震中受到的损害就越小,建筑物的建筑层数越高,其稳定性就越差,在地震中所受到的伤害就难以控制,因此,将建筑物的空间设计和建筑抗震设计融合在一起,是确保建筑物整体抗震性的关键,在实际施工中,要考虑到竖向建材的受压情况以及材料的柔韧性,确保压强能够通过材料传递到建筑物的底端,借此来提高高层建筑的稳固性。

5结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地震虽然已经可以被先进的技术所预测,但是它是我们人力无法抗衡和阻止的;要想尽可能的降低地震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破坏,就需要在施工前期进行科学合理的方案设计,因此我们在文章中提到了建筑物以及建筑物抗震设计,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同时也只有实现了两者的融合,才能确保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本文在论述这两者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列举了在建筑过程中常见的抗震设计问题,并提出了在抗震设计中要重点关注的建筑部位和建筑物设计中的抗震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为今后建筑行业的发展指明道路,同时也能为建筑产业的抗震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作者:郑梦龙 单位: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