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商业建筑设计的要点和策略探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地下商业建筑设计的要点和策略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地下商业建筑设计的要点和策略探讨

摘要:地下商业建筑作为当前商业建筑重要形式之一,为推动城市现代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进一步发挥地下商业建筑的商业活力,文中将以地下商业建筑概述与设计为要点,围绕地下商业建筑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具体对策。

关键词:地下商业建筑;设计要点;对策

0引言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群众对精神文化的追求日益高涨,促使不同主题、不同结构、不同类型的多元化商业建筑工程数量快速攀升,其中地下商业建筑以其能够极大地提高城市土地的空间利用率、有效缓解城市发展与土地资源紧张的矛盾、创新传统商业建筑结构等价值优势而被广泛采用。伴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程度不断深入,城市空间立体化拓展已成为大势所趋,其中地下商业建筑作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形式,是落实城市空间立体化拓展战略任务的关键,同时也是有效改善城市土地资源紧缺问题的重要手段,能够切实起到优化与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的成效[1]。建设部也曾发布《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由此可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为保障城市空间得以有效利用,需要侧重发展地下商业建筑,并不断优化地下商业建筑设计,以此提高地下商业建筑的功能价值。

1地下商业建筑概述与设计要点

1.1概述

传统地下建筑主要以人防建筑为主,主要作用是战时的工程保障,是作为人员与物资等资源掩蔽、战斗指挥、伤员救助、后勤保障的主要阵地。随着社会发展,人防建筑在当代社会发展中逐渐成为与城市建筑规划的融合体,例如哈尔滨奋斗路地下商业街、上海人民广场地下停车场、郑州火车站广场、厦门梧村地下商业街等。由此可见,当前地下建筑类型逐渐增多,成为满足经济建设、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的重要场所之一。进入改革开放后的城市化进程已经步入快速发展阶段,目前各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公共基础设施与建筑物数量大幅度上升,为保证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让城市在新时期背景下焕发新的生机,激发城市商业活力,加强地下建筑工程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1.2要点

1.2.1个性化

在进行地下商业建筑设计时,应避免大众化,从吸引群众角度层面入手,设计出外形与内部结构独具特色风格的地下商业建筑,例如长春市著名网红打卡地“这有山”,该地下商业建筑最具特色的是山洞大厅,面积达1000m2,可举办舞会、市集展览等活动,整个地下商业建筑采用立体化建筑动线的设计逻辑,用单一动线串联了所有建筑景观,制造出一个“把大山装进盒子里的6D城市文旅商业空间”[2],为人们带来真正场景化的沉浸式购物体验。

1.2.2统一性

建筑设计在追求个性化的同时,切勿盲目追求时尚,而是需要兼顾人文历史特性,确保商业建筑与所在地区的人文环境相协调,进而确保功能、视觉、心理方面的和谐。此外,地下商业建筑内部结构也应具有统一性,要让群众能够清晰分辨出主题风格。综合而言,在建筑方案设计过程中,应将整体性原则与针对性原则相结合,对建筑潜在的信息、功能、性质、内涵进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而使建筑兼具人文关怀和较高的实用性。

1.2.3通透性

地下商业建筑包括半地下与全地下建筑两种形式,其与地上建筑的主要差异表现在,地下商业建筑无法获取自然光线,仅能通过照明设备打造明亮空间。因此,在设计地下商业建筑时,不能仅考虑照明要求,否则会导致建筑整体结构存在一定的闭塞性,致使群众在游览时产生压抑心理。因此,在设计实际地下建筑时应注重通透性,处理好地面与地下空间的连接,进而确保地下商业建筑的开放性和通透性。

1.2.4人文方面

地下商业建筑在投入使用后的主体为广大群众,因此在设计地下商业建筑时,应站在群众角度思考设计要点,努力营造情绪氛围,从而保证群众在体验该商业建筑时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保持心情愉悦[3]。

1.2.5合理性

由于当前地下商业建筑均具有一定规模,因此建筑内部空间较大,实际设计时为保障建筑内部功能多元化、全面化,往往会将整体空间划分为不同子空间,子空间与子空间再相连。但随着子空间数量的逐渐增多,相连通道也会成倍增加,致使方向感较薄弱的群众在进入建筑内部后容易失去方向。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开展地下商业建筑设计时应遵循合理性原则,合理规划子空间与相连通道,并设置指示牌等可以指明方向的标志,从而构建出一个组织良好、布局清晰、简洁多变的空间结构。

1.2.6生态性

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国际关注要点,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也越发受到国际重视。根据相关数据调查可知,传统建筑碳排放因子指数为钢材110.8/kg、木材2.892/kg、砂浆19.306/kg、保温材料34.272/kg、能源8.35/kg,而绿色建筑碳排放因子指数钢材为109/kg、木材0.84/kg、砂浆3.0284/kg、保温材料17.36/kg、能源5.39/kg。因此,在地下商业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不仅要考虑利益效益,也要满足人类社会发展需求,加强绿色建材使用,从而确保建筑的节能效用与绿色属性,深化生态环境保护成效。

2地下商业建筑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2.1设计理念陈旧

由于影响地下建筑方案设计工作的因素很多,设计理念就尤为重要,主要体现在设计合理性上。但在建筑方案设计过程中,受各方面主观意识影响和相关参建单位的要求,限制了设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导致方案设计整体性能较差,缺乏合理性。因此,各方都应意识到专业的重要性,注重合理性;同时,地下建筑设计人员要针对各单位对方案设计所提出的要求进行辩证分析和妥善处理,把真正具有指导意义的、创新的要求融入方案设计理念中,进而提升方案设计质量[4]。

2.2消防系统设计有待提高

随着地下商业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因消防安全隐患而发生的火灾事故也明显上升。如:根据相关新闻报道,2018年四川省某大型商场地下一层冷库因某租户自行拉接照明电源线,导致电线短路引燃可燃物发生的火灾事故。该事故经由消防人员持续60多小时的奋力扑救才得以控制,事后经统计该火灾事故造成1人死亡,损失面积为51100m2,经济损失为9210余万元。这起事故在当时引起社会群众和媒体重大关注,纷纷讨论该事故的发生与大型商业综合体内部环境的复杂以及消防设施不完善具有直接关系。由此可见,目前商场消防设施难以发挥功效问题较为突出,比如随意拆卸消防设施,甚至封堵消防疏散通道经常发生,因此,现阶段加强地下商业建筑消防系统设计尤为重要。

2.3空间环境设计存在不足

自然景观、自然光线等自然条件的缺失是地下建筑空间闭塞、压抑的主要问题,该系列问题在以往人防建筑中表现得更为突出。这方面问题虽然在当前建筑设计中已经有所缓解,但部分地下商业建筑由于核心设计观念缺失,没有因地制宜,跟不上时代发展脚步,依旧存在阴暗、潮湿、通风不畅等问题[5]。

3地下商业建筑设计的对策分析

3.1落实立体化设计要点

商铺空间、公共空间、过渡空间为地下商业建筑立体化动线设计主要内容,过渡空间能够连接商铺空间与公共空间。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空间与空间、空间与群众、群众与群众流动线路的交叉或平行,作到合理有序。此外,公共空间动线设计应简洁明了,杜绝迷宫式动线设计。(1)优化出入口设计。地下商业建筑出入口作为人员流通、空气流通以及安全疏散通道,其总体数量应遵守国家消防规定要求,确保群众安全。(2)在出入口设计时,应根据建筑内部结构模拟人流走向,以此确定最适宜的出入口位置。(3)结合地面建筑群体密度、街道环境合理设置地下商业建筑出入口,以此保障出入口满足交通便利的需求。

3.2强化建筑通风设计

地下商业建筑的封闭性相较于地面建筑群而言更好,为保障地下建筑空间有充足的氧气,应做好建筑通风设计。例如,设置数量充足的排气管道与排风管,并将其合理设置在天花板与柜台下,而通风方式可以采取机械通风与中央空调相结合的方式,这样不仅可以实现通风目标,还能够保证冬季与夏季地下建筑空间温度适宜[6]。

3.3科学设计消防系统

地下商业、娱乐场所等地下公众聚集的场所由于人员多、可燃物多且空间较封闭、空气对流差,一旦发生火灾,高温和浓烟不易散失,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而如何科学设计地下建筑消防系统就显得极其重要。以某酒店建设项目为例,该项目位于闽南地区。地上商业、酒店及住宅,地下一层为商业,地下二、三层为车库。该项目地下商业建筑面积约5万m2,共设置40个防火分区。地下商业部分防火分区面积根据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规定,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采用不燃或难燃装修材料,地下商业防火分区不大于2000m2,地下餐饮防火分区不大于1000m2,地下娱乐场所防火分区不大于1000m2,地下设备用房防火分区不大于1000m2。消防栓系统不仅是地下商业建筑固定消防设施,也是任何一栋多层或超大面积建筑体内必备的消防固定设施之一。为方便消防人员使用,消防栓主要设置在走廊的电梯周围,外观为红白色,内部主要设有消防水袋、水枪接口、栓、卡子等设备。当建筑内部发生火灾时,可以直接采用消防栓相关设备进行组接,不仅可以确保灭火救援活动的时效性,还能够有效保证建筑内部人员生命财产安全。自动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由触发装置(烟感和温感探测器)、火灾报警装置、联动输出装置以及其他辅助功能装置组成,当自动报警系统探测器监测到火灾信号时,会触发顶部喷淋装置自动向火灾区域进行喷水灭火,避免火情蔓延,同时开始鸣笛报警,提醒附近的人员发现火灾并及时组织疏散,自动报警系统还会与防火帘联动有效控制火灾蔓延。

3.4合理规划各功能区

在地下商业建筑实际设计过程中,由于设计环节过多,要考虑的细节过于繁杂,并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还会面临更多的细节设计和调整,因此,设计人员应遵循宏观调控原则,即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坚持自上而下的设计理念,从而合理规划各个功能区。宏观调控原则要求相关设计人员将注意力集中于整体方案设计上,从建筑工程总体出发,首先确定大设计方向,将各个较为重要的功能区作为重点工作内容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局部细节影响,在时效内完成功能区大框设计。其次,将方案细节交给专门负责该项工作的设计部门进行把控,从而使地下建筑设计方案得到更细致的优化,进而提高设计质量。在设计功能要素时,应从宏观角度进行设计把控,将具有同一性质的空间划分为一类功能区。这是因为一旦把建筑内部的上百个空间都作为不同功能设计要素的话,会增加设计难度,递增设计矛盾,进而使设计人员陷入功能“迷魂阵”的困境。因此,在设计实际地下商业建筑功能区的过程中,应尽量规划较少的功能要素,主要突出商场主题特色、地理环境特色、人文风俗即可[8]。

4结语

综上所述,地下商业建筑在近几年得以快速发展,成为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既能有效节约土地资源,充分利用城市空间,还能够切实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群众提供集吃喝玩乐住于一体的多元化服务。伴随着地下商业建筑功能不断深化,美食餐饮、电影城、书店、咖啡馆、俱乐部、KTV、话剧院等功能逐渐成为每一个地下商业建筑的标配,使地下商业建筑占地面积越来越大,为保证地下商业建筑功能价值,对地下商业建筑设计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强化地下商业建筑设计质量。

作者:黄翠芬 单位:厦门中建东北设计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