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幼儿园建筑内部环境设计,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环境对儿童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儿童阶段的成长发育特点决定了日常生活学习的环境是其对客观世界认知的主要来源。幼儿园作为儿童主要的专业培育机构,其空间环境对儿童在活动、认知、艺术等方面的成长具有非常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实践案例,从空间认知的角度,就空间结构、装饰、色彩等空间语言对儿童的认知、想象等思维成长发育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
空间认知;幼儿园;室内设计
1引言
儿童是人类成长的起步阶段,是从懵懂到渐渐成熟的开始,该阶段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主要是以感性来认知客观世界的。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实质上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与客观事物的反复接触,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在此基础上,逐渐认识和理解客观事物。其能力是由简到繁,由表象到本质的渐进过程。幼儿园是幼儿启蒙教育阶段的主要社会场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幼儿园的期望,已经从最初的满足家长在工作期间孩子们能得到周到的看护和照顾,转换到让孩子们在训练有素的幼教工作人员照顾下,在与小伙伴们和平相处的环境中,获得交往和自我发展的机会。因此对幼儿园的室内外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已经不满足于仅仅是干净、安全、整洁的幼教环境了,而是希望幼儿园的环境更为美观而且能够对儿童成长起到更大的作用。实际上也确实如此,研究表明环境对于儿童的认知教育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那么什么样的环境更宜于儿童身心健康、认知和交往能力的提高发展,什么样的环境能够为儿童提供多样化认知的可能性,或者说什么样的环境有利于这些能力的提高。本文以“泉州市宝秀幼儿园的室内设计”为例,从空间认知的角度对幼儿园室内环境的设计进行探讨与研究。泉州市宝秀幼儿园是一所公立全日制幼儿园,位于泉州市宝秀小区内,建筑面积约3240m2。建筑平面为四面围合的庭院式布局,南侧为主体教学空间(儿童活动室及寝室)共三层,每层4个教学单元,总共12个班。北侧两层,一层为医疗室和食堂等后勤用房,二层为行政办公空间。东侧两层,一层为入口门厅,二层是过廊,连接行政办公空间与教学空间。西侧中部为两层高的八角形塔式建筑,一层为公共专业课教室,二层为音体室。两侧为通透的连廊,分别与行政办公空间及教学区相连。
2从感官的刺激到理性的启发
传统的幼儿园环境设计从认知的角度来说往往重视对感官的刺激,偏重于直观的表达,而忽视了对理性的启发。理性的启发要求我们在激发感官刺激的同时,鼓励儿童自己寻找答案,鼓励多义性解释。空间环境的启发性不仅包含对认知思维的激发,而且还包括儿童对想象力、创造力、操作性等思维的激发。基于此理念在本案设计中,坚决抛弃流于表面的杂乱图案的拼接以及简单的与空间毫无逻辑关系的纯色彩的装饰,力求运用抽象的、逻辑的、富有激发性的符合儿童认知特征的空间语言,创设出简洁大方富有童趣的幼儿园空间环境。活动室是儿童在幼儿园的主要活动空间,其界面设计尤为重要。设计抛弃传统以具像图案为主的描摹式的、直观的设计形式,大胆采用抽象的、几何的、多义性的,能够激发儿童想象的、思考的空间语言。儿童在观看时可能会联想到如音符、玩耍过的泡泡、参观过的海洋生物、宇宙模型等其已经认知的事物。认知是多义的,是综合了记忆与想象的思维再构,从而触发儿童的思考,让儿童动起脑筋而不是机械简单的感官刺激(如图1~4)。其中儿童的成长主题墙,把儿童与树木这一成长共性组合起来,设计将抽象简化了的树枝造型与软木板有机结合,平面作品可以贴在软木墙上,立体作品如彩泥雕塑、结构手工等,可放置在树枝造型的隔板上,儿童的作品成了树木的果实,生动形象的引导了儿童的事物联系能力。
3在活动中学习成长
福禄贝尔认为儿童有四种本能,即活动、认识、艺术、宗教的本能。其中活动是最重要的本能,在活动中逐渐掌握认识客观事物并与自身联系起来。科夫卡把环境分为物理环境和行为环境,在存在的环境中真正起作用的是行为环境。因此什么样的环境能够有效地激发儿童的活动行为,是我们幼儿空间设计的重要理念。本案活动室与寝室为一个教学单元,活动室与寝室被洗卫间和备餐间相隔,通过走道互相连接。在设计中有意强化这种联系,让活动室与寝室在功能上交叉渗透,扩大活动区域的面积,增加空间的丰富性。建筑层高达4.4m,借层高的优势在寝室中设计了夹层。寝室的底层作为活动空间的扩展,原本拮据的活动空间一下子变得宽松丰富了许多,由原有的50多m2扩展到了100多m2。同时使原本单调平淡的空间变得丰富多变,空间趣味油然而生。夹层上部作为午休睡眠区域,尺度适合,更具亲切感,有利于儿童的入眠。夹层的设计结构,采用木包钢的做法,安全牢固,形体简洁明快,朴实自然环保的实木表层触感柔和亲切。合理通畅的流线,把儿童的游戏活动空间范围拓展到了夹层上部。空间的高低错落为儿童提供了多种活动的可能,这无疑对儿童空间行为的安全认知以及身体机能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空间类型的丰富,为儿童捉迷藏、独处、几个要好的朋友的深入交流等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空间条件。尺度是幼儿园环境设计的重要技术要求。设计要符合儿童的尺度需求,尺度的合适与否对儿童的行为安全,以及自我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仔细研究基于儿童尺度的视线,是儿童空间设计的必要工作。本案对于儿童在走动、奔跑、攀爬、躺卧时目光的视线进行了细微的设计。寝室夹层栏杆的通透就是基于躺卧状态的视线考虑,栏板上有趣的视线瞭望完全符合儿童在爬、跪、站等姿态的尺度要求。图书室的悬空阁楼以及阁楼下部空间,也许对于成人来说是窄小的但对于儿童来说却是亲切合适的。走廊墙裙圆形的反光镜面,给他们带来了好奇的视角。此外放置儿童书包、拖鞋、玩具等的柜子、搁架适合的高度、深度、大小,是儿童独立完成这些事情的前提保证,对培养儿童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动手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幼儿园的公共专业教室不但是儿童拓展各种技能的重要场所,也是不同班次儿童的交流场所。在图书、绘画、科技室的空间设计中有意强调空间的渗透共享。让儿童可以自由的选择感兴趣的活动,空间分隔采用通透的处理方式,用玻璃及半墙分隔。各空间的独立与开放,既保证其功能需求又促进了交流。在这里儿童的活动是开放的,自由的。基于儿童成长阶段的特殊性,在教学过程中并不一定要儿童连续长时间的专注某一种活动,他们在读书的时候也可以对绘画产生向往,在绘画时也可以对懵懂的科学世界投去求知的渴望。上课的模式可以是一个班,也可以是两三个班同时使用三个空间,这完全不同于在本班教室的教学模式的体验。在这里强调的是兴趣、自由和交流。
4色彩的认知与启发
色彩的心理感知是人类共同存在的色彩心理。研究表明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是从光线和色彩开始的,儿童在认知事物的初始是色彩。色彩对调节儿童的情绪,性格的塑造以及空间形体认知都有重要的作用。本案在设计规划中,以白色与暖木色构成了单纯、明朗的基本基调,局部适当配以儿童喜爱的红、黄、蓝等纯色,使整体色调统一纯净而又富有变化。为了符合不同年级儿童的色彩需求,按照幼儿园的年级设置进行了色彩配置,小班配以粉红、橘红色的局部墙面和顶棚(不包括吊顶部分);中班配以橘红色、橘黄色的局部墙面和顶棚;大班配以绿色、蓝色的局部墙面和顶棚。休息室顶棚的豆绿色与原木夹层自然生态,加之层高相对降低,光线的柔和,使空间氛围温暖、放松、安静具有安全感。基于空间功能的色彩设计,渲染了空间氛围,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加强了对色彩的认知。造型与色彩是人类视觉艺术活动中两大构成的重要要素,在空间造型中色彩与造型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正确的色彩与形体关系能够充分说明造型所具备的意义。活动室的立面造型运用色彩的对比强化了形体内外两大界面,使形体更加清晰明了从而促进了儿童对形体的理解认知。
综上所述幼儿园的空间环境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我们只有不断地进行学习研究,突破学科壁垒,用开放的态度悉心学习不同学科对儿童成长认知所做的研究,积极进行实地调研考察,使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设计出真正属于儿童的空间环境,使儿童在更好的、更适合的环境中积极的、快乐的、健康的学习与成长。注:所有图片均由作者自绘和拍摄。
作者:陈西蛟 单位:华侨大学建筑学院
参考文献:
[1]柳阳辉.幼儿教育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
[2]沈克宁.建筑现象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