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课程线型应用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环境设计课程线型应用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环境设计课程线型应用研究

摘要

针对环境设计课程线型要素与形式的关系,论述了设计对象本身的形象应包括:物体的形状、物体上的纹理、物体之间的组合关系。文章以此为基础通过分析图解释了线型要素的形式及线型要素的使用方法,最后论述了四个相关案例。

关键词

环境设计;线型;形式;分析

一、前言

在环境设计课程的方案设计阶段,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拿出一个设计方案,教师评价为“缺少形式”,重新修改。但是针对形式的修改意见多为改变设计对象本身的形象、增加或减少对象的某种元素、改变设计对象的轮廓造型等内容。学生对教师的修改建议一知半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知道照着老师的意见修改就行了,具体为什么这样做,恐怕还是“闹不清楚”,等到下次方案设计时,相似的错误又要出现。要改变这种现状,不搞清楚“形式”是什么含义是不行的。但是什么是环境设计的“形式”呢,如何找寻环境设计的“形式”进而帮助学生进行方案设计,使学生在自主设计阶段就有方法可寻呢,教师在这方面似乎还没有找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二、线型要素与形式

在字典中我们可以看到,“形”的解释为实体的样子;“式”的解释为物体外形的样子或特定的规格。因此我们可以归结出,“形式”的含义其实就是物体本来的外形或特定的样子。而在环境设计中,形式一词可以定义为“设计对象本身的形象”。笔者认为,“设计对象本身的形象”可以概括为三部分:物体的形状、附着在物体上的纹理以及物体之间的组合关系。

(一)物体的形状

物体的形状是物体本身的独特造型或者是其表面的轮廓。它是我们辨认、理解以及为某物体进行概念分类的一种基本手段。清晰的轮廓线能帮助我们将物体本身从背景之中分离出来。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的表述,越是简单的轮廓越能帮助我们加强对物体本身形状的理解;而复杂的轮廓则增加了我们对物体形状理解的难度,但充满细节的美妙轮廓同时也增加了物体对人们的吸引力。

(二)物体上的纹理

物体上的纹理分为质感纹理以及花纹。质感纹理是物体表面呈现出来的可视化的凹凸不平的沟纹。而物体的花纹则是指物体本身的颜色或明度的变化。本文探讨的纹理属于后者。它可以附着在光滑的物体表面,也可以出现在粗糙的物体上。一般来说,物体上的纹理可以分为点、线、面三种形式。由于点、线从概念上来说是没有大小、宽度的,所以我们通常所说的点和线是指带有某种形状的类似点或线的面,而面的轮廓则是组成物体上纹理的重要部分。

(三)物体之间的组合关系

物体之间的组合可能来源于单个物体之间的再排列的方式,也可能来源于单个物体差别较大的组合方式。这种方式在视觉上形成一个互相关联的、各要素间彼此接近的组合关系,这种组合可能在一个更加宏大的尺度上形成一个新的轮廓或形状,它要求各单元间彼此靠近,并且具有类似的视觉效果。它可以是集中式也可以是分散的,还可以将各种形状、各种尺寸以及各种方向的形体结合在其结构中。

三、线型要素的形式分析

(一)线型要素的形式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无论“设计对象”的“形象”是物体的形状、物体的纹理还是物体之间的组合关系中的哪一种,其实都离不开“线”这种物体最基本的元素。“线”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设计对象的形式,因此对设计对象形式的讨论离不开对“线”的讨论。在此我们通过一张分析图来进行线型元素形式的讨论。图中横竖两条线将图面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四个图面分别代表了四种不同“线”的形式。其中左上图为矩形和等腰三角形,它代表了所有由直线段构成的规则几何图形,其它图形如菱形、等腰梯形等。左下图为圆形和螺旋曲线,它代表了所有由曲线构成的规则几何图形,其它如椭圆形、抛物线等。右上图和右下图则分别是由直线段组成的不规则图形和由曲线组成的不规则图形。这四种图形基本囊括了环境设计中可以看到的所有“线”的基本形式。将图面横竖对折可以分成上下左右四个部分。图面的上半部分由直线线型组成,带有硬朗、简约、直率的视觉感受;而下半部分由曲线线型组成,带有柔美、细腻、圆润的视觉感受。图面的左边是由规则的几何图形组成,这种类型的图形在自然界中并不常见。矩形、等腰三角形等基本是由人类的抽象思维创造出来的,大自然中并不存在纯粹的矩形、等腰三角形。而圆形、螺旋线等曲线几何图形可以从日月的形象、螺壳的曲线中总结出来,但除此之外也非常少见。因此左侧的图面象征着人类的理性思维能力。而图面的右边是由不规则的线段组成,类似石头上的裂缝、或是不规则的鹅卵石的轮廓,依赖于人类的感知能力,无论是直线段或是曲线段都可以从自然界中找到它们的原型。因此右侧的图面象征着人类的感性思维能力。

(二)线型要素的使用方法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四幅图面之间有着非常巨大的形式差别,每一部分元素都存在着自己独特的形式感受,同时每张图与自己相邻的两个图面有着形式感受方面的共同属性。这就形成了四个单独的形式和四对相邻成组的形式。一个优秀的设计案例一般都是由一个单独的或一对成组的形式组成。单独的形式在我们生活中最常见到,这种形式易于使用者的理解,同时也便于施工,统一设计标准。但许多设计往往是由一对成组的形式来设计完成的。由于单独形式只与自己相邻的形式产生共性因素,因此我们应该在设计中尽量避免使用四幅图面中的对角线搭配。也就是左上图面与右下图面或左下图面与右上图面的搭配方式。这样的搭配由于其线型方面的共性感受过于缺乏,因而给人形式感受不统一、不和谐的感觉。因此,由这种交叉搭配的方式形成的设计方案也给人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设计作品是设计师的思想感受与使用者之间搭建的桥梁,一个易于理解,能够产生共鸣的设计案例更加利于达到设计师的初衷,便于使用者明了设计师想表达的含义。而形式感受比较差的设计作品则无法达到同样的目的,混乱、难于理解、是这类设计作品通常带有的问题。

四、线型要素的形式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案例

(一)Habitat67

这是一栋使用单一矩形元素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住宅建筑。1967年,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市举办了当年的世界博览会,当届博览会的主题之一是就人与住宅。建筑师MosheSafdie在结构工程师AugustE.Komendant的帮助下用预制构件技术为Habitat67创造出一个高密度的社区典范。这些不同的矩形住宅,看似随意布置,实际上是经过精心的设计,每套住宅都均衡的分配了采光和绿化,高低错落的布局保证了良好的视野和公平配置的屋顶花园。整栋建筑使用标准的矩形作为基本单元,通过对基本型之间的摆放方式的改变,衍生出丰富多彩的平面形式。这些经过基本形组合而成的形体,再一次进行了互相组合变化,又形成了更为复杂的平面图案。但由于基本的矩形元素没有破坏,因此无论从立面看还是平面看都没有杂乱无章的感觉。建筑物上的细节比如窗洞、电梯井等依然大量采用矩形这一单一元素,经过不同大小关系的对比,空间形态呈现出丰富的样式。建筑在元素堆叠的过程中还刻意留下了许多处空白,而空白的基本轮廓也是矩形组成的,使得整栋建筑灵动而不呆板。

(二)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这是一栋使用直线几何图形和直线不规则图形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公共建筑。东馆落成于1978年,由著名美籍华裔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主持设计。东馆位于一块梯形地块中,附近建筑大多是古典风格的纪念性建筑。贝聿铭将地块用一条对角线进行切割,形成两个不同得三角形。一部分面积较大,呈等腰三角形,用于进行美术作品的展览。另一部分为直角三角形,作为行政区域和研究机构使用。两部分在形体上具有非常明显的区别,但是由于采用类似的线型元素,在形式感上依然非常统一。这栋建筑外形适应了不规则地块,满足了业主提出的许多特殊要求,妥善解决了复杂而困难的设计问题,成为了公众生活与艺术之间日益增强联系的艺术象征。

(三)柏林爱乐音乐厅

这是一个使用直线不规则图形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公共室内设计。在这个案例中,德国设计师HansScharoun将整个建筑的室内与室外统一在一个非对称的帐篷风格的建筑中。1956年,HansScharoun提交的设计方案没有采用传统的长条形的音乐厅,而是将原来乐队和观众席隔开的表演区放在了观众席的正中间,整个场地好似是一个体育场一般,中间赛场外是一圈圈高起来的观众席。由于建筑本身强调听觉效果,顶棚上设置的反射声音的隔板形成了不规则多边形的形式感。因而整栋建筑都采用了复杂的不规则线型轮廓作为整个建筑的主题。音乐厅的前厅空间复杂、曲折,使人感到扑朔迷离、摸不清门路且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同时听众席也化整为零,好似一块块梯田一般,高低错落、方向不一。由此产生的效果是宏大的尺度配化解,呈现了亲切随和、轻松潇洒的气氛。

(四)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这是一栋使用曲线不规则图形和直线不规则图形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公共建筑。在这一建筑中,设计师FrankOwenGehry将他的结构主义理念充分的运用到整栋建筑的室内外设计中。它由大量的不规则流线形多面体构成,上面覆盖了大约3.3万块多边形钛金属片,在阳光的照射下,与它前面的河水相互呼应。虽然使用了大量的钢材,但是整栋建筑造型飘逸、丝毫不会让人感到沉重。整栋建筑围绕一个中心轴旋转形成,室内的中庭创造出了以往任何直立空间所不具备的强悍冲击力,层层曲线旋转向上,而光则从玻璃顶棚倾泻下来,对观众心里产生巨大的震撼。

五、结语

在环境设计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对线型元素形式的理解是非常淡薄的。他们在进行方案设计时往往大量采用借鉴的方法,东边抄一下、西边抄一下。看到自己觉得好看的部分就拿来使用,并不管各种“拿来”的元素搭配到一起是否和谐统一。通过对线型元素形式进行分析并且讲解它们在实际案例中的使用,学生基本可以做到理解形式的含义,掌握设计过程中运用线型的形式进行环境设计方案的方法。

作者:王川 孟霓霓 单位: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

参考文献:

[1]程大锦.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2]西蒙•贝尔(英).经过的视觉设计要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GraemeBrooker,SallyStone.form+structure[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4]许译丹.从点、线、面看二维与三维设计的表现形式[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