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环境设计人才培养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如何办好专业,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是教育工作者和业内人士普遍关注和思考的内容,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对西部工科院校环境设计人才培养现状和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对环境设计专业的影响分析,阐述了构建高校环境设计人才培养特色的重要性;并结合兰州交通大学的特点及资源条件,积极探索环境设计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思路和观点,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西部工科院校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
西部工科院校;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在国家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背景下,环境设计作为与建筑设计、城市规划一起构成国家设计人才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许多高校开办的热门专业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西部工科院校的环境设计专业经过近20年的逐步发展,已初具规模,但从整个教育体系的完备情况来看,西部大多数工科院校的环境设计专业教育体系尚不完善,还处于发展阶段。随着市场对环境设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西部工科院校环境设计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调查发现,西部大多工科院校环境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标准化和同质化现象严重,不能满足社会对环境设计人才的需求。西部工科院校作为我国环境设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其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已迫在眉睫。不仅关系到西部工科院校能否结合自身特点与优势,构建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更关系到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社会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与专业可持续发展;不仅关系到西部工科院校多层次、多样性的教育格局形成,更关系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造力的提升。
一、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专业设置
当前,我国西部许多工科类高校都开设了环境设计专业。相比国内其他类型的高校而言,西部工科类院校的环境设计教育起步较晚,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由于开设环境设计专业的学校本身具备的条件和特色不同,人才教育模式也各有千秋。主要有以下4类院校设置该专业:第一类是建筑类院校(如建筑老八校: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原南京工学院)、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原华南工学院)、重庆大学(原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原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原西安冶金建筑学院)),以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为依托,在课程设置上侧重于学生建筑理论知识方面培养,学生的空间理解能力强,尺度感好[1];第二类是美术师范类院校,专业开办较早,多承袭工艺美术模式,以造型艺术为主干课程,更多强调审美价值、造型的美观和欣赏性,缺乏理性的系统设计思想和生态规划理念;第三类是农林类院校,依托园林、园艺专业,以园林植物、植物造景、景观生态等占有优势[2];第四类是工科类综合院校,多依托自己学校特点和优势,但由于起步较晚,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思路与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也是良莠不齐,培养方向也侧重不一,有些院校仅涉及室内设计方向,而对室外景观不做要求[3]。因此,西部工科院校作为第四类中的典型代表,虽然在量上增长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由于受制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区位劣势等因素,呈现投入不足、知识更新慢等现象,从而在质上暂时还没有形成自身发展的特色,没有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系统,致使庞大的环境设计教育规模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不同程度脱节。
(二)培养方案
从客观上分析,西部大部分工科院校所制定的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存在有2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人才培养目标过高,教学内容滞后。在教学内容上,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缺少对当前设计发展的最新状况进行揭示和更新,生搬硬套,使学生对课程缺乏兴趣;案例过于陈旧,与实践脱节,理论缺少应有的广度与深度。最终造成两方面后果:一是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明确、不重视;二是过于偏重实际,急功近利,导致毕业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却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缺少创新意识和综合设计能力,方案往往只能停留在低等级的摹仿阶段。在教学模式上,部分西部工科院校依然承袭工艺美术设计旧的模式,存在重表现、轻实践,重灌输、轻引导的特点,课堂传授环节大于实践环节,致使一些实践环节的课程大多流于形式。还有一些院校在实践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虚拟命题的方式给学生进行设计,不考虑实际环境,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意识并没有得到真正锻炼;即使一些课程采用了理论讲授与案例结合的方式,但并未取得应有的效果[4]。这样环境下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往往只能是停留在国内外设计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组合和重构,重复低层次模仿和再创作,缺乏应有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经验。第二,专业课程内容设置太空,特色不突出。大多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大同小异,框架体系相互照搬、雷同,忽视了西部工科院校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课程设置中,专业理论课所占比例较大,加之专业教材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对设计前沿思想吸纳能力差,不能体现对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随动性和超前性,学生获取的信息量有限[5]。在专业课程建设上的趋同性和粗放性也就难免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样样会,样样松”,在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上与社会需求相差甚远。甚至许多行业类高校为了达到“综合性”的目的,仅仅将开办的环境设计专业作为可有可无的点缀,更别说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三)资源条件
随着高校教学规模的扩张,制约西部工科院校环境设计专业发展的另一问题是普遍存在师资结构不合理、设备和经费投入不足,尤其在经济和文化相对落后的西北地区就更为明显。从西部工科院校的师资来源看,目前已从早期大部分以美术学为主的教师逐渐过渡为以设计学为主,虽然师资结构得到了较大改善,但普遍存在专业教师较为年轻,且大多数是典型的“从学校到学校,从学生到老师”的应届硕士或博士毕业生直接转变来,缺少企业实践项目经验。知识结构影响教学思维方式,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缺乏有效见解和方法,教学过于理论化,实战性不强,在授课过程中更多地照本宣科、不切实际的空谈成为高校环境设计教学存在的诟病[6]。所培养的学生对建筑空间理解肤浅,尺度感差,内容涉及在声学与光学处理、生态处理、土方调整、微气候处理、植被设计等工程具体问题的时候难于应付,设计方案的实用性较差[7]。其次,许多工科院校仅仅将所开办的环境设计专业作为可有可无的点缀,投入不足。在这样的办学条件下,西部工科院校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适应社会的高水平环境设计人才呢?很值得去研究和探讨。
(四)学生就业
从毕业生就业状况来看,西部工科院校环境设计专业存在大学生“就业难”与“技工荒”并存的现象。这既反映了环境设计专业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即“供”与“求”关系失衡的普遍性问题;一方面,由于部分院校过于注重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传授和艺术气质的培养,而对企业注重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缺乏,使很多毕业生虽然拥有高学历,但却没有实际工作能力,与企业要求与期望还有相当距离[8];另一方面,高校人才培养没有紧密服务于西部地区的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致使部分学生“毕业即失业”,很难为社会的环境设计事业贡献力量。
二、国家发展战略对西部环境设计专业建设的影响
(一)相关国家宏观经济政策
2013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批复同意支持甘肃省以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平台整体推进文化大省建设。根据批复意见要求甘肃将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结合起来,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结合起来。围绕国家级文化发展战略平台建设,甘肃省提出了“一带、三区”构想,即“一带”是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三区”是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兰州都市圈文化、以敦煌文化为核心的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和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2013年9月10日,国家“一带一路(OneBeltOneRoad)”战略构想的提出和实施,即对国家主席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总体方案的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对兰州的功能定位,提出了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丝路信息走廊、产业合作基地、人文交流纽带”五大功能定位。根据国家战略布局的指导思想,将兰州建设成为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从而使兰州变成了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
(二)环境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
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一带一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大背景下,将会给学科建设和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其一,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提升将会出现大量行业人才需求缺口;其二,地域多元而丰富的文化资源将带来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其三,在向西开放和国际交流中,促进人才的流动和新的教育思想、理念传入。因此,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应在办学思路、培养方向上做出调整,全方位与国家经济政策靠拢,对接社会需求,发挥自身优势与特色,明确人才培养定位,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建设,服务面向社会,进一步促进产学研有效结合。
三、西部工科院校环境设计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兰州交通大学地处西北地区经济欠发达的甘肃省兰州市。环境设计专业始建于2005年开办的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之后又经历了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方向和室内设计方向发展阶段,到2012年在国家专业目录变更后更名为环境设计。在学校、学院领导的关注和支持下,经过10年的建设与快速发展,现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受到了校内外专家的一致认可。目前,具有交通环境艺术设计、交通景观设计两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艺术硕士(艺术设计领域)专业学位授权点。以为社会、企业输送城市交通环境设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西部工科院校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思路。兰州交通大学作为该类院校的典型代表,在人才培养中不断进行改革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经验,对西部其他工科院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一)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西部工科院校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最为突出的、首先解决的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特色不明的问题。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影响下,西北地区交通运输业迎来了大发展,尤其是在兰州市轨道交通开建的大背景下,紧紧抓住专业特色人才培养和优势领域问题研究的两大主题,发挥学校在铁路行业的优势,注重学科交叉,积极拓展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体来说,依托我校在铁路行业的历史积累与雄厚的办学实力,在轨道交通、公路、市政、城市居住区与小城镇建设等领域拓宽服务面的同时,继续发挥铁路大交通的特色,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中既体现宽口径的培养模式,又保留服务铁路交通的特色。例如,2012年在交通运输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自设二级学科交通环境艺术,2013年开始招生;2013年在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自设二级学科交通景观设计,2014年开始招生。同时,充分利用现有交通环境艺术、交通景观设计硕士和艺术学硕士专业学位点,建立了以“城市交通环境设计”为主要方向的“本科生-研究生”教育体系,面向城市交通景观规划与设计、园林景观历史与遗产保护、交通景观造型与环境色彩、景观工程与生态修复4个方面形成专业研究核心,培养能够适应城市建设快速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明确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应立足西北,服务地方经济的宗旨。
(二)人才培养的特色性构建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精神为指导,紧紧抓住专业特色人才培养和优势领域问题研究两大主题,主要形成几个方面的特色与优势。
1.发挥学校行业优势,拓展人才培养方案。
兰州作为丝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随着国家级文化发展战略平台“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和国家“一带一路”伟大战略的实施,西北地区铁路迎来大发展,特别是兰州市轨道交通的开建,在城市环境建设领域将会需要大量的环境设计人才,这给学科建设和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更加明确了专业人才培养应立足西北,面向交通,服务地方经济的宗旨。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上和日常教学中,抓住交通运输业大发展的机遇,密切结合区域性专业人才需求特征,在轨道交通、公路、市政、城市居住区与小城镇建设等领域拓宽服务面的同时,保留服务铁路交通的特色,为社会培养适应城市建设快速发展需要的应用型环境设计人才,使培养的人才在艰苦工作环境中能够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
2.改善教学科研条件,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专业实验设备和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软硬件资源丰富,教学研究体系完备,已形成了完整地教学和科研梯队,从而保证了学科的健康、快速发展。目前,学院针对环境设计专业成立的有旅游景观研究中心、模型制作实验室、陶艺实验室、环境设计工作室等,以及不断加强校外科研合作与实践基地建设,实现资源互补。例如,现已与中国建筑西北市政设计院风景园林所、甘肃省土木设计研究院城市建筑与环境艺术所和甘肃云天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签订了实践基地合作协议,并展开了全方位的校企合作,并选聘了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工程师、设计师作为基地导师,指导学生设计实践。同时在师资建设方面,不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清华美院、东南大学交流和访问;与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建立了本科生“2+2”联合培养模式的留学项目,即要求学生前2年在本校学习,后3年在国外学习,完成学业获得双学位。这些都为专业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交流平台。
3.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重视艺术与科学结合。
实践教学环节,提倡体验式教育、开放型教学,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因材施教,敢于大胆尝试。根据课程的特点采用“项目引导制”、“竞赛引入制”、“事实教学”等多种开放型的教学模式和灵活的教学方法,力求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实践教学案例和课程设计题目的选择上,充分发挥学校工科背景和铁路特色优势,注重学科间交叉,重视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与设计相融合,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性问题研究。将工科院校的严谨规范与艺术类专业学科的灵活与开放的办学特色相结合,优势互补。同时,教师也积极参与环境设计专业有关的工程设计实践、设计竞赛活动,将实践中积累的经验融入教学。在课堂教学、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注重结合实际工程项目经验渗透教学,加强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多角度、系统化、开放型的训练中得以提高自己的综合设计能力[9]。在课外创新实践活动方面,注重师生“第二课堂”的开辟,为师生提供一个开放型的教学环境。其一,是依托学院实验中心,以学校的“开放实验教学项目”和“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为平台,通过师生共同参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其二,是依托环境设计工作室,借鉴包豪斯的车间教学模式,形成师生平等、开放合作的“作坊式”师生创作关系,注重强调学生创造力的释放和开掘,通过课题项目驱动、学科竞赛引导,将本科生的“导师制”落实到具体的专业教育之中,将素质教育思想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此外,每年在学生中开展宿舍装饰大赛、体恤衫设计大赛等活动,增强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意识,充分调动教与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也有效地弥补了工科类大学艺术设计类专业氛围不够浓的弱点。
四、结论
新形势下,西部工科院校应该基于环境设计人才教育的基本要求和不同学校的特点及学科优势,对学校现有资源与条件进行利弊分析,积极探索创新,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逐步形成并确立自己独特的教学体系和培养目标,形成具有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化教学体系,培养出既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又具有创新能力的环境设计人才,走出一条适合西部工科类大学自身发展、突出办学特色的强校之路,以便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作者:王鑫 单位:兰州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张蔚萍,杨豪中,吴庆瑜.构建新时期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文化———环境景观设计专业建设[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4):46-49.
[2]张杰,李海英,耿应福.卓越工程师视域下的景观人才培养研究[J].林区教学,2011(9):4-5.
[3]王东.新时期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与职业,2012(3):119-120.
[4]王鑫.高校室内设计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11,10(19):202-203.
[5]张兴全,孙心乙.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3(4):47-48.
[6]张军,孙宝民,杨建生,等.“卓越计划”背景下地方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探究———以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2(19):107-110.
[7]胡颖.高校室内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J].艺术教育,2010(5):55-57.
[8]罗明金.新就业形势下高校艺术设计毕业生人才培养初探[J].艺术教育,2007(11):64.
[9]葛俊杰.基于工科背景下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包装工程,2010(S1):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