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创业效能感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国家大力倡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高校积极推进创业教育。创业行为的产生已在计划行为理论中得到充分验证,然而创业行为依赖一连串的动态“过程因素”,通过跨理论模型将创业行为细分为不同阶段,结合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科属性,将需要驱动、机会识别、人际能力、创业学习、关系协调等形成过程框架,研究高校创新创业的举措对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创业效能感的影响。
关键词:创业教育;环境设计;跨理论模型;创业效能感
据教育部统计,我国2019年毕业生人数已达到834万。面对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问题,高校创业教育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此同时,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第三本学习护照”,被赋予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针对创业教育的研究,国外学术界趋于使用计划行为理论(TheoryofPlannedBehav-ior,简称TPB)来预测个体的创业意愿和效能感,但该理论没有揭示创业行为本身的整个发展过程,因此笔者认为借助跨理论模型(Transtheoreti-calModel,简称TTM)的多阶段、全视角来诠释创业行为在创业意识、创业机能和创业经验等方面的变化,更符合基于设计创意而发展的环境设计学科的创业群体特征。
一、文献综述及研究假设
(一)跨理论模型及其运用
跨理论模型是20世纪70年代末由美国心理学教授JamesProchaska创立的、用来研究个体行为改变的理论模型。Prochaska对心理治疗和行为变化的18种主要理论进行了比较分析,将这些理论去粗取精后有机结合成一个行为改变的完整方法,命名为跨理论模型(TTM)。跨理论模型认为,行为主体的锻炼阶段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循环的动态过程,个体行为的改变需要经过五个阶段:前意向、意向、准备、行动和保持。变化阶段作为跨理论模型的核心,是依据个体行为改变的时间、动机、和恒心[1]来划分的,一共分为5个阶段:前意向阶段(pre-contemplation)。行为主体在该阶段没有采取行动的打算,对目标行为没有充分了解并对行为缺乏动机。因此,在该阶段行为主体对行为进展无任何期待。意向阶段(contemplation)。行为主体在该阶段已经意识到目标行为的优缺点,继而评估采取行为有关的成本和收益,因此产生对目标行为的欲望或缺乏兴趣。处于意向阶段的个人容易受到环境(人和事)的相关影响,由此决定他们是否采取行动或拒绝目标行为。当然,行为主体已经开始思考目标行为,能够激发潜在的信心和效能,树立正确的心态。准备阶段(preparation)。行为主体准备在接下来的时间段开始行动,并开始进行有意识的规划,根据目标行为实施有步骤的计划。行动阶段(action)。个体已经投入到行为改变当中,并持续一个有效时间。根据原有的意向和计划进行目标行为,在实践中调整和完善,以期达到目标期望。保持阶段(maintenance)。目标行为已经得到有效实践并获益,通过行为的持续发展,使得行为主体越来越接近成功,甚至高于行动阶段的个体。该阶段需要持续观察并采取合理手段,帮助行为个体克服行为障碍,并减少行为倒退的可能性。刘宇伟和吴锋认为,将TTM用于组织和职业发展,尤其是针对创业研究能够有助于解释创业行为,其理论框架能够直观揭露跨理论模型在创业行为阶段进展中的变化,为解释并指导促进创业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二)创业教育对创业效能感的影响
创业教育对创业效能感的影响已经成为创业研究的热点之一。创业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9年底提出来的,因其把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基本目标的非功利性价值取向而被各国所重视[3]。面对创业活动,人们对自己能否进行和创业相关的任务或活动进行判断与预测,即是创业效能感。针对我国设计类大学生创业现状分析,张继玉以创业教育“五维度”法提出该群体学生的创业积极性高,意识较强,但创业内涵和合作意识稍显薄弱。赵杨认为,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教育目前存在创业理念不强、动力不足等问题,同时,欧阳丹丹、陈雷认为,选择创业的大学生在创业效能感量表上得分较高,因此,其创业的自我效能与创业意愿、创业行为是正相关的关系[4]。
(三)跨理论模型与创业效能感的关联分析
跨理论模型关注个体如何从静止到活动,再到保持活动的动态变化过程,试图解释行为变化如何发生,它描述了人们如何改变一个不良行为并获得积极行为的过程[5]。不同变化阶段反映个体行为变化的意图,譬如创业者会以不同的变化率通过各个阶段向前变化,这一过程是循环往复的,他们的行为可能会向前变化,也可能向后回退。强调过程的变化性,能够反映创业行为改变的意图与实际行为改变的时间维度和动态性特征,解释了个体行为改变是什么时候发生的[6]。创业学关注的是创业的过程,而非创业者的内在特质,因此跨理论模型作为解释和监测创业行为的理论框架,能更好地以激发创业效能感为核心,回归到创业本质的生态循环系统。跨理论模型中的自我效能,对Bandura[7]自我效能理论和Shiffman[8]行为改变故态复萌阶段与保持阶段的应对模型进行了整合,涉及自信心与环境诱因两个伴随结构。作为跨理论模型的决策部分,决策平衡是个体对行为改变的知觉利益和知觉障碍(即正面因素和负面因素)做出考量的过程,是跨理论模型重要的中间结果变量。跨理论模型的四个组成部分结合成三个维度的变化:变化阶段(thestageofchange)、变化程序(theprocessofchange)、变化水平。变化阶段反映的是行为主体在什么时候产生行为变化(when);变化程序反映行为主体行为改变的过程(how);贯穿于变化阶段和变化程序的自我效能(self-efficacy)与决策平衡(decisionalbalance)反映影响个体行为改变的因素(factor),这些因素体现了不同的变化水平[9]。根据跨理论模型结构(见图2),创业效能感是持续影响创业行为变化水平的关键因素,它受到决策平衡的直接影响,并且对认知过程和行为过程产生直接价值。创业效能感不是个体的一种特质,而是一个动态发展指标,如何让其相对稳定,可以通过后期的训练,即创业教育来体现。
二、创业效能感的跨理论模型机制
(一)需要驱动与前意向过程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给创业者提供了创业所带来的精神与自我实现的需求。设计类专业学生对于创业内涵理解不够全面,根据张继玉提供的调查数据显示,73.09%的同学认为“创业需要知识和能力的提升、人脉的积累,更需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甚至逐利化地选择“短平快”的创业模式,认为创业只是接单、设计、销售等环节。只有极少数学生认为创业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创业就是创新。因此在前意向阶段,需要打破“唯利益化”的创业目标,应分析他们对于创业的真实需求,在此基础上鼓励他们扩展视野,不断提升精神层次,追求更高层次需求的同时,也要具备支配和抗风险的能力。
(二)机会识别与意向阶段
创业机会识别能为意向阶段创设积极的主观体验,其中先前经验起到关键作用,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个体会选择原先成功的案例和路径进行比对、模仿,从而实现对自我创业的能力评估。另外,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够为创业树立更明确的方向。比如一位室内住宅设计师,就比服装设计师对房地产业内的需求更为警觉和敏感。作为跨理论模型的第二阶段,意向的形成需要理性的认同,对创业的意义、价值、功能进行整合并纳入自身的价值体系,它是前意向阶段的理性延申和丰富。
(三)人际能力与准备阶段过程
该阶段将体现人际效能与准备阶段的关联,其中包括自我与他人的创业意识梳理。将前一阶段的人际交往、行为选择、学习信息整合,通过创业过程的初步反馈,形成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因素,因此正面反馈会使个体驱动的创业效能感提升,而负面反馈则会个体停止或调整创业行为,通过政策或环境的激励,能够使准备阶段有足够的正向支撑。
(四)创业学习与行动过程
创业个体在该阶段将参与初步的创业活动,如汇集人力和物力形成创业团队,雇佣重要的技术或管理人员强化企业人才架构,该创业行为与准备阶段对于既有经验的模仿和实践具有直接意义,在具体的企业文化和服务范围方面会有适当地调整。其中包括对创业政策的实际利用,初创企业的人员培训与职责权限,掌握市场运作的相关规律与明确合作经营对象,等等。
(五)关系协调与维持过程
创业个体继续实施目标行为,并在实施原定的目标与计划的同时,不断提升创业经验与效能,对于应对风险、调节关系、市场把控等等方面的能力与决心增强,不断尝试新的领域,对克服行为障碍的信心也增强。为了避免创业行为倒退或旧有行为复发,需要借助环境与教育继续研究其行为可持续性。综上,从前意向到意向期,这一时期体现在意向本身而不是行为,需要驱动发挥着主要力量。从意向期到准备期,反映了意向向实际行动转变的过程,意向的强度决定行为的稳定。从行动期到维持期,反映了机动行为的调整与过程规律的把控。意向到行动期是自我效能变化发展起伏最大的区间,意向是行为变化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它综合了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与实际行为的关系,跨理论模型中的决策平衡又是由创业收益来决定的,由其来控制目标行为的稳定持续性。
三、基于跨理论模型的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创业教育路径
(一)创业教育驱动课程体系改革
教育的宗旨在于长期育人,重视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性思维。在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中配套相应的创业实训项目,立足创业发展的内在规律,结合高校的办学资源和环境,形成开放式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环境设计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中,将实践课程如专业考察、专题设计、毕业实习等纳入到创业教育的资源平台中,围绕环境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开设针对不同类型设计项目研发和训练的专业必修课程。从学科延展到科研生产需求,针对室内外环境,从材料、技术、管理等方面整合专业资源,开展创新创业实践。课后将创业社团活动与环境设计学科竞赛结合起来,通过设计实践性的创业训练课程,组织学生针对性的制定竞赛计划,拿着项目任务书去找导师,而不是根据每年的指标迫使教师找学生被动完成比赛任务。鼓励毕业班学生将创业方案纳入毕业设计,弥补单一毕业论文和概念设计而没有真正的设计实践的缺口。满足学生从创业教育中找到自身的专业优势与特长,从而驱动创业意向。
(二)树立师资培育的榜样力量
教师在创业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引导角色,强大的师资团队是优良教育的基础。一方面,创业教师能融实践者与学者型于一体,以环境设计专业优秀的教师团队为主,以校内不同领域的教师和专家形成多元化师资力量,譬如将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科整合,强化专业的可延展与创造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校学院学科实验室,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等平台,组织创业研讨,邀请创业者、企业家讲授并分享创业相关的经验和主题,以榜样的替代性经验形成创业效能感。教师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创业困惑需及时给予反馈和鼓励,对优秀的创业成果通过学校的媒体和渠道进行宣传。
(三)落实创业环境政策保障
良好积极的创业环境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有效保障,创业环境包括文化政策、经济、技术等多方面影响。政府可以通过各项政策支持大学生创业并给予支持。2014年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九部门关于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通知》和《湖北省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通知》中对于创业能力的提升、创业政策的拓展、创业孵化的推进和创业服务的优化等方面,形成了切实保障,以打造“崇尚创业、竞相创业、褒奖成功、宽容失败”的和谐创业环境为目标。此外,企业、社会和高校可以联手合作,通过设立应用型本科教育创业基金,支持本科创业者入驻创业平台,孵化创业成果。
(四)强化逆商创业教育培养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一语道破求学之路的艰辛。同样,美国著名作家、白宫知名商业顾问保罗•史托兹提出“逆商”概念,认为它是真正实现组织敏捷、赋能与进化的实用科学。环境设计专业的创业过程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随时要应对市场调整、经济需求与设计瓶颈的问题。领导力研究显示,高逆商的领导者能够拥有更加忠诚的追随者。同时,逆商训练有利于整体创业团队的凝聚力与抗风险能力。开展创业教育,就要加强学生的逆商教育,提升学生应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行动能力。大学毕业生创业成功与否,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拥有较高的逆境商数,对于维持创业与效能稳定起到决定性作用。综合性院校的环境设计专业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自主创业过程中容易受阻,因此需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背景下强化学生的创业心理和帮扶工作,设立的创业目标应明确清晰,切忌好高骛远。创业导师要指导学生将创业目标分段执行,比如设立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再针对相应目标具体落实方案,扎实稳定地实现创业行为,提升创业效能感[10]。
四、结语
本文对实现环境设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融合,引用了跨理论模型的概念,根据创业效能感的心理机制建构新模式,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探索创业教育发展的新路径。如何进一步深入调研,对具体个案剖析,实现设计类学生的个性化创业心理与创造性创业行为,还有待继续探索。
作者:张琪 单位:湖北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