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建筑中包容性无障碍环境设计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博物馆建筑中包容性无障碍环境设计,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博物馆建筑中包容性无障碍环境设计

摘要:在老龄化社会和当代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背景下,博物馆等文化类建筑的无障碍环境设计尤为重要。文章通过综合对比分析国内外研究成果和相关设计案例,归纳得出我国博物馆建筑在无障碍环境设计方面的现状及其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多样性群体观展时的包容性设计角度出发,分别从博物馆无障碍环境设计标准和评价体系的建立、室内外无障碍环境的互联互通、无障碍环境精细化、智慧化设计等要点方面提出对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今后博物馆等文化类建筑的无障碍环境设计发展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无障碍环境设计;博物馆建筑;包容性

0引言

罗马哲学家和政治家Seneca曾经说过“社会就如同使用许多石块堆砌而成的,人类生来就共同居住在这个大屋顶下。”人类个体多样性需求的存在对建筑环境提出了不同的设计要求。因此,评价一个社会的文明建设程度,往往要看其如何对待那些弱势群体,尤其是老年人、残疾人等身心残障人士。这同时也是无障碍环境设计精神要义的体现。根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为2.49亿,各类残疾人口数量为8500万,两项人口数量约占我国人口总数的24%。随着我国人口的深度老龄化和残疾人口数量的不断提升,在设计和建构各类建筑环境时,应当充分考虑到老年人、残疾人、孕妇、儿童等身心残障人士的特殊需求,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平等地、独立而有尊严地参与社会生活。1974年6月,国际博物馆协会于哥本哈根召开第11届会议,将博物馆定义为“是一个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的永久机构。它把收集、保存、研究有关人类及其环境见证物当做自己的基本职责,以便展出,公诸于众,提供学习、教育、欣赏的机会。”博物馆作为面向大众服务且同时具备文化传播、陈设展示、市民休闲、科学研究等多功能的建筑空间综合体,其建筑无障碍环境设计方面的研究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社会价值。在通用设计理念的视角下,以博物馆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包容性无障碍环境设计的研究,并提取出具有共性的研究结论,有利于提升开放性建筑空间使用的包容性、提升地区公共服务环境和公众服务能力、促进社会的和谐构建,并可为其他文化类建筑的无障碍环境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1国外博物馆无障碍设计发展概况

无障碍设计(AccessibleDesign)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为保障残疾人士能够融入社会并拥有和健康人群同等的工作、生活的权利和环境,欧洲议会1959年通过了“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公共建筑设计及建设的决议”,打破了以往所有设计都以正常人为中心的惯例。60年代随着民权运动的开展,“无障碍”的概念开始形成,美国ANSI在1961年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无障碍设计标准。这时的诸如博物馆类的公共建筑无障碍设计是将老年人和残疾人作为独立的特殊群体在设计过程中加以考虑,主要措施是简单地增设一些无障碍设施和简易的指示性标识。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进步、人权意识的发展、全球范围内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这一时期的无障碍设计越来越彰显出适用人群过小、使用效率低下、缺乏美学设计、专用设施妨碍正常人权益等日益明显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美国建筑师MichaelBednar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了“通用设计”(UniversalDesign)的概念。他指出“正是不当的环境设计才给人们带来了各种能力的约束,环境制约了人们能力的发挥;如果将环境障碍完全消除,那么整个社会群体的能力都将会大大提升”①。广义上的通用设计是在最大限度的可能范围内,不分性别、年龄与能力,不分种族、受教育程度及文化背景,面向所有人群都适用的环境和产品设计。它是无障碍设计理念的延伸和拓展,它将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与身心健康人群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并提出了使用的公平性、灵活性、简单易操作性、宜识别性、容错性、舒适性及尺度适宜性7条设计基本原则。重在减少不同群体之间的使用差异。当前,国外博物馆建筑的无障碍环境设计充份运用通用设计理念,强调设计上的识别性、易达性、交互性和细节性②。

2我国博物馆无障碍环境设计现状及问题

我国公共建筑无障碍环境设计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1989年《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试行)》的颁布代表着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开始。该规范中对博物馆在内的文化类公共建筑的出入口、坡道、楼梯和台阶、电梯、扶手等无障碍设施的设计做了相关规定。在此规范基础上,我国先后颁布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建筑无障碍设计(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全国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区)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等法规、规范、标准,博物馆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在设计理念和无障碍设施配备上均有了明显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缺乏专门的博物馆建筑无障碍设计标准及评价体系

目前我国博物馆的建筑设计研究主要集中在博物馆的功能设置、光环境营造、陈列展示等方面。而在博物馆的视听、服务设施、公共信息传达、标识导向系统等无障碍环境设计上缺乏系统性的专项设计标准和评价体系。

2.2无障碍流线不连续

博物馆建筑与周边外环境及博物馆自身内部的功能空间、交通空间的无障碍流线不能形成有效闭环。通行流线上的一些无障碍设施缺乏可接近和易操作性。如博物馆地下车库无障碍停车位与地面的垂直交通经常因为几个台阶的高差而中断,做好无障碍通行的“最后一公里”、保证无障碍流线的畅通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3无障碍设计的精细化程度不足

博物馆无障碍环境设计的服务对象往往侧重于对老年人及残疾人群体的考虑,忽略了带幼儿出行的妇女、儿童、视听能力薄弱者、外国人等其他多样性群体的使用需求。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包容性设计问题有待解决。

3我国博物馆无障碍环境设计对策研究

3.1构建合理的博物馆建筑无障碍设计标准和评价体系

随着无障碍环境建设理念的日趋成熟,世界已有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有关无障碍的法规和各类技术标准,为我国博物馆建筑的无障碍环境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我国近几年无障碍环境建设事业快速发展,尤其是公共空间中的低位服务设施、轮椅坡道等无障碍设施的普及率大幅提升。但目前我国无障碍相关法律、法规、标准中对相关实施部门缺乏强制性要求、博物馆的无障碍环境设计和设施产品缺乏权威性的判定标准和评价依据。另外,我国《无障碍设计规范》中的设计标准是基于1988年测算的人体尺寸标准,数据严重落后,不符合现今基于人体工程学理论的人体尺寸,由此导致了博物馆的无障碍环境及设施产品的设计预期与实际使用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构建和完善专门的博物馆无障碍设计标准及评价体系,从设施无障碍、通行无障碍、信息无障碍、心理无障碍、服务无障碍等多层面、系统化、规范化提升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对提高全民无障碍环境建设意识,体现社会公平、公正,构建包容、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3.2加强博物馆无障碍环境的互联互通设计

博物馆通行和游览路线的无障碍设计应从规划入手,保证博物馆与城市交通空间和设施的外在联系与通达;注重与博物馆展示空间、观演空间、休憩空间、服务区域、标识导向系统等内部环境的结合,在不妨碍整体规划布局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的设计无障碍通行和游览路线,最大限度的满足不同群体出行、观展、交流、信息获取和使用各类无障碍设施的需求。无障碍通行和游览路线应从博物馆无障碍出入口开始绘制并尽可能形成闭环。如受场地限制不能形成闭环,则应设计轮椅回转场地。博物馆的无障碍交通道路应尽可能地连通博物馆主要展区和公共服务区域,且与博物馆中的无障碍卫生间、无障碍电梯等设施有效串联,同时在无障碍通行和游览路线上设置可适用于视障或听障等不同状况残障人士的标识导向系统,形成博物馆内外区域的互联互通。以南京博物院艺术馆地下二层专为视障观众设置的“博爱馆”为例,该场馆内部在通行设施上设有盲道、双层扶手、自动导览车等无障碍设施;在信息传达上设有语音导览、盲文触摸屏、可触摸仿真文物等(见图1)。但在南京博物院其他场所通往该展馆的通道、楼梯、电梯等交通路线上缺少提示盲道、扶手等无障碍设施且无明确导向标识。博爱馆的无障碍环境是一个孤立系统,未能与其他场所空间形成有效联通。因此,建议在博物馆的规划和建筑设计时绘制专门的无障碍系统图以保障博物馆通行和游览各区域之间的联通性。

3.3倡导博物馆无障碍环境的包容性精细化设计

博物馆作为一个开放性的文化艺术及教育传播公共空间,其服务对象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正如2020年世界博物馆日的主题:“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Museumsforequality:DiversityandInclusion)。真正意义上的博物馆的无障碍设计不仅仅是满足于老年群体、残疾群体的特殊使用要求,还需要融合不同种族、性别、社会经济背景、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宗教信仰等一切人群使用过程中的物质与环境甚至心理的需求,为不同群体提供最大程度的方便,使设计具有最大限度的多元融合性,强调无障碍设计细部构造的处理。例如南京博物院将各卫生间墙体转角处的标识设计为90度折角状标识(见图2),方便不同通行方向的人看到,在标识设计的视觉传达上很好的体现了无障碍设计的细节处理,加强了不同空间之间的包容与联系性。注重和实施无障碍环境的包容性精细化设计,为不同需求和背景的人们创造有意义的体验空间和环境,是各博物馆社会价值的核心。

3.4发展博物馆无障碍环境的智慧化设计

随着全球云时代的来临,智能化数字型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将成为博物馆新时期发展与转型的创新点和有力支撑。在博物馆的无障碍环境设计中融入高科技智能技术手段,以传感器、物联网、5G高速无线信息设施等为基础,通过大数据计算、影像识别等方式架构起具有自主监控、运行管理、展品在线展示和解说等多功能的智能型博物馆。例如博物馆中设置的智能型电子导航导览设施,游客可在屏幕上输入目的地,屏幕除展示出目的地简介以外,指示牌还会自动指向路线前进方向,高效提升了游客信息无障碍的感受(见图3)。倡导智慧化的设计原则是博物馆体现信息无障碍和资源利用率最大化的有效保障。

4结语

由于起步较晚,我国在博物馆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为此,应结合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实际发展状况,确立和完善博物馆建筑无障碍环境设计标准和评价体系,深化博物馆无障碍环境的联通性、包容性、精细化和智慧化设计。从而推进地区公共服务环境优化,满足多样化社会群体的使用需求,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韩颖.博物馆建筑室内环境的无障碍流线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6.

[2]焦舰,孙蕾,杨?.城市无障碍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3]王小荣.无障碍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

[4]郑功成.中国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展报告[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9.

[5]李鑫.博物馆无障碍设计研究[J].设计,2019(05):119-121.

[6]刘卫华,曹敏.无障碍博物馆———理念与实践.博物馆研究[J].2008(01):5-9.

作者:严莹 于艳春 单位:江苏城市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