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灾后重建环境设计策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本文对羌族聚居地灾后特色重建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对羌族地区传统民居在现代建设中传承的方向、策略及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和总结,并结合实例着重论述了对传统空间的整体借用、模拟与升华及意境追求的重建方法,以期对震后羌族地区新民居重建工作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灾后重建;羌族聚居地;传统民居;地域特色;艺术价值
5.12大地震后羌族聚居地区受到全国上下甚至全世界的关注,相关行业、部门、专家对羌族地域文化的探讨和研究热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人们迫不及待地前往羌族地区参观,一睹羌族特色文化的风貌。受此影响,原来封闭的羌族聚居地区不再封闭,当地人的思想意识和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人们认识到当地的特色文化旅游是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开始有意识地重视起羌族特色文化的继承。在中央作出的把北川新县城建设成“川西旅游服务基地”的规划指导下,目前的居民住宅重建和修复工作也以发展羌族特色文化景观价值为目标来进行建设,并已初见成效、初具规模。
一、羌族聚居地灾后特色重建理论与实践研究现状
从理论研究上看,5.12大地震前多位专家学者合著的《四川古代史稿》中、冉光荣教授等合著的《羌族史》中、徐中舒教授所著《论巴蜀文化》中、王康等学者所著《神秘的白石崇拜》中,都对羌族建筑作了一定的介绍,但都只是从羌族历史和文化的角度进行叙述,没有专门从建筑艺术的角度进行分析总结。2000年季富政教授出版的专著《中国羌族建筑》,是目前唯一一部系统性、专业性的研究羌族建筑的专门著作。5.12大地震后,羌族地区和羌族文化受到全世界的关注,作为羌族文化物质见证的羌族建筑也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全国对其展开了广泛的考察研究。但遗憾的是,在这些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对于羌族建筑遗迹的保护研究已逐渐升温并进入到一个高潮,然而,对于如何建设现代新民居、如何借鉴传统民居形式、如何汲取传统民居建筑的优点、如何传承传统民居建筑的艺术性以及针对震后羌族地区新城镇建设的建筑创作方法的系统性分析总结,几乎无人提及。从目前大量的重建实例中,我们发现了将羌族传统民居进行适应性转型不当和不合理的很多问题。比如安县永安镇至北川任家坪一线的震后农村住宅及新居民点的建设,基本只是粗陋的模仿,形态非常混杂,有的住宅在一栋之中竟混杂了现代、传统汉民居和传统羌民居等多种元素,羌族传统民居中很多精髓的东西却缺失了。另外,在已重建的新村寨中,建造形式非常单一,多处重建的居民点建筑只有石砌屋类型。而石砌屋类型只是羌族传统民居类型中的一种,另外还有板屋、土夯屋、碉房民居等多种类型。重建的设计规划应充分考虑这些类型的应用,新羌寨层次丰富、造型多样,才更有长久的回味性、耐看性和吸引力,否则会让人感觉枯燥、乏味,逐渐失去新鲜感和参观兴致。而有的村寨细节元素过于杂乱,现代化的设施细节没有很好地作归纳,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羌寨传统特色的风貌。在羌族地区地域性建设的关键时刻,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参考,避免盲目的开发和重建,探索和总结出羌族传统民居适应现代民居建设的策略和传承之法,在现代化进程中保留好其特有的艺术价值,已经是一个非常紧迫而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羌族聚居地灾后特色重建之环境设计原则与方法
(一)现代化特色重建原则
1.对羌族先民们因地就势的建造理念进行传承
羌族先民们在村落与住宅的建设活动中,表现出顺应自然、因地制宜、力求与自然融合协调的意识,在此基础上合理地选择适合生存发展与有利自身的环境。传统羌寨的布局不仅顺应环境,还表现出对自然的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珍惜。羌族先民尽量根据土地资源状况来合理安排生活居住用地和生产用地,因此,为顺应地势地形,传统羌寨内部建筑密度非常大,巷道狭窄,形成了独特的空间关系。而新居民点的建址,有的处于坡地,有的处于平坦开阔之地,有的居民点住户较密集,有的较分散。对此,要考虑实际建址情况,因地制宜,以多种途径诠释羌寨的层次风貌。
2.对传统羌寨聚落关系进行现代演绎
传统羌寨的聚落形态受当地自然环境条件、政治因素、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的影响,有其自身的特点,但随着现代环境的变迁,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也早已变迁,原来的聚落形态可能已不适应现代的生产生活方式,因此在塑造具有传统特色的羌寨时,原来的很多聚落构成已不再适用,这就需要结合现代的功能布局对传统羌寨聚落形态进行全新演绎。新居民点的聚落关系要根据休闲旅游和村民现代生活方式的需要进行规划布局,因此对传统羌寨中极高密度建房、极狭窄街巷的模式要进行适度的调整。同时,对整个居民点中的不同区位,如东端、西端、前端、后端及中部的不同位置的功能要进行不同的适应的聚落关系的调整,以符合新村寨的使用功能和要求。
3.对羌族传统民居的空间结构和比例尺度进行适应性调整
现代民居起居生活要求的变化、建造技术的进步和建筑材料的替更,使现代民居的结构和空间发生了巨大变化,建造的场地环境也大不一样。对此,传统的结构和空间以及比例和尺度己经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要求,这就决定了传统民居结构和空间的必然转换、比例和尺度的必然调整。根据现代民居的建造结构、功能要求、空间组成关系等,应调整传统民居语言的现代表述,以适应现代生活要求与方式。比如,在震后的新民居建设中,羌族传统民居原有的三层空间的功能中,下层畜养、中层居住、顶层储藏晾晒的结构作用早已不适合现代民居生活的要求,于是在新民居建设中,将三层空间的功能作用作了新的调整:一层设客厅、饭厅、厨房、卫生间,有的还设了商铺,做起了生意;同时,根据住户的需求,对每户住宅的体量大小、长宽高的比例关系作出了多样选择,进行了适应性的调整。
4.对传统羌寨民居形态进行概括提取
对传统民居建筑形式的提取,是当代国内设计师常用的一种设计手法。这一设计手法着眼于建筑表面的特色构成,用传统建筑的形态和符号去装饰现代的功能空间,并使用现代施工工艺进行转换表现。通常的程序是剖析传统建筑聚落或单体,找到其特色表征和文化内涵,然后提取典型的能体现其特色表征和文化内涵的元素或符号,将这些元素和符号运用于现代建筑设计中。比如,在新居民点中将羌族传统民居的石砌屋形态、人字斜面屋顶的板屋形态,以及局部的羊图腾装饰、白石装饰、花窗等进行提取运用,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羌族传统民居的风貌。
5.对传统建造材料进行替代转换
传统建筑上所体现出来的很多艺术特征,如色彩、质感、肌理等,都要依附材料传达出来,采用传统建造材料作为环境设计的饰面材料,是现代建造传承传统文化的手法之一。将传统建筑材料使用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从其肌理、质感、色调等形式的角度去刻意模仿传统建筑的表征形式,这种表意明了直接。虽然,钢筋、混凝土、玻璃等材料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建筑语汇的表述,但现代的民居建设不可能完全采用传统的建造方法来完成,因此要注意选用合适的材料进行转换,在适应现代化的同时又要取得良好的传统视觉效果。羌族先民们从自然环境中甄选出来的石料、木料、泥料等建筑材料,经过几千年的实践,已经成为一条建造定律,深深地表达着羌族人民的审美文化,在震后重建的居民点建设中,就用现代的页岩砖和青云石进行了视觉上的转换,并与钢筋混凝土很好地结合了起来。
6.修新如旧
新民居建筑虽然源自传统建筑,但最后形成的建筑必须要满足现代人的生活、工作、活动等各个方面的要求,必须是属于现代化的,同时设计师在新民居建筑设计中还要大量运用现代材料和现代技术,以增强建筑的可操作性,而这一切都有可能在新民居建设中偏离其本身的艺术价值,对此,非常重要的就是要有修新如旧的效果。设计师需要在深刻理解本土自然地理环境、社会人文环境的基础上,从形式、空间、材料、技术上结合自然和文脉传承等各个方面去分析传统建筑遗迹的特点,从分析中挖掘其多方面的特征和丰富的内涵后,再对现代建筑的整体形态、细部构件、饰面装饰等进行传统化的艺术处理,使其功能、结构、材料和艺术可以实现和谐统一。
(二)现代化特色重建方法
1.对传统空间的整体借用
整体借用就是对传统聚落的组合关系、形式结构、形态特征,按照原样“照搬”的一种手法。这种“照搬”不是一成不变的“死搬”,而是要对传统聚落的特征进行调研考察、分析总结,进行系统详实的研究,提取出其原型后,根据建设用地的地势地貌现状、使用功能需求的变化,对传统聚落内部空间组合的大小关系、疏密关系进行适当的调整后再应用,这样的整体借用才是对传统聚落的艺术内涵、历史文化的科学再现。这种方法是重现传统聚落的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但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的适用范围较小,比较适用于当地范围内,因为当地具有和传统聚落相似的地形地貌,整体借用后,可以非常自然地融入到当地的自然环境风貌中,并且在修建的过程中,对现有自然环境风貌的破坏也最小。这种方法也是重建历史人文遗迹的重要手段,对于那些在地震、战争等天灾人祸中被损坏或摧毁的历史人文遗迹,在重建或修复中采用这种方法,都是较为成功的。以5.12地震后垮毁村寨修复重建为例。在5.12大地震中,理县的若达寨、汶川的萝卜寨、北川的小寨子等寨全部垮毁,在这些村寨的重建规划工作中,就可以运用这一手法。在分析灾后的破坏情况、原址重建的可行性以及村寨未来的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应从安全保证、宜居环境创造及文化保留等层面对其进行恢复建设。单就聚落空间重建上来说,可以有两项具体措施。第一,环境特征的重建,包括坡耕地和台地两方面。为保持原有村寨台地的地理环境特征,将原来的连续坡面改建成断续坡面,经过这样的小改良后,既能保持原有坡耕地环境特征,又可以拦截地表径流,减少地表冲蚀,有利于水土保持,同时,可以增大雨水入渗量,提高作物的抗旱保水能力。这样的措施既能保持原有环境又利于生产,同时,广建于台地之上,也是羌族村寨聚落的重要特征。5.12大地震中造成台地或地质疏松,或堆积大量垮塌岩石、泥沙、动植物残体,或台地坍塌,根据各村寨台地损坏情况的不同,或就近抑制易居台地,或清理台地,或加固台地,保持台地风貌。第二,空间特征的重建。遵照原有聚落的平面肌理和原有村寨建筑组团模式,可将建筑重新排布于台地之上。原村寨村民们的文化活动区域主要位于大量内部公共开放空间和以宗教祭坛为核心的广场内,重建时可保留其文化活动区域基址,以尊重自古以来代代相传的羌族民俗文化活动,同时为利于现代生活设施系统的运作,可对这些空间进行适当的扩建,增设并加宽通道,以保持各内部空间的联系性,这样不仅保留了原有村寨空间的特征,又大大加强了对现代生活、生产的适应性。
2.对传统空间的模拟与升华
模拟与升华就是指在提取传统聚落空间原型后,对原型在形式上、材质上或组合关系上用现代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材料进行模拟,或者对原型进行再加工提炼,在此基础上进行再设计,使原型得到符合创作要求的升华。这种创作既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又在视觉上给人以新意,再现了传统的精神和传统的文化,同时从整体形态来看,又具有地域建设特征。另外,再加工后的创作也比较容易和建设地块状况及使用要求保持一致,较容易做到传统与现代的传承。以九寨沟国际大酒店为例。该酒店地处九寨沟一段地势平坦、面积较宽广的河谷上,四周皆被高山环绕,自然环境的地域气势已经具备,但地块过于宽阔平坦,很难形成建筑单体随坡地层层拔高之势。所以,要再现传统聚落的气韵,就必须对原型进行分解重构,运用模拟与升华的手法,通过升华其组合方式、空间关系,来模拟传统聚落的气韵。仔细分析该酒店,建筑的各个部分既有独立的空间功能,又相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些独立的空间或前后连接或上下连接或左右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的建筑群体。此建筑群因错落有致的组合关系,颇有传统聚落之势,营造出了传统聚落层层叠叠的韵味。
3.对传统空间意境的追求
意境的追求是指在设计创作中,不直接借用传统聚落的形态特征、组合关系等,而是以传达表现传统聚落的气韵为诉求,使现代创作既有地域文化的神韵,在视觉感受上又俨然是现代建筑群体,体现个性与时尚,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的技术性,使人们在空间中获得能联想到和感受到传统气息的体验。这一设计方法需要创作者深入细致地挖掘传统聚落的文化内涵,包括其产生、演变的整个历史,深刻理解其精髓,综合分析自然地理环境、气候特点与传统聚落空间形成的相互关系,系统解读地域民族的演变发展历史与传统聚落空间形成的相互关系,进而重新组织传统聚落的空间层次,重新调整传统聚落的比例尺度,抓住传统聚落的精神气质,揉合进自己的理解,保证实际的空间感受具有视觉心理上的相似性,这样才能使创作既找不到表面的借用,又有传统聚落的神韵。例如北川擂鼓镇重建的擂鼓八一中学,就是运用该方法的一个典型。擂鼓八一中学建筑群没有直接复制传统聚落和传统空间的形式,也没有直接复制羌族文化中的图形符号和装饰细节,而是在深切地体味和理解传统羌寨的艺术魅力后,从现代建筑的角度出发,有机地、自然地将所要表现的羌族文化内涵有机地揉合到建筑创作中去,通过空间、形体、细部、色彩、材质的处理,利用隐喻与象征的手法,表现其特有的空间意象和场所精神,产生“可识别”“可印象”的环境。擂鼓八一中学从整体看,绝对属于现代建筑,但细加揣摩,却能发现它骨子里还是透出一股羌族传统村寨的风韵和内涵。
三、结语
在灾后重建的重要时刻,我们面对诸多复杂且系统的问题:如何体现传统民居的特色,如何合理运用传统民居原型,如何让传统民居的特色在适应现代审美的基础上得到传承和发扬等。这需要我们在借鉴传统民居原型和国内外实践经验的同时,从正反两面分析总结传统民居建设的得失。在特色新民居的建设中完善现代生活方式的同时,还要保留传统民居中的精华,保留传统民居的艺术性和艺术价值。将羌族传统民居进行现代化转型是一件实在而又迫切的任务,作为环境艺术设计师,必须深入基层,通过参与大量的民居建设工作总结出实际的经验和教训,仅凭理论性的研究是无法实现的。同时,羌族地区地域建筑创作的研究是一个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复杂课题,涉及的学科广泛、知识庞杂,本文希望通过对羌族传统民居的特质与现代传承和运用的初步探索,促进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鹏羽.关中民居的地域特质与现代传承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李正.关中民居的现代适应性转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葛少恩.丽江传统民居营造艺术及其现代启示[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唐洪刚.黔东南侗族民居的地域特质与现代启示[D].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7.
作者:刘芝兰 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