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现代校园环境设计要点,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师生对校园环境质量要求日益提高。从形式来看,传统校园建筑形式具有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书香气息,但这种传统形态下的校园环境空间缺乏现代化科学设备的运用与普及,校园空间功能较为单一,无法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下师生个性化要求与需要,使我国传统现实下的中小学校园公共艺术氛围缺乏创新性与时代性。立足校园公共艺术设计中现存的问题,提出中国传统文化视角下中小学校园公共艺术设计方法与策略,能够有效营造良好的校园公共环境,提高校园环境的审美艺术价值。
关键词:校园环境;艺术设计;地域风格;个性化
“校园公共艺术设计”是以校园为设计载体,将公共艺术在该载体中展现出来。校园作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重要场所,是具有公共性的学习、生活场所,学生、教师是校园公共艺术设计的主体,在设计过程需要从学生与教师需求两个方面着手,从多角度、多层次、多领域满足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需求,凸显校园公共艺术的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为师生营造一个具有艺术气息的学习氛围。
1强调人与自然的“合二为一”
近年来,校园环境设计正朝着人文性、开放性的方向发展,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现有校园环境进行更新与改造,科学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发展关系,注重对趣味性、艺术性、功能性的追求,为师生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精神家园,使学生能够与自然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校园环境设计过程应保证其连续性与整体性,紧跟时展的潮流,注重师生对校园环境文化的需求,从校园环境整体风格入手,将校园景观与校园建筑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使其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校园文化系统。校园的自然环境在设计过程中应将其融入到校园环境之内,消除二者之间的隔阂,并将具有地域性的文化引入,使校园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密切融合、相辅相成。校园环境设计人员对校园公共空间开展设计工作时,应根据校园的历史文化,运用多种艺术设计手段进行设计,将校园的特色与内涵直观地展现出来,明确校园环境艺术设计的定位,注重人与自然的融合[1]。在中国传统文化视角下,校园环境设计工作应从“生态化”、“园林化”、“人性化”三方面着手。其一,“生态化”。受人口增长、资源消耗、环境破坏、气候变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运用到中小学校园公共艺术设计工作中,就是要将“生态化”设计理念在校园公共艺术设计中突显出来,充分利用校园空间中现有的自然资源,通过各种设计手段与方法创造一个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和谐共存的公共空间环境。在设计中,应充分利用本地区优越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注重二者的结合,把校园文化、地域文化、历史文化以及地形、水系、植被等元素巧妙地整合在一起,实现校园环境的更新与创造。其二,“园林化”。传统校园环境设计主要是围绕教学研究、体育锻炼、生活住宿等功能展开,优化校园环境设计主要是以沿路设计为主,将行道树种植到校园道路的两旁,这种设计方式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但缺乏审美价值。良好的校园环境艺术设计方式能够提升校园审美艺术价值,营造出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设计时应根据校园文化特色对其进行设计与规划,营造出具有多样化、丰富化的校园园林艺术空间,为广大师生创造出优美、和谐的学习环境[2]。校园环境艺术设计过程应注重校园文化的延展性、整体性与艺术性,充分展现校园环境园林化。将校园环境设计元素统一地整合在一起,运用多种植被类型对校园环境进行优化与整合。其三,“人性化”。学生与教师是校园公共艺术空间的使用者,设计时应从学生与教师的角度出发,注重他们对校园公共空间设计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深化“以人为本”战略,全面落实校园物质环境的创造工作,处理好建筑小品、道路桥梁、环境设施、景观绿化等元素之间的关系,注重校园人文精神环境的创造,充分展现校园公共空间的教学功能、生活功能、运动功能。
2注重地域文化的深层次挖掘
将中国传统文化运用在中小学校园公共艺术设计中,突出历史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发展性,需要从“办学特色”与“地域风格”两方面着手。其一,“办学特色”。校园环境是开展教书育人工作的重要载体,每一个校园均有属于自身的文化传统与办学特色。校园环境特色能够在校园文化传统与办学特色中直观地展现出来,是开展校园公共艺术设计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部分学校建校时间较早,拥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在众多校园环境空间艺术设计中具有优越性,在环境设计中应提炼校园历史文化精华,丰富文化内涵,将其中具有环境设计价值的文化符号进行充分利用,并在发展中不断对其补充与创新。其二,“地域风貌”。校园公共空间设计具有较强的主体性与标识性,通过运用大尺度设计手法将校园环境的独特性展现出来。不同的地域环境的风貌对校园公共空间开展设计工作具有借鉴意义。开展艺术设计工作时,应充分利用校园所在地的地域风貌,将本地区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人文精神充分应用到校园环境设计中,充分展现校园文化特色。
3追求校园环境的个性化表现
在多元化趋势的发展下,校园结构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校园景观设计工作以原有环境布局为设计基础,在保留历史文化特色、不破坏校园原有结构形态的前提下,对校园环境功能进行创新与创造。环境形态与表现形式根据不同的区域位置进行设计,从现有的校园公共空间设计来看,主要注重校园入口区、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生态区五方面的设计工作[3]。“校园入口区”是校园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内容,设计时应首先应处理好校门与城市街道、民用建筑、周边商铺之间的关系;其次,应将校园传统文化与地域特色文化结合在一起,将学校的办学特色直观的展现出来。“教学区”是校园公共空间建设的主体,涵盖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等公共建筑。为保证教学、教研工作能够顺利开展,需要保证环境安静、整洁、敞亮、优美,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教学理念融入到校园公共艺术设计中,使校园环境能够拥有浓厚的文化气息。“活动区”占地面积相对较大,主要包含广场、操场、羽毛球场、篮球场、游泳馆等公共活动空间,进行设计时,应将人流集散、便利为设计目的,在运动区的周边栽植绿色植被,使其具有吸收灰尘、隔离空间、降低噪音的作用。“生活区”具有放松身心、休闲娱乐的作用,需要将园林植被、景观小品科学的设置在校园的生活区,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环境氛围。“生态区”是近年来中小学校园中的一种型功能,能够为师生在校园公共空间中营造一种鸟语花香的自然氛围,达到美化、净化校园空气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许欣.中职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育教学问题与对策分析———以《公共艺术·音乐篇》为例[J].成才,2017,(11):54-55.
[2]杨欣.“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策略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相关分析[J].课外语文,2017,(25):164.
[3]张天羽,刘杰成.传承与创新———传统民间美术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5(09):70-73.
作者:董琴 单位: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