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模式思考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模式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模式思考

摘要:环境设计专业讲究理论与实践的良好结合,为社会培养出符合行业需要的应用型高学历人才。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师资等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不足与缺失,导致整体的教育效果不理想,培养出的人才往往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本文从社会对环境设计人才的需要实际出发,结合当前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的问题与不足,就环境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途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教学模式;教学师资

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室内设计系设立环境设计专业,之后该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在众多设计院校纷纷设立。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艺术,环境设计专业主要目标是培养具备理论和实践双重能力的符合行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旨在利用艺术设计手段对室内外环境进行科学的设计与规划。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环境设计人才的质量与数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具备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具备系统的知识储备和良好的预见性以及强大的适应性,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高素质人才。但是,当前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发展时间相对较短,教学体系仍不够健全,尤其是公共课程、设计基础和专业设计这种三段式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在这一现实背景下,改革与创新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之选。

一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不完善

随着近年来教育改革的推进,环境设计专业在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上的缺陷逐渐凸显,有的更加重视理论基础的学习,忽视了实践教学,而有的又过于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了环境设计专业是艺术设计的一部分,其同样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与审美素养的培养。在具体的课程体系上也存在教学观念滞后、专业课程设置脱离实际、实践课程流于形式等缺失,导致整体的教学与预期目标相差很远。

(二)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相对落后

在基础课课程的设置上,很多高校的环境设计专业通常会将这些课程安排在大一和大二阶段,以巩固学生的基础专业能力,但整体教学仍然倾向于“灌输式”教学,课堂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少,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形成了很大的阻力。另外,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相对落后,没有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难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创作的灵感,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难以实现。

(三)学生学习不积极,教师素养有待提高

我国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的开设相对较晚,整体的人才稍显紧缺。虽然很多高校的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教师普遍有着较高学历,但碍于自身经验少,又缺少优秀的参照范例,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仍然不够灵活,使得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落后的现象,难以向学生教授更多、更全面的知识。这也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很好的引导,加之内容枯燥、方法单一的弊端更让他们降低甚至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难以达到理想的对知识学习和掌握的程度。

二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模式探索

(一)定制人才培养目标,整合专业课程设置

环境设计专业应找准自身的专业定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整合专业课程,突出人才培养的特色。这就要求环境设计专业教师必须对传统的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合理安排基础教学,将理论基础、造型基础、技术基础和专业基础充分整合,重视对学生想象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的环境设计形体、比例、空间结构等方面的知识。比如,将专业基础理论与设计专业学习结合,构建能力型课堂;将“艺术与技术”“美学与工程”有机结合,实现和谐型课堂。同时,还要确定以理论课为先导,以课程设计为主线,以相关建筑工程类课程为辅助的课程体系框架,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以实现培养环境设计专业综合型人才的教育目标。

(二)坚持以学生为本,创新课堂教学形式

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同样,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也应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其一,教师要教给学生掌握基础技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接着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避免过于依赖教师的指导;其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在不违背艺术学习规律的基础上引发学生的兴趣点,并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主要关注内容,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专业基础技能的学习,提升自身的能力;其三,强调专业课程教学的整体性、综合性。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课程的融合和交叉,在基础知识得到扎实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拓展训练。

(三)校内与校外结合,设立实习基地

局限于书本知识是无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因此,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教师应做好实践教学的相关工作,对学生进行更加全面的强化与提升,促使他们成为合格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其一,设立校内实习基地,校内实习基地有着多样的形式,具体如下:材料工艺室主要陈列环境设计专业在施工过程中所经常用到的板材、石材、管材等材料,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材料属性,更加直观地掌握施工工艺流程;模型制作室主要是结合设计图纸与材料进行加工和组合,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各种材料加工机器的正确使用和操作方法,积累经验;摄影工作室可以将学生的手工制品通过二维形式保存和展示出来,提高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其二,设立校外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是对校内实习基地的补充与完善,也是学生能力培养与提升的有效载体。学校应在校外与相关公司合作,设立建筑、景观、室内设计等方面富有专业特点的实习基地,让学生自主选择。在为期半年或一年的实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向实习公司申请顶岗实习,深入了解公司各职能部门的具体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并在实际的锻炼中培养团队精神,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这种校企共建的校外实训基地很好地弥补了校内实训基地的资源不足,对学生未来走入社会、适应工作有着积极意义。

(四)丰富评价形式,健全教学评价体系

全方位考评学生综合能力是教学的关键一环,而健全的教学评价体系更是这一环节的重点。因此,在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体系有着重要的存在价值,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其一,综合式评价,综合式评价主要针对教师群体,无论是教师队伍、教材选订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要科学全面考评,让整体的评价结论更加切合实际;其二,多元化评价,多元化评价主要对学生的设计草图、方案汇报进行考核,帮助学生及时发现不足,分析并解决问题。该评价方式可以由任课教师负责,也可以邀请校外专家、设计师和项目负责人参与,真正构建切实可行的教学评价模式,为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自我提供更加有效的参考与帮助。

三结语

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与支持,促进该专业教育活动的发展。虽然在发展过程中,该专业由于种种原因并不够完善,其中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亟待解决,但只要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摆正思想,确定教学目标,并就教学过程中的模式、方法等细节进行丰富与创新,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研究方向,同时强化实践教学和评价效果,便能够让学生更加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专业能力,获得综合素质的提升,为该专业的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更多的保障,实现社会环境设计领域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丽梅.应用转型本科建设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问题的思考[J].现代园艺,2019(06):217-218.

[2]马凌霄.试论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新思路[J].教育现代化,2018,5(11):202-203.

[3]王鲜.新时代视域下的环境设计教学创新改革[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9(03):138-140.

[4]金啸宇.以实践教学为导向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探究[J].居舍,2019(07):181.

[5]荣明芹.环境设计专业创新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艺术教育,2019(03):152-153.

[6]蔡昱欢.新时期背景下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05):253-254.

作者:张晓辉 单位:黄河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