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简述海报设计中的简约特征,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日本舞蹈》是田中一光的代表作,那通过巧妙半圆形处理得来的似蒙娜丽莎般迷人的微笑,让人体会画龙点睛般精妙。他的另外一张《为写乐诞辰200周年》设计的命题海报,也很好的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画面中除了眼睛和眉毛保留了写乐原作以外,其他部分全部用正圆作了几何化处理,看不见摸不着的感性与理性情感,透过两种鲜明风格的表现手法,将平面设计赋予了一种新的精神内涵。在1973年他为森泽植字公司所做的一张《海外推广》海报,目的是让西方人尽量多的理解日本的象形文字,海报中规规整整的将汉字与英文一一对应的排列,其中英文是采用字母首位相连的方式,在规整布局的画面中,“东”字和“西”字的连接的巧妙处理,不仅很好的呼应了主题,更是让机械般排列的画面出现一丝鲜活,实在妙不可言。
从田中一光作品中,感受最深的反而不是他如何恰当的用现代设计理念理解传统文化,而是对于细节的处理和把握——基本功的纯熟掌握,且不谈东西融合的伟大理想,版面编排中横排与竖排的共生、文字的选择、色彩的搭配、图形的布局这是设计师的起点,同样也做为终点存在着。田中一光将东西方的理念融合在他简约的设计中,图形与颜色的调和精炼准确,难能可贵的正式简约之中透露着文化。
著名设计师皮尔•门德尔的海报,有一种亲切的感觉,它直率,让你轻而易举的便能靠近它,想靠近它。简洁而不是简单,它浓缩的是高度提炼的智慧,优雅大气,风度翩翩。它亲和热情,没有让人居高畏寒。在这样喧嚣的都市中,门德尔的海报传达出一种冷静的气质,与处于高速运转中的社会针锋相对,排除外界一切干扰保持自己鲜明个性,不随波逐流,用自身特有的节奏和韵律,吸引往来的人群驻步思索。用最少笔墨营造出的画面,给人一种强有力的震慑力,这种震慑力不是源于感官上的哗众取宠,而是真正沁入心灵的感动。看似简单的画面背后是对元素恰如其分的选择和删减,能做到这一点,是对主题精确的把握和透彻的理解。
在门德尔的海报中,总是能够感受到空间的饱满和充实。1986年创作的“基尔帆船赛海报”和“汽车设计过程海报”,简洁的处理,在传达方面已无懈可击,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创造了一个的空间场所,让人在其中尽情遨游畅想。“基尔帆船赛”同福田繁雄的“胜利”,是一种独一无二的存在。一张海报,除了将要传达的信息直白于面上以外,到底需要多少元素可以将信息准确无误的传达?视觉传达的能量到底有多大?能在人们的心中留下多少印象?都在这张海报中得到探讨。
追求简洁是有一定风险的,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够做到,若没有对内涵的深切领悟,就本着极简的原则处理画面,稍有疏忽便会弄巧成拙,贻笑大方。内容和形式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相应思想的表现手法是没有生命力的。门德尔在处理内容和形式上的成就,在他的作品当中表露无疑。他所传达的不仅是信息,也是一种审美。
优秀的设计师认为“设计来源于生活”。伟大的设计师认为“设计亦生活,生活亦设计”,而艾伦•弗莱彻对此做了最完美注解。时时刻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无拘无束,将生活哲学很好的融合到设计中来。看他的作品能够感受到一种难以抵挡的诱惑,这种诱惑是来自于最真实设计的诱惑,它让人觉得原来做设计是这样的有趣,让人喜欢上设计。
弗莱彻的作品是一种饱含强烈个性色彩的简约现代主义,充满了机智、幽默和惊喜。他曾经说过“我喜欢摒弃多余以达到绝对意义上传达出作品的本质,这是一种避免陷入某种风格的方法。”他的作品不失潇洒与优雅,传达信息精炼而准确。在弗莱彻看来,每件作品都应该有一个想法,不应该只是单纯意义上的图形。同为基尔帆船赛海报,皮尔•门德尔与弗莱彻,虽然海报存在的时间不同,但两位智者的设计所散发出的独特气质与魅力却是异曲同工。
弗莱彻倾斜的大写字母K通过巧妙的处理准确传达帆船赛这一主题,与门德尔三角撕纸的平静相比多了一种动势。1998年创作的英国电影学院42周年活动海报中,文字和图片的布局、字体颜色的选择,通过细小的调整,巧妙的营造了一种电影院效果,很好的呼应了主题。整个画面简洁有力,不赘述,不做作,这是人人都为之赞叹的境界。简洁的设计不总是好的,需要长年累月的训练才能创造出一种融入个人性格与审美的设计方法,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
简洁的设计注重作品背后深层理念的传递,而不强调以华丽的感官效果取胜。这一点在以上四位设计师的作品中,可见一斑。除此之外,他们的作品还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时效性。纵使岁月流逝,作品依然不会过时,并将留在设计的历史长河中,继续散发魅力。
时效性的设计与流行风格时髦风格,就像是两条平行线一般,没有交集。因为是流行的东西,必然随时间的推移,淹没在新的流行之中。而时效性设计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设计。在现今信息爆炸,流行时髦层出不穷的时代,想要完全避免一种潮流是困难的,在这样的时代里,时效性便显得弥足珍贵,要做到举世混浊我独醒并不容易,希望借由此短文,引起设计师对于此问题的关注与反思。
作者:侯剑 单位:徐州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