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海报设计与电影主题关系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电影海报设计与电影主题关系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电影海报设计与电影主题关系研究

摘要:随着电影市场的繁荣,人们对电影海报的关注越来越高。好的电影海报能给电影带来更高的流量和话题度,带来潜在的观影群体;不合时宜的海报也会让人一眼就失去了观看这部影片的心情。因此,在当代电影这个特定语境下的海报设计注定就背负了和其他种类海报不同的任务与寄托。在此文中,主要通过对为什么要有互动联系,以及如何更好地紧密相连等问题的探究,来讨论中国电影海报与电影主题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中国电影海报;电影主题;互动关系

近年来我国电影产业进入了空前的发展阶段,优秀的导演、演员层出不穷,国产电影在国际上屡获嘉奖,中国影史票房榜前五名均为国产电影①。在国产电影质量提高的同时,观众的审美素养有了很大的提升,并且对电影海报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电影海报独特的艺术和文化魅力,对观影群众的吸引力,越来越成为电影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单一的、以功能性为主的宣传海报受限于信息社会的时代性,不再适用于当前电影行业的市场环境,电影海报创作必将具备更高的审美价值、艺术价值,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一、电影海报的设计构成

电影海报是观众面对一部陌生电影时直观感受到的第一印象,一般以平面展示为主,主要由文字、图形、色彩、构图四大类组成。一幅完整的海报具有介绍影片内容、表现影片基调的功能,能够产生直接的视觉宣传效应。[1]图形:直观清晰。从电影主题中寻找、概括出具体或抽象的图形,形成记忆点,营造视觉冲击力。观众需要从图形代表的某些元素或者意象联想到影片,从而产生情感上的联系。文字:传达信息。观众可以通过文字得知影片的上映信息、演职员表、简介内容等,同时字体需要通过字体、字形、字距等方式的区分表现出层次感,即不同信息的重要层级。色彩:心理认知。画面的色调传达出了电影的感情基调,不同颜色的搭配组合使得画面更具表现力和艺术张力。确定主色调后,可以进一步运用色相环,辅以明度、纯度的变化来表达细腻的情感变化。构图:协调均衡。版面编排有助于元素的规整,巧妙地运用放射性构图、散点构图、三角形构图、S形构图等,使其恰当的连接起所有元素,达到主题清晰,层次分明的效果。

二、电影海报与电影主题的互动关系

1.电影是电影海报的依托

电影海报依附于电影而产生,是随着电影的问世而衍生出的作品。没有了电影为核心,就没有“电影海报”这一类别。失去了影片的托底,电影海报没有了灵魂,好比一个人没有脊柱却空荡荡穿了一身衣裳。得过奥斯卡金奖的电影《水形物语》在中国上映时,找了国内的插画师鹿菏设计了一张电影海报,这张海报被影片导演在推特上连发了32个感叹号表达称赞之情。关于《水形物语》,鹿菏的理解是:对影片中两个角色之间互助的感觉和救援的黑暗时期的处理,留白是比其他更多色彩的风格更强烈的表达选择。在中国版的海报里,他只画了两个主角,模糊了背景,做了大量的留白,“留下他们追求浪漫和温暖的空间”[2]。由此可见,电影海报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电影本身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点,优秀的电影海报不仅可以在影片上映前带来话题热度,吸引潜在观影人群,更可以在观影后使人回味无穷,依然去想象和回味这部电影。

2.电影海报是电影的名片[3]

一方面,电影海报是对电影最集中、最直接的体现,电影海报展现的是主要的人物形象及重要的文字信息,可以让人了解到电影的类型以及主要风格,是电影的文化载体和形象表达。观众能通过海报获取到相关的信息,可以清晰地辨别出本影片的独特之处,产生一种主观臆想,激发观众的观看欲望;另一方面,它也是一部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海报总是先于电影上映面向市场,让人在观影前就对该影片产生好奇心和观影欲望,在某种程度上甚至直接影响到电影的票房。在电影《魔戒》的宣传成本中,仅用在海报上的就高达180万英镑②,可见电影海报在宣传电影、提高电影影响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可忽视的是,电影海报展示的不应仅仅是对电影进行商业宣传的基本功能,也应当蕴含着设计者本身的情感和艺术创造力,在对影片风格特征和思想内涵精准传达的基础上运用独特的审美创造进一步提升电影的艺术价值。在迪士尼真人电影《花木兰》中,电影上映前片方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其中,不同国家都了相关的宣发海报,但同时在网络上,中国版的电影海报却受到了众多网友的嘲笑调侃。这张海报通过知名主演人员的集体照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可以理解这是设计者想要借由演员的名气与流量来增加票房的心理,但这只遵循了海报的功能性商业特点,没有考虑到审美的艺术性。这就导致在与国外的电影海报对比时,我们的海报呈现出了巨大的差距。那么,面对这种电影海报与电影的联系脱节,我们应该怎样入手才能更好地把握海报与主题的相互性,更好地在这样的商业海报中融入文化和艺术性呢?

三、电影海报与电影主题进行互动的手段

1.从电影主题类型和观影人群的角度精准定位

第一,要梳理影片的主要内容、主要情节,设计者应对影片有足够的了解,在影片核心主题的主线之上对电影进行再创作。电影海报是了解电影内容的第一手资料,虽然海报不能全面地反映出影片完整的情节或传达的价值观,但至少应做到与影片整体基调吻合、不突兀,侧面甚至直观的给人以暗示,给读者遐想的空间。第二,应当针对电影类型和观影人群进行进一步的海报侧写。一部新年档贺岁电影比如《唐人街探案》的海报不适合黑白或者非常艺术化的简约抽象风格,而《熊出没·奇幻空间》这样针对青少儿市场的动画电影在海报的定位上则要趋向于运用儿童化的视角,在设计上不能太过隐喻、高深。在此,笔者建议可以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有目标的、有序地对海报内容、风格等进行规划整理,另一方面也可用来进行头脑风暴,帮助寻找新的灵感和创意。

2.敏锐观察,选取适宜的风格

电影海报是电影主题的体现,也是设计者智慧和创意的结晶。电影海报的设计风格有很多,可运用的表现手法也有很多,除了传统的书法、绘画外,还有现代的摄影、拼贴、手绘、电脑技术合成等等。在风格选择上,设计师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结合前期调研定位的基础,以当代人的审美倾向为依据,充分地表达出电影海报与影片共同的审美情趣、意识形态与电影语境。鹿菏设计的电影《水形物语》的海报,与众多设计师设计的海报相比起来更加引人注目的原因就在于鹿菏用了传统的水墨风格从而脱颖而出。他认为,“让人看了想要亲近的画风,会更容易使其接受画里的故事、想表达的感受或思想。”正是鹿菏敏锐地选择了适宜的风格,使得设计出来的海报受到了观众的青睐。再比如,像《喜羊羊与灰太狼大电影》的海报适合采用卡通的形象,明亮活泼的色彩来吸引对色彩敏感的孩童;《姜子牙》因为受众年龄不只局限于青少儿,更多的是青年人,接受性更高,喜欢新奇的东西,所以在画面上可以结合一些现代的、高水平的技法,色彩丰富,场景宏大,抓人眼球;《黄金时代》这类的文艺片有定向的受众,就可以运用一些隐喻、抽象、概括的象征元素,更具艺术性。如果从视觉冲击和心灵感染两方面提升海报的视觉效果,就能进一步的提高海报对电影的升华作用。

3.融合社会背景与特殊角度进行深度创新

在中国电影海报的创作中,除了要考虑与影片主题的互动性外,如何在色彩纷呈的众多海报中脱颖而出,引人注目,也是广大设计者们需要考虑到的。首先,在现今许多海报中可以看到传统元素的运用,但是受到设计师个体成长、生活、教育环境的影响,再加上美学观念的差异、电影主题的限制,传统元素变成一种工具和套路,往往是为了使用而使用,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使得画面显得生硬,与影片脱节。隐含在传统文化中民族性的优秀内容,比如书法、水墨、剪纸等,未能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所以,在手法的选择上应当结合电影主题,选择真正合适且具有传统文化特点或民族特征的意象手法,所谓“因地适宜”的正确加以结合运用。[4]其次,可以适当地夸张使用某些表现手法,例如:共用、特异、夸张、拟人、正负形等。《道士下山》的电影海报由黄海设计,正是夸张地使用了书法的表现,将毛笔效果放大成山的形状效果,然后缩小人物,进行了强烈的大小对比,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后,针对在特定文化背景或者某一时期上映的主题电影,设计者也可从承载物选择的角度上来思考联合创新。例如新年档电影《小猪佩奇过大年》的海报就运用了剪纸的手法,联想到过年时家家户户要贴有美好寓意的窗花,年味浓郁,让观众感到亲切。

四、总结

本文用了大量的举例与归纳法来探讨电影海报和电影主题的互动关系,论证了这种互动关系的必要性以及可实现性。考虑到电影本身所要传达的思想和内涵,希望对设计电影海报的从业者们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好的电影海报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电影,可以更加清晰明了的表达出电影最大的看点。未来设计者们要以电影的主旨和情感为依据,融合相辅相成的设计风格和表现手法,培养独特的艺术鉴赏力与创造力,将中国的电影海报设计推向更高的艺术层次。

参考文献:

[1]周晓黎,刘瑾.论电影海报设计中的视觉表现方式[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12):107-108

[2]王语娟.鹿菏:爱水墨是我DNA的一部分[J].时代青年(悦读),2018,(07):28-29

[3]贾如丽.电影海报设计的创意表达[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26(05):98-101

[4]刘杰.浅析中国当代电影海报设计的风格特征[J].大众文艺,2013,(07):52

作者:姜君臣 申依洁 单位: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艺术设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