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海报设计中写意式文字造型语言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得“意”忘象源于《周易·系辞》:“圣人立象以尽意。”以象生意,不直接说理,而是将理性融在“象”里。意在象外,故可“得意而忘象”。得意忘象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精神,忘掉具体形象,忘象是“写意式”的表达。写意是中国画的一种画法,与“写实”相对,它强调内在精神实质表现的艺术创作倾向和手法,注重神态、感觉的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趣,是以作者为中心的内心情感世界的视觉外化,是一种感性的表达。然而,在设计造型里随性潇洒的写意手法,是基于设计功能性之上的表达。就海报设计而言,其本身是设计中最具艺术表现力的种类,可谓是艺术与设计的融合,感性与理性的交织。而今,在倡导文化与民得“意”忘象:海报设计中“写意式”文字造型语言研究Stimulating“Connotation”andForgettingImage:Researchon“Unconstrained”CharacterStyleLanguageinPosterDesign饶正杉族复兴的大背景下,以“写意式”的手法用于海报文字设计的创作中,可以更好地展现中国海报特殊的艺术魅力和社会价值。
一、“写意式”文字造型语言的形成条件
1.1明确海报设计的主题思想
海报从一开始就是为了推销其商品而四处张贴的广告,而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念的更新,海报越来越多地与社会政治、文化活动、公益环保联系在一起。但不管怎样发展和演变,海报的功能性是不变的——以宣传为目的,主题明确。从商业海报来看,它的目的是促进销售,提升品牌形象;而对于意识形态海报和文化类海报来讲,首要任务是传达关乎社会的某种信息、文化或观念,以期待获得良好的社会风尚和特定目标;从社会层面看,海报的创作还肩负着提升大众审美品位的重任。毫无疑问,海报的这一特性决定了“写意式”文字创造需在创作前理性地认识和思考,明确海报的主题思想。
1.2“写意式”文字造型的确立因素
当海报主题思想明确后,海报创作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而“写意式”文字造型语言是其中之一。它强化了海报的视觉形象,使文字形态和海报主题更加贴切吻合。而应用“写意式”文字造型方式在海报画面中也有其成立的因素,即其文字造型语言的结构和空间的把控恰到好处,体现中国内在文化意蕴。具体而言有两种:1)文字以中文的书写体或印刷体为主,文字特点明显,造型可夸张、变形或使用多种材料呈现,要使文字的结构和空间布局在可识别的范围之中,否则将失去意义。图1海报的“马”字似马非马,超以象外,如国画中留白的精妙之感,给人更宽广的联想空间。2)主视觉文字为中文外的其他文字的书写体或印刷体,如拉丁文、英文、日文等,虽各国文字有其不同的地域特色,但当中国设计师设计海报时,可从本民族的视角看待世界,潜移默化地融入民族的情怀,将写意式的方式运用在多国文字中,使文字造型具有意境高远、志趣悠长的中国意蕴。当然,可加入不同材料,文字效果同样需建立在文字信息清晰可辨的基础上。如图2海报的主视觉印刷体被“写意式”笔触叠加遮盖,加入了材料肌理,给人以行云流水,悠远绵长之感。不仅信息传达无误而且增添了海报的趣味性和意境。
二、“写意式”文字造型语言的构建
2.1“写意性”文字的主题信息传达
对于海报设计而言,信息传达的准确性是基础。在“写意式”文字造型过程中,表面看似忘象而内在却是饱含信息的。进一步来说,尽管是感性的“写意式”文字创造出形态,但把握海报传达的信息却是理性的思考。台湾地区设计师刘开的作品《台湾国际影展》(图1),海报以中文书法的形式作为主视觉元素,具有强烈的实验风格,再加入深蓝配色,海报画面呈现悠远之感。而中文字“马”的处理,又是豪放、无拘无束,似马又非马的感觉。似马,是在书写过程中控制文字形态的自身结构,使文字的行笔在结构规则之中。非马,是对文字形态的空间安排,使笔画之间似乎脱离文字的构成关系。而德裔设计师何见平,为台湾国际海报邀请展创作的《喜洋洋》(图2),则用中文印刷体为设计主元素,在印刷体上涂上墨迹笔触,它们的组合看似随性,实则却是精心布置的,其视觉效果让文字形成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提升了海报的观赏性和趣味性。设计者在创作中表现形式种类繁多,丰富有趣。它们构建了多元化的画面且无法复制,其中有一种“冲动的”随意性,但未失去理性,针对海报的主旨内涵,主题信息有的放矢,清晰可见。
2.2文字的图形化构建方式
创意构思是海报设计的灵魂,设计者在把握文字信息内容的基础上,运用恰当的艺术手法将文字的编排、字形、色彩等表现为随机而发的自然形,在实现信息传达目的的同时,追求文字的变化形态,这种变化亦可结合图形的方式寻求最佳的设计方案。如:“字构图像”以主题文字作为造型元素,文字与“图像”合二为一,创造出生动感性、新颖独特、富有趣味的新文字形象;“连笔共用”根据文字信息意义,仔细观察文字形态,揣摩文字间的关联,寻求字与字之间的笔画共性。一些貌似不和谐的笔画可以在设计者有意识地控制下自然转变;“减省字形”,根据设计目的,恰当地“减省字形”,不仅可以制造出新鲜独特的文字形态,还可以通过文字的形态减缺变化,产生深刻的信息语义等等,这些图形化方式均可为新文字造型创造最佳的契机。“字体,就像说话的声音一样,可以大声有力,也可以是非常低调,不惹眼。它可以大喊大叫,也可以非常优雅地提供信息。它可以一本正经或随意的、全球的或地方的、传统的或富有艺术性的、高度复杂或原始的。”使观者不知不觉地感受到文字形态带来的愉悦,或悠然轻松、或情趣盎然、或气势磅礴等不同的互动感受。“写意式”的文字图形化,通过观看感知,其形态的表达投射出内在的意义,形意统一,将文字的传递功能发挥至最佳的同时亦可实现有效的视觉美感。
2.3“写意式”文字造型语言的创作
海报是设计中最具艺术表现力的种类,设计者在设计中把握其传递信息的功能性可尽情地发挥创造,而“写意式”文字造型可加强其艺术性。如艺术家在黑白画的创作中一个预想形画错了,可在此基础上将错就错,因势利导,产生一个新的形象,这是事先未预料到的。在海报中也同样适用,对海报的构图、图形的形态走势做整体规划和安排后,对具体的形态变化则顺其自然。这是一种随机应变且充满智慧的造型方式。具体而言,如靳埭强先生的《汉字》系列海报(图3),他应用水墨作为海报创作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具体创作中水墨的变化是“写意式”的流淌,自由抒发;设计师郑邦谦的作品《上妆》系列(图4),以毛笔书写的方式,通过“字构图像”展现其独特的艺术效果;而笔者则利用水墨技法书写英文字母的海报《纯净地带所剩无几》(图5),让英文字母有了新的视觉形象,等等。这些海报都表现出“写意式”文字的偶发、不可控和随意性,同时又要使形态达到在画面中的自然合理。或许这些形态要画上几十张甚至上百张,从中挑选一张既能表现艺术美,又能准确传达信息的造型应用于海报中。显而易见,海报中恰到好处的“写意式”艺术手法将文字的编排、字形、色彩等表现为随机而发的自然性,创造出独一无二的新视觉形态,相较常规的文字形态语言,更具感染力和艺术价值。
三、“写意式”文字造型语言在中国海报中的作用
3.1“写意式”文字造型语言的魅力
“写意式”文字造型看似随意却是设计者内在修养和外在技法能力的综合体现,使用得当可以彰显设计者的个性语言魅力。不同“写意式”文字的艺术手法、形式风格、文字想法等各不相同。有的是不同材质的纸张,形成迥然不同的泼墨流淌的文字形象;有的是不同的笔号和材料,各种书写方式形成的文字效果等,设计者在追求艺术美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展现其个性。在海报设计中,“当你看到一种元素,然后再以另一个角度去看,你会发现另一种趣味”。设计者们正是以别样的角度去看待和运用传统技法和元素,设计出与众不同的海报,魅力各不相同。以水墨文字创作的海报即刻能联想到靳埭强,其海报就像传统国画(图3);而聂永真的《Iseelanguages》(图6)从文字中提取部分笔触进行设计的系列海报,不可复制的笔触和可复制的几何图形相交于画面中,显得轻松、活泼;笔者的海报作品(图7)用中文书写笔触及书法的方式,结合其他材料在设计中的综合运用。如此,海报由英文为主视觉的设计,但隐含着中国书法运笔的轻重缓急,书写洒脱贯穿于英文的字里行间,把静态的英文变为动态的自由、灵动,使作品有了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这些或清雅、或俊逸、或奔放的“写意”式,形成了一股气势扑面而来,它有一种力量冲撞你的视觉,这种力量由静至动交融而生,它发轫于“意”,而以象生意,创造出强大的视觉张力。
3.2民族文化的复兴与传承
毋庸置疑,中国的文字发展与书法息息相关,相较于其他民族的文字,“中国的书法,抽象中间还有象形,有象形的文字,这一点是不同的。象形的东西就有了艺术的基础。中国书法的发展,后来的用笔、结体、章法、一点一划,越来越讲究,发展到很高的艺术境界。”这是其他文字所无法媲美的。海报作为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之一,文字以其较高的识别度在海报设计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作为中国设计师应继承和发展书法、中国画以及中国传统技艺,通过“写意式”的表达,在与外来的文明交融中使中国海报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形成独特、个性的视觉语言。在倡导文化与民族复兴的今天,中国设计师群体应形成自己的文化自信,彰显本民族的文化符号、文化底蕴,使中国设计真正屹立于世界设计之林。
四、结语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发展的巨变,中国与西方的设计交流日益频繁。但谈论设计更多地依然是以西方为主导的设计,海报设计亦是如此,与此同时,海报设计的地域性也日趋同化。在这一背景下,中国设计师群体应以立足于民族根基,复兴传统文化为载体进行海报设计,结合本民族特有的“写意式”表现形式,把传统的中国书画、技艺与现代设计原理相融合,追求文字的形态变化,传递中国意境,提升海报设计的艺术感染力、趣味性和欣赏性。让人们在赏析不同美中接收信息、吸收养分,为全新的设计之美开启探索之旅,正是得“意”忘象的文字语言的魅力之所在。
作者:饶正杉 单位: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