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跨文化电影海报影像设计方法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近年来,中韩美三国的电影业都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在电影产量不断提高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电影的文化内涵以及对人们精神层面的影响。其中在电影海报的设计上,展现出各自的设计风格与文化底蕴。文章针对中韩美三个国家在电影海报设计中本土化元素的差异,从跨文化传播、非语言符号的角度,用比较的方法,研究中韩美在电影海报中的文化意蕴与文化传播特征;并阐释了影像设计中的非语言符号表达、摄影的应用和数字时代的创新形式,以为电影海报的设计提供启示与方向。
关键词:电影海报;非语言符号;跨文化;影像设计;电影文创设计
一、概述
(一)电影海报的传统与变革。电影海报是宣传推广电影的重要“名片”,自1895年第一张电影海报《卢米埃电影》问世以来,电影海报的发展已历时百年。从传统印刷的时代走到如今的新媒体时代,电影海报设计中的非语言符号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其以视觉系统符号作为信息载体,在不同的文化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在跨文化传播中,非语言符号的运用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传递信息。电影海报中,影像设计是表现视觉冲击力与感染力的关键,也是通过其非语言符号与观众“交流”并传达思想、情绪等信息的交流表达方式。
(二)电影海报的非语言符号与影像设计。非语言符号即除人类创造的语言文字之外的一切传递信息的符号。电影海报的非语言符号包括色彩、构图、艺术字、肢体语言、表情、文化元素等,其重要的功能是将信息视觉化。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非语言符号能够跨越语言的障碍,不仅充当着导演、设计师表达思想的主要角色,也是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在全球化新媒体时代,通过对中韩美电影海报非语言符号的对比,理解其中信息载体的互通性,能缩小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影响。
二、中韩美电影海报设计对比
(一)电影海报中的非语言符号对比。1.色彩色彩在中韩美三国电影海报设计中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与运用方式。中国文化中的色彩寓意是多样的,例如红色在中国是喜庆、吉祥、忠诚、幸福的象征。2016年上映的电影《大鱼海棠》,其海报(图1)巧妙地运用了红色、金色、青色等,将中国传统色调用动画形式展现出来。韩国文化中虽然没有让人能够顿时联想起来的象征颜色,但蓝色在韩国电影海报设计中较为常见。韩国版的《流浪地球》电影海报(图2)整体以蓝色为基调,体现出酷炫的机械感与科幻感。而中国本土的《流浪地球》的电影海报(图3),则以白色调来展现出科技的神秘。韩国与美国的电影海报中人物形象与背景所采用的颜色较为相近,都热衷于使用鲜明且强烈的色彩。在美国,鲜艳的红色常被用在恐怖、暴力、血腥等主题的电影海报中,同时伴有一定篇幅的黑色和暗色来渲染衬托。如《盗梦空间》中利用黑灰暗色制造迷幻感。(图4)2.构图。构图能强化电影海报的视觉感染力。以《黄金时代》电影海报为例,中国版电影海报(图5)是将电影标题居于画面中心位置,人物在泼墨的背景中,遵循了中国意象表达的传统构图方法。韩国版《黄金时代》电影海报(图6),则将电影标题放置在左上角,并且将颜色淡化,弱化了其存在感,同时适当留白,把人物的面部剪影放置于海报的中间位置,使海报看起来更加优雅舒适。再以《寄生虫》电影海报为例,韩国版电影海报(图7)将主要人物置于黄金分割法的视觉焦点处,其余人物处于次要位置上,暗喻人物在电影中不同的命运;遮挡人物眼睛视线的横条更加耐人寻味,令观众情不自禁地想要到电影中去一探究竟。相比韩国版人物的错落位置,国际版①电影海报(图8)中,人物位置关系正好与倒影相反,形成上下阶层的强烈对比。而在国际版②电影海报(图9)中,人物以“家族合照”的方式并列呈现,人物双眼上的横条和左下角露出的双腿,让看似和睦的家庭危机四伏。3.字体。书法是中国文化重要的元素,中国电影海报的字体设计常常借鉴传统书法,如《黄金时代》中国版电影海报(图5)的书法字体,具有一种独特的美感。韩美两国电影海报的字体类型有着较大的差异:韩国电影海报多运用国际象棋瓷砖字体、哥特式字体和明朝风格字体。美国电影海报则偏好无亲线体风格和无袖国际象棋风格的字体设计。韩国在字体设计上有着较深的造诣,字体图形化是其艺术字体设计最主要的特点。如《寄生虫》韩国版电影海报(图7)中的字体,刀般锋利的字型收尾,结合螺旋的图案,预示着富人家族的危险与寄生家族的混沌。而《寄生虫》国际版海报(图8、图9)将字体简约化,仅保留了字体的刀锋形状,体现了韩国字体非语言符号的设计水平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4.文化。文化元素是电影海报设计重要的非语言符号要素。中国电影海报设计普遍运用水墨艺术风格。从美国引进到中国的电影为了符合中国大众的审美需求,电影海报的设计往往也结合了水墨艺术风格,如《毒液》(图10)、《水形物语》(图11)等。除了水墨风格,《功夫熊猫3》的电影海报(图12)巧妙融合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移动迷宫3》(图13)电影海报则结合了传统图腾图案。美国通常在超级英雄题材的电影海报中用英雄人物占据大面积的海报画面,以此展现电影主题。如《超凡蜘蛛侠》美国版海报(图14),主要人物蜘蛛侠占据了绝大多数的画面,体现出蜘蛛侠这个人物在影片中的核心地位和强大的英雄主义文化。在美国灾难题材的电影海报中,哥特式建筑和自由女神也常作为电影海报的设计元素,如《后天》(图15)、《芝加哥七君子审判》(图16)、《科洛弗档案》(图17)的电影海报,借此达到视觉上的刺激效果并宣扬美国的自由主义内涵。
(二)摄影在电影海报中的应用。摄影作为非语言符号的一种,是将信息可视化的一种表现手法。如《莫里斯的情人》电影海报(图18),通过两位男主角依偎的动作以及手部的特写镜头,揭示了他们彼此相爱的关系;《燃烧女子的肖像》海报韩国版①(图19)中人物的视线与眼神,以及前后的位置关系,阐述着人物的情感。两幅电影海报运用了特写及中近景的摄影,通过强调人物之间的关系与表情,揭示电影的主题。除此之外,大全景或大远景的摄影,也常被运用到电影海报当中。如《燃烧女子的肖像》海报②(图20)和《她》(图21)的电影海报在含蓄地表达人物关系的同时,也交代了故事所发生的环境。大远景的摄影还能够使画面更有张力,带来视觉上的震撼与享受,如《徒手攀岩》的电影海报(图22),人物与环境的鲜明对比不仅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同时也引发观众内心的紧张情绪。利用后期技术合成的摄影图像,往往更富感染力。如韩国电影《邻居》的海报(图23),在效果上有比较多的自由度。1.道具电影海报的摄影还有一种特殊的手法,如电影《卡罗尔》的海报(图24)中的道具版,将剧中女主角的手套、围巾、相机、包包等衣物模型陈列出来,调整好灯光,拍摄制成电影海报。2.影调影调是指画面的明暗层次、虚实对比,是形成画面的空间感、立体感、质感的重要元素,可分为高调、低调、软调、硬调、中调五种类型。高调整体画面较亮,一般用来表现梦幻、欢乐、轻松等主题。《生命之树》电影海报(图25)采用高调的画面来表达生命的珍贵与迎接新生命的梦幻感受。《极秘搜查》(图26)海外版电影海报则运用了低调的画面来营造悬疑、压抑的氛围。软调是指整体亮度均匀、统一的低反差画面,如电影《她》的海报(图21),整体影调偏灰的画面,使观众的视觉感受与心理情绪较舒适平缓。硬调即强反差的画面,通过明暗的强烈对比与色彩的强烈对比,使画面视觉冲击力大,用于表现强烈的情绪,凸显力量感。如《地心引力》电影海报(图27),太阳刺眼的光斑与画面周围的黑暗形成强烈对比,表现出强烈的紧张感。
三、电影海报的本土化设计
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为电影海报的设计提供了相当多的本土化素材。如《哆啦A梦:伴我同行》电影海报(图28)中主角们戴上了京剧的头饰,《蜘蛛侠:英雄归来》海报(图29)中,蜘蛛侠在中国各地名胜古迹之间穿梭。但这些电影海报只是中国元素与人物的简单组合,而没有真正将传统文化内涵与电影海报的设计深刻结合。电影海报的本土化设计在跨文化传播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促进文化交流,是电影海报本土化设计的主要目的。如《黄金时代》电影海报,不仅是中国水墨艺术与现代美学的结合,也展现了民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和电影主题精神。韩国的电影海报本土化设计的特色是:尽量将文字“隐藏”起来,文字或与背景融合,或置于图像之外,色彩相对柔和,注重大面积留白。《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的韩国插画版海报(图30)也是韩国独特的本土化电影海报设计,整体给人以文艺清新的感觉。再如韩国电影《圆梦之梦》系列海报利用弯曲的插画搭配黑白照片,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感和视觉效果。美国在电影海报的本土化设计中,往往从原海报或剧照入手,用原版海报的照片重新排版设计,或者寻找剧照中的合适的图片,进行再设计。如《一代宗师》两版北美海报,都是对剧中角色人物剧照进行再创作,然后加上文字构成的。电影海报的本土化设计,不仅是简单的与不同地域文化元素的结合,而更应该注重其文化背后的深刻内涵。在跨文化传播上,电影海报的本土化设计是文化传播、文化了解、文化互通的有力手段;从国家角度,文化的互相认可与欣赏,能够促进商业合作,从而带来经济增长;从世界角度,促进种族间的互相理解,减少矛盾的发生,达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识。
四、结论
电影本身是一种文化,电影海报是电影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除了具有宣传电影的作用,自身也具有一定的审美和艺术价值。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电影海报是跨文化传播的有力工具。在电影海报的设计上融入地域的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能够向世界各地展现不同地域的历史与文化内涵,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克服语言符号传递信息的局限性①。
作者:李德顺 邓歆玥 单位:广州华商学院创意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