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传统海报设计中转译形式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内容摘要]翻译学概念中的“转译”,在引入传统海报设计后,意味着设计师可以运用“转译”的方法打破人们感官系统的封闭性,从而使内部感知得以可视化呈现。本文通过对传统海报设计案例的分析,阐释了“转译”与传统海报设计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特征,认为有效地利用“转译”,可以使海报的信息传达功能得到更加完美的呈现,从而进一步加强海报信息传播有效性。
[关键词]海报设计;转译形式;设计目的;特征
传统海报区别于现代海报,不是采用多媒介传播的形式,而是利用纸媒进行信息的传达,纸质性、可见性和传播性共同构成了传统海报的三大重要特征。海报设计中的“转译”是设计师为了设计目的而做的“思”的过程,而海报是设计师设计思想的具体呈现,“转译”与“传统海报”之间存在着思与见的内在关系。
一、翻译与转译
“translation”中文指“翻译”或“转译”,然而本文不采用我们习以为常的“翻译”却选择“转译”一词,乃是因为在翻译学中“translation”多以“翻译”作为其释义,含有一一对应之意,却无法表达出其英文所隐含的“偏离常规”之意;“转译”则是指“在翻译过程中,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和习惯表达上的差异,无法直接用汉语将英语的原意体现出来,在保证原文意思不变的情况下,译文必须将原文做相应的改变”。“文化转译”概念最早在2001年由保罗·邓肯姆提出,他认为文化商品在转译(translation)的过程中,原本的意义可能会流失,但是新的意义也可能将被建构,文化转译就如同折射现象,打开、接纳并准许其他文化重组成新的形式,所以文化商品不是被“transmitted”而是被“translation”①。此外,法国社会学家拉图尔在其《实验室生活:科学事实的建构过程》一书中,曾提及:“行文中我已多次使用诸如‘translation’‘transfer’‘displacement’‘metaphor’等概念,这些词在拉丁文、希腊文和英文里都意味着同一件事……那就是你所能想到的每一个行动者都多多少少地被移动了。”②从拉图尔的论述中我们可知,“translation”既包含中文的“译”,更囊括了“transfer”“displacement”“metaphor”中“转移”“转化”甚至“转换”等复杂含义,并非“翻译”一词可以表达。因此,在传统海报设计中,“转译”可视为将自己脑中的想法通过转化以感官可知的方式呈现出来,同时在设计中加入多样的修辞手法,使得传统海报以一种更加明了、诙谐逗趣的方式出现,使受众产生共鸣,达到良好的信息传递的效果,其内涵不只是拘泥于事物表面的忠实,而是追求事物本身,把事物沉默的本质引向表达③,将其所蕴含的信息传达给受众群体,而不仅是单纯的“翻译”,这种“转译”包含了“转化”“演变”“本土化”“异化”等多重含义。
二、作为设计转译载体的海报
作为设计转译载体的海报,它的设计方式、思考过程和呈现方式等都是合目的性的,区别于主观的艺术创作。有目的性的转译是为了有效地表达设计目的与达到传播效果。保罗·兰德在《关于设计的思考》中表明:“平面设计的受众群体不单是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而是各式各样的社会大众;设计效果应该生动有趣而且引人入胜。”④准确抵达平面设计受众与生动有趣的设计效果呈现,归根究底应是对设计复杂想法的合理转译。下面通过伦敦地铁线路海报演进作为转译载体的视觉呈现例子,来看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目的(物、认识)—想法—转译—呈现的整个过程。伦敦地铁线路的海报设计无疑是海报设计中转译思想运用得极好的一个经典例子。亨利·贝克是一名英国的工程测绘员,他创作的新伦敦地铁图打破了传统地铁线绘制常规,具有非凡的独创性。在亨利·贝克的设计出现之前,伦敦地铁由于快速扩张,导致地铁线路图纵横交错复杂异常,虽有颜色作为区分,仍旧难以阅读,正如伦敦交通博物馆的高级馆长所说:“AndastheUndergroundlinesweredevelopingandexpanding,thatmapwasbecomingmorecrowded,especiallyinthepocketversion(随着地铁线路的持续开发和扩张,地图变得更加拥挤,尤其是体现在口袋书的版本中)。”⑤在1908年版本的线路图当中,设计师极其忠实地呈现每一条地铁的线路与真实地理比例,导致伦敦市中心被大量标注点所淹没,而郊区则是零星点阵,虽然是极其真实的呈现,却不是好的海报设计,未曾对转译的易读性进行拿捏,导致这份线路图异常混乱。而在亨利·贝克1931年与1933年绘制的伦敦地铁线路图中,他为了易读性抛弃精确的地理关系,以一种简洁优美的方式表现出复杂的伦敦地铁线网络系统,这种转译方法不仅提高了地图的易读性,也蕴含了一种潜意识的指向,它让郊区看起来离市中心更近,展示了人们从城郊到市区有多么方便。这份伦敦地铁图海报深深嵌入伦敦居民日常生活文化当中,独具匠心的转译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待现实的复杂问题,并将其简化,达到了良好的传播和实际应用效果,也正如伦敦市给予亨利·贝壳的牌匾上所说:“Changedthewaypeoplemove。”伦敦地铁的例子同样也契合了中国传统思想中“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⑥
三、传统海报设计中的转译形式
传统海报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中基于纸媒传播方式的设计类型诚如帕特里克·弗兰克在《视觉艺术原理》中所说:“设计师借助图像在海报中承担了主要的诱导说服作用,并且在构图上占据主体。”⑦转译就是将“说服作用”通过设计置于海报中的一个创造性过程和呈现方式,体现出传统海报设计与转译之间思与见、演化与创生的相互关系。
(一)思与见。设计师作为海报的传达者,是设计图像交流过程中信息的发出者,是基于目的而进行设计思考的主体,“转译”是设计师在对事物或设计目的充分理解后,运用恰当的方式将其在海报上呈现的一个思与见的过程。海报作为设计师思维的具体视觉呈现,具有可视性。“眼睛是通往大脑最直接的信息通道。”海报设计作为一种可视化语言,它不同于文字信息,不是一种简单的翻译行为,它是设计师基于一定意图进行的有目的的可视性创作行为,是利用人观察世界最重要的视觉感官来与事件发生联结,是一个“见”与“解”的认知行为,使之与他人发生互动,产生交流。原研哉曾有一段时间为伊势丹美术馆制作宣传海报,在美术馆海报的设计中,一旦主题固定了,可供设计师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小,但在理查德·埃斯特斯的超现实主义画家的展览会上,海报用了他最著名的一幅画,由于超现实绘画中绘画独特质感的消失,海报成品看上去并不像一幅画,更像一张照片,让人难以辨认到底是照片还是绘画。于是原研哉在最后海报视觉呈现中,将“这是绘画”这样直白的广告词加入其中⑧,这样一来就达到了传达的目的,良好地契合了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经过原研哉独特的转译,海报顺利完成了“思”与“见”的统一。
(二)演化与创生。广义来说,当人类将特定信息记录在可长期保存的石壁上进行信息传递的时候,具有简单信息传递功能的传统海报便开始存在了;狭义的传统海报应当是从纸张、印刷技术发明和普及的时候开始的。随着媒介的演变、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文环境的丰富等,海报设计也在不断地演化着自身,它的演化紧跟着时代的浪潮进而体现出不同的历史讯息,而与之相伴的则是设计师对于不同时代认识的转译,在不断创生的转译当中保持海报设计的时代风格特征。例如20世纪20年代俄国“构成主义”思潮影响下的苏联海报,反映了早期共产主义革命的狂飙精神,而进入斯大林执政后期,则统一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面貌。进入21世纪来,在商业海报设计当中,海报设计的传达目的也从传达商品信息渐渐向传达商品的使用感受、身份象征、品牌价值概念的方向转变。这种以海报作为具体呈现物的演化和设计师根据当时社会观念、文化价值等在海报上做出的转译,恰证了在历史中不断演化的传统海报和与之不断创生的转译之间的相协共长。
四、传统海报设计中的转译特征
海报设计中的转译是设计师的主观设计活动,它深深烙印着设计师的风格特点,不同国家、不同教育经历、不同设计经验的设计师,他们在对相同事物进行转译的时候也必然有着截然不同的海报设计呈现效果,一言以蔽之,“转译”必然受到文化环境、传播目的、传播媒介等的影响,进而呈现出自己独有的特征。
(一)文化特征。正所谓科学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有,在设计当中,设计没有国界但是设计师有,所以设计师在将自己的设计意图转移到海报设计中时,必然带有设计师所在国家的文化特征,这是毋庸置疑的。我们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海报为例,同样是展示奥运会,但是为了突出国家形象,海报的设计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视觉效果和设计理念,充分体现了设计师在转译中受到国家历史文化的影响。2008年北京奥运会海报设计的主视觉由奥运口号、会徽和吉祥物共同构成,在海报视觉呈现上交叉使用。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充分体现了奥运精神和中国人民对世界和平的美好祝愿;会徽由中国传统印章、篆书的“京”、汉语拼音和2008以及奥运五环共同构成,充分展示中国文化特色;吉祥物由象征海洋、森林、火、大地和天空的五个福娃组成,并取“北京欢迎你”的谐音命名。整个海报设计的主视觉体现出设计师在设计转译过程中充分考虑并融入中国文化特征,以此展示国家形象。而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设计呈现中,奥运会会徽却未采用伦敦当地的传统标志或色彩,奥运吉祥物“文洛克”采用萨洛普羊为原型,头上带有黄灯标志象征伦敦的出租车,手上则戴有象征奥运五环的“五色友谊手环”,从而引发广泛的讨论。虽然设计师在会徽的设计中未采用伦敦元素,但这也恰恰是英国设计“创意内核”的特殊转译,有着鲜明的伦敦特色。
(二)合目的性特征。合目的性是所有设计类型必然包含的基本特征,但是在传统海报设计当中,合目的性则是它最为基础也是最为突出的表现特征,不同于产品设计是实用与美观的统一、环境设计中人与环境的相互协调、交互设计的人机友好等,海报设计更多承担的是对信息的准确传达与告知,设计师也是为了达到这个设计目的从而采用丰富的设计形式与设计方法进行具体视觉呈现。诚如米尔顿·格拉泽所言:“设计就是通过您可以控制或掌握的任何方式进行清晰的沟通。”这种“清晰的沟通”就是设计师转译的结果。作为设计师要费尽心思地寻找吸引、告知、说服、取悦受众的转译方法,无论是公益海报中的告知与启发,还是商业广告中的诱导,海报都应是设计目的的精准传达,所以“转译”也应具备合目的性的特征。结语传统海报设计中,“转译”是沟通设计师与设计作品之间的“桥梁”,设计师要紧密结合时展与所处语境,运用“转译”的方法将设计目的通过设计行为准确赋予海报,以达到信息传达的目的;传统海报则是设计师抽象思维的可视化呈现,是设计师设计思维转译的具体产物。转译与海报设计之间是不可见与可见、思考与呈现、创生与演化的关系,只有处理好转译和海报之间的相互关系,正确了解传统海报设计中“转译”的特征,才能更好地进行信息的准确传达,发挥好“转译”的“桥梁”作用。“转译”是一种以目的为导向、文化为内核、创意为驱动的设计过程。随着当今时代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海报设计中的“转译”已经不仅仅囿于传统的纸媒,而是呈现出多媒介发展的态势,利用好“转译”的方法,海报设计在这媒介纷呈、信息爆炸的社会中能够将自身的预设信息进行更完美的呈现,进一步加强海报设计信息传播的有效性。
作者:姚毓彬 单位:澳门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