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设计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海报设计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海报设计论文

广告海报设计论文

一、汉字的视觉符号特征

(一)汉字构成之六书法制。汉文字基本包括了“象形、形声、会意、指事、转注、假借”六种文字构成组合方式,即“六书”。它阐明了汉字的结构形体和使用方法的造字规律。汉字在其演化进程中始终维持了象形符号的基本形态,有着诉诸直觉的审美特征。并在原有的构成基础上以六书法则进行多种不同组合,不断丰富着汉字的信息传达容量。

(二)汉字构成之永字八法。汉字结构基本是由笔画构成。“永字八法”中包含了点、横、竖、撇、捺、折、弯、钩等笔画。通过笔画的不同组合搭配,加上不同字体的运笔变化,使汉字的书写富有气韵生动的形式美感。汉字结构决定了字符的基本形态,是在平面上综合基本笔画并且和谐构建的体势空间。认识汉字结构,实际上就是培养超前的形象空间和构图意识。书法的顿挫徐缓则代表中国所特有的线条抽象造型艺术。这种书写文化,重视线条的排列组合与构成意境,凝聚着国人对美学原则的把握。其秩序的明朗均衡、比例的疏朗严谨,构成为一种流动的视觉感受。由于汉字具有独立的形态和概念,并始终保持了象形符号和图像图式的基本要素,汉字中独特的造型艺术以及所凝聚的思维方式,不仅贯穿于我们的渊远的文化历史,也能够直接影响和启发现代人的设计思维模式。因此,汉字无疑是人类社会最为成功和伟大的图形符号设计,可将其纳入平面设计的概念和范畴之内。

二、汉字的平面设计特征

笔画是汉字构成的最为基础的元素,汉字结构的方式不外乎为独体与合体,两者同时具有文字和形态意义上的完整性。其中按形式又可分为半包围、全包围、左右、上下等等。每个汉字的结构组织均演绎着和谐、平衡、对称等构成形式美的原则。

(一)汉字的点线面。汉字的笔画和部首即是点线面,是基本构成要素。在汉字的视觉设计中,将长短曲直不一的点线进行安排,集点线于面,进行有序同构。汉字笔画具有宽窄、高矮、圆方等不同特征,点和面分布在方块的面之中,有着疏密有致的错落。再由书写到书法,由篆写到各种印刷体,风格迥异,均体现出汉字构成中点线面的可塑性与多样化。

(二)汉字的设计构成。汉字笔画结构严谨,体现了自然的平面构图美学价值。其讲究均齐、对称、平衡美,富有节奏和韵律,在视觉上有着相互联系又具有相对独立的特点。汉字的整体构型呈现二维的平面,秩序井然。多种笔画和结构的组合方式分布在同一平面里,不越雷池地同构与组合,体现了空间布局的逻辑合理性。在组合上则具有相交、相接、相离等变化形式,多种灵活的排列方式丰富了汉字的可设计性。汉字的笔锋粗细、紧松疏密、间架结构等因素构成了变化万千的动态空间。尤其是中国书法,具有谋篇布局的结构“章法”;注重对位置和势的经营;有着刚柔相济的线条流动而形成的法度动势以及意形感。

阅读全文

关于儿童画的海报设计论文

1海报设计的起源

我们可以注意到在早期的艺术都是以简单、写真、表现生活的真实。与儿童绘画体现的是一样的效果。儿童绘画就像早期的艺术设计一样。写真、简单、特点明确。美术由此慢慢发展起来,海报的设计也是在美术发展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开始慢慢展现出来。首先,海报这一名称,最早起源于上海。旧时,上海的人通常把职业性的戏剧演出称为“海”,而把从事职业性戏剧的表演称为“下海”。作为剧目演出信息的具有宣传性的招徕顾客性的张贴物,也许是因为这个关系的缘故,人们便把它叫做“海报”。

2儿童绘画中对海报设计的关联

儿童绘画跟海报设计可能有很多人看不到他们之间的关系。分析儿童绘画在颜色上与海报设计之间的联系。我们提到儿童绘画首先想到的是儿童画颜色丰富,用色大胆。在他们的眼中不会有我们学习的冷暖色。在他们眼中看到什么就画什么,想到什么就画什么。我们可以发现,在他们的眼中太阳就是大红色,树就是绿色,天空就是全部为蓝色。在我们绘画中太阳我们会加上黄色,天空会加上白色。这些颜色都是我们后续的按照所学习的颜色加上去的,虽然颜色柔和了些许,但是与儿童画想比失去了原有的色彩。反而没有原色更加舒服,感觉更加粗旷、朴实、明快、吸引眼球。特征也不再那么明显。其实仔细分析的话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海报都有与儿童画相似的色彩体系。我们单看用色,我们会发现他的用色单纯,色彩名都比较高,给我们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对比儿童画我们可以看到一样的效果。儿童画色彩简单明快,不会注意透视构图,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感觉与想象去绘画,这个反而达到了我们想不到的效果。再次就是儿童画的构图与海报设计之间的关系。儿童画我们可以看到线条粗旷、稚嫩,而且手法简单淳朴,给人们一种很容易亲近的感觉,同时在构图时他们不会考虑到透视,远近的关系。他们凭借自己的第一感觉去模仿、去夸张,我们反而感觉这种表现手法更加能够传达出一种神韵,一种自然、纯真的质感。在儿童绘画中没有原则的原则去构图,没有比例的约束反而更加能够引起人们的眼球,传达出更加明确的思想。最后就是儿童画的特征以及线条运用。儿童画特征很明显就是用色丰富、天马行空。他们脑海中各种奇幻的想法,都是无拘无束的设计与思考,都值得我们去借鉴。在所画事物的整体设计上,儿童画能够明确的抓住事物、人物的特征。在笔者的研究当中,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从刚开始的用色构图来模仿,到现在的及简状态,这也是一个慢慢成长的过程,现在设计都在推崇简单,有就是无,无就是有。这是未来的趋势。极简笔者觉得就有必要提一下日本的设计。我们不可否认日本人的设计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他们由于国家面积比较小,练就了他们精致、简约的设计风格。其实中国跟日本的自然地理环境不一样,因此也有不同的审美标准跟要求。“日本人生息的世界非常狭小,几乎没有大陆国家那种宏大严峻的自然景观……由此养成了日本人纤细的感觉和纤细的情感”。他们在禅宗思想上也是“以韵味胜,以精巧胜”。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儿童画其实是可以给予我们设计师学习与研究的。

3结语

其实世间万物都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就像我们刚刚开始学习设计时,总是很简单,想让画面丰满,颜色绚丽但是苦于没有想法没有元素。到后续的学习与成长以后开始慢慢做减法。想办法让画面显得越来越简单。就像这个历史来说,刚开始史前艺术——岩画,只有线条,到后续的先秦、秦汉时期以至于到清明跟近代美术,开始变得繁琐的花纹。到现在以简单唯美。简约而不简单。总之,设计、艺术是相通的。我们可以通过设计再设计,也可以通过不是设计发现设计,

作者:申珂艳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

阅读全文

残缺图形海报设计论文

一、“形”残“意”延

人们往往对容易感知的事物感到乏味,甚至是失去兴趣,要想突破这种模式,就需要对海报主题图形加以改变和简化,而图像自身的“断”和“分”就会打破这种视觉上的完整性,提出问号,吸引受众注意,提高记忆指数,产生一种新的视觉感受。近几年来,在海报设计中有许多运用了这种海报主题图形的“残缺”技巧来设计作品。在著名的陈放教授设计的胜利招贴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反对战争的招贴海报,画面上无需多余的解释性文字,用残缺的V字形手警示我们胜利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运用照片的负底片的形势更能完好的诠释出胜利这两个字的实现,画面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促使人类对自己的行为不得不做出新的审视与反思。在第二届“靳埭强设计基金奖”中获得“未来设计师大奖”的海报《圆》,它也是运用了这种图形的“残缺”,意喻“延续”来传达台湾这块宝地是中华名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报主题以一块玉镯为主题图形,以玉镯的一块小缺口来代表中华名族的一块宝地———台湾,而这块缺口成为了全海报的视觉中心,它引发我们国人对这一缺口更深刻的遗憾,引起更多的反思,从而烘托出了我们的爱国之情。

二、换“形”求“意”新

形成残缺美除了自身图形的缺失,海报图形的同构替换也可以产生残缺美,在海报图形同构替换中将一个物象的局部进行“偷梁换柱”式的移植。图形的缺失和替换使原本的信息中断,形成视觉焦点,并且造成心理的缺憾和阻碍,使阅读受阻,但视线很快又被新的替代物所吸引,形成新的视觉焦点、中心,引起受众的注意。在环保公益海报中,有这样一张海报,为了更深层次的表达保护树木的诉求,海报设计人员在被砍伐的树桩上嫁接了一只血淋淋的断裂的人类手指形态,用血淋漓的手指形象与被砍掉的树枝替换,也起到了一种警示的作用,借助形象外在的一种力量与影响来表达破坏树木就相当于人类自己的自杀,给人以深刻的反思,要珍爱树木,珍爱自然。残缺图形是在破坏中寻找新的生命感与语义的过程。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副教授袁由敏创作的《融合》,海报的主体图形也是运用长颈鹿的动物形象作为画面的外在主体轮廓,通过这层外皮我们可以惊奇的发现,长颈鹿中指代的画面正是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的著作不完整的《蒙娜丽莎》用两种图形的同构寻求一种幽默和新意,这种同构手法所造成的残缺,颠覆了人们头脑中惯有的视觉体验,从而传达“意”的新。

三、海报画面的构图在于意的“完整”,形的“缺失”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有舍才有得”这要求我们不要一味的追求完美,有的时候舍弃也是一种睿智和胆量。做人是这个样子的,当然设计也是如同,海报设计的大小尺寸都是固定好的,并不意味全部占满就是一种美,有的时候在旁边一角剪掉或折掉一角,在画面的构图上留有一定的空白,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而“形”的缺失,意在引导画框外想像空间的创造,借此达到形的“完整”。如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设计系主任李少波所设计的《澳门回归》,画面的中心是中国古代青花瓷盘子,而盘子边缘的空白部分则寓意着澳门还未曾回归的事实,盘子外面正冲向盘子空白处的龙神奇地体现了澳门回归祖国这一标志性事件。为何盘子的右部是缺失的,这正是引发我们深思的地方,澳门回归了,但台湾还未曾回归,运用构图上盘子残缺的一角代表台湾还未曾回归,盘子的右部暗示中国还未曾“完整”。此张海报烘托出了浓厚的爱国热情,表达出期盼祖国能早日团圆的意念。而这种构图上的残缺的表现手法并不是随心所欲,毫无章法所言的,它应海报主题内容所言,以所要表现的内容为前提进行运用的,这种形式必须为所要表达的内容服务,从内容出发探索形式,根据主题的需要减去多余的成分,着力表达你要传达的内容主旨,使得这种形式更吻合于主题的表现,以求得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作者:李梅 单位:湖南女子学院宣传统战部

阅读全文

文字变形海报设计论文

1海报设计中文字变形设计的应用意义

在海报设计中,文字除了作为一种信息的表述媒介之外,通过对文字进行变形处理,可以使其更加符合海报设计中相关内容的表现以及增强情感传达的作用。通过图形化的方式来吸引观者的注意力,也非常符合海报这一宣传媒介的视觉传达特性。将海报中的文字进行一定的变形设计,能够使文字更加具有可观性,并且,将文字进行变形设计,使文字的外观更加符合海报所表现的内容以及主题,可以在增添文字的视觉效果的同时,使得文字的含义能够更加轻松的被观者所接收与理解。在当代的海报设计中,文字的变形应用已经是非常普遍的存在。将文字进行变形设计,可以使文字更加具有趣味性,从而真正的达到传递信息以及吸引受众眼球的双重目的。

2海报设计中文字的应用原则

2.1表达海报的主题内容。

在一个完整的海报中,文字所起到的首要功能也是其最重要的功能即是表现出海报所需要传达给人们的内容。因此,无论是何种类型的海报文字设计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能够将设计者需要通过海报传达给人们的内容清晰鲜明的展现出来。这种表达海报内容的清晰性、准确性的具体要求就是无论是海报中的文字以何种字形、何种方式表现出来,都必须考虑到文字的可辩性,即所设计的文字原型能够被人们所理解。只有尊重文字的可辩性,才能使文字在海报设计中发挥出其传递信息的最重要作用。只有确保了海报中的文字设计可以清晰明白的向看到他的人传达出商家或者设计师想要传达给人们的信息,才能够在保证文字可辨识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对于海报文字设计的其他设计感以及更深层次的含义进行研究与发掘。

2.2具有一定的创意性。

在海报设计中,独特的文字设计可以给人以独特的新鲜感。从人类所接收信息的途径来看,视觉所接收到的信息是最先被人脑所感知的,因此想使得海报设计中所表现的内容能够在第一时间被观者接收,那么拥有独特设计性的海报文字无疑能够在第一时间抢占先机,达到吸引观者注意的目的。在海报的文字设计中,将其表现的文字根据海报的内容与主题进行适当的重组与变形,将原本单一呆板的文字文本形式通过设计师的巧妙安排重新构造,无疑能够给海报增添一份独有的新鲜感。在设计海报文字的创新表达时,设计师可以根据文字的内容来对其进行重新设计,使海报中的文字设计能够摆脱文字单一的、通过内容来传达信息的方法,而能够使文字在外观上也能够将信息更贴切的传达出来。将文字的形式通过创新的设计重新表达出来,不但能够更加凸显海报设计的主题,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文字摆脱呆板无趣的叙述功能,从而使观者能够对原本不甚注意的文字内容产生兴趣。

阅读全文

水墨艺术海报设计论文

1中国水墨艺术在海报设计中运用的意义

1.1水墨艺术代表的传统文化顺应时展需求

在大学课堂以及设计行业,对水墨图形利用设计软件进行后期加工和处理,这种技术使得水墨艺术在海报中的运用变得更加便捷,并且用电脑辅助可以达到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弥补水墨画某些地方的不足,比如色彩的渐变效果和背景色的渲染等。这一技术让水墨艺术变得更加现代化,增加了它在现代化设计中的运用频率。

1.2水墨元素中蕴含的文化特性迎合海报设计的发展需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使设计师突破常规,他们在注重传达信息的同时,更加注重富有创意的设计和对传统文化的发掘。水墨艺术中的创作者们从没停止过对和谐的艺术境界的追求,这种境界是一种心灵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创作者们对水墨元素进行不同的重组和搭配,浓缩成具有代表性的标记和符号象征,来表现不同的设计主题。不同的是,海报是运用带有鲜明现代化特色的元素,而水墨画是运用传统风韵的色彩,这种表现更加单纯直击人心,因此现代设计师更加倾向于用一种中国式的符号模式来表达整体的精神世界。同时将现代化的符号转化为传统的水墨元素,这对水墨画本身也是一种突破和创新,这样的设计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品位,又不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韵味。

1.3开辟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的新纪元

海报与水墨画的完美结合,也为后代的设计师们提供了一个借鉴,让他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更多传统与现代结合的设计风格,使中国千年文化艺术符号得以重生与弘扬。在现代社会中,设计师拘泥于传统的设计技法已经远不能满足这个时代的发展要求,因此我们需要把传统的文化和思想当成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和提炼其中精华的部分,创造出一种新的艺术设计风格。但不能只拘泥于本土文化的现代化,也需要学习外来文化的现代化风格,确定中国设计文化的定位,才能赋予海报设计新的内涵与意义。

阅读全文

电影海报设计论文

一、王家卫的电影海报特点

王家卫的电影海报逐渐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风格特色,形成了其标志化的象征,对此可以总结出王家卫电影海报的两大特点:一是独特的视觉性,王家卫的电影海报往往通过画面结构、色彩渲染来表达平面视觉语言,善于利用设计元素来营造与渲染情感氛围,给观众耳目一新的视觉审美感受,在第一印象中就能让观众对其念念不忘;二是极富感染力的叙事性,为了在叙事上达到渲染的效果,王家卫的电影海报常常从细节入手,通过合理的取舍、创意的组织来表现影片最吸引人之处,从而准确抓住观众的好奇心理。因而,王家卫的电影海报与其电影作品一样充满了浓浓的艺术气息,同时也不忘满足电影的商业性特征,可以说王家卫的电影海报真实达到了视觉与叙事的双赢。纵观王家卫的电影海报会发现,他极擅长在空间上大做文章,尤其深谙“方向”这一空间设计元素的使用之道,在海报空间组织结构上利用海报人物中的不同方向为观众营造不同的视觉与心理感受,从而达到视觉上的冲击。同时,色彩处理也是王家卫电影海报中的一大亮点,通过色调的明暗处理、色彩的合理搭配,从而营造出一种朦胧、迷离、虚焦的视觉效果,此外再加上各种不同效果的美术字体,通过诗意的文字来传达影片的内容,发挥文字的联想叙事,进而增强了海报视觉与叙事的艺术审美魅力。而这些电影海报设计特点共同构建了王家卫电影的风格特色,将其电影事业推得更高更远,成就与巩固了王家卫在中国电影界的地位。

二、视觉与叙事双赢的王家卫电影海报设计

(一)直白的视觉与叙事表现力

电影海报作为一种宣传方式,其所具有的商业性不言而喻,王家卫的电影海报也是如此。与其他电影海报设计一样,王家卫也懂得利用明星效应来为自己的电影作良好的宣传,因而其电影海报设计中呈现出直白的视觉与叙事表现力。观众对于此种电影海报设计往往非常喜爱,以电影中主要人物的明星扮演者为主要的海报设计元素,通过海报上的电影明星能够很好抓住观众的眼球,而后吸引观众进一步仔细查看海报上的其他信息内容,包括片名、导演、演员等。当然,这种直白的电影海报设计也需要注意利用明星来拉近观众与影片的距离,从视觉上营造出电影明星与观众交流的遐想,以加深观众对电影的印象,利用平面视觉语言向观众展开独特的叙事,进而为电影带来良好的宣传效益。如在《阿飞正传》(1990年)的电影海报设计中,海报里都是主要演员的不同人物造型,可以说是一个明星大集合的海报画面,其他演员都是独立个体的形态,唯独梁朝伟与刘德华两人好似一对联系体,只见他们相向而坐好似存在眼神或语言的交流,不得不说这些演员阵容对观众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又如《东邪西毒》(1994年)中的电影海报设计,同样以主要演员为海报的主体,所有明星演员在海报中围绕成一个圆形,将演员在影片中的造型以特写镜头的方式展现而出。再如影片《堕落天使》(1995年)的电影海报设计,演员黎明戴着墨镜手中持枪表情严肃的瞬间画面占据了整个海报的左上角,而海报的右下角又是黎明特写镜头的回眸,左下角是李嘉欣低头略带微笑的画面,整个海报画面显示出直白的演员阵容,同时其图片结构秩序又富含深意叙事,极易勾起观众的观看欲望。由此看来,王家卫对观众的审美心理了如指掌,直白地使用明星效应来设计电影海报,重点突出演员造型,同时通过匠心独运的图形秩序规划以达到视觉与叙事的双重表达,并且还能有效实现对电影作品的宣传。

(二)朦胧的色彩视觉与文字叙事

在电影海报设计中,色彩是其中重要的元素,能够为电影海报设计渲染出不同的视觉效果,从而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朦胧感、神秘性的图片能够很好地勾起人们的好奇与探寻心理,因而在进行电影海报设计时,设计师抓住了观众的这一心理,通过朦胧的色彩处理来营造出神秘意境,同时利用模糊的文字表达来深化影片的主题,以此来激发观众的观看兴趣。为了使电影海报能够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设计者在准确把握了影片内涵之后,在视觉图像中运用朦胧色彩处理来渲染整体的电影海报设计,并从艺术视角出发创意性进行构图,从而使图片元素与色彩达到融合、衬托的艺术效果,以刺激观众的审美感官,微妙地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事实上这种设计手法看似简洁、干练,但却能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很好引起观众注意。而王家卫的许多电影海报都具有朦胧的色彩视觉与文字叙事效果,彰显了其电影海报设计的艺术风格特色。如《旺角卡门》(1988年)这部电影的海报设计,以暗红色为整个海报的主色调,在一个红色的电话亭中身着白色T恤的刘德华与身着黑色连衣纱裙的张曼玉深情拥吻,此时电话亭中的金色质感、红色背景与演员衣服颜色完美融合,营造出一种朦胧的、兴奋的视觉体验。而在海报的下方,同样出现了暗红色的“astearsgoby”字体,令这部影片的英文标题也具有朦胧叙事感。又如《花样年华》(2000年),其中的电影海报在色彩设计上呈现出复古的色调,只见张曼玉穿着暗蓝色的旗袍低头轻靠在被金黄阳光笼罩中的墙壁上,而在她对面站着身穿黑色西服的梁朝伟,他一手捏着嘴上的香烟,另一只手插在口袋中低头而站,墙壁上折射出他的倒影给观众营造出一种孤独之感。而海报下方是白色的“Inthemoodforlove”英文片名与中文字体“花样年华”,此时海报上的色彩处理具有一种迷离、黯淡、朦胧的视觉与文字表达效果。

阅读全文

新媒介下现代海报设计论文

1新媒介对海报信息传播的影响

人类历史上的传播方式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传播媒介也经历了众多演变,从结绳记事到今天的数字媒体,这些都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巨大影响,这其中就包括海报设计。作为信息传递和接收的手段、载体,新媒介传播下的海报设计同传统传播方式相比就有了新的内涵。新媒介下的海报设计视觉语言在信息传播中也表现出许多新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传播模式多样性与针对性

相对于新媒介传播,传统媒介的传播方式是“一对多”,即固定信息源下的“点到面”形式,而新媒介传播下的信息传达方式具有更丰富灵活的多样性,即从信息源到目标受众的方式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一对多”,更可以是“多对多”,甚至“多对一”的形式。并且在接收信息的迅捷上看具有同步传播的特征,使得信息接收更为自由和便利。传统媒介传播下的海报设计更多体现为“公共性”,是为更多人服务的,艺术创作完成以后要进入公共场所或公共媒介,而新媒介传播下的海报设计作品不仅具有强烈的开放性、随意性,而且更具有“个人性”,甚至可以将其理解为专为个人而设。

1.2传播内容的数字化和多元化形式

数字化是信息时代传播的重要特征体现,它是计算机对信息处理并传播的一种处理过程,即将常规状态下的信息元素转变为一系列的数字、数据,用来表现错综复杂的现实世界,并进行信息传送。可以说,“数字化”是新媒介传播的主要特征,它使得信息流动纵横全球,一个能够交互式传递数据、图形、图像和声音的高流量的信息网因此产生。新媒介无疑是当今最引人注目的多媒体技术,它实现了现实世界的数字化信息传送,这也就包含了现实信息中的多元形式,包括各种图像、文字、声音等,将其转变为模拟信号,传达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这就使得现代海报依据新媒介的这种特征,可以具有更广泛的内容表现形式和传播途径。

1.3超人际的图形、图像符号传播

阅读全文

民族文化旅游海报设计论文

一、传统艺术元素

传统文化艺术是拥有蕴涵富足的宝藏,它所蕴含的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审美角度、立异精神和艺术作品都对现代海报设计有着深刻的启示与借鉴作用。中国富含深厚的文化特性决定了现代海报设计独特的东方文化韵味,也形成了大量具备东方神韵的海报设计元素,这些元素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早已渗透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些元素运用在旅游海报设计中就可以被更多的人所认可,由于在中国这个特定的区域里,这些具有深刻涵义的传统文化也只是自己本民族的人们才能理解读懂。在现代旅游海报设计作品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浓浓的传统中国味。如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人们对中国红的喜爱、对祥云、龙图腾的认可等等。优秀的传统艺术丰富我们视觉艺术语言,是我们探索和发现新的视觉语言、创新视觉文化的源头。首先,确定“天人合一”的审美标准。“天人合一”思想在自然观上强调的“浑然天成”“物我为一”。这样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世界观造就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统一性、辩证性、因果循环的整体思维方式,强调事物各方面辩证统一和相辅相成,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观念。将这种特殊的思维方式,运用到艺术创作当中,则形成了中国当下特有的审美习惯和美学标准。同样,“天人合一”的抽象观念并没有完全停留在哲学的理念中,也渗透到我国古代旅游文化观念中,强调在旅游过程当中不光注重山水的自然特征,更多在意的是人与自然相互交融的境界。晋代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反映出来的归依自然、物我两忘的境界,正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因此,旅游海报设计要根植于传统艺术精华的土壤中,把设计思维糅合到中华民族传统的自然观、哲学、思维方式中,取得意想不到的审美效果。其次,追求“发于天然”的艺术造诣。唐代张璪则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意在把绘画艺术融入自然中,以自然为师,结合创作者心理情感,并将情感与写实融合在一起,两者交融呈现出最好的作品。这种追求“发于天然”的艺术精神反映在旅游海报设计中,则更多的是强调人们通过海报视觉符号而达到身临其境、置身其中的感受和体验,缩短游客和旅游地之间的空间和心理距离。再次,符合“美善统一”的价值规范。“美”与“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因此产生的传统审美形态就必定带着极高的道德意识。也就是说,艺术作品不但是视觉刺激的产物,也是社会价值规范的产物,包涵了人对自然生命欲求和现实社会的道德规范。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松竹梅象征友请与坚贞,大象宝瓶象征太平吉祥,石榴桂圆象征多子多福,仙鹤青松象征延年益寿等等,它都表达了人们求美求善的和谐愿望。因此,旅游海报设计不仅要表现旅游景区美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而且不能脱离人们的审美标准和道德规范。孔子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君子比德”之说就是寓道德修养于旅游审美活动的突出表现,对旅游者的道德感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宗教文化元素

“宗教情感与艺术的审美情感存在一定的差别,宗教中的如痴如狂的崇拜、义无返顾的献身、惊心动魄的自残行为,往往是与个人的生活目的、人生的价值等道德观念直接相联,而艺术审美情感与道德观念的联系则是间接的。审美活动本身只诉诸人的感情,通过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和认识,获得精神上的愉悦。”由此可以看出,宗教与艺术两种思惟方式在运用想象和幻想把握世界的过程中异曲同工,相互共存,异同结合,使它们在对世界的认知和反映中,形成了相互浸透、相互交融的现象,使宗教中融入了艺术元素,艺术中渗透着宗教因素。同时,宗教与艺术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本领与方法又是同根共源,相辅相成,都运用了丰富的思维方式。黑格尔在《美学》中说:“如果谈到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而民间传说,图腾符号,原始歌舞、艺术与仪式等宗教活动同样使用了丰富的想象,并且最大程度的利用与发展了这种想象。丰富的联想和幻想,既是艺术思维的首要特征,也是宗教活动的主要方法。在现代社会当中,当宗教与旅游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时,旅游成了宗教传播、交流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宗教则成了旅游活动的重要动力和目的,宗教蕴涵富足的旅游资源,旅游则增进这一资源价值的完成,将其转变为现实的旅游产品。在漫漫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宗教造就了绚烂的精神文化和光鲜的物质文明,开辟了丰富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许多宗教文化的景区已成为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优秀宗教文化资源与文明旅游行为充分结合,更好地宏扬传统宗教文化的精髓,尽显宗教规范人道德、净化人心灵、升华人境界的积极作用,更好地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宗教文化元素在现代旅游设计中的运用,首先要建立在对宗教理解的基础之上,而绝非的轻易挪用对某个图形符号。只有宗教思想与旅游海报设计语言完美结合,精确传达设计理念,才是宗教文化与旅游广告互动关系的体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宗教思想的逐步认识,使得宗教信仰中图腾符号的利用价值得到不断延展,虽然图腾的原始意义发生了本质的改变,但体现宗教意义的图腾符号或宗教传说也已成为某个宗教旅游的象征或标识,给现代旅游海报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元素。如中国联通标志,选用的是源于佛教八宝题材的“盘长”造型,取其“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之意,通过其文化的气息与亲和力来传递企业的精神理念。

三、民俗民风元素

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目的也向文化旅游发展,以展示民族地区风貌、弘扬民族文化的民族区域旅游愈来愈受到大家重视,地位日趋提升。一些具有民俗文化特点的旅游区将该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吸收并加以发展利用,开拓了通过旅游发展,开发宣传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通道。通过旅游开发,政府大力加强对当地民俗文化宣传的扶持,加强对旅游目的地的重视和保护,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参观,在资金和管理上的投入,将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和条件。如屈原故乡每一年端午节前后举办赛龙舟活动,已成为三峡地区主要的民俗文化旅游活动,并利用这一特殊性主题开拓其它更多的旅游活动。现在对旅游地的欣赏更多的人已经开始转向民俗文化的审美。春节期间越来越多的人走向农村,关注那里的腰鼓、社火、庙会。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民族,因为生存讲条件、历史境遇的差异,构成了各具特色的民俗民风,这是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一笔具有极高价值的民族旅游资源。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民族文化、民间传统、古老风俗的情景再现,更加迎合和丰富生活在现代多元文化社会中的人们的求新、求知、求同、寻根等心理满足感。民风民俗指那些突出表现每个民族特点和他们所居住地区的地方性特征的因素,从服饰、饮食、礼仪、节庆活动、婚丧嫁娶、文体娱乐、乡土工艺,到需要细心观察、深入体会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审美趣味等。在相应的旅游广告中应突出民俗文化元素,如刺绣、剪纸、年画等都是带有民俗特色的民间装饰风格的饰物,了解各个装饰饰物的特点、风格、寓意,就可采用其特征进行艺术提炼。以现代的审美意趣对已有造型和文化元素加以提取、改造和运用,使作品保存了传统艺术的神韵,带有鲜明地域特征,同时也更富有时代特色。面对日趋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旅游即将进入销售导向的营销主导时期,旅游海报在广告宣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把旅游海报作为跨文化交流的营销工具,进行系统的营销规划和运作,抓住民族文化传统视觉符号所蕴含的精神方式与审美内涵,汲取外来优秀的思想意识、方法手段,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创作一批既具有民族化特色,又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旅游海报,不断推进民族地区旅游广告产业化进程,全面带动我国内陆开放的生动局面。

作者:张莉 单位:宁夏大学美术学院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