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专业竞赛工业设计实践教学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越来越多的高校将专业设计竞赛纳入工业设计学科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作为考核学生成绩的一项专项指标。分析其原因,首先,专业院校数量庞大,对教育成果的评价模式存在片面性,使专业竞赛成为相对直观的、可量化的评价标准;其次,国内竞赛主办方多为企业或者政府机构,专业竞赛成为沟通学生与社会的桥梁;最后,国际竞赛的相对权威性,使专业竞赛成为衡量专业办学实力和成果的砝码。但专业竞赛在工业设计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相应的利弊关系,只有充分认识其利弊关系,有针对性地选择设计竞赛内容,将其融入教学环节,并且采用正确的竞赛引导和辅导方式,避免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忽视和对设计实践的错误认知,才能充分利用竞赛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设计竞赛;实践教学;评价标准;利弊关系
新时代社会发展、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以及生活水平的提升都需要创新的力量,都需要通过艺术设计以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因此设计的重要性已经成为全民的共识。而对设计行业的从业者而言,关键在于拥有高素质的教育水平和符合全球发展趋势所需要的专业素养。工业设计的学科研究建立在发现生活中问题的基础上,用创造性的方法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将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交叉应用的能力。设计学科的应用性与实践性显得尤为重要,实践是检验学科理论架构的平台,也是检验学生设计应用能力的标准。
一、专业竞赛融入工业设计实践教学体系的缘由分析
其一,专业院校数量庞大,对教育成果的评价模式存在片面性,使专业竞赛成为相对直观的、可量化的评价标准。根据中央美术学院许平教授研究团队的统计,2010年我国开办设计类专业的院校已达1448所,共计6593个专业,入学人数达到407761人。以大学四年学制计算,迄今为止,全国学习设计相关专业的在校学生人数就有近百万人。而据高考填报志愿综合参考系统的官方网站阳光高考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国开设工业设计专业(授予工学学位)的本科层次的高校达350所,数量位居首位的省份是江苏省。开设产品设计专业(授予艺术学学位)的本科层次的高校达430所,数量位居首位的省份是湖北省。以上数据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设计教育规模目前已经超出常态。全国如此巨大的办学规模,需要一个衡量办学成效的相对客观的标准。由于工业设计学科的交叉性特征,无法完全套用工科体系的量化标准,具有很多不确定性和无法量化的因素,因此专业类的竞赛等级和数量就成为判断办学成效的、可被量化的参考标准。基于此,全国诸多高校都以此为标杆和参照体系,将专业设计竞赛列为工业设计学科专业实践不可或缺的一环。
其二,国内竞赛主办方多为企业或者政府机构,专业竞赛成为沟通学生与社会的桥梁。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工业设计的价值。囿于专业设计师的缺乏,再加上企业需要大量具有一定量产可行性的设计方案用于产品的更新换代,于是逐渐有企业开始借助专业性的网站平台开展工业设计相关竞赛,试图通过这种短、平、快的方式在短时间内获取设计方案,缩短产品研发周期,这是国内企业设立相关专业设计竞赛的初衷。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业设计被广泛认识,越来越多的企业设立了自己的产品研发与设计部门。此时,企业认识到竞赛可以获取大量的设计方案,专业竞赛平台可以成为发掘和储备专业设计人才、宣传企业自身的一个平台。此外,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加入举办专业设计竞赛的队伍,如,武汉科技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多次参加的“市长杯”创意杭州工业设计大赛是由杭州市政府、杭州市科技局联合举办的,发挥了政府层面对实体产业的宏观调控作用,有利于促进当地相关行业发展和相关机制的确立。
其三,国际竞赛的相对权威性,使专业竞赛成为衡量专业办学实力和成果的砝码。工业设计是伴随着工业革命而发展起来的学科。以老牌工业国家德国为例,早在1968年,德国的博朗公司就举办了德国首个国际性的设计赛事——“博朗奖”国际工业设计大赛,其初衷是为了鼓励公众探讨有关设计的问题,寻求相对合理的解决方法。而在今天的国际性设计奖项中,德国的红点奖(RedDotAward)无疑是备受人们关注和认可的一项国际奖项,由于其在国际上具有极高的认可度,一度被誉为“设计界奥斯卡”,在国内设计业界和教育界涌起参赛的“红点热潮”。每年类似的大型国际性赛事的入围率仅为2%到6%,并且其评判标准十分严苛,使类似红点奖的国际赛事树立了其在行业内的权威性。因此,企业或者开办设计学专业的高校能夺得红点奖,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企业业绩或者高校办学成效的有力验证。
二、专业竞赛在工业设计实践教学体系环节的利弊分析
1.专业竞赛的益处
(1)将竞赛纳入部分日常教学环节,有助于强化学生内在知识体系的训练参加国内、国际设计竞赛,可以提升内在训练的效果。所谓的“内在训练”,是指在本科低年级阶段所学习到的与专业相关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这些书本知识是需要反复的实践环节加以检验和巩固的。借助适度良性竞争的竞赛平台,有助于激起学生的斗志,拥有明确的目标也会让人更积极、更容易集中精神。将专业设计竞赛视为“练功”的舞台,练习已经学会的基本技法,可以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如果正在尝试一些新设计技巧、方法,也不妨将它送上国内或国际舞台,听听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除了练习基本技法与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更为重要。优秀的作品一般言之有物,再简单的设计也要蕴藏深意。技法可以通过练习变得娴熟,思维也一样可以通过训练变得敏捷。参加国内外竞赛的一个好处,便是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国际上正备受瞩目的重要议题和现象,从而将其转化成设计问题,用创造性思维加以解决。
(2)不断参加专业设计竞赛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设计视野俗话说“见贤思齐”,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是增进修为最好的方法之一,但是要想达到这个境界,首先必须为自己创造一个高手围绕的环境。在解决设计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常会经历以下基本步骤: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时候往往寻找到一个准确的问题要比解决问题困难得多,学生完成这个过程需要依靠自己长期的专业积累和宽阔的设计视野。在专业竞赛前期的准备过程中,学生需要查阅大量相关的主题资料和优秀的设计,在较短的时间内从很多已有的优秀设计中总结出基本的设计方法和参赛规律。在后期的比赛结果公布期间,通过与优秀作品相互比较,可以分析出在不同地域条件、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看待问题视角的差异性,也可以从某些侧面折射出自身在专业学习中的短板和需要努力的方向。
(3)在教学实践环节融合专业竞赛,有利于弥补实践资源的地域性不足工业设计要依托传统制造业,从中国制造业产业集群地来看,主要分布在沿海等地区。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优秀的创意资源集中于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传统业态和资源分布不均也给设计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地域性束缚。如,开设相应设计专业的中西部或经济发展较缓慢地域的高校,到了相应的专业实践与毕业实践环节,往往苦于找不到合适的社会平台让学生参与实际设计实践,造成闭门造车、纸上谈兵。相关的专业竞赛从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实践资源的地域性不足问题。近年来,国内举办了众多工业设计赛事,很多选题来自企业的真实命题,学生可以克服地域差异性的问题,通过参赛参与真实命题的设计实践。
2.专业竞赛的弊端
(1)以专业竞赛为实践教学导向,容易让学生认为参赛是学习的主要目的参加专业竞赛只是工业设计教育中的一环,而不是全部。诚如原研哉在《欲望的教育》一书的中文版序言中所提到的:“设计绝不只是简单地接触‘果实’的行为,而是在长期的生产与消费的大循环系统中润泽欲望的土壤,使之肥沃的手段。设计的意义并不在于创造靓丽的形态,设计的力量体现在探求事物与人类之间潜藏的那种肉眼看不到的关系的过程中,让人们意识到在日常生活的背后隐含的环境形成系统中存在的诸多本质性的问题。”工业设计应该立足于生活中的问题,放眼人、产品、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发掘诸多设计应该关注的本质性问题,而不是仅仅关注参赛、获奖等光鲜亮丽的方面。
(2)以获奖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容易让学生产生急功近利的价值观念相对而言,国内的专业竞赛入围率相对较高,而大型国际设计竞赛的入围率往往只有2%到6%,至于获奖就更难了,从来自全球的数千件甚至上万件作品中脱颖而出并非易事,参赛者不应该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而参加竞赛一旦获奖,伴随而来的就是掌声、荣誉甚至是诱人的奖金等,此时若将设计竞赛视为过程和工具,它也许是学生成名的捷径和练习身手的好地方,但绝不是专业上的终点。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权衡得失,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理念,让学生不要为得失而武断地为自己设限,也不必一味追求由参赛获奖带来的功名利禄。学生借参赛积累经验,没有太多的设计委托方,可以将设计竞赛视为客户进行练习、挑战。学生可以通过参赛检视自己的作品,同时观摩来自全球的作品,开阔自身的视野,提升竞争能力。
三、专业竞赛在工业设计实践教学环节中的有效引导方式
其一,由于专业竞赛与教学目标的差异性,应该注重区别性地选择设计竞赛内容,将之融入教学环节。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是站在整个学科宏观的角度培养学生对于专业系统的认知与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而竞赛仅仅是从某一类产品或者某一问题的视角检验学生某一方面的思维特性与综合设计表达能力。前者与后者之间是一种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因为其目的不同,教师应该注重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引导学生参加合适的专业竞赛,从而实现不同的教学目的。如,在低年级主要鼓励学生参加以创意为主的设计竞赛,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以及综合表达能力;在高年级适当鼓励学生参加以企业命题为主的设计竞赛,侧重培养学生对于产品的结构、工艺、市场定位以及可实现性的认知,从而使毕业生的知识水平与市场、社会快速接轨。
其二,采用正确的竞赛引导和辅导方式,避免学生忽视课堂教学和对设计实践的错误认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媒介的发展,网络上有各种级别和层次的设计竞赛信息,如果教师不加以正确的引导,会使学生盲目参与各项设计竞赛,而忽视了课堂知识的学习。专业设计竞赛的着眼点更多的时候在于一件设计作品的创意,而纸面上的竞赛作品与符合工艺要求、制造成本以及市场需求的产品相距甚远。2015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正式更名为国际设计组织(WDO),在韩国首尔第29届年度代表大会上时隔9年后再次对工业设计的定义作出新的诠释,明确指出“设计是通过其输出物对社会、经济、环境及伦理方面问题的回应,旨在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所以,工业设计更应该关注社会产业发展的整个业态关系,关注产业链结构,这个结构中涵盖了从最初设计构想到最终产品投入市场的全部过程,具体包括市场调研、方案设计、模型制作、样机试用、生产制造、批发销售、售后服务、第二代产品的开发等诸多环节。以中国的城市为例,城市交通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拥有一辆汽车已经成为人们追求舒适生活的目标,但令人困扰的是,如果每个人拥有一辆汽车的梦想都得以实现,那么不断加剧的环境污染、能源耗竭问题会由于大量尾气排放而更加严重,而人们对汽车的需求是不可改变的。21世纪的设计要解决这个问题,就不能仅仅思考人们需要一辆具有何种高科技功能或者炫酷造型的汽车,而应该从多角度研究汽车需求的意义,创造新形式,在研究生产和销售新系统等一系列产业链环节取得进展,同时也要加强与发达地区的协调与合作。一言以蔽之,专业设计竞赛为工业设计的学科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让设计教育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只有充分认识专业竞赛在工业设计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利弊关系,才能充分利用竞赛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
作者:曾力 梁家年 单位:武汉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基金项目:
文章系武汉科技大学教学研究项目“面向工业设计专业竞赛的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编号:2012X90)的阶段性成果;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工业设计)、武汉科技大学品牌专业(工业设计)建设(2010X00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日)原研哉.欲望的教育.张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马兰.浅析设计竞赛激增现象对工业设计教学的影响.美术大观,2012(5).
[3]何铭锋.以设计竞赛驱动工业设计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艺术教育,2012(6).
[4]赵勇智.浅析企业设立工业设计竞赛的动机.设计,2012(2).
[5]许江.德国红点设计概念奖影射下的中国工业设计教育.艺术设计研究,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