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工业设计史课程教学改革初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文章对《工业设计史》课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结合该课程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存在的问题与弊端,针对现有的问题进行了实地调研,形成了一系列的相应对策,并期望对相关的设计史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个思考的角度。
关键词:
工业设计史;课程;教学改革
一、引言
工业设计专业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设计领域的应用型人才,课程设置多以实践课程为主,但从整体知识结构来看,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空洞的,工业设计史课程作为工业设计专业的理论必修课,是对工业设计变迁发展的梳理与研究。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工业设计的历史发展状况,了解各种设计流派、设计活动和设计风格的历史演变,以史为鉴,从而更好地借鉴传统,增强设计创新能力。该课程对于学生理论素养的建立与设计能力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现实情况是大部分学生并不清楚课程目的,小部分教师对培养目标也存在忽视的现象,这使得工业设计史的课程教学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一种来自学生的观点认为,应当快速培养自己的所谓设计能力或是电脑绘图能力,才能够适应社会及就业的需求,与之“无关”的课程都不需要认真听讲。工业设计史等理论课程被这类学生归之为“无关”课程。另一种观点是认为工业设计等艺术设计专业应该重视实践,理论只是实践的补充,持这种观点的既有学生也有教师,这就导致了工艺设计史课程被“有色眼镜”看待,教学过程出现了一些问题。在这种现状下,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都受到了影响,有的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只是“满堂灌”,导致教学形式化现象严重,有的教师照本宣科,或为创新而完全摒弃传统教学,导致教学内容随意无章法,而学生更是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调整面对该课程的态度,这些情况使得工业设计史课程教学处于尴尬境地。
二、工业设计史课程的教学现状
1.教与学联系不紧密
大部分院校的工业设计史课程使用单纯讲授的授课方式,学生参与度不高,大班教学模式也导致课堂学术氛围不浓。而且由于理论授课一次只开设两课时,所以课程学习时间有限,并不能很好地深入开展,也无法带领学生走出学校去参观,这导致了学生对工业设计史课程内容理解片面化。在工业设计史的教学中,重要的是向学生传授设计历史并让学生探索个人未来的设计道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将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相配合,是需要探讨和改革的部分。
2.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
首先,理论课程与设计实践课程之间的衔接不够,工业设计史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出现了脱节现象。其次,教学内容多采用通史教学的方法,忽视了对个案的具体解构。这种教学形式固然是注重理论基础的建立,希望学生能够接受到较为全面的知识,但是却背离设计教育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导致学生无法真正了解深层次的理论知识,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再次,因各高校教学管理方面的原因,工业设计史教学方式比较固定,无法采用更为灵活的教学方式。开设工业设计史课程的目的不单单是为了学习和传承传统设计及其思想,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思考如何进行设计创新。但在教学改革探索中,仍需要注意的是传统教学是长期教学实践经验的结晶,有其合理性,在改革中不应一概加以否定。
三、工业设计史课程改革的对策建议
1.让学生将理想带入课堂
现代设计教育较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过于重视应用性,忽视基础理论学习。这个问题的产生有一定的社会原因,也有教师和学生自身的原因。现代社会对于理想的漠视,对于现实利益的追逐都在大学这个象牙塔里有所体现。但这并不是说社会问题我们就可以忽视或者推脱,而是要担负起改革的责任,从每一堂课开始,让学生了解理想的重要性,也让学生敢于去梦想,这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于基础理论课程的偏见,认识到工业设计史课程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相关案例的介绍,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我们的学习与设计是可以改变生活、改变世界的。例如,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个课程,老师提出要设计一个产品,要求能改善早产儿的保暖问题,但成本只能是医用恒温箱的1%,也就是200美金,学生自发组成一个团队,经过调查、设计、测试,最终设计出了这样的产品。在课程上获得老师的好评之后,他们进一步将产品细化并推向市场,现在这个产品投放到贫穷地区,已经拯救了数以万计的婴儿。通过这个案例,教师可以让学生明白只有成为一个有梦想、有追求的人,才能成就更多有益于人类、有益于世界的事情,这也是教育的责任。
2.扩大授课区域
工业设计史的部分教学内容是对各种设计流派和优秀设计产品的分析讲解,所以不应只在课堂中学习,应该走出课堂,走到博物馆、设计院、展览馆,甚至商场这些地方,亲身感受设计带给我们的能量和启示。每位在校的大学生都对社会充满了好奇与向往,走出课堂,更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增加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经验,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度。为了更好的了解设计的本源,教师还可以带着学生走到农村,进行野外调研,获得第一手的调研资料。这种学习方式,能让学生对生活、对周遭的事物和传统的工艺有切身的体验和感受,同时也丰富了工业设计史的教学内容。此外,还可以让学生走上讲台,将其在实地考察的所见所闻与课程内容结合起来进行讲解。这样的互动能够使学生以开放的心态进行学习和总结,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过程。
3.将实践环节融入教学之中
正如陶行知所说:“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理论来源于实践,历史是对前人实践基础的分析、理解、总结与思考。可以说工业设计史的理论学习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设计实践,学生将理论学习中了解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环节后,才能够对学习过的知识有清晰的认知,因此,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将设计实践引入工业设计史的教学之中,才能形成完整的工业设计知识体系。
四、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1.明确培养目标
工业设计史课程的培养目标是通过系统地学习工业革命以来工业设计发展演变的脉络,包括各种设计学派、设计风格、著名设计师及其作品的特色以及设计发展的历史背景,使学生正确理解工业设计的内在动力与源泉,把握工业设计的未来发展,并为学生的课题设计提供大量的设计参考。课程目标的设置需要授课教师完全理解并消化,只有明确了解课程的培养目标才能有的放矢进行之后的一系列教学工作。此外,应要求学生系统的学习工业设计变迁脉络,包括各种流派、关键节点及代表作品,初步建立起一个知识体系,进而了解工业设计的内在动力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这样架构起来的知识系统,对学生开展设计工作是极其必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充实设计基础知识,提升艺术素养,为成为优秀工业设计师做准备。
2.优化课程结构
优化工业设计史课程结构,是要调整原有的教学思路,充分考虑设计课程教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教育之所以不断改革,是试图实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工业设计史的教育旨在通过理论学习,为设计出优秀作品提供创作依据。将工业设计史专业课程与人文学科的相关理论进行交叉,既增加了学生之间多学科、多专业的交流,又满足了社会当下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引导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的积极性,让他们从工业设计史的理论学习中有所感悟,进而在设计实践中有所创新,让理论学习变得更有价值。
3.更新教学内容
教师要引进国内外优秀设计,开发先进的教学案例,结合数字化媒体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单一的教学模式会使得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如果经常更新教学内容,可使学生产生一种追寻新鲜事物的感觉,也会使工业设计史的课程学习变得更有吸引力。同时,根据工业设计学科实践性较强的特点,教师还可以邀请优秀设计师走进课堂,让他们为学生进行实际案例的讲解,让学生能够有机会面对生产第一线上的工作者,并结合课程的相关问题进行交流互动。此外,更新工业设计史的课程内容还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线”结构,为学生建立起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对工业设计变迁发展史进行总结与讲解,形成一条时间线,从过去到现在,设计流派和时尚是怎样发展的,通过对这条“线”的学习,学生会比较清楚的了解到工业设计的整体发展脉络。二是“点”结构,在这条“线”上进行个案分析,让学生的认知更为立体,更为清晰。
4.调整教学方法
将工业设计史的教学方法调整为快乐教学法,使教学课程处于轻松、愉悦、和谐的状态,学生如可以以一种愉悦的状态进行工业设计史课程的学习,就能轻松的接受知识的输入,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架构。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其接受力、记忆力和创造力都可以达到最佳状态,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理解力和创造力,大大促进其学习效果的提高。让学生进行快乐学习的前提,是我们先要做“快乐老师”。快乐老师,不仅能在课堂快乐地教学,在课后也能和学生快乐地相处。教师和学生就能共享到教与学的快乐,从而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
5.改良评价体系
由于工业设计史归于理论教学,所以大部分院校的评价体系是试卷考查或者是论文考查,这种考查手段使得学生经常死记硬背知识点,为了应试才进行复习的工作,并没有真正理解和喜欢工业设计史的内容,所以改良评价体系也是改变学生学习态度的重要方法。因为在课程内容中引入了设计实践,所以可以将评价体系改成“理论+实践”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实践在这门课程中的重要程度,自然而然就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例如,可以将理论与实践设置不同比重,实践占总成绩的30%,理论占70%,或者将理论内容考查置于设计实践中共同进行考查,这样才能实现真正将实践引入理论课堂,进而实现改革的目的。
五、结束语
工业设计史课程的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设计知识体系,我们希望从该门课程中学生学到的是发现当下生活的设计需求,进而满足生活中的设计需求,这不仅是由课程来推进的,更多的是学生发自内心地对于生活的热爱与体会。工业设计史教学对传统的、相对独立的设计史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深化改革,以趣味的教学,结合当下生活现状,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是适应时展,是符合社会需求的。
作者:朱荔丽 李若男 单位:天津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何人可.工业设计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2]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