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设计融入生态理念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设计融入生态理念,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设计融入生态理念

摘要: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河流治理已从工程水利向着生态水利转变。该文拟将生态理念融入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设计中,提出了生态亲水的治理原则和设计要点,并结合沙县东溪东山段河道整治工程探讨生态理念在实际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供参考。

关键词:中小河流治理;生态亲水设计;纵横向空间布局

引言

中小河流治理的主要目标是解决中小河流所涉及的城镇、农田保护区等防洪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段时间以来,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目标较单一,主要关注河道排洪及河岸防洪,侧重防洪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河流维护区域生态系统稳定的作用重视不够,岸线布置不够合理,水岸割裂、渠化硬化较严重,阻碍河流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交互。有的断面形式、护岸材料甚至出现三面光两堵墙的情况,生态景观效果较差,未考虑亲水性需求,影响人们亲水体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小河流治理过程融入生态亲水的设计理念已成为必然,河流治理也从单一目标向多目标转变,工程设计过程集合了防洪、生态、景观等多目标决策,更好地处理河道治理以及周边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保障生态效果,使得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

1生态亲水的治理原则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河流治理已从工程水利向生态水利转变。生态水利在工程水利基础上选择更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案。将生态理念融入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岸线规划设计应兼顾河流生态。岸线规划设计要考虑维护河流生态功能,岸线布置应保留河流的自然形态,留足河流生态空间,原则上有条件的河道堤岸宜后靠。采用型式多样的生态护岸,因地制宜采用复合式、宽浅式、斜坡式等断面形式;具备条件的河段多考虑采用生态缓坡,按照流速条件布置不同的护坡形式,满足生物生活习性需求;对已建的硬质防洪堤、护岸进行生态化改造,采用种植爬藤植物、增设透水孔等方式柔化硬质护岸;严格保护河道两岸护岸林,合理配置乔灌草植被,选择乡土物种,构建生态缓冲带,发挥拦截、过滤、净化面源污染和生态屏障作用。(2)河流治理宜融入人文景观并与之相协调。河流治理忽视人文景观设计,不但无法发挥生态环境价值,而且不具特色,不足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不明显。因此,河流治理应力求结合当地人文风俗、场地条件,挖掘项目区内古树名木、古码头、古陂、古桥、孤石等元素,重点开展保护与修复,保护历史风貌;结合护岸、堤防,新建生态巡查步道、亲水平台、过河汀步等,营造亲水空间。融入地方文化打造亲水节点,利用生态巡查步道串联,点线面相结合,打造功能完备、富有变化、独具特色的亲水景观,体现“一段一风景、一河一特色”。(3)中小河流治理应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要求,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以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生物措施、农艺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祛滞化淤,固本培元,恢复河流生态环境。

2生态亲水的设计要点

2.1防护标准

中小河流治理规划设计首要任务是明确治理目标。首先识别项目区内的保护目标,包括城镇、村庄、开发区、农田保护区、景观设施、水文化等,根据保护对象的重要性和等级确定防护标准:(1)经过人口密集区、开发区的河段,经复核河道断面不满足行洪能力要求时,可考虑新建堤防、现有堤防加固扩建、河道清淤疏浚、堤防与疏浚工程相结合等河道整治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选,提出经济合理的河道整治方案;土地稀少、房屋沿河而建,河道行洪宽度不够、短期无法拆迁的,可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一期以护坡、防坍塌为主,二期拆迁两岸房屋扩宽河道以达到防洪标准。(2)经过人口稀少、农田的河段,一般两岸为地势逐渐抬升的村庄或农田,保护人口或耕地面积均较少,中小河流洪水涨落迅速,即便发生高标准洪水,造成的损失通常也较小。因而,这些河段以维护河势稳定为主要目标,按照“防冲不防淹”的原则开展生态护岸,护岸高程与田地基本齐平。(3)经过城镇休闲公园、郊野湿地公园的河段,一般主巡查步道结合堤防、护岸沿河布置,按照2年一遇以上洪水标准防护,减少巡查步道被淹频次,其它构筑物、建筑物按照5年一遇以上洪水标准分级设防。(4)其它经过山体、荒野的河段,以维持自然生态为主,减少人为干扰,保护深潭浅滩、泛洪漫滩、天然砂石和水草、江心洲。

2.2纵向空间布局

岸线规划设计以不侵占河道行洪通道为原则,尽量沿现有河道岸线布设。原有堤防以加固为主,尽量维持原堤线及堤距;新建堤防按照治导线要求,在各种洪水位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确定防洪、生态、景观及生活生产四空间之间的关系。一般防洪空间为达到防洪标准所需的范围;生态空间则是防洪空间加上河流生态蓝线保护范围;景观空间主要为常水位至河流生态蓝线范围,并根据各亲水设施防护要求细分空间利用尺度;生活生产空间指处于生态空间之外的区域。因而,岸线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常水位、2年一遇、5年一遇、10年一遇和20年一遇洪水位的边界,合理布置岸线并明确其功能。

2.3横向空间布局

(1)河流横向断面设计。堤防、护岸建设宜采用复合式、宽浅式、斜坡式等断面形式,既要满足岸滩稳定,又要有利于岸滩地生物多样性恢复。具备放坡条件的,应尽量采用自然缓坡,形成较宽的河岸带,既有利于河流的自然修复,又提供生态亲水所需空间。常水位边界的护脚顶高程设计以与常水位齐平为宜,后侧堤岸结合场地条件、亲水设计要求布置,避免堤岸断面单一化、硬质化、高差化,沿着河流方向的河道断面型式可以多样化,采用多种生态护坡材料。河流两侧空间充足的堤段,可以采取多级护岸的方式达到防护标准,将生态理念融入岸线规划设计。(2)堤防和护岸材料选取。水位变动区抛石、叠石等为水生动植物营造生存便利条件,生态性、安全性好;常水位以上的护脚设计根据水体流速、地质条件采用木桩护岸、埋石混凝土挡墙、格宾笼挡墙、混凝土砌卵石护岸等型式;护坡材料可选用砌石护坡、生态混凝土、生态砌块、生态袋、水土保护毯等;已建堤防采用坡面改造、种植爬藤植物等措施柔化硬质护岸。

3典型案例分析

3.1项目区概况

东溪为典型的山区性河流,流域面积947km2,河长58km,平均坡降2.96‰。沙县东溪东山段河道整治工程位于东溪下游,地处沙县城郊,综合治理长度7.0km,起点为际口水电站,终点为东溪与沙溪汇合口。项目区河道自然弯曲,水流形态多样化。际口水电站~畔溪与东溪汇合口段河道流速在2.8m/s左右,河道左岸为农田,右岸多为稳固直落式的天然岸坡。畔溪与东溪汇合口~东溪与沙溪汇合口受高砂水电站库区回水影响,河道流速在0.6m/s左右,河道两岸基本为居民区,岸坡为硬质直立式挡墙,畔溪与东溪汇合口为开阔低滩地。项目区河道两侧空间拟用于打造沙县水生态综合体,由于项目区岸滩杂乱,岸坡坍塌,水土流失,因而重点以建设生态护岸为主,稳住河势,理顺水、岸、滩之间的关系,改善河流生态,提升河流亲水休闲品味。

3.2设计成果

(1)岸线布置。铁路桥~东溪与沙溪汇合口按照20年一遇标准设防,两岸岸线以现有堤防布置确定。际口水电站~铁路桥两岸利用山体达到20年一遇标准,左岸地势较平坦,岸坡边界进行护岸处理;畔溪与东溪汇合口处为低滩地,滩地边界进行护脚处理。规划堤防生态化改造1段,长540m;规划生态护岸6段,长3240m;规划生态护脚4段,长1510m;规划自然岸线6641m。(2)典型断面型式。铁路桥~东溪与沙溪汇合口直立式挡墙改造成复合式断面(详见图2),挡墙下部为埋石混凝土挡墙块石护面,上部采用1∶2~1∶3柔性生态护毯护坡;生态护岸采用埋石混凝土挡墙基础块石护面加连锁块护坡与水土保护毯相间的型式,坡面坡度1∶2(详见图3);生态护脚采用仿木桩或叠石(详见图4、图5)。另结合现场场地条件,增设萤火虫护岸和鱼巢护岸。在河滩边界采用蛇行低水仿木桩,种植萤火虫喜爱的水生植物,为其提供生活场所。在水位变动区建造鱼类喜欢的构造物,为其提供生活场所。(3)亲水设计。利用护岸岸顶布设一条5m宽的生态巡查步道,沿河布置5个亲水平台、2个入口广场和2个亲水节点,面积达15万m2。亲水设计综合考虑了项目区的蛤蟆石、桉树林等自然元素和沙县小吃文化、建筑风格等文化元素,将人文、景观与生态融为一体。

3.3效果分析

本项目建设理顺了水域和岸线之间的关系,使岸线更自然、稳定,降低了河流岸线随意摆动、水土流失的风险。在河滩修复的基础上进行亲水性设计,生态护岸有效地保护了生态巡查步道、亲水节点设施的安全,为人们休闲旅游提供了一块安全之地。自然弯曲的河道岸线设计、自然的放坡、低矮的护脚、仿自然的生态护坡材料将护岸与当地自然融为一体,方便了水陆交互,为生态系统健康循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载体,同时减少了河流扰动,实现河流安全、生态、亲水的治理目标。

4结语

中小河流治理是十三五水利工程补短板的重要任务之一,大量的中小河流亟待治理,中小河流治理的理念和思路正不断创新。中小河流治理规划宜多规合一、项目整合、资金统筹、系统治理,形成合力,工程设计应摒弃过去单纯考虑防洪的设计理念,融入生态、亲水的设计理念,打造安全的河、生态的河、美丽的河,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安全、生态”的总体目标。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李迪华,吉庆萍.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中国园林,2001(6):3-10.

[2]福建省水利厅.福建省安全生态水系建设指南(修订版)[Z].福州:2018.

[3]关春曼,张桂荣,程大鹏,等.中小河流生态护岸技术发展趋势与热点问题[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18(8):75-81.

[4]赵文龙.生态水利理念在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水利科技,2013(1):50-52.

作者:郑徽峰 单位:三明市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