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数码印花在服装设计的运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满族以萨满教为宗教,其服饰也颇具民族特色。其中许多优秀的服装元素至今依然被我们沿用,如旗袍。满族的服饰发展经历了入关前和入关后的变化,因此我们需要对其区分研究和对待。本文通过对满族服饰配饰的特点进行研究,就如何将传统的满族优秀的服装配饰元素进行消化吸收,并创新性地融入现代服饰设计当中进行研究。
【关键词】满族服饰;服装配饰;现代服装;创新设计
近年来,满族服饰伴随着清宫影视剧经常出现在荧幕当中。不同于影视艺术作品,满族服饰并没有这么的颜色丰富亮丽。但是其中的服装配饰元素却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满族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形成于17世纪,以狩猎为生。因此满族的服装配饰中有大量的相关配饰,如纹样、色彩图案等。随着满族入关和汉族文化进行了大交融之后,满族的服装配饰的发展也达到了历史的艺术顶峰。综合而言,满族服装配饰具有满族人内敛倔强的性格特点,非常值得现代人去学习和借鉴。近年来随着清宫热的兴起,满族服装创新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对弘扬和传承满族文化特色,促进中华民族艺术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满族服装配饰特点分析
将满族服装配饰元素应用于现代服装设计当中,首先需要对满族服装及其配饰的发展和演化过程进行充分的研究。把握满族服装配饰的文化特点,以免出现东施效颦。本文将满族服装配饰的演化分为入关前和入关后两个阶段,详细如下:
(一)入关之前服装配饰特点分析
满族最早发源于我国东北的游牧部落。在入关前满族主要以采集、狩猎生为生。后来经过发展逐渐形成以农业、畜牧业为辅的奴隶社会。1644年满族入关之前,其服装配饰深受当时生活的地理环境、经济文化、社会背景、生活习俗等影响,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满族审美意识特点。总而言之,在入关前满族的服饰以实用性为主,例如,腰带的系勾、环状扣锁等配件,其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便于当时满族人生产和生活习惯。当时的满族人民的服装和装饰的主流为“辫发垂肩、好白衣”和以“厚毛皮为衣服,非入室不撤”衣料,和现代的坎肩马甲比较像,但这和当时关内汉族服饰有着很大的差别。这种区别在于满族服装配饰采用了大量的纽扣便于佩戴小刀、砾石等物品。从满族入关前的服饰特点我们可以从满族的代表人物努尔哈赤的图像上观察一二。
(二)入关之后服装配饰特点分析
1644年清朝入关至清朝宣布结束,两百多年是满族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在这一阶段当中,满族的服装配饰取得了以下几点的发展。
1.由简趋繁
纵观满族的服装配饰特点可以发现,其呈现出了一个明显的由简趋繁的演变过程。在早期的满族服装主要是基于实用目标出发,一切的配饰都要求能够给人们的生活和狩猎带来帮助。在清朝入关统一中国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满族的服装配饰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逐渐出现了许多华美奢侈的服装配饰。另一方面,满族的服装制度也在随着满族入主中原后得到了不断地修订和完善,发展到清乾隆时期基本形成了统一的满族服装配饰制度。
2.满、汉族服装配饰相互促进发展
中华文化就是各民族不断地相互吞并和同化的。满族服装配饰在进入中原之后,满族的统治者也高度重视满汉的融合和统一。在这一背景之下,满族的服装配饰和汉族的服装也在不断地相互交融,促进彼此的发展和进步,最终形成了具有鲜明“汉化特点”的满族服装配饰。
3.尚宽服的审美观念
清朝初期,服饰形制迥然一变,传统汉族人的宽衣大袖被满族窄袖箭衣所代替。中期以后整个社会风尚发生了改变,从贵族、商人到平民百姓都不同程度地转向奢侈、华丽的服饰。清朝初期的窄袖箭衣已渐渐为人所弃,宽衣博袖逐渐盛行,成为清朝服饰风尚趋变的一个重要时期。
二、满族服装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满族的服装配饰是我国众多优秀文化的结晶之一。满族的服装配饰元素为现代服装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理念。现代的服装设计大量地借鉴了满族服装配饰元素,为设计师提供了很好的创作思路,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服装设计方法。对于现代的服装而言,人们对服装的个性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将满族服装配饰要素运用于现代服装设计当中,设计师应当对市场进行充分调查和了解,只有对市场和客户的需求拥有充分认识之后,才能保障服装设计和创新满足人们的需求,使得满族服装配饰元素运用于现代服装设计当中,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将满族服装配饰元素运用于现代服装设计当中,是基于对满族服装特点拥有一个清晰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基础之上的。
三、结语
满族是我国56个民族大家庭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满族的服装文化对今天我们的生活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对满族的服装配饰进行分析和讨论,结合服装设计理念就何如将满族的服装配饰元素应用于现代服装设计当中提出了一些个人的看法和意见。
参考文献:
[1]齐伊妮.满族服装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2]关莹,田宏.清代宫廷服饰结构与工艺元素在现代服饰中的应用与分析[J].辽宁丝绸,2016(2).
作者:全晶文 赵婉君 单位:吉林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