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壮锦面料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传统壮锦需要创新和广泛传播,以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文章首先研究壮锦图案和面料的创新方法,然后以“布缦鹫雷”服装品牌的新壮锦面料及服装设计产品为例,研究创新壮锦面料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
关键词:创新壮锦;布缦鹫雷;现代服装
绪论
壮锦在壮文中被称为mbawlaizfax,意为“天纹之页”,传说身披壮锦的人会得到天神的庇佑。壮锦源远流长,据传约起源于宋代,以棉、麻线作为经、纬平纹交织。壮锦与蜀锦、宋锦、云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是一种发源于少数民族文化的织锦,是承载壮族文化记忆的“活化石”。壮锦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壮锦是壮族一项富含传统科技和文化特征的工艺美术织品,具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传统壮锦的工艺非常复杂,共有15道工序,织造一条普通围巾需要大概160个小时左右,多种颜色和稀有材质所织造的绚烂壮锦耗时更长[1]。传统壮锦的特点是粗犷、厚实、色彩艳丽、舒适性较差。近几年,虽然在旅游文化的推动下,以壮锦文化为核心的文创产品也层出不穷,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和发扬了民族文化。但一说到壮锦,人们依然还是会联想到很传统的、复古的,甚至有点土气的东西,这与市场中的产品跳脱不出传统审美有关。壮锦的当代价值一般包括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艺术价值、学术价值,它是壮族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广西民族文化的名片之一。百年织造的传统工艺不能丢,但壮锦图案、面料质地、织造工艺、色彩搭配等都应顺应时代的潮流,才能引起更多时尚青年的关注。因此,我们不仅要传承壮锦的精神文化内涵,也要改进传统工艺,设计出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的壮锦产品,以利于壮锦及其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事实上,壮锦可以是时尚的、舒适的,是可以引领潮流的[2]。
1壮锦图案和面料织造的创新方法
壮锦创新包括壮锦图案的创新和面料织造的创新两方面内容。
1.1壮锦图案的创新方法
设计师尝试融合多民族、多文化于一身,扩展壮锦的文化内涵,以达到创新壮锦图案的目的。色彩上可参考国际流行趋势,打破艳丽的传统民族风格,使壮锦的色彩更加优雅大方,更符合当下的时尚审美潮流。视觉表现形式的创新能提高时尚人士对壮锦的关注度,提高年青人对壮锦的兴趣,迎合消费需求。自古以来,广西就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中相互学习,共同发展,使当地的文化传统具有多元性和融合性等特征。在做创新壮锦图案设计的时候,既要保留壮锦原有的文化内涵,又要塑造新的艺术灵魂。因此,在壮锦面料的图案设计方面,“布缦鹫雷”团队尝试了三种方法:第一,解构法。即将广西传统民族元素提取,利用解构法进行新的创作的方法。第二,融合法。即将广西丰富的民族文化融合,或将传统与创新设计融合的表现方法。第三,色彩重组法。即抛弃传统的民族图形色彩搭配方法,用当下流行的色彩搭配方法进行配色,从而得到新的视觉效果。
1.2壮锦面料织造的创新方法
在材料方面,保持传统的同时,可借鉴云锦、宋锦、蜀锦的材料织造工艺。而为了解决厚实、手感硬、不舒适、勾丝起球等问题,“布缦鹫雷”团队借鉴了更细腻的织造工艺,尝试了先进的机器设备进行织造,将天然丝或者人造丝、棉丝等织物用破线绣的方法使绣面更为细腻精致。在图形设计编程的时候,增加经纬交织的面积,缩短浮长线,减少勾丝的可能。在没有改变壮锦织法的基础上,使壮锦面料手感更加细腻、轻薄,视觉效果更加柔美,更具备实用性。
1.3创新壮锦面料设计实例
在“银角飞花”这款面料设计中(如图1所示),首先,设计者提取广西壮族铜鼓元素,打乱其结构,形成交错的富有节奏感的图形;其次,提取苗族帽子上的“银角”元素,把苗族的头饰的银角轮廓与铜鼓轮廓做了融合,外环的大“银角”包围着内环的小“银角”,构成一个层次感较丰富的图案单元。同时,设计者保留了传统壮锦的方形纹样交错其中,这与图案中心的棱角图形具有关联性,能够增加整块面料的和谐度。该面料图案柔中带刚,在方形和棱形图案的衬托下,曲线的“银角”宛如一朵盛开的鲜花,产生较强的视觉冲击力。色彩上,设计者采用邻近色配搭方案:冰蓝、薄荷绿、银灰色。迎合了当下最潮流的色彩搭配需求。远看是一幅和谐的青花图案,近看可以欣赏到丰富多彩的壮族图案细节。“雷神之子”创新壮锦面料(如图2所示)的设计创意源于壮族神话传说。“蛙纹”本是壮族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之一。传说青蛙是雷神的儿子,听到蛙的叫声雷神就会降雨于人间,带来丰收之年。该设计将蛙纹提取设计后,在织法上采用了一些虚实变化,去掉所有繁琐的装饰性线条,用简单直白的重复排列表现形势直接做成了银灰色单色配色,正如壮族人民简单干脆的个性一般,配合简约大气的设计,引领一股不一样的民族风潮。
2创新壮锦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实例
将壮锦应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既要突出现代审美特征,又要保留壮锦面料的特色;既要传承壮族传统文化,又要塑造壮族新文化。在下文中,我们以“布缦鹫雷”品牌为例,谈论创新壮锦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
2.1品牌的设计理念
“布缦鹫雷”在壮语中为buhmangyaeundei,有“极美霓裳”之意。“布缦鹫雷”服装品牌的设计理念定为“极美壮锦做成的衣服”,是一个以壮族文化为源头,深入探索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服装品牌。壮族女儿从出生开始,妈妈就会为她织布做衣,作为女儿的嫁妆,并教会她织锦、绣花等,将手工艺传承下去。精美的壮锦代表着母亲对孩子的爱和祝福,代表对幸福美满生活的憧憬。同时,在壮族民间流传着的“妈勒访天边”的传说给予了壮锦设计师以灵感,故事中母亲的爱与鼓励让孩子坚强地完成了最后的使命,这正是壮族人民坚韧不拔的精神,是爱与使命的体现和传承,这个故事深深地影响着壮族人民的婚姻与亲子关系。“布缦鹫雷”服装品牌将这种情感带入服装,以母女装为主要品类,用不一样的语言诠释民族文化之美。作为爱的媒介,壮锦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把创新壮锦应用在现代服装中,激活年轻一代人对传统文化的爱与关注,是民族文化传播与传承的重要精神支撑。因此该项目从面料到服装款式的研发,都围绕着创新壮锦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将品牌产业化、国家化、普及化,这无疑是一种尝试,更是一种挑战。
2.2创新壮锦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实例
“布缦鹫雷”以广西艺术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系为主要设计团队,基于品牌的设计理念,我们从面料的研发到成品都有着明确的定位。“布缦鹫雷”以时尚职业女装产品为主线,童装为辅线,突出独立、自信、优雅的女性,在平衡家庭和职场的角色中逐渐成为孩子的榜样。该品牌作为创新壮锦在现代服装设计运用的实例,近两年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3]。2.2.1设计思维的创新与应用。在国潮风潮的趋势下,广西文化要如何与现代时尚审美结合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目前,以壮锦为主的品牌,大多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为主要思维导向,重在传承文化和技艺,集合大量的织娘和绣娘织造产品,直接在产品基础上嫁接设计。这类设计大多数体现在旅游产品和国礼当中,尤其受到外国人的喜欢,但对于我国大众的普及性不强,原因有三:一是太花哨,民族风极少数人能驾驭,若搭配不好反而会有一种乡土味儿;二是纯手工艺导致成本高、价格太贵,大众消费不起;三是这种从传统走向现代的顺势思维,是一种从过去走向未来的循规蹈矩的表达方式,容易导致民族化有余而现代时尚感不足,无法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在设计的过程中影响设计的因素很多,比如大众审美趋势、客户的功能需求、品牌定位、设计师本身的审美观等等。针对以上的几个因素所形成的刻板印象,“布缦鹫雷”从设计上进行了反向的思维创新,从现代走向传统,从未来回看过去,跳脱出传统的思维方向,放下“民族”二字,重视符合大众审美的设计。“布缦鹫雷”的新壮锦面料除了传统与现代设计的结合之外,主要从改变色彩搭配和材质开始,一改以往的鲜艳色彩,清淡雅致的颜色让面料从视觉上焕然一新。其次,服装结构和版型首先从非常现代的设计思维方向去思考,以时尚职业女性为主流设计对象,紧跟服装款式的国际流行趋势,再将壮锦元素融入其中,抑或点缀其中,精致优雅;抑或直接将新壮锦面料大面积使用在大廓形的服装中,大气又时尚,视觉冲击力很强。从设计思维进行创新与应用,为壮锦文化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2.2.2表达形式的创新与应用。目前,壮锦产品设计中直接看到壮锦本身是最为多见的表达,我们称之为“看得见的文化”,绝大多数的思维认为,要传承就要看得见。当然,这种直白的方式在初期建立品牌,作为可识别性的风格,是有必要的。而且在服装的款式设计中,为了避免太花哨,拼接往往是最常见的表达形式。而“布缦鹫雷”将这种看得见的表达形式发挥到了极致,将同一色的壮锦面料运用于全身上下,这种大面积的使用,看似简单粗暴,但在新壮锦清淡优雅的配色下,并无违和感,反而多了几分时尚优雅和国际品位。除了直白的表达形式之外,在“布缦鹫雷”逆向思考的设计思维下,将壮锦面料隐藏在服装中,成为一种可识别性的符号存在于设计中,我们称之为“看不见的文化”。这种设计是“布缦鹫雷”在表达形式上的创新,其目的在于满足一些喜欢民族文化但驾驭不了繁琐图形服饰的人群,或者是适应职场中不能太花哨的场合着装要求,品牌从而增强时尚设计的范围,为提高壮锦的普及度和扩大市场的接受度,实现了壮锦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创新。正如人的性格,有的开朗外放,而有的内敛文静。“布缦鹫雷”通常将壮锦面料设计在领底、口袋内贴、服装内里某处等表面上看不见的地方,却不经意间会被发现原来别有洞天。这种表达虽然表面上看不见,但依然可以起到引导和传播的作用,而且它不仅仅成为“布缦鹫雷”极具标识性的符号,也成为辅助大众了解和接受民族文化的新的表达形式,从而潜移默化地为传播民族文化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3结语
总之,广西民族文化历史悠久,壮锦作为四大名锦,也是华夏文明的瑰宝之一。如果由于手工织造壮锦技术繁杂,制作壮锦的手艺人渐渐减少,年青一代都不再愿意继承而导致壮锦逐渐被人遗忘、无法传承,这不仅是广西人的遗憾,更是整个华夏民族文化的一大损失。如何才能激起青年一代对民族文化的关注和兴趣,是一个重要课题。唯有将民族文化与现代设计有效融合,增加普及和传播的范围,才能让更多人关注壮锦文化,从而激起大众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和兴趣。创新壮锦面料的设计与应用只是传播壮锦文化的其中一项,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仍需要更多人为它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育珍.广西壮锦的传承与发展研究———以靖西壮锦为例[D].中央民族大学,2016.
[2]郑依依.民族民间文化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20.
[3]童友军.论民族服装品牌的发展[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02):43-44.
作者:雷甜 单位:广西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