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的艺工融合设计思维培养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服装设计的艺工融合设计思维培养,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服装设计的艺工融合设计思维培养

摘要:反思目前服装设计教学的二元式模式,提出“艺工融合”理念的核心在于“融合”,重点体现在对学生设计思维培养上;借鉴设计学科的教学研究成果,分析目前服装设计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论述服装设计思维的多学科基础领域和思维方法;明确了服装设计教学体系的核心是设计思维的培养,分析了服装设计思维的多学科基础架构与特征;服装设计思维是多层级知识逐渐形成系统架构的过程,最终体现为一种学科界限消融的深层思维能力,具有系统性、逻辑性和创造性的特征。

关键词:服装设计;教学;艺工融合;设计思维;人才培养

一、服装设计教育的二元化并行模式现状

1920年代,德国包豪斯学校提出“艺术与技术新的统一”的理念,开创了艺术教育加技术教育的设计教育两元性模式。[1]服装设计作为设计学科的一个分支,在很长的时间内受此影响,以艺术创作和工艺技术的二元并行方式开展人才培养。在我国,二元并行教育模式首先体现在在专业目录上,将服装专业分为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两个专业,分别归属于纺织科学与工程和设计学两个一级学科。其次,在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上,大部分院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输出为工艺技术、生产和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和商贸及行业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而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主要目标是从事服装与服饰设计策划和时装开发方向的服装设计师岗位。第三,在课程体系上,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以工程技术为课程主线,辅以少量美术基础和造型设计课程;而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相反,以设计(主要是视觉设计)为核心的艺术创作课程占较大比例,工艺技术类课程是辅助性课程。这种并行式的二元教育模式执行至今,虽然培养了大批服装设计人才,但也出现了很多弊端。在行政上,由于一级学科归属不同,一些院校不得不将本该一体化、协同化发展的两个专业人为分开,由于教学主体的分化,导致专业之间不但不求同,反而求异,无法融合;在科研上,研究方向彼此脱节,成果无法互相引导、启发、支撑和利用,分别出现了技术源头或市场输出的软肋,导致行业无法最大化地利用院校的成果;在教学上,由于各自都存在单维导向的问题,学生受到的教育并不全面,很难达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实质上,这种并行式的二元模式是一元的、片段的,背离了协同、融合的时代方向。在这样的背景下,近十年来,对于“艺工融合”的反思和呼吁获得了服装教育领域的认同和重视,一些学校和学者提出应注重“‘艺工文技’融合”[2]、“艺工融合、理实一体”[3],然而与其他专业和学科在教育体系上的研究相比,服装设计专业仍然存在主导方向不明确的问题,课程体系普遍传袭旧制,改革较少,注重视觉与情感的美术教学,较为注重工艺技巧知识,而未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有意的训练和培养。

二、服装设计教育应以设计思维培养作为核心导向

实际上,在设计学研究中,以设计思维为核心能力的理念早在上世纪就已获得了广泛认同。意大利设计大师MarcoZanuso认为“过去,设计活动一向被看成是艺术与技术、文化与生产、经验表现与实践探索等两方面的平衡发展,现在,这种二元论的观点有必要突破了。在现代工业社会中,设计需要与巨大的不断变化的技术、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支持。除了创造能力之外,设计师必须有一种特殊的能力来把这些不同因素和知识加以综合”。有学者提出,艺术家、工匠与设计师的智能结构在情感、技术和思维这三个维度有不同偏重,艺术家偏重情感维度,工匠偏重技术维度,而设计师以思维力为核心能力。[1]进入21世纪后,设计教育领域对设计学科的边界、内涵、路径和导向逐渐明确,越发认识到培养学生设计思维的重要性。人们意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设计学涉及的问题越来越复杂,依靠单一领域的知识就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专业领域的边界不断消解。设计不仅仅体现为“造物”过程中的审美表达、思想创新和技术善用,而更多地体现为“整合”,即社会学、心理学、工程学、经济学、人类学、伦理学等多元思维之间的交叉融合。对于服装设计专业学习来说也是如此,现今服装产品在市场上获得成功的原因不再仅仅是外观新颖、美观或时尚,人因效应、市场反应机制、社会热点效应、时代心理变迁、族群文化等都成为产品必不可少的属性。对于服装设计来说,其研究对象是人,表现形式是物,人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物既受制于自然条件,又受限于生产水平,因此更加呈现出多元维度的特点。同时,在服装专业领域,技术与观念的更新速度、幅度与频率高于其它设计专业,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新的技术、知识、成果、理念不断涌现。如果以以往的教学模式和体系开展服装专业人才培养,势必造成教学与市场需求变化的脱节。学生知其一,不知其二,对不断涌现的新材料、新技术、新理念、新形式应接不暇,产生混乱感和无力感。事实上,近年来一些院校在课程体系设置中,确实通过不同课程性质的课时结构、通识教育课程和教学方式改革,增加了市场营销、人体功效学、地区特色服装工艺等各种类型的课程,但仅以罗列叠加的形式开设课程,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师生普遍感觉课程彼此连接不足,又多而杂,都没有学精。因此,在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只有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维,以系统论、方法论、逻辑性、发展观的观念去学习,才能胜任现代人才的需求。“成功的设计作品有很多内在要素,诸如结构严谨、造型简洁、视觉中心突出,充分发挥了材料的特征,符合人机工程学、细节处理精到、便于洁净、安全、可靠等等。这些要素是点,设计思维的过程是线。有机地把这些要素连结起来,便是一个成功的设计。”[4]——在教学中,应当培养思维能力和思考习惯,传授系统化方法,培养对设计内在逻辑的探索精神,而不是浮于表面的蜻蜓点水式的知识教学,这样才能引发学生把握专业本质,提高核心创造能力,创造出能够体现设计分量与价值的作品。

三、服装设计思维的多领域基础思维培养

服装设计是从无到有的创造过程,服装产品的设计思维绝不仅仅是单方面、单层级的,而是多层级知识逐渐形成系统架构的过程,最终体现的是一种学科界限消融的深层思维能力。因此,设计思维是在多领域的基础思维基础上逐渐培养和形成的。对于服装设计教育来说,应以设计思维为核心目标,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以分层分级的方法,公共课程、选修课程和专业基础课培养训练基础思维。在专业核心课的课程内容与教学形式上,则应注重多元性、综合性的思维训练和系统方法实践。将服装设计思维包含的基础思维按照相关学科领域拆解开来,主要包含以下组成部分:

1.艺术思维。艺术的属性是服装产品的重要属性,在传统的院校教学中最受重视。从服装的创作灵感、材料选用、色彩设计与搭配、廓形结构设计,到最终的陈列与店铺氛围设计,都离不开艺术审美的主导作用。艺术思维的特点是直觉的、情感的,但艺术也具有深层逻辑,艺术与科学技术毫不矛盾,“科学与艺术的目的是相同的,方法也是相通的。”[5]两者是创造服装设计产品两个有机结合的要素。艺术思维的教学应当注重方法,注重与科学结合的思维铺垫,不能孤立地学习艺术,以美术性质的设计课程作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方式更存在着较大的隐患。艺术思维不同于设计技巧,艺术思维是不断积淀和升华的过程。因此,对学生艺术思维的培养,应当从设计基础课开始,在每一门课程中持续引导他们关注世界和生命,关注思想和事理,不停地观察外部世界、探求精神领域,不停地摸索各种表达方式,通过素材和经验积累实现自我突破。服装设计艺术思维的观念表达是发散的、个性的、实验的,专业教师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基础阶段还是专业核心课程阶段,都不应当以自己的标准去干涉学生的个性表达,而要以鼓励、引导为己任,鼓励学生表达自我观念,激发学生以个体思考为本寻找“原创”的可能性,在自我追寻的历程中发现自我的价值。[7]

2.工程思维。大多数服装设计作品是产品,面临个体生产或工业生产的问题。因此,以系统的、工程性的产品视角去思考和学习服装设计才是健康的、可发展的,服装产业也才能真正从中获益。传统上认为工程思维限制艺术思维,实际上以往出现的限制现象是技术层面消极应对变化的结果,其本质是要创新思维服从现实。而积极的工程思维是解决艺术创新思维的技术要求,帮助设计师更快更好地实现艺术创造。两者应以支撑和配合的观念彼此支撑,以艺术思维提出的创新点作为工程技术发展进步的动力,否则如果失去源头的需求,工程技术将失去服务对象。工程思维不仅仅是工艺技术知识,仅是单纯加入几门工艺课程无法对学生的工程思维产生太大帮助。工程思维表现为将服装产品开发看做系统性的多元学科相继接力、彼此融合衔接、共同发挥作用的过程。首先,就课程体系来说,应围绕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紧密地计划课程体系的整体结构,合理设置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使各门课程在层次进阶、先后顺序上有序展开,在内容上彼此紧密无缺地衔接。其次,每门课程在教学的时候,应具有系统的意识,将课程置于整个教育体系内,专业基础课程教师要熟知后续课程的内容,做好铺垫;专业核心课程教师要掌握学生的知识和水平状况,引导学生创新地运用基础知识,形成良好的知识预告与回炉循环系统,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第三,在课程的作业训练中,以系统的观念引导学生全面考虑服装设计作品的原创性、工艺技术的可行性和可优化性、审美价值、商业价值等,使学生对服装产品的复合属性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3.科学思维。科学的发展对艺术思维和工程思维都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科学是一切学科发展的催动器,艺术创造离不了科学开拓的想像空间,工程技术从科学发展成果中直接受益。因此,每一门课程都应引导学生时刻关注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例如目前在设计领域,感性工学、大数据技术、数字化色彩、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化展示技术等应用方兴未艾,无视这个课题将造成与社会和时代的明显脱节。科学思维在每一门课程中都应有所体现,这对任课教师是一项挑战,教师应关注和适当掌握本课程领域的科技发展状况,在教学中设置相应的模块,鼓励学生在设计中运用最新的科学技术。以感性工学为例,在高阶的服装设计课程中,可设置相应的教学模块,安排学生学习和练习采用理性的设计方法对人们的感性信息进行量化,再转化为细部设计要素的方法。这样的教学内容改革将使学生对设计方法产生全新的认识,对他们的学有裨益。

4.商业思维。在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服装教育系统中,以商业思维为导向的市场营销和品牌运营是服装设计学的重要方向。商业价值是服装作品的现实价值和服装商品的终端价值,商业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尊重开发流程的系统设计方法和以用户体验为导向的用户设计方法。而在我国,服装专业学习往往忽视商业思维的训练,在教学中采用直觉设计方法,[6]图1设计思维的多元思维基础与主要特征以个人诉求代替市场需求。虽然作为视觉美感训练的一种途径,采用这种方法有一定的效率,然而全部采用直觉设计方法开展教学,势必造成学生就业后的不适应,将出现一段较长时间的再学习和思维重建。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的作品往往是个人手工做的“单品”,但不应成为无法落地量产、没有市场意识的“孤品”,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应具备产品意识。[7]因此,在服装设计课程体系中,无论是设计思想的引导,还是对学生作品的评价标准,都应适当加入量产化、商品流通性、商业价值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一定的思维习惯。

5.人文思维和社会思维。人文、社会和科学是服装设计创意的源头,为服装设计作品提供丰富的灵感、多样的设计内容和浑厚的文化感染力。忽视人文与社会科学理念,服装设计作品很容易出现同质化现象,造成追风、抄袭、缺乏个性与创新的现象,设计作品也很容易流于形式,缺乏真正的艺术感染力。同时,人文和社会观念能够培养服装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使他们具备一定发展观。因此,应当在服装设计教学体系中加大人文社会课程的比例,重视人文社会内容的学习、思考和凝练过程,增加文化积淀的厚度,引导学生以思辨和凝练的形式进行创作,厚积而薄发。

四、服装设计思维综合训练的复合特征

多学科的基础知识学习和多边思维训练为设计思维奠定基础。在专业核心课程的设计思维综合训练和实践中,艺术与科学为设计提供创造性,工程思维与商业体系为设计提供逻辑性,人文与社会素养构建了设计思维的系统性。创造性、逻辑性和系统性是设计思维诸多方法中最值得重视的共同特征。

1.系统性。服装产品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在专业核心课程的每一项综合训练作业中,都应注重服装设计思维的系统性,应以人因理论为基础,对人的感官偏好、静态与动态机能、人与环境、人与服装的相互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同时,培养学生养成对纺织科技和服装生产的水平、服装产品的定位、销售运营手段、消费者心理评价等进行系统性考虑和评估的习惯,使学生具备面向实际需求的系统思考能力。

2.逻辑性。逻辑思维能力是将各种思维要素有机、合理地联结和整合在一起的能力,是一种由此及彼的合理联想和拓展能力。在服装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设计灵感的捕捉与提炼、思维拓展与转换,以及从灵感到设计方案的转化过程,是以逻辑的方式有机组织和联系在一起的。设计的逻辑思维不应停留在浅表层面,浮于表面的简单逻辑关系对设计的创造性来说是致命的。相反,设计逻辑是深层的、内在的,其规律性、连接性和推理关系往往隐蔽、深刻、微妙,具有较高的难度,然而一旦把握,就将使学生对设计规律的理解有明显的上升。实际上,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学生,确实体现出了较强的学习进步能力,其设计作品也更加富有内涵和章法,表达清晰,重点突出,表现出更好的创造力和感染力。因此,在服装设计的综合性训练中,教师应格外注意学生对深层逻辑的思考、把握和表达能力。

3.创造性。设计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设计思维应当以创造性作为核心价值,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世界、审视内心,以新颖的方法创造性地表达、创作和设计。创造性以“已有”的事物为基础,创造出“尚无”的事物,因此,学生既应对尽可能地对已有的全学科知识体系有所了解,又有能力在此基础上,以新的方式使用这些知识,以创造性体现设计价值。对学生设计思维的重视和培养对整个服装设计的教学体系来说都是一项重要的变革和挑战。传统教学体系输出的是具有各种知识和技能的服装设计人才,各门课程是散点式、拼凑式的,而设计思维是各个领域体系化、方法化、理论化的协同一体,对教学的各个组织层面来说都需要重新评估教学输出目标,调整课程体系和内容,重新建立评估方法。对于任课教师来说,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巧,还要形成理论和方法;不仅要掌握本课程领域的内容,还是对其他学科领域的发展有一定程度的涉猎,最重要的是教师的教学目标、方法、重点和评价标准都要围绕设计思维这一核心进行调整。

五、结论

近年来随着服装专业的学科发展,“艺工融合”的教育理念逐渐受到广泛认同。在这个理念中,核心不应是“艺工”,而是“融合”,即在教学实践的重点不应并行式地设置艺、工两方面的课程,而是注重多领域、多学科的一体化教学,“融合”点集中表现在对设计思维的重视和培养上。设计思维是一种跨学科的整合、创造、计划和实施能力,是由艺术思维、工程思维、科学思维、商业思维、人文思维和社会思维等多层级基础思维逐渐构建起来的深层次思维能力,主要体现为系统性、逻辑性和创造性。只有以培养思维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导向,才能赋予学生真正适应社会和时代需要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作者:柴丽芳 单位:广东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