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文化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的可行性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玉器文化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的可行性,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玉器文化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的可行性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产玉大国,不仅开采历史悠久,而且分布极广,蕴量丰富。元代是一个由游牧民族主政的朝代,由于前期受到汉文化的影响较大,因此元代玉器风格做工渐趋粗犷,不拘小节。清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清代玉器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空前发展,形成了我国古代玉器史上的又一个高峰。本文通过对元清时期玉器艺术与服饰设计的概述,概述了玉雕设计应在服饰设计运用的创新发展前景。

关键词:元清时期;玉器艺术;服饰设计;发展前景

明代陈仁曦在其著作《潜缺类书》中有云:“玉有五色,白黄碧三色俱贵,白色如粟者尤贵。餐色油然及有雪花者次之。黄贵色如粟者,谓之甘黄,焦黄者次之,碧色青如蓝黑者为上,或有细黑星及色淡者次之。又有赤玉红如鸡冠,允称最贵之品。绿玉则深绿色者为佳,淡者次之,甘青玉其色谈青而带黄,菜玉非青非绛,色如菜叶最下。墨玉价亦高”[1]。通俗的说,玉是石头的精华,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是世界上远近闻名的产玉大国。石头是僵硬、冰冷的,玉石经过艺术家之手,从原来无形的、单调的原石,摇身一变赋予了灵魂,与形状。又云“被服之装饰,如冠、服、带、佩及一切金、钻、珠、玉之饰皆是”[2]。由此可见,自古以来玉器也是重要的服饰装饰用料之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却很难再见到“玉”元素的身影,因此玉器文化,特别以元清玉器文化为例,一直与服装设计的应用现状,处在举步维艰的状态。127年,蒙古族建立了强大的元帝国,元太祖忽必烈即位。蒙古族是一支强大的游牧民族,他们世居草原,以畜牧为生。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蒙古族发源于漠北,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蒙古人比较欢玛瑙等宝石。

1服装图案设计的概念

图案是服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传统图案的创新与发展对于服装设计领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图案在对服装上的表现具有十分强烈视觉冲击感,它是服装设计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图案的产生和运用都是人们具体实际生活中孕育出来的,是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图案在当代服装上的运用,则是将社会实际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生动形象进行艺术的加工,使其抽象成为一件艺术品。将玉器之上的经典图案元素运用于当代服装之中,既具有一定的审美理念,也很好的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

2元代玉器文化运用于服饰的因子探究

元清时代的玉器,主要受生活环境影响,玉器的造型多以表现游牧民族生活场景为主。玉器图案的内容也多以鹅、大雁为题材,充分展现了游牧民族豪放的性格。元代玉器受发达的文人画影响。在图案上,除了龙凤以外,有时候玉器上还雕有文人喜欢的松、竹、梅等;构图上,常常留有余地,像山水画作品,追求的是意境。由此可见,在元代玉器在服饰上是如此的得到重视与发展,这与其历史背景密不可分。

3清代玉器文化运用于服装设计的因子探究

受前几朝玉器文化的影响,清代玉器既承袭了元代玉器气势宏大的风格,又加以创新。有的陈设品有按青铜器的造型为各种仁兽、瑞禽的造型,新增的品种有山水、花鸟玉山,浮雕图画式的等形式(如图1清代玉器),主要表现了清代的社会的繁荣景象。玉佩的品种更为丰富,成为各阶层服装配饰广泛佩戴的装饰品或吉祥物。

4元清玉器文化对现代服饰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元代是我国历史上强大统一的时期之一,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结束了五百多年来割据势力的现状,也为后来明清长达一百年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元代玉器造型既有豪放的北国情怀,又兼存了江南的娟秀风情。艺术的出新是一个复杂的多层组合,时代也不会是以一种形式单独存在。随着清代历史的推进,中国的传统玉器艺术领域,已经逐渐分化出了民间艺术和宫廷艺术两大体系,产生各不相同的艺术风格,为不同对象服务。中国的传统图案包罗社会万象、意欲深远,传统图案不管是来自于传统服饰、诗词字画,还是传统玉器等工艺美术品,都是当代中国服装设计的精神源泉。此外,中国有很多服装设计师,都在中国特色的传统工艺和材料方面找到了灵感,并运用加以创新在当代的服装设计之中,从而创造出了很多独具特色的设计思路,使的其服装产品在服装界大放异彩。例如“天意”品牌将传统莨绸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成功运用,还有中国传统的刺绣工艺在众多品牌中的使用等(如图2“天意”女装)。玉器设计和现代服装设计相结合,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将元清时代玉器造型特征加以变形运用到服装图案设计之中,是玉器文化和服装设计发展不容小觑的方向。这种创新手法,对推动我国传统文化创新和国内服装市场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在作用。

参考文献:

[1]奚传绩.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132-134.

[2]亓晓丽.汲古创新传承精神———中国传统图案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J].设计,2014,154-156

作者:李克兢 王月 王冠军 郑瑞婷 单位:中原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