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互联网+封面设计视觉体验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内容摘要:
“互联网+”的时代趋势促使学术期刊也需要用互联网思维来发展其数字出版产品。在新媒体产品形态上,期刊封面的作用较纸媒产品有了新的功能与价值。本文甄选较高影响力的国内外不同类型的学术期刊,通过眼动仪进行实验测试得到相应的热力图、轨迹图和焦点图,再结合设计案例分析,提出了封面设计中对用户视觉体验的运用方式,以促进学术期刊更好地适应全媒体与跨平台的出版,助力提升学术成果传播。
关键词:
学术期刊、封面设计、数字出版、视觉体验、互联网+、眼动仪
当前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形成的“互联网+”趋势影响着知识的认知与传播。学术成果的发表、展示、获取、宣传和传播等模式正发生着改变,对传统的学术期刊运营和发展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学术期刊的建设需要重视与“互联网+”时代背景相结合,探索形成“互联网+学术”的模态,促进期刊进行适应于移动互联与数字化特征的品牌构建。在此背景下,长期被国内众多学术期刊忽视的封面设计也需要重新进行调整,以助力期刊数字出版的创新与学术品牌化的发展。
一、重新定位期刊封面的作用
科技期刊封面图像在塑造期刊形象,促进科学知识的理解、传播、创新、合作和应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可视化手段在平面设计中的一种应用形式。[1]“互联网+”趋势带来的影响也改变着学术类期刊的封面,使其不再仅限于平面设计范畴,而是融合了信息设计、交互设计等诸多方面。
1.整合期刊信息
移动互联信息时代的期刊必须适应“多屏”载体的全媒体管理及传播要求。若将学术期刊的纸质传阅特征称为封面设计1.0时代的话,数据库检索与PC端阅读特征则为封面设计2.0时代,而当下的“多屏”全媒体媒介与移动查阅成为封面设计3.0时代的主要特征。当在移动端设备上进行期刊展现时,封面设计的作用是将期刊信息可视化,平面设计仅仅是外在表象,实质上蕴含了信息设计,即让期刊重要信息在局促有限的屏幕空间里得到有效的呈现,使读者易于识别和甄选,利于快速查阅,并且适合在各种媒介渠道上进行较统一的展现。这正是数字出版时代区别于传统纸媒对学术期刊封面提出的新要求。
2.构建期刊形象
我国大部分学术期刊的封面装帧较多地考虑与其内容严肃性的统一,封面基本上是“庄重”“严肃”的格调。[2]但把学术的严肃性与封面的风格诉求完全等同的理念值得商榷。而我国学术期刊忽视封面的设计,本质上是忽视封面的作用。封面应该成为期刊形象塑造的具体手段。追求高水平学术前沿的卓越精神属于学术期刊的内在品质形象,而版式、封面等则是外在视觉形象。在信息海量且传播快速的时代,视觉形象是期刊品牌形象不可缺失的组成。譬如图1日本科学期刊GenestoCells,根据每期主题专门邀请艺术家和设计师绘制封面,浮世绘式的风格、图形化解读生物科技成为该期刊独树一帜的形象,封面成为期刊塑造品牌形象的重要手段。
3.增强UI视效
“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出版应充分遵循全媒体开发的设计定位,期刊的封面属于新媒体UI的重要构成要素,这是封面在传统纸媒时代不具备的作用。在移动端的新媒介呈现上,学术期刊封面往往不能沿袭纸媒的设计思路,应该采用做互联网产品开发的定位来进行全媒体融合。以App、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形式为例,期刊封面会变化为近似图标的大小。因此,数字出版时代的期刊封面还必须考虑扮演界面元素的作用,将封面设计与UI设计相整合:封面的变化应具备小尺寸的适应力与识别性,并且封面的识别性与整个新媒体的形象识别密切关联。
4.助推学术传播
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当今时代快速走向“视觉化”,对受众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走向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这样的时代文化特点决定了视觉的吸引力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传播效果。[3]对于传播学术和科技成果来讲,学术价值与水平高低固然是核心内容,但传播渠道及其效果也是影响因素之一。从数字出版时代的传播效应而言,封面具有提升吸引力、增加识别性和转化图解力的显著作用,从而更好地扩大期刊影响力、传播学术成果和科技知识。学术期刊的封面在新媒介载体上可以形成提升该学术期刊的传播效应,该作用相对于纸媒出版阶段被显著放大突出,成为封面新的重要价值。
二、探索期刊封面的视觉体验
为了更客观地了解读者对当前不同风格的学术期刊封面在屏幕上的视觉体验,笔者采用了眼动仪实验法对高校读者受众进行测试,通过仪器设备追踪用户的视线并捕捉数据,从而定量地分析封面上的图形与文字等信息蕴含的读者视线轨迹、视点聚焦等情况。
1.测试方案设置
(1)设备情况
本次测试实验采用“爱威视”品牌的眼动仪,型号为EV-DP1,采样率60赫兹,精准度为0.5度~1度,延迟时间<20毫秒。
(2)被测人员情况
被测人员共9名,男性5名,女性4名。所有测试者的近视度数均低于300度或视力正常。其中7名为高校教师,2名为在读硕士研究生。所有测试者均是各自学科领域学术期刊的读者,且均有数据库查询阅读文献的需求及经验;在阅读行为上,测试者经常用平板电脑或手机阅读。
(3)期刊情况
期刊封面选择主要考虑了学术期刊的学科类别分布、影响力较高的国内外期刊,以及整体视觉直观感受图像的简单与复杂的对比等。其中专门选择了比较重视封面设计的艺术学类期刊《装饰》来做特别关注和对比参考。最终,本次测试选择了医学、文科(管理学、经济学)、理工科、艺术学四大类共12个较新出版的期刊封面。选择的期刊及测试划分分别是:国外医学期刊THELANCET(《柳叶刀》)、国外文科类期刊TheEconomist(《经济学人》)、国外理工科类期刊Science(《科学》)、国内文科类期刊《经济研究》和《世界经济》、国内理工科类期刊《地理学报》和《石油勘探与开发》、国内艺术类期刊《装饰》。
(4)测试过程
首先对12本期刊封面采用交叉间插性的顺序进行呈现编码,即其顺序为:①国外医科;②国内文科;③国内理工科;④国外文科;⑤国外理工科;⑥国内艺术学。每个期刊封面展现时长为6秒钟。每个测试者按照①~⑥的编码顺序,以不同的期刊封面进行两轮呈现,完成整个测试过程。
2.实验测试结果
完成所有测试后,通过眼动仪配套软件生成了测试数据叠加后的热点图、轨迹图和焦点图。输出的图像蕴含了设备对被测试者视线的数据捕捉及其定量分析后的可视化呈现,再结合后面的案例分析,为针对视觉体验的封面设计思路的提出提供了科学依据。
3.重构封面的视觉体验设计
进入“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出版应该引入“以用户为中心(UCD)”的理念,立足于用户的视角,重新审视期刊的封面设计。以读者为核心用户群的期刊封面一方面充分考虑全媒体跨平台的适应性,另一方面重新思考封面设计,重视用户形成的视觉感受、印象及其影响,即封面的视觉体验。互联网思维下的封面设计,可谓是封面形式下的用户体验设计(UED)。
(1)信息可视化:
图像塑造视觉传播无论是文字风格,还是图像主体风格的期刊封面,封面文章信息或内容提要都是集中关注的热点。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较多地采用了图像的封面。封面采用图像图形与学术的严肃性、权威性并不矛盾。这些图像或图形是对本期主题或重要学术成果的可视化解读,让读者更加深刻地了解本期杂志的学术内容,让封面也具备了传播力。随着科技和数字媒体在生活和工作中的普及,受众所消化的信息越来越多,数字出版与传统印刷出版物在受众互动方式上存在差异:信息时代引发了受众处理信息和浏览网站方式的革新,产生了一种新的行为模式——持续性部分关注,从而形成“注意力碎片”。随着不断获得的海量信息,大脑喜欢筛选并关注与众不同的信息,所以用可视化来传播信息,可以更容易吸引受众更多的注意力碎片。[4]从当前人们的认知行为来看,封面图像信息更容易形成视觉聚焦,聚集移动阅读造成的惯性化碎片式注意力。积极地应对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用户的“读屏”行为与“读图”习惯,学术期刊才能不负知识传播的使命,应对网络上纷杂信息的冲击。
(2)图文逻辑性:
排版架构视线关系几乎在所有的期刊封面上,刊名字体区域都为视线分布最密集(圈分布的密集程度),也是停留时间最长的区域(圈越大代表视线停留关注时间越长)。从视线移动顺序上看,刊名区域在视觉热点区域中的顺序靠前。刊名设计是期刊品牌外在形象设计的核心,承载着体现期刊品质、表达期刊内涵的重要作用[5]。追踪视线轨迹可以看出:较多被测试者将视线从首先关注刊名移动到围绕或紧邻刊名的区域,且遵循视线习惯,首先进行平行移动。《装饰》封面的视线逻辑比较清楚地呈现出了这一规律。因此,封面设计可以对此视线关系多加利用,让封面的刊名、文字信息和图像图案这三种视觉元素之间形成逻辑性:以期刊的刊名为首要核心;以期号卷号、封面文章、内容提要、导读等文字信息为次中心;以图像图形为底,形成图案解读与辅助提示。当封面采用图像图片时,尽量避免选择对比元素较多或较分散的图像,否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打乱图文排版蕴含的视线逻辑。譬如,右侧封面右下角的众多国旗图案区域就分散了一部分视线,该封面的视线逻辑清晰度弱于左侧的封面。此外,还需要考虑在移动端呈现效果的识别性,尤其以缩略图和图标方式展示期刊封面。根据掌上阅读的需求,一般说来,应考虑小至32×32分辨率下封面展现的识别效果:①期刊刊名的独立性识别;②不同期号的选择性识别;③图像与不同期号之间的对应性识别。
(3)整体认知感:
边缘利用周边视觉,封面图幅边缘和周边区域并不缺少视觉的关注。这种情形符合认知心理学公认的结论:对于识别具体物体来说,中央视觉是最重要的,但对于认知整体场景而言,周边视觉更为关键。[6]尤其是习惯了PC端阅读的用户,已经感知到了这种认知经验。因此本次测试结果也反映了这种视觉认知行为。这是纸媒体出版的封面不具备的认知特征。因此,“互联网+”时代的封面设计应更加注重积极运用和发挥该认知特征。封面的周边区域非但不是“鸡肋”,而且可以强化封面的整体识别。文字信息与图像之间的视觉关系往往是封面设计的难点。若在封面中间区域进行图文叠加,往往使图文之间的识别性互为干扰。而若采用周边视觉的认知原理,则可成为另一种设计方案,且契合认知心理学原理。譬如期刊THELANCET、Science的导读文字都放在顶部或底部非常靠近封面边沿的位置,却丝毫没有影响用户的关注:焦点图上这些区域的亮斑叠加较多,形成了仅次于刊名的焦点聚集区。
(4)操作引导性:
视觉隐喻引导用户期刊封面包括封一、封二、封三、封四和书脊[7],狭义的封面往往仅是指封一。无论是PC端还是移动端的期刊产品,若要呈现出包括封一在内的所有封面,就意味着要呈现多个图片信息。与纸媒出版迥异的是,数字出版物除了内容信息本身以外,还蕴含诸多操作,即多种阅读场景下的交互行为。封面图片还可成为产品的界面控件。设计师若仅仅是在视觉层次上追求“拟物”,而忽略了交互的“拟物”,那么这种设计是失败的。拟物设计的功能性在于通过界面中视觉的“隐喻”来引导用户。[8]例如英国BMJ出版集团除了有世界顶级综合医学期刊TheBMJ(《英国医学杂志》)外,还有开放获取期刊(OpenAccessJournal)和混合式期刊(HybridJournal)共60余种,覆盖纸媒、PC端、Pad和APP等多种出版模式。在数字出版产品上,期刊封面的展现需要符合互联网产品的交互特征。该Banner采用了典型的轮播图的交互控件形式。对单个期刊的封面呈现来讲,适应全媒体出版的视觉设计必须考虑交互性,封面图形要转换为界面控件,形成对用户操作行为的引导。这也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封面承载的创新功能对设计提出的产品需求。
结论
“互联网+”趋势促使数字出版进入全媒体跨平台阶段,也促进了学术传播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在“互联网+”发展背景下,学术期刊的封面可以发挥相对于纸媒更大的作用,也出现了单一纸质封面所不具有的创新功能。在符合学术期刊办刊定位基础上的封面设计,除了在视觉上追求科技与艺术的形式统一,还要实现契合“互联网+”特征的创新。“互联网+”特征的影响也不仅仅是期刊品牌形象的构建,更重要的是运用互联网思维及其产业的发展观。学术期刊的封面设计已不再是单纯的视觉传达设计,而应该以用户为中心,重视用户体验设计。与时代结合,可持续性地扩展影响力才是学术期刊不断创新的本质。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四川省科技厅2015年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四川省工业设计云服务平台研发与应用示范平台”子课题“信息交互产品开发服务平台”(编号:2015GZ0080)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周睿 罗彬菲 单位:西华大学艺术学院
注释:
[1]王国燕、姚雨婷:“顶级科技期刊封面可视化及典型案例研究”,《出版科学》,2015.2。
[2]梁伟明:“学术期刊的封面装帧格调论”,《编辑学报》,2000.12。
[3]刘岭:“国内科技期刊封面设计的视觉传播研究”,《东南传播》,2015.4。
[4][加]MarkSmiciklas:《视不可当:信息图与可视化传播》,项婷婷、张东宁译,人民邮电出版社,北京,2013,第13-14页。
[5]谢晋业:“中国科技期刊刊名字体设计研究”,《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
[6][美]SusanWeinschenk:《设计师要懂心理学》,徐佳、马迪、余盈亿译,人民邮电出版社,北京,2013,第5-6页。
[7]GB/T3179—2009期刊编排格式,中国标准出版社,北京,2009.
[8][德]SmashingMagazine.“众妙之门:移动交互体验设计”,刘毅斌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北京,2014,第1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