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设计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创意思维,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随着来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对设计及设计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层次要求。中国设计教育经过近20~30年的快速发展,已初步构建自己的框架,但在一些具体内容上尚需提升。本人结合自己的经历,从系统的角度对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创意思维做了简单梳理,提出些个人的拙见,抛砖引玉,以期该领域有更多真知灼见。
关键词:设计;教学;评价;创意思维;教学方法
一、教学顶层设计
基于顶层设计理念的学校课程建设可简称为教学顶层设计,一方面是以顶层设计的视角来看待教学课程建设,另一方面是以顶层设计的策略来指导教学课程建设,以教学课程教育功能最大化为目标,依据学校教育理念、教育目标,在顶层设计方法论指导下通过对学校整体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设计与规划,构建教学课程体系,在教学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实现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位一体的成长与发展。教学顶层设计是在以往教学课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但是改变以往弥补式的、零散式的、增量式的课程建设方式,对于提升学生的创意思维具有重要意义。教学的顶层设计与教学目标的达成息息相关。教学的顶层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成果、教学评价等几大方面。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核心,它的定位清晰与否决定整个教学的成败。通过对国内100多份创意相类教学大纲的分析后发现,大多数大纲的教学目标界定上较为模糊,对创意核心内容的描述过于笼统,以至于很难对创意能力的培养有个清晰的界定。由于创意思维缺乏科学的量规,以至于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对创意只能停留在一个表层模糊描述阶段。而对构成创新能力所需的探究能力、思辨能力、批判性思维等诉求甚少,缺乏科学合理评价体系,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对创意思维的提升无法形成抓手。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OBE)[1]以教学产出反推教学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意思维,而评价量规(Rubric)[2]对创意过程性评价科学合理。这些举措有助于课堂教学有效管理,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意能力。从顶层设计到在教学学科落地,需要深度关注学生课程边界的拓展,构建更丰富的教学“创意课程”,作为提升创意思维的载体。创意类课程与其它通识课程相比,在教学内容上存在一定的灵活性。所以,创意类教学大纲在内容的编写上要有一定的弹性。这种弹性不是对教学管理的松懈,而是给教学活动的松绑,以释放更多的自由空间,营造宽松活泼的学习氛围,这样才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意思维。设计类教学活动的管控过紧和过松都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单一的管控模式很难平衡好自由、创新与成果的之间的关系。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目标管理与OBE的阶段性教学产出理念的两者融合,在教学管理上形成有效互补,为提升创意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二、教学策略与方法
(一)平等包容
在设计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创意思维要充分相信、尊重、鼓励学生的创造力,虽然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但创造力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关键在于寻找到适合其茁壮成长的土壤。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打破“创造力认知非凡化”的误区,尊重每一位学生,包容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意识地多引导,多鼓励,多讲解,多启发学生大胆、合理地想象。尽量为学生创造条件,给他们提供一个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使之学会发现和记录灵感,掌握各种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技巧,使他们主动有意识地发现、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
(二)善用启发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3]在创意教学过程中,要通过示范、提问、暗示等启发手段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但在实施启发式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度的把控,以学生为中心,以激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为界限,如果教师的在教学过程中角色越位,越俎代庖,容易让学生学习养成依赖性,不利于学生的独立、创新、探究能力的养成。要启发学生养成善于联想的习惯,因此可以加强扩散性思维的训练,创造性思维以围绕某个主题而展开的无拘无束、天马行空的发散思维为特征。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中,思维能否从更多的角度、更多的方面扩散、展开到对未知艺术世界的探索,是创造性思维能否顺利张开双翼的决定性因素。这是一个技术性的难题,也是扩散性思维训练得以成为视觉传达设计教学重要内容的原因。扩散性思维训练包括材料扩散、功能扩散、结构扩散、特征扩散、方法扩散、组合扩散、因果扩散、语词扩散等。以常见的“苹果”为例,从材料扩散——水果的角度,可联想到梨、橘子、桃子、香蕉等;从功能扩散——补充维生素的角度,可扩散到富含维生素的事物,如樱桃、番石榴、猕猴桃、西红柿等;从特征扩散——红色的角度,可联系到无数红色的事物,如红旗、红色中国,象征革命、热情、激情等,也可由此联系到相异的色彩类型,如绿色、白色、黄色等等。围绕某一个主题展开的扩散性思维训练,能够将大自然中千变万化的相似或相反的事物因某一共同特征而相互联系起来,从而扩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为将来在实践活动中,构思创意的多样性和多角度的展开提供更多、更优化的选择。
(三)学科交叉
学科交叉融合有利于创新人才独辟蹊径的分析、综合和判断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形成新颖、独特并且有社会价值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随着社会进步,科技的发展,设计学科与美学、心理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人文学、材料学、生命学等众多学科产生交叉融合。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明显和普遍。作为当代设计类的师生,除了熟练掌握本学科的知识外,需要积极拓宽视野,尤其是交叉学科的新知识、新理论、新趋势。这种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为创意产生起到催化作用。例如,在常规思维下,豆的变现的途径非常有限,但如果巧用学科交叉,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例如豆与食品工业结合,可以生产豆浆、豆汁、豆腐脑、嫩豆腐、老豆腐、豆干、豆皮、豆饼、臭豆腐、腐乳、酱油、豆油等产品变现;与种植业结合,可以生产豆芽、豆苗、绿豆、豆的盆景、黄豆;与艺术结合,可以用豆作画、以及以豆为题材的各类行为艺术;与材料学结合,可以提炼植物蛋白做成织物、人造革、无醛胶等。类似的案例举不胜举,所以学科交叉可以为创意发想提供广阔天地。
(四)项目意识
项目式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它以“项目”为形式,以学生具体的学习主题为目标,在教师的导引下,采取团队合作的方式,使学生在项目学习的过程中去思考和探究,锻炼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项目式教学就是指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重新设计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学生围绕着项目组织和开展学习。项目式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模式,也是一种多用途的教学方法,其理论基础融合了多种教育理念。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单一,并且在简单的评价机制下,学生的创造性受到极大的限制。在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践中,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一部百科全书或一个供学生利用的资料库,而成为一名向导和顾问,学生可以向教师学习,可以向同伴学习,也可以向网络学习。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扩展相关的知识,体验创新的艰辛与合作的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个性化的成果也得到尊重。这也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高创新能力的迫切需要。设计学科是一个典型的应用学科,对专业知识运用能力的评价是其核心指标。项目式教学能在很大程度上诠释其精髓。在项目式教学的课堂上,学生们通过观察、认知,交流讨论、创新设计、实践操作等环节,可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在设计基础课程中,关于点概念解释已经很系统、全面,但这些概念层面的认知不持久深刻,如果通过实际案例,学生们会通过记忆、观察、讨论、创作、设计等多环节,充分调动积极性,大大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知与理解。项目制的系统完整性有利于极大提升学生的创意思维。
(五)提高介入
所谓介入就是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程度、接受程度、理解程度和融入程度。介入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参与,一个是程度。学生的参与程度越高,其学习过程就越真实,学习效率就越好。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介入感,对培养创新思维大有裨益。在课堂上提升学生的介入程度,学生的学习介入程度受好奇心、兴趣、爱好、求知欲、获取优秀成绩或表扬、奖励的动机、决心、愿望、理想以及学好功课与本领的责任感息息相关[4]。教师可以通过融入情景、翻转课堂、角色互换、增加互动,示范体验、随机点名等多种手段,可以营造适度紧张活跃的高介入学习状态,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和反应更加敏捷,提升积极性和创新性。例如,教学中采用对话交流,融入情境。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对话交流,利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让学生在问答中,融入对话中的角色,能营造出一种交流的情境,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要想提高学生的介入感,加强这种对话交流必不可少。教学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单方面的讲解,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文本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不断的交流。通过这种交流,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产生共鸣,同时教师也能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让学生的思绪紧跟教师的节奏。因此,加强对话交流,可让学生直接进入教学情境并更好地融入情境,提升学生的创意思维。
(六)师法自然
师法自然是以大自然为师加以效法。人类是大自然高级生物。人类设计活动的设计使命和最终目标是与其他形形色色的生物和谐相处。创意法教育是一种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两方面运用“创意法”,从而“激活”每个学生的创意思维的教育。在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情感体验逐渐形成亲近自然、融入社会、认识自我的意识,形成关注自己的生活和关注自己周围社会的态度;可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和人文思想,并逐步发展他们与他人交往和经验共享的能力;能使学生在思想、知识、能力、智力、情感上都得到发展。在学科领域,人们极力摸索着教育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希望通过师法自然教育来“教文育人”。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的教学方法。大自然为创意设计提供许多很好的范式。不管从形态、功能、还是材料特性、大自然都给我们提供很多启发。例如通过对鸟的观察,人类设计出飞行器,通过对鱼类的观察分析,人类设计出船舶和潜艇;通过动物的锋利爪子人类设计出刀和叉。存在即合理,通过对大自然现存的众多生物的研究与分析,对创意发想一定大有裨益。所以,创意教学不能仅限课堂教学,通过外出调研、采风、体验等活动,让学生亲近自然、体验自然,大自然是创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和宝藏。
(七)专业方法
创意没有固定公式可推导,但专业的方法对激发创意思维确实帮助非常大。专业的创意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摆脱定势思维,构想出超凡脱俗的创意。在设计教学中,创意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方法如逆反思维、属性抽象、头脑风暴、排列组合、优点列举、缺点列举、否定法等较为成熟的方法。正确利用这些方法,确实对创意的产生有很大帮助。例如,属性抽象法,它就是把具象的东西简化到抽象概念的过程。例如,要想设计一款独特新颖的咖啡杯,可以把咖啡杯理解为杯子,再从杯子到容器,再从容器到可盛放液体的可能,解决思路被不断拓宽,主观能动地拓展了创意空间,为创意产生去除纷杂的约束,释放想象空间。另外,头脑风暴教学法,头脑风暴法是通过强调推迟判断和推迟批评,克服获得创造力的障碍,以产生创造性观念的活动。它鼓励人们提出各种各样的想法,无论是怎样不着边际的甚至是荒唐可笑的想法。这种方法不仅可以产生大量的解决问题的常规方案,还经常会产生非常新颖的独创性方案。在设计教学中,要按照最基本的规则,教师应首先选好一个议题,然后通过启发法初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教师要谨记推迟判断,不要急于下结论,不要急于否定和评价。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营造出一种平等自由的气氛,众多的新鲜言论可能会刺激其他学生僵化的思维,使课堂呈现一种思维互相激荡、互相补充的活跃状态。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方案越多越好,要达到一定的量才利于从中挑选最合适的方案。通过头脑风暴法来激发学生创意,使其转变观念,抛开思维定势,产生新颖的观点或理念,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联想及开发物品的特殊性能或功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目前关于设计思维与方法研究较多,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巧妙运用这些专业方法,在提升学生的创意方面定能产生显著成效。
三、教学中介
教学的三要素是教与学,以及教学中介。教学中介包括教学空间、环境及设备等要素。合理规划使用这些要素对提升学生的创意思维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环境空间
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低矮密闭的空间,适合细致工作,而空旷、开阔的空间更能激发人的创意。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提升学生的创意思维,在教室的设计上要注重宽敞、开阔通透;在色彩方面,色彩鲜亮的暖色相对于暗淡的冷色更能提升学生的创意思维;在照明方面,有研究表明,在中等色温(4000K)环境中,学生的学习效率最高,并且视觉/脑疲劳最低[5],利用中等色温的照明,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创造力的发挥;另外,研究发现,背景音乐也能对学习状态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快节奏的背景音乐也能促使肾上腺素分泌,从而心跳与血液流动加速、使思维和反应更加敏捷,所以适当介入快节奏的背景音乐对学生的创意思维提升确实有帮助。所以,恰当处理好空间环境的各种关系对提升学生的创意思维确实有帮助。
(二)设备
教辅设备在设计教学中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起到一定的作用。学习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能够把知识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给学生,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开启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通过联想探索等方式进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另外,网络和智能终端参与的互动式教学大大提升了学习的参与度、积极性。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技术手段会融入设计教学中来。学生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认知世界,极大地解放生产力,为创意思维的提升增添强大动力。总而言之,设计的性质要求其教学必须开发与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认识到创意思维对设计的重要性,立足当前设计教学中创意思维开发培养现状,有针对性地做好对学生创意思维的开发与培养。提升设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创意思维,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它需要从课程顶层的大纲设计、教学策略与方法以及教学环境设备教学中介等多个环节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本人通过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如何提升学生的创意思维做一个较为浅显的梳理,抛砖引玉,以期该领域有更多真知灼见。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创造性才能[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封永辉.设计教学贵在创新思维培养[J].美术大观,2018,7:29-31.
[3]陈梓林.施教之功贵在引导[J].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2017,1:126-127
[4]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219.
[5]孙宝石,曹石.学习绩效与教室照明魂晶研究述评[J].应用心理学.2018,24:291-303
作者:张卫伟 单位:云南工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