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创意玩具设计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传统文化创意玩具设计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传统文化创意玩具设计研究

摘要:信息化时代,电子技术的发展大大冲击了中国传统玩具在玩具市场中的地位。本文旨在探究如何优化文化资源的运用,进行针对性和科学性为一体的玩具开发设计研究。设计师可以从传统文化中寻求灵感,对益智玩具的主题、造型、结构、材质等进行研究和再设计,为传统益智玩具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传统文化;玩具设计

1研究背景

由于历史原因和工业化生产的出现,传统玩具面临重重危机。益智玩具在儿童玩具中有举重若轻的地位,相较于普通玩具更具有精神内涵,是启蒙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的理想媒介。而如今市场上的益智玩具文化内涵不足,价格偏高但品质堪忧,并没有通过设计的手段使玩具产品的质量有所提升。因此如何将玩具的表现形式和其内在含义结合,更好地唤醒人们对文化的认同与记忆,使人们真心地接受传统玩具并自觉地传播历史文化,是我们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2玩具设计的现状与问题

目前,我国玩具设计主要以借鉴和模仿国外玩具为主,尚未形成自己的特色。各种历史原因导致我国玩具缺乏原创设计,从担任国外制造商的代工角色开始,逐渐开始模仿生产,到现在渐渐地自主研发生产玩具,这将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玩具更新迭代的速度在科技进步的背景下越来越快,许多具有丰富文化和地域特色的玩具已失去了大量受众,相关的制造技术和工艺也在流失。文创益智玩具设计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吸收不是一种简单的复制,而是文化和精神层面的传承与应用,同时参考了现代设计手法与消费者心理特点。近年来,“三国杀”这款智力卡牌游戏在全国风靡一时,其基于三国文化背景,以社交、智力和推理为游戏创意点,融合了文学、历史和艺术等元素,是一款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创益智玩具

3益智玩具的设计策略

对玩具设计师来说,在洞悉消费者偏好需求的前提下精准定位、完成设计,改变传统的创作方式,就能够开发出受消费者欢迎的玩具产品。在古代,同样有玩具的创新,古人会在玩具的题材和形态上不断地做出改进。在现代社会,传统玩具也应顺应时代潮流,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做到创新与发展。玩具设计可多方面阐述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从玩具产品的外部构造、内部结构、元素运用、材料、工艺、色彩等唤起消费者对玩具背后深层次的情感共鸣。

3.1玩具设计充分发挥寓教于乐的作用,增强教育性

优秀的玩具有其背景故事。当今,体验设计与用户中心设计是设计玩具产品的主流思路与必然趋势。例如,乐高玩具公司有优秀的文案写作技巧,拍摄乐高动画电影,用感人的故事吸引儿童进入乐高的游戏世界,取得了全球玩具行业的成功。因此,欧美的玩具设计成功经验指明了“把文化的艺术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这条设计思路。在设计过程中找到传统文化与益智玩具的契合点,设计结合了古今文化的功能性玩具,可以提高信息传递的交互性以便更多人认识和学习传统知识。

3.2玩具设计中增强趣味性、互动性的游戏体验

玩具的游戏规则设计应有故事性、互动性,将经典文化的精髓提炼出来并运用于玩具设计,可提升玩具产品的附加值,还可以摆脱传统娱乐方式的束缚。从游戏规则角度出发,改造的基础是从游戏文化背景再到实体玩具的推演,赋予玩具更深的内涵,这是与“文创”概念紧密结合的设计方法,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性,往往能开创性、系统性地改进玩具。

3.3传统玩具在材质结构上的创新

选材的时候考虑安全性原则,将绿色思想引入设计,选择可持续性的材料,通过现代技术运用自然环保的材料,可降解材质,减少对环境的损害,凸显自然美,强调设计符合功能性,追求原生态的极简风格和安全有益的使用体验。这些绿色环保材料,避免影响儿童的健康,符合家长对玩具益智的安全性的潜在期望。另外,良好的拆卸性能不但会节约装配时间进而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能为玩具的回收处理创造新价值。比如,玩具结构上的模块化设计,可以进一步实现游戏难度进阶的转化,开发并锻炼青少年群体的思维和动手能力,在游戏结束时方便收纳,减少家长的工作量。每个模块具有独立性和互换性,可以独立设计、制造、组装、升级,有利于玩具更新,减少了资源浪费。

4结语

传统文化玩具在当前技术的冲击下逐渐没落,但传统文化玩具具有很强的文化教育意义,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现代玩具设计应积极吸收传统玩具的精髓,让历史故事和民俗传说担任背景支撑的角色,丰富玩具的内涵,设计师可从提高可玩性,通过材质、形态、结构、教育性等方面进行创新,以达到赋予文化内涵且富有趣味性的设计效果。

参考文献:

[1]杨达维.传统工艺传承背景下的构建类玩具设计[J].包装工程,2019,40(06):195-201.

[2]邓卫斌,刘攀,张珂.玩具模块化设计研究[J].大众文艺,2019(02):106-107.

[3]乔永翔.传统语境下的玩具设计与开发[D].华南理工大学,2016.

[4]赵悦利,刘遵月.基于博物馆文化的文创产品研究策略分析研究——以南京博物院为例[J].艺术评鉴,2017(05):167-169.

[5]任新宇,王倩.论绿色产品设计的特征及策略[J].设计,2018(08):108-110.

[6]马伯尧,王玮.南京明城墙文创产品设计[J].戏剧之家,2018(27):138-140.

[7]李娟,刘俊哲,邵安宁,李修全.南京传统秦淮灯彩的文化传承及信息化保护构思[J].戏剧之家,2019(02):233-234.

[8]刘俊哲,王倩,刘彦.江苏地区旅游文创产品调查与消费者偏好因子分析[J].家具,2018,39(06):85-88.

作者:梁越 和杉 李若辉 单位:南京林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