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设计公共环境产品设计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非物质设计公共环境产品设计,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非物质设计公共环境产品设计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改变,当代设计也发生了变化。区别于以往的工业时代,消费社会的设计与消费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使得产品设计的内涵、功能和形态发生了改变,逐渐从重视物质设计向非物质设计转变。本文以公共环境产品为例,分析了产品非物质设计的体现,提出了将非物质的设计因素应用于产品设计中。

关键词:

非物质设计;公共环境产品;消费社会

随着时展,人们对公共环境产品的需求发生了改变,不仅仅要求产品具有功能,同时要求产品与人性、情感等非物质因素联系起来,物质和非物质结合的产品体现了当代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这些产品不仅满足了消费者最基本的需求,还满足了人们情感、自我实现等需求。

1非物质设计概述

从工艺美术运动提出的艺术和工业结合到包豪斯提倡的功能主义,再到进入消费社会后物质和非物质设计的结合成为产品设计的主导趋势,体现了人们观念的转变,非物质设计的发展反映了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和更好的情感体验。非物质的英文是immaterial,它主要受西方当代历史学家汤因比的启示。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一书中写道:“人类将无生命的和未加工的物质转化成工具,并给予他们以未加工的物质从未有过的功能和样式。而这种功能和样式是非物质性的。正是通过物质,才创造出这些非物质的东西。”由此可见,非物质设计虽然以物质设计为基础,但又区别于传统的物质设计,关注的是除去物质之外的人性、情感等因素,在设计中体现为软件、界面、服务等。

2公共环境产品设计的概述

2.1公共环境产品分类

公共环境产品是将工业设计产品与环境设计产品融为一体的环境产品。主要目的是完善城市的使用功能,满足人类需求的实用功能,同时还具有改善环境、美化环境的作用。根据功能和适用的环境,公共环境产品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交通系统:公共汽车站、小汽车立体活动停车场、高速公路收费站、加油站、自行车存放处、警亭、阻车栏、人行道护栏、交通信号灯、人行通道。(2)信息系统:电话亭、邮筒、导视牌、广告牌、看板。(3)购物系统:售货亭、书报亭。(4)卫生环卫系统:公厕、垃圾回收站、果皮箱、饮水机。(5)游乐系统:游乐设施、儿童玩具(户外)。(6)休息系统:休息亭、休息桌椅。(7)观赏系统:花坛、水体、观赏钟、景观雕像、绿色植物。(8)照明系统:路灯、庭院灯、景观照明。(9)自助系统(智能系统):自动售货机、自动提款机、自动电脑网络查询机、自动找零机、自动公厕、自动售票机、自动售报机、自动测高机、测重机。

2.2公共环境产品使用人群分析

(1)健康人。健康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使用公共环境产品不会产生行为困难或障碍。但是,健康人在疲劳的时候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对初次使用的产品不熟悉,往往会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来操作,对于操作复杂的步骤容易发生误判,这些都会造成一定的困难,给生活带来不便。(2)老年人。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增长,生理状况出现较大的改变,体力开始衰弱,身体的灵活性和操作的准确性降低。比如老年人出现身高变矮、弯腰、运动力下降、活动范围变小、关节出力明显下降等现象,另外对事物的反应能力变慢,持久力降低。此外,老年人的视觉、听觉等感知方面也逐渐衰退,比如对较小的字体、较灰暗的色彩感觉不敏感。(3)残疾人。比如轮椅乘坐者,由于乘坐的轮椅体积较大,以及有车轮和踏板的阻碍,对轮椅乘坐者的视野形成一定的阻碍,加之轮椅乘坐者采用的是坐姿,伸手的范围有限,不能及时拿到物品;轮椅的转向需要一定的范围,在狭窄的空间不方便移动;轮椅乘坐者在和别人交流时,对方往往会采用蹲下或弯腰的姿势,这让轮椅乘坐者心理产生不适。又如视觉残疾,包括盲和低视力两种,绝大多数的视觉残疾者是具有一定能力的,比如弱视或色觉障碍。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公共环境产品对于视觉残疾者来说,获取信息非常困难,他们很难去操作和辨别,往往是利用除视觉之外的其他感觉器官来获取各种信息。(4)孕妇及儿童。儿童因为年龄小,没有成熟的判断力,往往发生一些危险的情况,如在马路上随便跑跳,容易发生车祸;儿童平衡感不好,容易摔倒,还容易被尖锐的角以及与他身高差不多的公共环境产品磕碰。孕妇对周围事物反应强烈,情绪多变,除了有即将做母亲的喜悦外,还有对身体变化、胎儿是否健康的焦虑。她们考虑到空气污染、空间拥挤、交通拥堵等情况,不愿意在公共环境散步或乘坐交通工具,害怕使用公共环境产品。根据对使用公共环境产品人群的分析,产品设计要考虑更多的受众。除了满足产品的功能外,还要关注消费者的情感诉求、个性等非物质因素,将其融入设计中去。

3公共环境产品非物质设计的体现

3.1多元化设计

人们步入消费时代,更加注重产品的体验以及自我的需求,也就要求对产品进行多元化设计。由一般到特殊地进行非物质设计就是考虑各个使用群体的需求,通过多元化的设计使公共环境产品能为更多的人服务,能满足绝大多数群体的需要,共享资源。我国许多城市车站及地铁都配有自动售票机,设计样式各不相同,给旅客带来了极大方便,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每个站台入口处设置的自动售票机必须满足大多数使用者的需求,其将直接影响卖票速度和旅客进站状况。比如,三星集团委托洛可可设计集团设计完成的AFC票务系统,其自动售票机整体尺寸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不同人群的身体状况。研究表明,成年人身高基本集中在1.15~1.8m之间。售票机操作范围为0.74~1.40m,最佳操作范围为0.9~1.25m,如图1所示。因此,将产品的最大高度设置为1.8m。将比较常用的功能模块定义在0.8~1.35m之间,能够满足成人、残疾人以及身高在1.3m以上儿童的使用需求。在界面设计上,设计正确的引导标识能给乘客带来便利。设计师将售票与充值的操作步骤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置于相应的功能模块。同时根据操纵与显示的相合性将操作步骤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排列在硬币功能区之下。另外,各功能模块均有相应的标识设计,以深蓝为底色,符合人们的习惯。另外,字体采用标准的黑体字,字号方便成人、老年人以及视觉障碍者看清,明确清晰,可以快速读取信息,方便操作。又如,ATM机的设计越来越人性化,但其中也有不足之处值得反思。以我国农业银行ATM机的界面设计为例,其说明文字较小,界面和步骤按钮均为统一色彩,无颜色区分。容易使老年用户心理紧张,给有视觉障碍的用户的识别带来困难。而美国富国银行ATM机的界面设计体现了多项非物质多元化设计,并符合消费者的行为习惯,引导消费者按照设计者的设置进行产品的使用。此外,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界面的字体、字号、版式、色彩等模块。

3.2基于服务的设计

传统的工业设计对象往往是物质产品,但随着非物质设计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普及,消费者更加关注除物质以外的设计,这就使得工业设计的对象发生了改变,从实在的物质设计开始转变为服务、界面等非物质设计。比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是在各个城市建设、部署,由数据中心、驻车站点、驻车电子防盗锁、自行车及相应的通信、监控设备组成。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往往布置在公交、地铁和居民区附近,用户通过公共自行车系统进行刷卡或从App上借车,到达目的地后将车归还到就近站点。公共自行车系统一般由数据中心、管理信息系统(MIS)、分区运营中心(发卡、充值、调度、维修等)、站点智能控制器、电子防盗锁、自行车及随车锁具、用户借车卡等基本部分构成。根据需要配备停车棚、站点视频监控系统、互动网站等。自行车租赁系统反映了非物质设计模式,尽可能使资源最大化,使人们在出行的时候能够首先选择公共交通。

3.3关注人性和情感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的层次论”,将人的多种多样的需要按照重要性和出现的先后顺序分为三个大层次。此外,人类的情感系统与行为紧密相关,情感系统使身体做好准备,以对特定情境做出恰当的反应。对认知解释和理解周围的世界,情感可以做出迅速的判断。当进入消费时代,人们对产品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最低的层面,而是更加关注人性、自我实现、情感等,消费者有了多重需求,这些也成为设计者在设计公共环境产品时的重要依据。现在的公共环境产品具有一定局限性,如自动售票机操作界面太高;公共场合中的公共厕所入口的台阶轮椅无法进入;公共厕所狭小,内部没有安全抓杆等,造成残疾人无法使用。这些障碍限制了残疾人的工作和生活,也在心理和精神上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痛苦。公共环境产品都应当从人性化和关注情感出发,使产品能适应多个群体使用者的使用范围,开关、控制、指示等使用方法必须适应广泛人群的理解能力、生理条件,并且能够提供多种使用方式。例如,目前有的公共卫生间的烘手机或卷纸筒都设计了不同高度的位置,可以让更多的人使用。

3.4高科技的运用

随着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产品的智能化和人性化必不可少,人们在消费社会中往往是通过电子产品进行交流的,而这就需要产品非物质的服务、界面、软件、技术来支持。比如在成都出现的新型智能垃圾桶,在材料方面,外桶选择了不锈钢板,内胆采用了防火、耐腐蚀、轻便的材料。垃圾桶装有雷达监控设备,当人们将垃圾放到垃圾桶口处,其就会自动识别垃圾类型,开启相应的垃圾存放口,自动完成垃圾分类的工作。垃圾桶的臭氧分子智能除臭功能和紫外线杀菌功能可以消除垃圾污染。在垃圾桶的顶端装有太阳能电池板,能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节约了公共资源,也做到了生态环保。此外,这款智能垃圾桶有Wi-Fi热点功能和卫星定位功能,能方便人们在公共环境上网,以及及时通知工作人员对垃圾进行回收清理。这样的垃圾桶能借助高科技最大限度地让城市更洁净,让更多的人使用公共资源。

4结语

随着消费社会的出现和人们观念的改变,非物质设计已经成了必然趋势。虽然自动售票机、公共卫生间等较少的公共环境产品运用了非物质设计的思想,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另外,还有更多的公共环境产品没有考虑非物质设计。但非物质设计对物质设计的超越,改变了人们对传统产品的认知,提出的新观念也将会越来越受关注,并不断发展。

作者:陈文雯 李小军 贾铁梅 单位:西华大学艺术学院 周口城建设计有限公司 周口市川汇区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徐小欢.非物质设计理念在设计中的应用[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1,21(4):34-36.

[2]孙同超,肖玲诺.信息技术革命背景下的后现代社会消费文化[J].学术交流,2010(12):140-156.

[3]孙从丽.非物质设计的发展趋势———强调为“情感”而进行的设计[J].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07(2):21-23.

[4]鲁丽君,李世国.论产品非物质设计中的内涵设计观[J].包装工程:理论版,2008,29(11):157-159.

[5]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M].刘北成,郭小凌,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