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创新之路概述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产品设计创新之路概述,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产品设计创新之路概述

1地理环境和体量

日本位于亚洲最东部,领土面积小、人口多,适于居住的区域较少,其房屋都是小而拥挤的。因此,日本的房屋只能接触到小规模景物,形成了以小为美的心理,日本人将这种浓缩意识运用于产品设计,善于追求在更小的形式上集成更多的功能,形成了一种轻快、小巧和亲切的设计风格。形式的最小化和功能的最大化是日本设计的一大特点,同时,重视细节,且善用装饰功能部件提高拥挤空间的趣味性。目前,国际市场正趋向设计小巧、便携、多功能化的产品,这种理念不仅能保留民族传统,还与当代市场潮流不谋而合。比如,知名的无印良品以删繁就简、去除浮华、直逼本质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着力打造“简约无华”“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产品形象。该品牌已遍布世界各地,成为日本产品风格的形象代表。

2资源匮乏和选材

日本孤立、狭小的生存空间居住着众多人口,频发的自然灾害更是使本已匮乏的自然资源捉襟见肘,日本人的资源危机意识强烈,生来就缺乏安全感,不得不遵守各种规则。森林和海洋构成了日本人生存环境的主体,自然美景的熏陶使之形成了对自然独特的情怀和审美情趣。森林之美融汇于生命之美,不仅培养了色彩和形态的审美意识,还挖掘了形式美之下的深层意蕴。所谓“物以稀为贵”,因为缺失,所以倍加珍惜。在日本产品包装的选材和应用上,无印良品不讲究外包装,强调以商品本色示人,不做过分的包装、修饰,采用简洁的打包出售方式,从世界各地采购原材料以降低制作成本,从而保证生产出价廉物美?简洁、环保、高质、低价的优良产品。

3遵守规则和品质

日本自江户时代就形成了重视规则的传统文化:①规则涉及广泛。以日本扔垃圾分类规定为例,比如饮料罐必须将金属盖与瓶体分开、包装袋和剩余食品要分装。这些规则对设计师的观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师需要不断发现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便应对各种规则。②规则要求详细。在我国,螺丝刀可以解决的事情在日本规定必须用一整套的工具处理。“因为有需求,所以才设计”,这使日本产品种类繁多、细致。③规则执行严格。比如厨妇必须用不同的刀切不同的食物;餐馆的豆腐、萝卜得用尺子量着切。这要求设计师更加注重对日常小产品的思考和设计,需要精益求精的精神。被规则包围的日本设计师不得不更多地关注产品的人文情怀,使人们的日常生活更舒适、安心和便利。因此,日本好的产品大多给人“润物细无声”的感觉。为了防止发明被仿冒、专利被侵犯,日本政府制定了相关制度。1957年,日本政府制定的《出口商品检查法》,明确了“保证国内产品不是西方同类产品的完全复制”;同年,日本通产省成立了“良好设计选择系统”和优秀产品证书“G”标记,以保护好的设计。这些条例有助于日本设计顺利、快速地完成从“仿造”到“创造”的转型。

4生死观和高新技术的创新

日本人过分突出“勇”和“忠”,忽视本质性的善。他们认为“赖活不如好死”,与其羞耻地活着,不如归根——死。此外,日本单一的民族文化传统使他们格外重视集团和团体,不追求私利,以集体的荣誉为自己最大的成就,进而形成了强大的企业内部力量,创造出了全新的商业价值。上述传统观念和文化使日本人行事谨慎,对自身要求严格。在进行每项设计前,都会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市场调研,力求得到最全面、真实的数据信息和反馈。成功的调研是创新的根本,从“偷学”国外的先进技术到自主研发新技术,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日本已跻身世界设计强国之列。由此可见,日本对科技发展的不懈追求和努力。比如,日本人考虑到初学乐器者会给周围人带来噪声,雅马哈公司开发出数码静音小提琴,突破了传统技术的限制,切实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通过科学技术与设计的完美结合,不仅创造了新的商业价值,而且切实地服务了大众。

5结束语

本质上,文化即生存方式。不同的生存方式创造了不同的文化形态,不同的文化形态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人们的生存方式。而设计服务于人们的生活,既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又能改善或引领人们的生活方式。日本不断消化、吸收着他国的先进技术,同时,加以融会贯通,从而开发自己的新技术;以严谨、严肃、严苛的态度开创高新技术,并打造了具有足够国际竞争力的品牌。目前,中国设计正处于观望阶段,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民族品牌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在世界全球化的趋势下,面对外国文化的冲击和现念的影响,如何保护并有效利用传统文化、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是现阶段面临的最大难题。关于该问题,我们不妨以日本为鉴,同为亚洲根源,文化与历史存在交集,日本设计30年的腾飞是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反观日本发现,要想打造有竞争力的民族品牌,就要深入挖掘本民族文化内涵,并与现代需求巧妙结合,形成烙有民族印记的设计风格。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设计找到民族归属感,成为民族品牌的强大后盾。我们翘首以待“中国设计”的华丽转身,进而取代“中国制造”,“中国设计”终会成为民族的骄傲。

作者:胡真 单位:武汉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