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化思维下童车产品设计探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场景化思维下童车产品设计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场景化思维下童车产品设计探析

摘要:通过对场景理论的解读与分析,研究童车产品目前的设计现状,探讨以场景化思维为核心的童车创新设计的流程和方法。对童车设计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对童车的使用场景进行了划分以及定义,结合一般产品设计的流程和方法,提出了以场景化思维为核心的童车设计流程,在此基础上展开了童车创新设计实践并进行验证。利用基于场景化思维的童车设计方法,完成了老人外出场景下的童车创新设计,通过结构上的创新,将童车和座椅结合,解决了老人在外出场景下休息的需求。场景化思维在童车领域的运用是产品设计方法的创新和尝试,将场景化思维贯穿到童车设计的各个阶段,为童车的创新设计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考方向,同时也为产品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产品设计童车设计场景理论场景思维设计方法

引言

国家二胎政策的施行给婴幼儿产业带来了新的商机,在婴童产品中童车占有了大约20%的市场份额[1]。随着经济水平和发展水平的稳步提升和消费主体及其习惯的改变,中国国内童车市场也受到了影响。目前国内童车市场以80、90后父母为消费主体,他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活动半径的增大,对童车的需求呈现多样化态势,所以对场景的细分和用户体验的改善显得尤为必要。对于童车生产而言,随着生产的现代化和设备的机械化,童车企业的产品设计水平相比之前也有了提升。但童车行业目前品牌战略规划缺乏前瞻性,对新兴市场捕捉能力不强,自主创新的能力不足,导致目前的童车设计缺乏创新,产品的同质化现象较严重,童车的质量也参差不齐。

一、童车设计相关研究综述

目前对于童车的设计研究,主要是集中在人性化、模块化、可持续性、情感化和可用性这五个方面。陈伯伦[2]从人性化角度出发,关注儿童的生理性需求,强调符合人机尺寸的能给人带来舒适体验,所以要协调人与童车间的关系,使人与童车进行沟通,让童车理解人的情感。李志春[3]提出系统的分解和组合,对童车分解后的功能及实现功能的单元模块进行设计。满足童车的拆分、回收,实现童车的绿色设计。任广培[4]从服务系统的角度出发,根据共享经济理念对童车进行设计研究,文章以伞车为样本,探索了童车设计与共享服务模式相融合的模式。李闯[5]通过对童车前脸造型视觉意象因子的提炼,提出基于情感认知的童车造型设计方法。孙芊芊[6]强调婴幼儿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使用儿童车舒适度,通过产品结构设计优化使儿童车兼具儿童推车和学步车的功能。以上这些研究在童车的创新设计上都缺乏具体的设计流程和方法,未能真正地为童车行业指明方向。产品就是场景的解决方案,产品的吸引力取决于为消费者提供的场景,通过场景来定义产品,并以此来设计产品的核心功能,根据这些功能不断去重构新场景,通过产品与场景的功能连接为用户带来新的用户体验。目前在童车的研究中尚未有关于将童车设计放入场景化思维的研究方向。基于场景化思维的童车设计有助于设计师去充分挖掘用户在不同场景中的需求,并将需求进行层次分级,为用户提供分级解决方案,提升用户体验。因此,在童车设计中引入场景思维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通过引入场景思维,提出了针对童车的各场景的设计流程和方法。

二、场景化思维概述

(一)场景及场景思维。“场景”的本意是影视或文学作品中的场面或情景,它由一个特定的环境、地点、状态构成。[7]场景思维就是利用场景来对问题进行思考,想要更好地引导消费者购买产品,就要知道在怎样的场景下消费者更愿意使用该产品。

(二)场景的分类。1.客观场景。客观场景是真实的生活场景,包括用户在使用童车过程中的真实环境,遇到的各种状况。在进行童车的设计之前,我们通过客观场景的构建能够找到用户在不同场景下使用童车出现的问题,并将问题转化为需求。2.目标场景。是建立在客观场景基础之上的场景,设计师需要完成用户需求分析,有目的性地去寻求解决用户痛点和满足用户需求的场景解决方案。目标场景包含细节场景、活动场景、信息场景、交互场景这四部分。目标场景是场景设计的关键部分。细节场景由主要场景和次要场景构成。在进行童车设计的过程中要抓住主要场景,兼顾次要场景进行设计方案的构想。从而解决用户的核心痛点和关键需求。活动场景是在确定出用户的主要需求之后,使用创新的设计形式去解决用户在使用中需求和问题,注重的是设计的机会点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信息场景可以连接用户需求和功能实现。在信息场景中,设计师需要了解用户感知和理解信息的方式,以及产品是如何使用,有何功能,并使其在产品本体上结构化、视觉化。交互场景指产品在被用户使用过程中,用户进行的各种物理操作,以及产品对用户的操作给出的反馈。3.测试场景。测试场景分为模拟测试场景和实际测试场景。构建测试场景可以便捷高效地发现用户在使用产品的体验问题和新的需求,找到设计方案中的不足,对产品进行测试、评估、迭代。4.场景思维特征场景思维具有四大特点:以用户为中心,就是要从用户的角度思考,关注用户体验;多学科知识交融,场景思维不仅可以运用在互联网产品之中,也可以运用于传统的制造工业产品;细分用户群体,场景价值的创造更多的依靠用户群体的动力;场景引起共鸣,是指围绕用户的场景需求,通过有效的连接能将产品的功能属性变为用户新的体验,让用户位于某个场景的时候就能想到特定的产品。

三、基于场景理论的童车设计思维特征

基于场景的设计思想是由卡罗尔在《FiveReasonsforScenarioBasedDesign》提出的,她提出设计过程应将工作聚焦于描述目标用户在真实场景中的任务流程。[8]武法提在《场景化:学习服务的新思路》中认为场景是理解人类真实的场景需求,并以此获得对“场景”的真实认识和评价,注重的是以“人为主体、以“人”为中心的精准化服务理念。[9]

(一)童车设计思维具有动态性。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进行童车设计的整个过程中,构建目标场景是基于对客观场景的观察,测试场景是对目标场景中设计方案的评估及验证,被验证的场景会转变为下次的客观场景。因为在真实地将产品投入市场之后,总会遇到目标场景中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每个场景的构建都是相互联系,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二)童车设计思维具有全面性。抓主要场景,兼顾次要场景。分析场景的时候,需要区分主要场景和次要场景。在分析和提取用户需求时,需要全面地看待用户需求,不仅要对主要场景中的用户需求进行重点关注,还要看到次要场景中的用户需求,把需求进行主次区分。

(三)童车设计思维具有拆解性。大场景总是由小场景组成。在对客观场景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大场景的角度比较宏观,可以引导产品整体的设计方向。而在大场景中被拆解出来的小场景更加具象,能够反映出用户对产品的细节体验,有利于洞察用户的具体需求,分类进行得越细致,目标场景就越有针对性,场景验证也更高效。例如在超市场景中,可以将超市这个大场景拆解为采购和结账两个小场景。

四、以场景化思维为核心的童车创新设计

(一)以场景化思维为核心的童车创新设计流程。本研究提出的设计流程包括三个环节。分别是一:童车设计的客观场景进行需求分析,是通过观察客观场景及用户调研从而得出场景中的问题和需求;二:确定产品目标,展开设计,通过细节场景下的需求筛选、活动场景下的设计点转化、信息场景下的功能传达以及交互场景下的交互流程几个步骤提出针对不同场景需求的初步设计方案;三:童车设计方案的场景验证,主要包括模拟场景的用户未来场景图验证和实际场景的小范围样车测试的验证。以场景化思维为核心的童车设计流程图,如图1。

(二)客观场景下进行需求分析。主要分为对客观场景的观察和用户调研两个部分。在观察客观场景时,将童车的客观场景从空间维度上进行划分,分为超市、住宅区、公园、餐厅、商场、出行、家庭等场景,如图2。要使用现场观察法、用户访谈法等方法来梳理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行为流程和心理活动,在观察过程中要尽可能将自己带入用户的角色之中,利用同理心感受用户的使用体验,并从寻找用户行为发生的动机、寻找目标用户的适应性方式、观察用户的关注点、观察用户的身体语言、观察用户的生活模式、寻找用户的隐藏需求等几个维度展开观察。从而获得前期调研的资料。随后将寻找到的场景内容可视化,对场景进行解读。在场景中发现问题,并将问题转化为需求,如表1。

(三)确定产品目标,展开设计。1.细节场景下的需求筛选。细节场景是设计方案筛选的依据,要考虑用户的需求优先级和用户的关键问题。通过利用头脑风暴法进行思维发散,尽可能想出不同场景下可能出现的各种需求,然后整理得出主要场景下的主要需求,辅助次要场景下的次要需求。然后结合KANO模型进行需求的排序和筛选。在进行童车的场景及其对应需求的一期汇总时,总共提出了超市场景、商场场景、公园场景、住宅区场景、餐厅场景、出行场景、家庭场景等七个场景及其对应需求。通过让童车用户对需求进行投票和回访调查,最后梳理出了带孩子老人休息的需求、在餐厅场景下儿童与家人进餐的需求、儿童在童车中娱乐的需求、儿童的社交需求、在昏暗场景下增强童车辨识度的需求这五个主要需求,如图3。2.活动场景下的设计点转化。在轻便伞车的基础之上,针对主要需求中的带孩子老人休息中的需求进行设计构想的。老人带着孩子外出有散步时,出于对老人的身体情况考虑,和对于老年人的行为轨迹的观察,许多老人都会自己携带一个小座椅,方便自己随时坐下来休息和其他的同龄人聊天,如图4。基于上述问题,我们对童车的部件进行了拆解,思考了人们休息时的基本方式即坐、靠、躺,考虑将童车的某个部件与人们休息时所需要的物件进行结合,如图5。3.信息场景下的功能传达。在进行童车方案设计时,要让产品是如何使用,有何功能的信息在产品本体上结构化、视觉化。要让用户一眼看出你设计的童车是怎么操作的,功能是如何实现的。设计方案的用户使用展示图如图6。4.交互场景下的交互流程。研究的是用户与产品各个触点之间交互细节,目的是更加精准地满足用户需求,呈现更完善的功能流程,最终解决用户问题。如图7,折叠椅装置的整个装置主体与童车主体的连接方式是通过铝合金管与可以转动的pe连接件连接,稳定且可活动。如图8,使用时只用向上扳动卡扣钩,与卡扣装置分离,椅子随着活动连接件的转动,就简单方便地展开了,收起时将椅子的金属管合并,帆布面向内弯折,椅子随着活动连接件的转动,用卡扣钩卡住卡扣装置,椅子就折叠在童车的座椅背面了。简单明了的旋转锁扣连接和操作方式,利于用户在使用时的展开,清洗时的拆分,同时收起后的折叠座椅组件方便携带和节省空间。5.进行场景验证。在提出童车设计的初步方案之后,使用用户行为地图构建出基于用户行为以及用户需求而虚构的用户未来场景图。在模拟测试场景中,设计师将自己代入整个使用流程进行体验,通过进行产品的流程上的梳理发现产品技术和交互体验上的问题,及时进行设计方案的修改和产品的优化。实际测试场景是相对真实的测试场景。在童车正式投入量产进入市场之前,需要先生产一部分的样车进行小范围的样车使用测试,找到几个实际的童车使用者进行真实的使用测试。设计师需要在真实使用场景中,观察用户在使用童车时的行为,心理活动以及与童车之间的交互,从而发现设计中的不足,改进已有设计。

五、结语

基于现有童车设计的理论和研究提出了场景化思维的童车创新设计方向,将场景化思维贯穿到童车设计的各个阶段,提出了针对具体场景的设计流程与方法,完成了老人在外出场景下便于休息的童车设计方案,将用户场景与产品功能进行有效连接,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本文是借助场景理论来推动童车创新设计革新的一次尝试,为童车的创新设计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考方向,同时也为产品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王采莲 余欣妍 胡浩 单位:武汉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