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产品的情感化设计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家居产品的情感化设计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家居产品的情感化设计研究

摘要:家是人们生活、工作的温馨之所,而家居产品就是这个温馨之所的物质保证。家居产品见证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承载着人的情感历程,它和我们的衣食住行融为一体,家居产品的设计要高度注重情感设计与情感的传达。家居产品的情感设计可以创造出令人喜悦和感动的产品,使人获得充实愉悦的情感积淀,带来更多轻松、风趣、新奇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让生活充满乐趣和感动。家居产品的情感传达与实现,通过产品富有美感的或前卫或复古的形态、优良的做工和优异的功能,以及产品的色彩、形式结构、肌理等审美因素来诱发观者和使用者的积极情绪,进而形成正面的情感体验,引发消费者的共鸣。以下从感官体验、激发积极情感、产品的系列化设计等设计手法中依次阐述家居产品的情感设计与研究。

关键词:家居产品;情感化;设计

1感官体验

家居产品的情感设计首先是要激发使用者的积极情感,注重使用者的感官感受,通过器物造型结构、使用方式或者是使用感受来完成情感传达,而不是直接将产品推向消费者,消费者应该是情感传达的终端环节,他们的参与和接纳是产品设计是否成功的关键。

1.1视觉。1.1.1色彩色彩在家居产品中的视觉体验给人造成的心理感受是强于形态造型的,印象也是最深的,色彩体验源于色彩本身的性格特点和色彩对比产生的心理影响。在家居产品中正确运用色彩可以舒缓心绪,唤起使用者对于特定事件、情境的记忆,明度和纯度较高的色彩给人们带来快乐、兴奋的情绪,明度、纯度偏低的色彩则会给人带来朴素、宁静、抑制、静态的情感。如图1所示为英国以厨房与餐具用品为主的设计品牌JosephJoseph,将产品的需求转化为革新的、多彩的、巧妙的、实用的产品,其产品注重色彩搭配,给单调呆板的厨房增添了一抹明媚的色彩,更能通过色彩分类使餐具摆放井井有条。1.1.2形态视觉感知是人类最直接、最外在、最感性地感知事物的方式,我们的视神经乐于接受富含想象力、创造性、艺术感的形态。形态是影响消费者心理和情感体验的重要因素,由于家居产品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其形态大多可以直接体现产品的基本功能,在形态的情感语义表达上自由度高,有很大的设计空间。形态的处理上可以通过夸张、对比、拟人、隐喻等手法把产品作为艺术品来塑造,以达到多种情感期待和需求。

1.2触觉。触觉相较视觉更加真实而细腻,通过触摸能对产品的材料、质地、重量,温度、湿度的变化做出感应,传递给使用者直观、细微的信息。不同材质给人带来的情感体验也是不同的:顺滑的绸锻、温暖的毛线织物、精美的磨砂处理的陶器等触摸时让人感到舒适和惬意,易于让人接受。而锈蚀的金属、斑驳粗糙的彩陶等则会让人厌恶,影响情感体验。不同的材料表面特征能产生不同的情感,如满足、安全、冷酷、温暖、速度、应付、柔软、苍老、无力等。如国内原创家居品牌emoi的蘑菇情感灯选用色温值2800K-3000K的低色温的灯光,采用明度、纯度都不高的冷暖色搭配使其如同清晨的朝阳和傍晚的夕阳般柔和。轻拍蘑菇头的软性灯罩即可开关灯,让人与产品产生最直接的情感互动。

1.3听觉。家居环境下优美、动听的声音会让人心情舒畅、愉悦,当下次听到同样的声音时会感到熟悉、亲切,会唤起美好的使用体验。将声音元素运用到家居产品设计中不仅可以吸引人的关注,还会使产品充满个性,引发积极地情感体验。典型的代表产品就是阿莱西设计师MichaelGraves设计的小鸟自鸣水壶,采用不锈钢材质,锥形器型,把手处有塑胶隔热材质。壶嘴顶端处小鸟形状的塞子,水烧开时在蒸汽气流的作用下会发出鸟鸣的声音。该设计将功能性与趣味性巧妙的结合起来,让日常的家务劳动变得妙趣横生。

1.4嗅觉、味觉。味觉与嗅觉这两种感官所带来的体验是由于气味所引发的。家居产品中这两种感官体验是指通过产品所散发的气味来吸引消费者,运用材料和技术把某种家居产品设定为气味源的一种情感体验。嗅觉、味觉的体验目的就是让人们在身处家居环境中或者使用某种家居用品的过程中体验气味给人的温馨感受,唤醒熟悉而温暖的情感记忆。家居产品的味觉有别于食品的味觉,它是不能品尝的,是最难以融入情感体验的—种感官语言,只能通过特定的颜色或者质感让使用者由生活体验的积累而感知,关于这一点会在下面通感的章节里予以阐述。

1.5视觉、味觉、嗅觉。这三种感官的结合最早出现于平面设计领域,例如餐饮包装上为了体现强烈的味觉和嗅觉一般会采用浓度、纯度较高的色彩,最具代表性的设计案例当属深泽直人设计的果汁包装,直接把水果表面肌理覆盖于包装盒上,使其成为方形的“水果”,仅凭视觉就能感受到沁人心脾的果香与果汁的鲜美。

2激发积极情绪

激发积极情绪是利用产品表现元素如形态、功能、肌理、触觉等要素来激发用户的积极情绪。让观者体验到相应的愉悦心境,这非常符合心理学规律:多有好情绪,就有好情感。家居产品的设计和使用都是围绕人的日常生活所进行的,人们在使用具有人类自身熟悉的行为、心理、动作的产品时,能够轻易唤起人们对相关事物的联想和体验,会自然产生积极情绪,进而引发情感共鸣。

2.1有机设计。有机和无机这两个词最早源于化学上的术语“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是指有生命力、活力的物质,而无机物则相反。“有机”的语义内涵是生机勃勃的、有生命力的、有活力的、健康、积极的。根据大自然中有机物的生长方式和结构关系设计出的形态、结构能赋予产品以生命感,使产品充满生机和自然情趣。家居产品的设计和使用强调基于情感的传递和体验,有机设计所遵循的温馨、积极、活泼、关爱、趣味等内容。家居产品的创意应该从自然界的“有机”中提炼情感内涵,充分利用自然赋予人类的无穷创造力,焕发出人的真情实感。从动物中发掘其灵性的特征应用于家居产品设计是有机设计的常用方法。如厨房用品汤勺的设计,采用尼斯湖水怪的造型,可爱而独特,底部有稳稳地四脚支撑,矗立于汤锅中没有了恐怖的气息却增添了几分乐趣。家具是可以感受到生命力的,将动物形态特征提取并应用于家具中,实木与布艺的结合表现出温和、朴素的风格,给人独特的视觉体验,更为生活带来许多趣味性。

2.2趣味性。趣味、幽默、戏谑、谐趣等在产品设计上的体现与应用是产生积极情绪、获得长久情感体验的关键。通过刺激用户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使用户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激发的感官层次越多,用户所能感受到的情感体验越丰富和全面。2.2.1拟人拟人作为文学上常用的修辞手法是指把物体、动物、思想或抽象概念比作人,使其具有人的外表、个性或情感。设计者从人和物(物体、动物、植物、思想或者抽象概念)的显著特征中找到结合点,通过抽象、变形、夸张、简化等艺术处理手法,使产品呈现出人格化特点。如图2所示为荷兰设计师RobertBronwasser所设计的“幸福的喷壶”,像是一个人在昂首挺胸的对着天空张开双臂拥抱新生活,充满了满满的正能量。设计者通过模仿和抽象手法提取人的动作、表情等特征并与设计对象巧妙结合,从而创造出一种抽象、简洁、符号化、情感化的崭新形态。图22.2.2夸张夸张属于修辞手法的一种,通过抓住所描写的对象的某些特点,借助想象,运用夸大(或夸小)言辞、数量、动作、程度、情景等手段,以加强表达力度和启发人们的想象力。在产品设计中“夸张”以超出常规的设计方式将对象特征的某一方面采取适度扩大或缩小,造成与客观实物的对比与落差,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理冲击。夸张手法的运用要避免产品变形失真、没有限度,要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能够使人接受和理解。如图3所示左侧为曲别针形状的居室暖气管设计,右图为铅笔状的调味盒设计,司空见惯的小物品形态按比例放大后为其他功能的物品,产品释放出强烈的落差感的同时给人以愉悦、谐趣之感。2.2.3对比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就是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安置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相辅相成的对照和呼应关系。对比手法的应用有利于充分突出被表现事物的特征。法国设计师StephanieMa-rin设计的一组家具让人想到山谷河流边被水冲刷的圆润光洁的鹅卵石。设计者直接将之形态变大,在材质和肌理上也模仿了石头表面的纹路和肌理效果,里面采用纤维填充,看起来“坚硬”的表面下是一颗柔软的“芯”。坚硬的鹅暖石与柔软的家具形成强烈的对比,可当做沙发、坐垫、靠枕,依个人喜好自由摆放。

3情境化设计

情境化是指将家居物品融入一个以情节、故事所处的环境里,将产品和相关环境看成一个整体来进行设计。产品不是孤立的,它可能为故事的主角,仿佛在讲述一个故事,使产品和人产生情感共鸣。例如韩国家具品牌zoo的菜板支架和隔热垫都是提炼人的动作特征,其动作和实现的功能相契合。这些产品的动势和功能融入到生活场景中,感觉它们在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尽心尽力、在所不惜,给人滑稽、幽默之感。

4系列化设计

系列化手段是产品情感激发与延续的重要方法,可以满足人们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系列化设计以某一功能或风格为主题和体系进行多种形态、多种款式的设计,使产品不但具有视觉化的整体排列体系,还具有设计风格和意象语义的连贯性和延续性,变化与协调统一是系列化设计的原则。产品回购时出于个人喜好、居室环境协调性的考虑往往还会购买同一系列中的某个产品,例如成套的家具、厨具、餐具中的某个单品,消费者可以根据个性化的需要选择购买。从这一点来看,产品的系列化设计也是企业丰富产品线、培养消费者品牌忠诚度的必要手段。

5小结

本章节主要阐述了家居产品的情感语内涵和传达方法,提出了家居产品的设计目的就是实现情感传递这一核心观点。家居产品和我们的衣食住行关系密切,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使用功能,更多的是情感的归属。本文分别从感官体验、积极情绪的传达、系列化设计来激发消费者的积极情绪,进而引发积极情感体。

作者:于连杰 单位:江苏海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