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品设计课程教学实践思考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旅游产品设计课程教学实践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旅游产品设计课程教学实践思考

【摘要】互联网思维为文化创意产业带来巨大机遇,依托桂林国际旅游名城的地缘优势,在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开展“互联网+旅游产品设计”教学实践探索,深入民族传统文化,创新创业教育视角下的专业课程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旅游产品设计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使当地旅游业与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相融合,尝试建立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丰富当地旅游业的文化产品、地域特色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

【关键词】互联网+;创新创业;传承创新;旅游产品设计;状元文化

2015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创新创业背景下,加强市场敏锐度,主导文创研发,探索文化创意设计的方法与路径,对《旅游产品设计》课程进行改革实践。

一、互联网+的新经济形态下的《旅游产品设计》课程设计

传统的《旅游产品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围绕产品的功能特征、形态特征、材料、工艺与技术特征、语义特征、交互特征、环境和产品生态等进行教学活动[1],而互联网+的新经济形态背景下的《旅游产品设计》课程基于项目运营,树立互联网思维,从产品开发设计策划与管理的视角,考量长远有效盈利途径。教学涉及内容有关产品商业化过程的全产业链,知识面相对宽广,作业行为比较多元,课程质量评价机制和标准亦相对而言比较复杂[1]。以市场为导向,对教学内容进行部分调整,教学模拟在实战状态下的创业过程,强化设计调研和设计定位,加强市场分析相关部分的教学内容,与真实市场互动,确保旅游产品设计的新颖性和必要性。1.采用“双线”的模式,线下讲授基础知识,线上学生自主设计作品并与真实市场互动产品研发结合地域性,针对西部民族地区艺术类产品专业学生的素质、能力以及我校所处的国际旅游名城的地理位置优势,以旅游纪念品(国际旅游名城)、文创产品(博物馆系列)、动漫衍生产品(我校区级动漫基地平台)为主导,建立品牌形象。品牌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模式,在线上、面向外部市场的创意产品通过企业定制、景区实体店代售,面向外部市场与本土社区,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旅游产品设计人才。2.基于“互联网+数字化”的三维(3D)打印,产品服务定制国务院2015年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三维(3D)打印、移动互联网等领域取得新突破。随着“互联网+产品设计”理念的提出,推进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和供应链管理等关键环节的柔性化改造。课程内容补充3D打印成型原理及成本预算,依托学院的广西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暨联合培养基地,自治区艺术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教学平台,基于3D打印、大数据和互联网等数字化方法及理论,建立基于“互联网+3D打印旅游产品实践操作平台”。借助载物网等平台,开展基于个性化产品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3.传承与创新,文化制胜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文件指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意大利学者Verganti重视文化挖掘,提出设计驱动创新概念,并指出设计驱动型创新是第三大创新模式,区别于技术推动、市场推动创新模式,具有低成本优势。“互联网+文化”具有高知识性、高增值性和低能耗、低污染等特征。传统文化提倡学习、重视教育,倡导勤勉奋为,有利于形成教育产业发展。

二、案例解析———状元旅游

以设计扶贫为目标,发挥产品设计专业学生的智力优势和专业特长,组织大学生团队面向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秀水村,开发系列旅游文创产品。少数民族特色经济主要包括特色文化产业、特色旅游产业[3]等。作为桂东北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一个古村落,具有尊儒重教、科举入仕的传统,广西唯一的科举历史文化学术考察地,中国瑶族民俗风情重点旅游线路之一。但山村偏僻,相关的文创旅游产品匮乏,以土特产居多。状元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是中国自实行科举制度以来实施的一种文化现象,发展至今衍生出诸多的文化与旅游景点。纵观市面上现有的状元文化产品,缺少是结合现代化的审美与设计形式。捕捉状元的形象特点,进行卡通形象设计处理。保留其本身官帽以及服饰搭配,依托状元文化的衍生表情包,最终形成新颖的《状元旅游》系列文创设计作品。见图1。线上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对项目状元形象多角度宣传(例如动画、表情包设计等),线下通过实体化的宣传手段推广(例如海报、二维平面类印刷品、三维立体类玩偶等)。将科技竞赛与教学相互渗透、互相融通,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新动力。本次课程作业参加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状元旅游》项目通过状元文化与现代旅游业和现代设计的结合形成“文化旅游”,在大赛中荣获区赛优秀奖。下一步工作是跨界合作,协同创新。互联网+重构了沟通结构、资源配置结构和管理结构,通过商业化手段,及时灵活的整合市场信息,挖掘细分市场需求与发展趋势,打破传统意义上的组织边界,整合当地手工艺创意产品、土特产品、竹木智能产品等地方产品,以统一的状元品牌形象面向市场,衍生出旅游业的新互联网经济形态,保护与激活当地行将消失的状元民俗文化。

三、结语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旅游产品设计》作为艺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特色核心课程,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依托国际旅游胜地,将文化创意与制造业的设计服务相融合,焕发出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力量。设计扶贫,对接用户个性化需求,深入农村乡镇,到少数民族地区、贫穷地区,带动区域经济,促进地域经济提质增效。

参考文献:

[1]李亦文,薛琳.“产品开发设计”类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设计艺术研究,2018(03):7-11.

[2]吴云超.“互联网+”环境下乡村旅游推动精准脱贫研究[J].农业经济,2018(09):77-79.

[3]郑志来.“互联网+”视角下少数民族特色经济发展问题与路径选择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17(01):158-163.

作者:刘玲玲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产品设计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