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标志在城市及地域品牌设计的运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动态标志在城市及地域品牌设计的运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动态标志在城市及地域品牌设计的运用

摘要:动态标志设计的出现来源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当前新型的设计模式在处于井喷的状态中,而动态标志设计,不仅仅是标志设计的一种全新形态,也证明了人们在实践的发展中在不断的创新。有关地域品牌以及城市品牌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能够通过某一个图标体现出城市所蕴含的内涵、城市的建筑风格等。在当下市场中如何利用定格动画以及flash设计动态标志,提高整体效果,并且让地域品牌与城市品牌通过动态标识进行创新,展现出动画的美感是当前动态标志在设计时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动态标志;城市地域品牌设计;创新运用

标志设计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够看到,它不仅仅代表了时代的发展,也代表了科技的进步。传统的静态标识设计由于其符号元素相对单调,难以满足当下的设计需求,越来越多的设计人员利用互联网技术、利用全新的载体去突破静态标识设计所带来的局限性。特别是在地域品牌和城市品牌上,改变了传统的色彩单一以及图形单一的问题,将原本的思想、理念进行转化,利用三维立体的动画模式,给人们呈现出更好的标志设计效果。

一、动态标志设计的特征

1.从单一画面向多画面转变

传统的标志设计多是以静态化或者是二维平面的方式进行展现,其所想要表达的是一个图形。人们在观看标志设计时会从这一个图形中获取信息,然而静态的标志设计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的广告发展以及文化发展。标志设计的图形难以从多方面的角度展现给观众,更无法将文化以及更多的内涵通过一个图形表达给传递给观众。图形的转化只是瞬间的展示,然而动态标志设计则可以利用动画媒介工具,比如说常见的flash,在标志图中加入一定的变化元素,进而将其变化成一种组动态图形。在动态标志设计中,企业可以通过品牌特色以及品牌含义作为最基础的内容,在一定的期限内将企业本身所想要表达的内涵以及企业的图形变化等内容放到一起,呈现出的画面是多样性的,让人们感受到动态标志设计中所想要传达的全部情感。动态化的画面对人们的视觉吸引力更高,能让人们感受到城市品牌或者是地域品牌多想要传递出的真实情感。

2.色彩的多样性

和静态标识设计不同,动态标志设计其颜色更加丰富多彩,也更能够吸引人们的眼球。二维空间的存在让多种颜色局限在一起,传统的设计中很多颜色就都被固化,甚至说在设计某一个图标时已经预设好了一些色彩。这种方式使得标志颜色的适用范围较低,而设计者自由发挥的水平也得到了明显的限制,想要让设计标志更好的发挥出其效果,并且在进行动态标志设计中打破传统固定色彩的使用要求,需要在设计时设置多个时间段,在不同的时间段中将不同的颜色进行转换。随着时间的发展,标志可以在空间中变幻出各种各样不同的色彩,使得整个动态标识的色彩更加丰富,人们也能够通过动态标识中色彩的变化感受到其所想要传达的情绪以及内涵。和静态的标志设计不同,在动态的标志设计中,色彩的传递效果不是在某一个瞬间,而是持续某一段时间,促使人们能够通过动态的标志设计获取更多的信息,了解标志设计的内涵以及意义。

二、动态标志设计在城市及地域品牌设计中的创新运用

1.灵活处理点、线、面等视觉元素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当下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动态标志相比于静态的标志设计更加具有视觉吸引力,其创新效果更好,可以灵活地处理点、线、面等各种不同元素之间的视觉感受。进而给人们呈现出一种标志运动化的状态,要求动态标志在设计时针对标志的大小、角度、位置等要素需要逐一的进行改变。其目的是为了让动态标志的整体设计效果趋于一种平衡的状态,也就是说,要求动态标识的每一点都发挥出其独有的作用,给观赏者呈现出一种清晰的律动感。在进行动态标识的设计中,无论是点、线、面都属于基础元素之一,需要灵活的运用并且处理。可以通过简洁或是层次分明的方式表现出动态标识本身所具有的独特内涵,同时结合动画动态的方式,使得其视觉效果更加明显,让人们通过该标识了解到更多的信息,感受到动态标志设计所蕴含的独特内容。利用动态标志设计可以帮助城市形象的提升,一直以来城市形象的传递都需要各式各样不同的传播方式,而动态标识所蕴含的地域符号、地域文化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城市的品牌建设、地域品牌建设可以帮助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展现出城市本身所具有的特征,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一个城市的发展、一个城市的进程,同时也可以促进城市的经济增长,传承城市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带动该地区的旅游业发展,这都属于动态标志创新地域品牌和城市品牌发展中的一部分。特别是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动态标识所蕴含的地域文化品牌文化来了解一个城市,同时动态标识也成为了宣传城市品牌的方式之一,它能进一步帮助人们了解该城市,让城市与人们的沟通效果更加便捷,提高沟通的整体质量,更加形象地去展现出一座城市所具有的独特内涵。促使越来越多的人们了解该城市所蕴含的独特文化,通过具有视觉冲击感的符号,感受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吸引更多的人到城市驻足。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设计就能够让人们感受到动态标识与城市文化之间的融合效果,而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很多人都利用网络了解到不同地区的信息文化动态标志设计。将点、线、面更好地融合,并且以此作为动态标志设计中的一部分,可以将其作为良好的文化载体以及文化媒介,实现了语言传播渠道的丰富化,同时也可以构建不同国度之间、不同文化的沟通和交流,有助于国际之间跨区域的文化交流,也能够形成世界各地视觉传达理念的共通性,利用符号与品牌两者相融合。既可以让城市的形象大幅度提升,同时不断创新动态标识的设计方式。

2.有效使用明暗、重叠以及超现实等手法

在动态标志设计时,也可以采用抽象的图形对其进行设计使用。明暗重叠以及超现实等手法可以将原本相对于抽象,并且难以表达出准确情感的动态标志生动化,让人们感受到动态标识本身所蕴含的含义。对于受众而言,能够更加准确的获取信息,采用合理化的创新策略,使得动态标识创造出一种矛盾空间,展现魔幻的超现实感,同时也能够让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动态标志了解到该城市本身所蕴含的光影、明暗重叠等不同的视觉效果。从动态矛盾空间而言,通过标志的相互互动可以体现出标致的神秘性,也能够让人们了解到标志本身所蕴含的内涵,以及该城市的文化底蕴。比如说在我国很多城市,其所蕴含的景点都是历史。历史遗迹它包括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历史故事,以及历史想要带给人们的情感传递。特别是在2012年9月后,我国各省份陆续出台了节假日高速免费的政策,这也让很多旅游景点都迎来了旅游热,在节假日时景点人山人海的现象屡见不鲜。如何利用动态标识将景点中的文化内涵进行包装宣传,也成为了各地区在发展旅游文化中的重中之重,这些内容是城市品牌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而这些内容也属于地域品牌文化,需要利用动态标志设计对其进行分析。城市建筑是一个城市对外交流的重要平台,而知名的历史古迹、具体的城市建筑等都可以推进城市的整体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该城市在发展中经历了哪些事情,这些事情又对城市带来了哪些影响。提高该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很多城市的地标性建筑都已经成为了该城市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无论是巴黎的罗浮宫、巴黎圣母院,或者是北京的故宫、西安的兵马俑、上海的东方明珠等都是将文化元素与历史建筑等相融合,既可以宣传城市文化,也能体现出该城市本身所蕴含的内涵。以北京市为例,北京的故宫、天坛、颐和园等其主要展现的是历史文明,而鸟巢、水立方的则是现代科技的发展,这些不同的景点融合在一个城,能够让人们感受到属于北京的历史,以及科技现代化高速发展的北京又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而周庄属于私家园林的代表,能够让人们感受到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的优美意境,同时也可以让人们看到在古老的江南,人们生活的静谧与舒适。这些都是动态标志创新带来的正面影响。

3.增加动态声音表示的使用

在传统的操作过程中,标志设计不仅仅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引大众的目光,从视觉的角度分析标志设计也能让人们接收到更多的信息,获取自己想了解的内容。而动态标志设计不同,在吸引大众眼光时,不仅仅要从视觉角度进行分析,同时还应该考虑到声音,动态声音能够让一个标志设计留住更多人们的目光。当前动态标志设计已经从原本的二维空间逐步向三维空间,甚至多维空间进行转变,而标志的设计也从原本的静态逐步转化为动态,这是由单一性改变为多元性。在动态标志设计中,无论是加入该城市独有的声音或者是该城市独有的内涵,都能让动态声音设计变得更加吸引人。比如说汽车的声音,在观看奔腾的广告时,不仅仅会出现奔腾的标志,同时也会出现奔腾汽车所蕴含的独特声音,主体音效出现在长期的广告宣传中,其受众的动态标识观众就会将声音与其相联系,进而在人们的脑海中留下品牌的长时间记忆,这对于品牌的宣传者而言,不仅提高了人们对该品牌的意识,同时也能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动态标志设计本身所蕴含的艺术性,增加标识设计的文艺气息,传播品牌形象以及品牌文化。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当前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这种情况下对精神文明建设也有了更高的追求。在标志设计中,特别是有关地域品牌以及城市品牌,人们的要求不单一是静态的标志设计,而是需要动态的标志设计。利用声音、动画等来抓住人们的视觉,而动态标志设计如何进行创新也成为了当前标志设计在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了更好地做到创新化设计,动态标志设计实现了从单一的画面向多幅画面进行转变,色彩的多样化以及动态化使得动态标志设计的创新效果逐步提升。通过动态标识设计,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动态标志设计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慧霞.动态标志在品牌视觉识别系统中的设计研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10):74.

[2]单淑娅.动态标志在品牌形象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8(15):58-59.

作者:李如冰 单位: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