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体育课程设计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高职体育是学生接受在校体育教育搭乘的“末班车”,学生在高职阶段对于体育的态度、情感、行为等会关系到他们的终身体育习惯和职业能力水平。各高职学校应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对体育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与设计,为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发挥应有的作用。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访谈高职学校一线教师,针对高职体育教学的课程设计现状,简要提出有关高职体育课程教学设计的一些思路,希望能对高职体育课程优化和设计提出建设性建议,为学校体育教师教学有所启迪。
关键词:高职;体育;课程优化与设计
近些年来,国家重视发展职业教育,一大批中专、中职学校升格为高职学校,学校转型过程中课程也需要重新建设。对于体育课程而言,从最初沿用中专体育模式,到照搬普通高校体育模式,再到后来结合高职学校特色尝试改革,一直在不断调整完善。《全国高等职业(专科)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试行)》的下发,为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指明了方向。通过高职体育教学,利用体育教育的特殊育人功能,不仅使学生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掌握体育知识技能,提高体育素养,而且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职业岗位适应能力,服务学生的终身健康[1]。所以,我们在高职体育课程设计中应充分考虑高职体育的特点,在普通体育教育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职业素质、综合素质的培养,最大程度的满足高职学生的职业需求。
1.高职体育课程设计的现状
当前,高职体育课程教学还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导致没有达到应有的育人效果。如没有根据职业教育特点设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缺少职业元素;教学结构不合理,教学内容的组合不够完善;体育课时量不足,运动项目无法面面俱到,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对体育存在抵触情绪,课外活动参与度不高;有些项目对身体素质的要求很高,个别同学加倍努力也很难拿到理想分数。
2.高职体育课程优化设计方案
针对当前高职体育课程教学现状,探索符合高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新型体育育人模式、考核评价方式等。
2.1创设科学合理的第一课堂、第二课堂
2.1.1突出高职院校特色的职业实用性普修课
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需要根据职业岗位一般身体素质、特殊岗位体育知识和岗位适应能力需求特征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2],所以可以考虑以学期为单位开设体能训练、素质拓展、职业岗位适应性项目等教学内容为主的普修课。通过开展体能训练课强化身体素质练习,使他们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状态,达到职业岗位所要求的职业体能、身体机能;通过素质拓展活动,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心理承受力以及其它各方面的能力,有利于尽快转换角色,投入新的工作岗位;通过开设部分岗位适应性的体育教学项目,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比如说针对护理专业开设形体课,康复专业开设健身气功等。
2.1.2课程资源新开发,促进生成多样性选项课
为了使学生享受快乐体育,可以打破行政班级界限,开设一到两个学期的体育选项课。内容可以涵盖三大球、三小球、健身操舞、瑜伽、跆拳道、武术、游泳等常规体育项目,也可是地区特色体育项目如毽球、舞龙舞狮、抖空竹等,还可以利用学校地域天然优势设置项目如定向越野、攀岩等。同时,对于有伤病等身体条件特殊的学生,开展康复保健、养生等内容为主的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运动基础和能力,选择自己喜欢的或者自己擅长的运动项目,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训练,达到熟练掌握一项以上运动技能的目标。教师也可以更好的发挥自己专业优势,选择自己最擅长的项目进行教学,专长专用,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1.3拓宽学生体育“视野”的第二课堂
发挥好共青团“到梦空间”APP、运动类APP、体育社团、课余体育锻炼和各级体育竞赛等第二课堂的育人价值,延伸和补充体育课教学。利用“到梦空间”APP“体育运动”模块成绩单制度,运动类APP锻炼情况关联体育课成绩,可以督促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将社团活动、课余体育锻炼、各级各类体育竞赛活动、每年度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并入学生个人在班级的综合测评,作为学生评优评先、评奖学金、就业推荐等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体育教师积极参与第二课堂的指导工作,保证第二课堂开展的安全性、有效性、持久性,使第二课堂真正起到提高学生体育兴趣,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作用。
2.2新型体育育人模式
2.2.1创新和借鉴高效教学模式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既要有组织纪律,又要宽松活泼,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要多多互动,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练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练能力。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学生互导法、小组合作法、自主作业法、游戏法与比赛法等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自主创造性和学习积极性。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打造更加高效的体育课堂。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老师制作的微课,网上的慕课,更直观的了解动作技术和原理,更快的掌握动作技术。
2.2.2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元素
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具有不同的德育优势[3],可以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探索体育与德育相结合的教育方法,有意识的在课程中适当渗入显性化德育元素,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影响和熏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比如说通过讲解女排精神灌输学生爱国精神;通过进行篮球项目的比赛培养学生团结拼搏精神和规则意识;通过规范武术互行抱拳礼这一细节动作,引导学生讲礼仪;通过长跑训练磨练学生不怕吃苦、坚韧顽强的意志品质。
2.3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
课程的考核评价是课程设计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有利于教师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考查考核时,既要注重终结性评价,又不要忽视过程性评价,要参考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尽可能科学、合理、准确地反映学生体育课学习状况。考核内容可以包括学生学习态度和进步幅度、体育理论、一般身体素质(包括心肺功能)、技术技能掌握程度和第二课堂参与情况等。针对学生的先天差异可以区别对待,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更加客观的反映学习情况。针对打破原班级的选项课,可以统一设定好不同分数段的人数比例,避免学生选择不同项目产生分数差过大的问题。
3.小结
随着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职业素质要求的提升,高职人才培养标准也越来越高,体育教育教学也应高标准严要求,发挥其应有的育人作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职业岗位特征、不同运动项目特点,对体育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设计,使优化后的体育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快乐体育中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个人职业能力和素养,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在此过程中,要求高职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注意观察总结摸索,也需要各学校之间加强学习交流,探寻出更合理的适合高职学校实际的体育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高等职业(专科)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试行).2014.
[2]赵庆涛,徐建超.基于项目课程理论的高职护理专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整体设计[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22(08):36+131.
[3]郭倩.德育在中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渗透与实施[J].体育时空.2016.06.
作者:郑淑倩 牟思莹 单位:潍坊护理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