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谈壮族艺术在包装视觉装潢设计的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包装视觉装潢设计旨在运用具有代表性且内涵丰富的视觉符号,进行产品信息传达和品牌产品的推广与营销。在广西土特产包装中,土特产包装的视觉装潢设计不仅关系到土特产品的销售,同时,也关系到广西土特产品的品牌化推广,而壮族图形艺术作为广西地域文化中的代表性组成部分,其在土特产包装视觉装潢设计中的应用自然具有不可小觑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壮族图形艺术;土特产包装;视觉装潢设计
土特产是一个地区最重要的“名片”之一,与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社会人文、历史文化、艺术传承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在广西经济建设与发展中,推进土特产产品的现代化和专业化经营,打造鲜明、健康、持续的土特产品牌文化,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和经济价值。所以,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最鲜明、最具有代表性的视觉元素,壮族图形艺术在广西土特产包装视觉装潢设计中的应用需要得到进一步的研究。
一、壮族图形艺术的视觉特点与文化内涵
壮族有着悠久的民族历史,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大量优秀的壮族艺术文化遗产得以保存并遗留至今。壮族图形艺术风格独特、造型古朴、形态多样,凝结了壮族人民在人文地理、哲学历史、民族情感、艺术文化发展等方面的智慧。“壮锦图案的纹样造型主要分为自然形与几何形两种”[1],从壮锦图案出发,人们不难发现,壮族图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其一是表现花卉草木的图形艺术,包括莲花、菊花、缠枝、五彩花等;其二是表现飞禽走兽的图形艺术,包括龙凤、蝴蝶、鲤鱼、蛙、龟、蜘蛛、牛马等;其三是具有壮族民族特色的图形艺术,包括粮食丰收、葵花向阳的图案等;其四是抽象的纹样,包括云纹、水波纹、方格纹、游旗纹等。壮族图形艺术与汉族传统图形艺术既存在共性,也存在着个性,粗犷、古朴、热烈、开朗的风格,对称均衡的布局以及非常规的大胆配色让壮族图形艺术显露出绚丽鲜明、粗犷又不失视觉美感的艺术魅力。当壮族图形艺术被应用于现代视觉设计中时,设计师通常会采用以下方式来进行创作:
(1)借用传统的壮族图形艺术元素,包括图形、纹饰、配色等,保持这些壮族传统图形艺术元素的基本形态、结构和特征,确保壮族图形艺术元素能够原汁原味地传达壮族的民族艺术文化内涵,以民族特色文化与特征来吸引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2)通过壮族图形艺术的变形、重构来进行图形艺术的再创作,挖掘壮族图形艺术的现代内涵和时代精神,让传统与现代相碰撞,展现出丰富而多样化的艺术文化形式,展现壮族图形艺术的现代个性与魅力。
(3)延伸并传承壮族民族文化的艺术内涵、象征意义和个性风貌,将壮族图形艺术中富有象征意义的元素整合起来,挖掘壮族图形艺术文化中最核心、最精髓、最本质的部分,让壮族图形文化能够更加符号化,更简洁明了地进行视觉信息的传达与传播。除此以外,设计者还可以从自身视觉传达设计的理念出发,将壮族图形艺术与其他图形艺术结合起来,增加民族化视觉传达的多样化设计的可能性,打造以壮族图形艺术为主体的更好地视觉传达设计作品。
二、广西土特产包装的视觉装潢设计分析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其中壮族占比最多,是壮族图形艺术保护、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区域,这一点在广西当地土特产的包装设计中可见一斑。近年来,广西土特产包装广泛应用壮族的图形艺术,不管是直接借用,还是变形再创作,都展现出了浓郁壮族民族特色,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壮族的民族视觉特色与风格,促进了广西土特产品牌的传播与推广。但是,壮族图形艺术在广西土特产包装的视觉装潢设计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首先,壮族图形艺术在广西土特产包装视觉装潢设计中的应用范围较窄,只有部分土特产品采用了民族化的包装设计,在土特产品的营销与土特产品牌的建设中未能全面挖掘壮族图形艺术的视觉价值。其次,壮族图形艺术在广西土特产包装视觉装潢设计中的应用还局限于传统的设计理念,未能充分满足人们对土特产视觉传达设计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给消费者留下了固有的、不利于土特产品现代化品牌建设的视觉标签。最后,壮族图形艺术在广西土特产包装视觉装潢设计中的应用未能很好地兼顾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缺乏真正有价值、有传播力度的优质的视觉装潢设计作品,未能在土特产的销售和壮族民族文化的传播中达到更好的效果。正因为如此,壮族图形艺术在广西土特产包装的视觉装潢设计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审美性原则。壮族图形艺术在广西土特产包装的视觉装潢设计中应当较好地保留其自身的民族文化特色,以正面的、积极的、创新的艺术形态融入广西土特产包装的视觉装潢设计中,增进人们对壮族图形艺术的审美认识,担负起传播壮族民族文化和图形艺术的责任,打造极具特色的广西民族文化品牌。
(2)文化性原则。壮族图形艺术蕴含着丰富的壮族民族文化和广西地域文化,相互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在地方特产包装中图形的作用不单单是传达信息,同时应传递相应的文化审美效应”[2],所以,广西土特产品包装的视觉装潢设计需要秉持文化性原则,正确传达壮族图形艺术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精神风貌,并借助广西地域文化和壮族民族文化自身的传播能量,获得更好的视觉传达设计效果,进而反哺广西地域文化品牌和壮族民族文化品牌的建设。
(3)经济性原则。壮族图形艺术在广西土特产品包装的视觉装潢设计中需要考虑其在市场营销中的效果,遵循产品包装设计的一般规律,全面兼顾产品包装设计的保护功能、信息传达功能、广告营销功能,进而最大化地增强广西土特产品视觉装潢设计的市场营销价值。总之,壮族图形艺术在广西土特产包装视觉装潢设计中的应用以广告传播效果为目标,以弘扬壮族民族文化为方向,科学化、专业化、创新化地进行土特产品牌化实践与探索。
三、壮族图形艺术在广西土特产包装视觉装潢设计中的应用
壮族图形艺术在广西土特产包装视觉装潢设计中的应用需要遵循审美性原则、文化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并在现代广告视觉传达设计的经验基础上,探索壮族图形艺术与广西土特产包装视觉装潢设计的创新融合路径。具体来说,壮族图形艺术在广西土特产包装视觉装潢设计中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第一,壮族图形艺术在广西土特产包装视觉装潢设计中的应用,需要遵循视觉传达设计的内容与形式规律,将传统的壮族图形艺术审美、表现手法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理念结合起来,巧妙创作出具有民族艺术文化风格与现代设计精神的优质视觉传达设计作品。在众多的壮族传统图形元素中,广西土特产包装视觉装潢设计能够借用、借鉴的并不是全部,设计者不应当完全地照搬照抄,有什么就加什么,而应当对民族的、本土的图形元素进行选择性的取舍与创作,打破传统的壮族图形视觉模式,为土特产的视觉装潢设计注入新鲜的血液,给消费者带来熟悉又陌生的视觉体验,促进广西土特产文化品牌的创新建设。同时,壮族图形艺术的应用需要在现代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和传播模式的影响下展开,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的变革和创新,开阔壮族图形艺术应用实践的专业视野,融会贯通、兼收并蓄,让广西土特产的视觉装潢设计作品的设计水准得到显著的提升。
第二,壮族图形艺术在广西土特产包装视觉装潢设计中的应用需要科学化地遵循广西土特产包装设计的审美性原则、文化性原则、经济性原则等,在兼顾土特产包装设计的基础保护、便利功能的前提下,让广西土特产包装设计发挥起更多审美上的、文化上的、经济上的功能。在视觉审美方面,壮族图形艺术的视觉设计应用需要有一定的视觉审美水平,在吸引消费者目光的同时,给消费者积极的、良好的视觉体验,满足消费者对土特产包装的视觉审美需求;在文化传承、传播方面,壮族图形艺术设计的视觉传达设计应用需要从壮族民族文化传播,广西区域经济品牌文化建设等角度进行探索,树立良好的区域文化形象和民族文化形象,实现土特产包装设计的长效发展;在经济营销方面,壮族图形艺术设计的视觉装潢设计应用需要适应市场的变化,将更凝练、更优质、更真实准确的信息内容传达给消费者,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促进广西土特产品在省内省外、国内国外的市场销售。
第三,壮族图形艺术在广西土特产包装视觉装潢设计中的应用需要打破常规,勇于创新,积极引入新的设计理念、设计材料、设计技术、设计方法,促进传统与现代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变革,让壮族图形艺术和土特产包装视觉装潢设计都能够在表现内容、方式的创新中获得新的发展,为广西土特产品牌文化的持续性建设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树立良好的示范。在广西土特产包装视觉装潢设计的实践中,常见性地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部分设计者直接照搬壮族图形元素,简单化地进行元素的复制拼接,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度有限,长久发展的空间也有限。“求‘新’是设计创意的本质属性,创意的宗旨就在于‘新’,就是发现别人未曾发现的,表现别人未曾表现的,联想别人未曾联想的”[3],所以,壮族图形艺术在广西土特产包装视觉装潢设计中的应用需要以创新为导向,既要着眼过去和现在,也要着眼未来,以更加开放、创新和多元的设计理念来积极探索新的创新空间,让壮族图形艺术文化得以在广西土特产品的视觉装潢设计中创新传承、发展,成为当下和未来设计师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文化源泉。
四、结语
壮族图形艺术在广西土特产包装视觉装潢设计中的应用既能够丰富土特产包装设计的视觉形式和元素选择,也能够促进广西壮族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播与创新,助力广西特色文化品牌的建设与发展。而具体到视觉传达设计的实践中,设计者需要对壮族图形艺术的特征和内涵,以及广西土特产包装设计的目标与需求具备充分的了解,并在审美性、文化性和经济性原则的指导下科学探索壮族图形艺术在广西土特产包装视觉装潢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与策略。
参考文献
[1]于立华.壮锦图案简论[J].民族艺术,1987(03):174-181+173.
[2]邓靓.地方特产包装的视觉传达研究[J].美术界,2010(09):65.
[3]陈绘.数字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新观念[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02):90-93+128.
作者:甘芳 单位:广西民族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