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互联网+教育”时代,对传统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乃至教学模式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和极大的改变。本文研究“互联网+教育”时代,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最新发展态势。探索在互联网新形态下,对包装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形式、手段,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发展。构建“项目驱动课程教学,线上线下,理实一体”的包装设计课程混合教学模式,并加以实践和推广。
【关键词】包装设计;互联网+;项目化;混合教学模式
包装设计课程是平面设计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包装设计课程既涉及品牌策划、VI设计、平面设计、印刷工艺等广泛的知识背景,又包含了包装造型与结构设计、包装平面视觉要素设计、包装印前设计等比较专业的知识内容,且与实际工作任务、社会实际岗位紧密联系,实用性强。学生需要通过课程学习,有效提升工作能力职业技能,以达到企业对包装设计职业岗位能力要求。
一、传统包装设计课程存在问题分析
(一)课程结构单一。高职教育的关键就是要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在包装设计课程上,虽然也进行了一些探索,比如,加强了课程实践环节教学,但仍存在课程结构与包装设计工作过程联系不紧密,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无法有机结合等问题。把项目化教学模式运用到包装设计课程教学中,能有效地将课堂教学与实际项目相结合,有条件地组织实际项目或者模拟真实项目,给予学生形成项目组或工作组等组织模式的平台,模拟真实工作过程,使学生能够尽快了解和适应包装设计工作过程,培养职业岗位能力。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自主学习探索的主动性。
(二)教学模式单一。目前的包装设计课程,仍是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教室为中心的知识传授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相对单一。但是在现代“互联网+”环境下,包装设计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今信息社会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达到课程效果。目前是“互联网+”时代,90后,00后的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是手机、IPAD、APP、视频、微信等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如果不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包装设计课程设计思路探索
由于包装设计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与实际项目结合得很紧密的一门课程。那么在课程设计上应紧密结合工作过程,通过“以项目驱动,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结构设计,将理论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即以项目为载体的包装设计课程整体设计思路。为实现课程目标,在课程整体设计上,我们主要采用项目导入法。就是根据项目过程,归纳分解工作任务,再把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并继续把学习领域分解转化为学习情境,让学生通过学习情境的学习,培养核心职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加大了课程的实践学时比重,教学过程中实施“老师教、学生学、师生做”的三个层次情境教学组织形式,切实体现“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特色。最终实现项目技术导入、艺术技术结合、综合素质提升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包装设计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探索
探索研究“互联网+”时代,微课、慕课、翻转课堂以及基于MOOC+SPOC混合学习资源开发理念。MOOC+SPOC混合学习资源开发理念,即指小众化、限制性、碎片化、集约化的混合学习课程资源体系;建立包装设计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利用互联网海量的信息资源,建立课程教学资源库。通过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丰富包装设计课程内容、资源和案例。包装设计课程的学习模式,也转变为了“线上线下,理实一体,自学导学,以学生为中心”的包装设计课程混合教学模式。学生除了接受传统的课堂授课以外,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机客户端、IPAD等多种路径观看教学视频和学习资源。并通过课程平台与教师进行互动讨论。授课过程,更像一个包装设计项目完成的过程。学生形成项目组或工作组,教师提供指导,共同完成课程项目。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课堂,自学导学,混合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的更新,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的能力。基于“互联网+”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研究,经过理论和实践的探索,能够有效地将包装设计项目带入到教学之中,将课程学习过程与包装设计的工作过程有机结合,基于“互联网+”现代网络技术,采用混合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使学生逐步达到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的提升。通过这样的课程模式研究实践,达到高职“项目导入、校企联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更好地体现“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特色。
参考文献:
[1]曹舒.包装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艺海,2017.
[2]张帅.项目化教学模式在包装设计课程中的尝试[J].艺术科技,2017.
[3]张晓波,罗兵,徐军.浅析包装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与实训[J].包装世界,2013.
[4]韩伟.“包装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
[5]冯林,郑薇薇“任务驱动”与“项目驱动”相结合的创新教育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
作者:肖洒 单位:重庆工商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