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设计概论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中国美术研究探讨
“十一五”期间,美术学与设计艺术学研究领域的发展变化较大,随着高等美术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日益普及,高等院校逐步向研究性大学转换,高校教师的研究性成果成倍增长,研究机构纷纷成立,课题申报数飞速上涨,立项数不断上升①,但高品质的学术成果却并不多见,反而在总量扩大的情况下,质的相对比率反而下降。这种情况在“十五”期间已经出现,国家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控制博士生的招生规模,对学术期刊进行学术评估,对核心期刊进行动态评估,加强对课题项目后期资助的审核及资助力度,出台各种对优秀著作及科研成果的奖励措施,各家出版社对优秀科研成果也在每年的出版计划中留有一定的比例,但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不良的学术风气依然存在,量与质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全国美术学与设计艺术学学科研究的整体态势是个体性的研究增加而集体性的研究减少,专门领域内的研究向纵深发展,个案研究比较多,边缘性研究比较多,地域性美术研究亦逐渐增多,一些新兴学科的概论性著作也逐渐增加。整体上说明了学科研究领域的面在不断扩大,基础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这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国家项目的推动及省(市)、部门各级项目的立项与资助力度不断增强,大多数有研究前景的个人与集体项目都能获得各种不同的支持;二是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成倍增加,尽管存在种种问题,但在总体上还是推动了学科研究的发展,因为其中的开题、评审、答辩等种种环节,在掌控论文的学术质量上还是发挥了作用,还有一些学生在认真地钻研学问。 与美术史论的传统学术研究相比,创作实践方面的研究更为活跃。美术市场空前繁荣,展览不断,当代艺术的浪潮一浪又一浪,画册、期刊及各种出版物让人目不暇接,对现状的研究也随之展开,美术批评理论也随着批评实践活动而有所发展,推动了各种创作理念;尤其是设计艺术理论研究,虽然还处于初创时期,亦初具规模,这与设计艺术教育的普及有关,与学科的基本教育规模与实践性有关,其研究成果大多还体现在教材与基础理论问题上。 现依据“十一五”期间美术与设计艺术学科研究的主要情况与基本特点,分述如下。 一、基础理论研究 “十一五”期间的美术基础理论比较薄弱。与“十五”期间相比,在研究范围上无突破,在数量上基本持平,基本上一年出版一本,还是以高等院校教材或辅助教材为主,如“美术概论”一类,有邓福星的《美术概论》(2009年版)、赵一丹的《美术概论》(2008年版)、陈美渝的《美术概论》(2007年版)及高国良的《影视美术概论》(2008年版)、肖清风的《设计艺术概论》(2007年版)、朱?主编的《设计艺术概论》(2006年版),其特点是强调了个体性的研究,突出一家之言,走出了集体编著的大一统模式,展开了多元论述。在门类美术的基本理论研究方面,近十年来还是局限在影视美术,未见其他门类美术的著述。 在博士论文方面,则有些专题性的理论研究,如王云亮的《话语的转型:以宗白华的中国画理论为解析案例》(2008年版),就在探讨20世纪中国美术理论话语的现代问题。 在“十一五”国家课题立项中,基础理论方面的选题比例也小,占美术类课题总量约17%,其中包括对西方艺术理论的研究,设计艺术理论、批评理论及各项专题理论研究,未见原理论研究,而且有些选题重复立项。 与美术基本理论研究现状相比,设计艺术理论的研究成果略为突出,且作者队伍也趋向年轻化,其成果形式还是以教材为主。如余强主编了一套设计艺术基础理论丛书(2006年版),以及邵宏编著的《设计学概论》(2009年修订版)、胡守海的《设计概论》(2006年版)、张焘的《室内设计原理》(2007年版)、焦健等主编的《空间设计原理》(2007年版)、清华大学课题组编的《设计艺术的环境生态学》(2007年版,“十五”规划题)、何灿群主编的《人体工学与艺术设计》(2007年版)、陆小彪等的《设计思维》(2006年版)等等。专题性研究则有桂宇辉的博士论文《包豪斯与中国设计艺术的关系研究》(2009年版),以及熊?的博士学位论文《器以藏礼:中国设计制度研究》(2007年)。 二、美术史研究 “十一五”期间的美术史研究依然是重头戏,成果数量不少,但值得称道的却不多。其间以教材为多,特别是中外美术通史写作,虽然看似以个人撰著为主,体现研究主体的学术立场及其观点,实际上还是取通用的体例及通常的史学观,无甚建树。五年间,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美术史出版有13本,外国(西方)美术史出版也有13本,基本上都属于简编。② 其中,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工艺美术史就出版6部,有5部是个人专著。应该说,这与“十一五”期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大力展开有关,与设计艺术学科的兴起与普及有关,与文化研究及新美术史学观的兴起也有关系。外国美术史写作中比较值得关注的是陈平的《西方美术史学史》(2008年版),特别是他又主编了一套“美术史里程碑”丛书,包括《罗马艺术》、《作为精神史的美术史》及《罗马晚期的工艺美术》。 美术史的研究方法是这一时期倍受关注的问题。 图像学、艺术形态学、艺术社会学及艺术心理学等研究方法,甚至包括政治学、经济学、意识形态研究、比较研究等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也不断地渗入中国美术史学界,挑战传统的历史文献学及风格样式研究。 其间,较有影响的是美籍华人学者巫鸿的著作被介绍到大陆,如《礼仪中的美术》(2005年版)与《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中的思想性》(2006年版)。2007年4月,首届高等艺术院校美术史学教育年会在中央美术学院召开,会议主要着眼于青年一代的美术史学者,而来自各艺术院校及科研机构的青年学者所提交的论文,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兴趣。两天会议不时掀起讨论的热点,如华南师范大学颜勇的论文《西学语境中的传统画论:以“墨分五色”的二三种现代诠释为例》,又如中央民族大学吴雪杉的论文《清初“四僧”与历史书写———民国时期美术史的一个考察》,还有中央美术学院张鹏有关寺观庙堂绘画、雕塑的研究,都具有各自不同的角度及独到之处。2008年4月第二届年会在四川美术学院召开,其研讨的主题是“美术的地缘性”,并设六个分论题,即(1)差异与融合;美术考古的视角;(2)地域性母题的图像呈现;(3)美术及其理论中的地方观念;(4)地缘性与风格流派;(5)文化地域性的价值限度;(6)地缘性理论的回顾和反思。显然,年会的学术议题已转向有关方法论的专题研究,“研究视角”比“学术立场”更受人关注。#p#分页标题#e# 2009年10月第三届美术史学教育年会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召开,主题是“边界与范式”,曹意强与潘耀昌均关注到越界问题,即在全球化视野下的“世界艺术研究”;而在“中国古代美术研究新视野”的专场讨论中,郑岩、张鹏等人所提交的论文依然注重图像分析,注意讨论具体的问题,由此及彼,由小见大。这样的研究方法正被越来越多的青年学者所接受。 中国美术史专题研究的主要成果来自于之前的一些研究项目。如属于“十五”国家重点项目之一的“中国道教美术史”(2003年立项),其课题成果之一《论〈八十七神仙卷〉与〈朝元仙仗图〉之原位》(李淞著)获首届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奖(2009年),与其同时获奖的还有李超的《中国早期油画史》(2001年立项的国家年度课题)及裔萼的专著《二十世纪中国人物画史》(2001年立项的文化部青年项目)。 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在“十一五”期间依然是一热点③。已出版的专著有吕澎的《20世纪中国艺术史》(2006年版)、张晓凌主编的《中国现代美术史文献集》第一辑(2007年版)、陈瑞林的《中国现代美术史教程》(2009年版);再版的有阮荣春的《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原名为“中华民国美术史”,2005年版)、潘耀昌的《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潘公凯负责的“中国现代美术之路”的课题组(北京市教委共建项目)于2006年相继在香港、上海组织召开学术研讨会,会议邀请海内外学者就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问题展开讨论。张晓凌负责的“中国现代美术史”课题组(“十五”国家重点)也相继在北京、杭州组织召开编委会,其项目将在2010年下半年结题。郑工的《民国时期美术思潮》(2001年文化部项目,原题为“20世纪中国美术大论辩”)已于2006年结题(将在2011年出版)。而在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方面,数量更多,出版的也不少。 如顾丞峰的《现代化与中国百年美术》(2007年版)、薛娟《中国近现代设计艺术史论》(2009年版)、马琳的《周湘与上海早期美术教育》(2007年版)、华天雪的《徐悲鸿的中国画改良》(2007年版)等等。相比“十五”期间,研究范围扩大了,研究深度也加强了,其特点是以现代化理论为核心,注重社会文化的整体转型,同时也在进一步整理资料,敞开学术视野,消除偏见。 中国书法史论研究在“十一五”期异军突起。说“异军”则是因为在20世纪书法渐次游离出了中国美术圈,而在21世纪,在学科整合的过程中开始有所沟通,学科建设迅速发展,“十一五”期间推出了一批成果。如丛文俊等人合著的《中国书法史》丛书(2007年版),欧阳中石主编的《中国书法艺术》(2007年版);专题研究成果可见之南方出版社的“书法研究博士文库”(第1辑,2009年版),王元军的博士后出站报告《汉代书刻文化研究》(2007年版),获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一等奖。 三、区域美术(含民族美术)研究 “十一五”期间区域美术研究比较活跃,正因为这一时期通史性的写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而地域性的美术研究又受到地方政府及有关文化教育单位的重视,作为地方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或有地方特色的研究项目进行扶持。区域美术研究的特点,一是文化中心区域,二是文化边缘区域。如北京的地区性美术研究就有两项成果,即邵大箴、李松主编的《20世纪北京绘画史》(2007年版)与李福顺主编的《北京美术史》(2008年版,北京市“十一五”社科规划项目)。前者聚集了国内颇有建树的美术史论家,如李树声、薛永年、水天中、单国强等人;后者主要是一批青年学者。二者体例不同,水平各异。相比“十五”期间出版的《上海美术志》(2004年版)和《20世纪上海美术年表》(2005年版),在研究思路及具体做法上已不相同。澳门文化局近年也资助一批有关澳门美术与设计方面的研究项目,已结题并待出版的成果有胡光华的《澳门绘画史》、刘佳的《澳门设计艺术》。 由澳门基金会编辑出版一套《澳门史新编》(2008年版),收录了莫小也的《澳门早期美术史:远古至1850年》与郑工的《澳门美术史的分期与分类》。莫小也的研究课题“澳门美术史”(2003年立项的国家年度题)也基本完稿。 相关的研究成果还有李伟卿主编的《云南民族美术史》(2006年版)、张亚莎的《西藏美术史》(2006年版)、范晓杰等人合著的《山西美术史》(2009年版)、朱琦的《香港美术史》(2007年版)、徐文琴的《台湾美术史》(2007年版)。还有一些民族美术史的研究课题在“十一五”期间陆续立项,如彭林绪的《土家族工艺美术史》(2007年度)、张景明的《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造型艺术与文化表意》(2007年度)、李青的《丝绸之路与西北民族美术史研究》(2007年度)、李宏复的《中国少数民族刺绣工艺文化研究》(2008年度)及姜钟浩的《中国朝鲜族百年美术发展历程与特性研究》(2009年度)。 区域研究的性质应属于文化研究,或者说是有关地方知识及在特定空间区域内文化关系的总体叙述,故在文化边界、共时性关系、差异性论述等问题上容易形成关注的焦点。只是目前美术学界对文化研究的方法及意义认识还不明确,故在写作时容易出现视野不清。其中最大的认识误区,就是将区域美术研究作为局部范围内的一般美术史写作,即被缩小了空间范围的通史性写作。实际上,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研究,其目的不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都不一样,要解决的问题更不相同。这一问题在2010年4月的“中国地域性美术史研究暨《北京美术史》学术研讨会”上已被提出,但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边缘性的文化研究 边缘性的文化研究主要指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 “十一五”期间,美术学及设计艺术学处于学科的基本建设阶段,新的边缘类型学科出现不多,其队伍基本是由民间美术、工艺美术及设计艺术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构成,理论基础较为薄弱。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兴起后,带动了民间美术与民间工艺美术的文化研究热潮,但真正理论上的带动却是文化人类学及民俗学。如乔晓光的《本土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研究文集》(2008年版)、吴志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新视野下的福建民间美术》(2008年版)、沈泓的《节庆狂欢:民间美术中的节俗文化》(2009年版)等。还有一些研究课题在“十一五”期间陆续立项,绝大部分都属于调查报告④,其立项在美术及设计艺术类中每年的比例数高低不等,如2007年有五项(其中两项为国家重点),2008年有四项,2009年有六项(其中两项为国家重点),分别为当年美术及设计艺术类总立项数(含文化部项目)的19%、10%、17%(不含工艺史研究),但重点题所占比例很大,2007年为50%,而2009年则为100%。#p#分页标题#e# ⑤随着2007年当代艺术市场的火爆,艺术市场学也为人们所关注。有些学者开始研究艺术市场的运作规律,涉及种种与艺术品交易有关的经济现象,思考其中的理论问题,并涉及当代艺术的存在意义及其评价体系,重新判定艺术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重新判定艺术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重新面对艺术的公共性,面对在新的城市天空中艺术的存在方式及交流方式。艺术社会学的内容必须置换,重新书写,其研究方式也不是传统的历史学所能胜任的。应该说,这方面的研究正处于开始阶段,研究成果多是调研报告,以及建立在宏观基础上的分析判断。中国艺术市场的不规范,许多统计数字不可靠,资料来源也很复杂,给深入而客观的研究带来很大困难。有些学位论文涉及到艺术市场机制、艺术市场语境下的当代艺术发展问题,关于中国艺术市场史的研究也已起步。 2006年,中央美术学院成立了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由赵力主持,并主编了一套《艺术财富》丛书,如《艺术财富》(一)(2006年版)、《艺术财富:全球艺术市场新格局》(2007年版)、《艺术财富:全球化与中国艺术市场》(2008年版)、《艺术财富:金融危机下的艺术市场》(2009年版);同时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还陆续出版了2006年至2010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研究报告。自2009年起,国家文化部艺术市场研究中心也连续了2008年与2009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研究报告》。2010年4月,由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雍和园管理委员会、艺术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主办了“2010艺术经济论坛———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艺术市场与艺术收藏”,其议题有宏观经济背景与目前艺术市场、中国经济发展和艺术市场复苏、亚洲当代艺术市场是否能够走出危机以及亚洲艺术市场的前景。 五、创作理论与实践研究 美术创作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历来是美术学研究最为薄弱的环节。大多数著述都停留在基础性技法理论教材的编撰,也有结合自身的艺术创作实践总结一些经验,提出一些看法,有的也试图建构一个系统的创作理论框架,实现自己的艺术主张。 与原理论研究不同,创作理论的研究正在于实践性及可操作性,其中技术性的成分比重较大,或者说,其解决的主要就是技术理论问题。特别是在新媒介、新材料不断出现的当代社会,艺术的创新性不断为人所重视,而创作理论与实践研究却有所不足。研究比较活跃的应属设计艺术学科,如新媒体艺术、图形创意研究、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运用等,论文数量较多,也有一定的见地,而那些传统的绘画与雕塑领域,创新性研究不多。但在“十一五”期间立项的一些国家课题,有望在这一方面取得发展。如2007年度的“中国画写意传统中的世界性研究”(国家重点)、“中西绘画图式与时空观念比较”(国家一般);2008年度的“书法创作理论研究”(文化部项目);2009年度的“当代中国水墨语言体系研究”(国家一般)、“中国北派山水画的自然形态与笔墨形态研究”(国家一般)、“基于工作过程的服装设计理论与方法论研究”(国家一般)、“数字传媒设计中中国元素的融入及其应用研究”(国家一般)等。 六、问题及反思 问题一: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选题规划上最突出的问题是美术学与设计艺术学依然混合在一起,既不利于设计艺术学的项目规划与立项,也在挤压美术学的项目资源。在国家学科分类目录上,美术学与设计艺术学都是二级学科;同样,在国家学科分类及代码表上,美术与工艺美术、书法也是并置的。 因为多项学科均囊括在“美术学”内,造成每年“美术学”类的项目申报数居高不下,从而引起项目资源配置上的问题,导致“美术学”类的申报项目被大量削减,影响了学科的健康发展。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一些新兴学科的研究出现不少学术泡沫,与规划项目扶持不当也有关系。我们往往看到社会的需求,却没有注意到项目承担者的实际学术水平与科研能力。 问题二:学术创新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独到的见解,这一点在集体编撰的项目中最容易被中和,最终使研究成果流于平庸。这并不意味着否定集体的智慧,否定研究课题的集体行为,否认学科带头人的积极意义,而在于我们如何正确处理科研立项中学科的“体系化”建设与“课题性”研究的关系。所谓“体系化”建设,即指那些学科的系统性理论建构;而“课题性”研究,则是针对某一具体项目的深入研究。从目前的学科发展情况分析,恰恰需要的不是这些“通史”或“通论”,而更需要在某一课题上深入发掘研究,得出新的研究成果,拓宽研究领域。如果没有基础性的“课题”研究先行,那么,“通史”和“通论”只能停留在编撰的水平,不断重复地拼凑组合,在所谓的“框架结构”上做文章。但这并不等于说我们不需要学科的体系化建设,学科的体系化建设不能只停留在“通史”、“通论”上,而应该形成各自不同的理论派别,从基础理论开始,形成“一家之言”,才能构成“百家争鸣”的大局,促进学术繁荣。 现阶段我们更需要独辟蹊径式的研究,从而加强某一选题的研究力度,以点带面,拓宽研究的领域。 特别在传统的中国美术史学领域,鼓励那些最适合个体性研究的选题系列,形成几项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如中国的宗教美术就是一个极有学术发展前景的研究领域,尚且不论四大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及敦煌莫高窟)美术,论敦煌学的影响及其在国际学术上的地位,就算那些零星散布在全国各地的佛、道美术作品,数量也极其庞大。中国古代美术遗品中,半数以上应与佛、道有关。这是其它国家和地区难以具备的文化遗产与学术资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样,古代美术遗址及遗迹的保护与研究也迫在眉睫。过去,我们已经整理出版了大量的图录与图册,相关的文献资料也陆续加以整理,但深入细致的高品质论文却难得一见,相关的研究选题也很少。#p#分页标题#e# 另外,继续鼓励少数民族美术研究,以边缘性的文化研究排解单一性的主体叙述,建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新格局。同时,由少数民族美术及边远地区的美术研究拓展至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美术研究,提升区域美术研究的学术水平,既看到历史文化在不同区域间的交流与互动,也揭示美术在地区性政治生活与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及意义。 问题三:美术基础理论研究贫弱。基础理论需要较长时间的学术准备,尤其需要由创作理论沉积一段时间后再行引发新的突破。目前,艺术创作空前活跃,艺术家的创作自由度也大,但却匮乏新的理论思考及相关艺术实验的研究报告。 我们不能说美术创作中没有学术问题。过去美术家总期待着理论家帮他们解决理论问题,而理论家往往又帮不了这个忙,因为那些理论问题都与创作实践密不可分。与其他的人文学者一样,美术创作者总为范式问题所困扰,而突破范式的束缚则被认为是天才的创造力的体现。但范式的成形及传播需要知识的帮助,一个成系统的新知识才能支撑艺术的新范式。当代艺术鼓励创新,也为新的艺术理论出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而这种理论又会支持新的艺术批评,促进艺术创作的实践,沟通艺术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审美联系。
土木工程概论教学改革及实践
摘要:土木工程概论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先导课程,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该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德育培养方面的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在综合分析该课程目前授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以及课程的德育培养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从而实现课程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人文素养以及综合能力方面发挥最大的作用。
关键词:土木工程概论;教学现状;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德育培养
一、引言
《土木工程概论》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与专业相关的先导课程,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了土木工程的重要性和这一学科所含的大致内容,知晓国内外最新技术成就和信息,展望未来,告诉学生如何成为合格的一名土木工程师。因此,本课程是一门知识面较宽、启发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1]。然而,该课程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授课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改变这一状态,本文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教学理念的改变、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的养成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以改变该课程目前的授课状态,实现该课程的先导作用。
二、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现状
(一)重视程度不足
土木工程概论在课程设置方面安排学分、学时较少,导致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即对后续课程的讲授没有直接关系,同时认为该课程对于评奖评优的贡献程度也不高,因此学生对于该课程的学习并没有竭尽全力,抱着“敷衍”和“差不多”的态度学习,学习效果自然不会好。
医学信息类专业教育现状
摘要:通过对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信息类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等教育基本情况进行调研,总结医学信息类专业教育现状,并对医学信息类专业教育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医学信息类专业;高等医学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对加强健康医疗(卫生)信息化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使得卫生信息化人才能力培养得以强化。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学信息类专业作为卫生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摇篮,应及时调整教学体系,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缩小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差距。本文通过调查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信息类专业教学情况,总结医学信息类专业教育现状,并对医学信息类专业教育发展提出建议。
1研究对象
在宏观了解全国高校医学信息类专业设置情况的基础下,根据专业开设时间,从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等地域选取9所高等医学院校,分别是中国医科大学、新乡医学院、湖北中医药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广东药科大学、西南医科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川北医学院。以这些医学院校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例,分析医学信息类专业教育现状。
2医学信息类专业教育现状
我国医学信息类专业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形成目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向下涵盖专科教育,向上发展为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多层次教育体系[1]。
在非农学专业开设的改革与探索
摘要:新农科背景下如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涉农人才,如何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如何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如何为乡村振兴计划提供人才,已成为高等农业院校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农学概论”课程在农业院校的非农学专业开设,旨在普及相关农业知识,并将所学专业与农业有效结合。对课程内容体系、教师团队、课程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改革与探索,通过改革提高了教师授课质量,补充拓展了相关教学内容,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学生反馈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关键词:农学概论;非农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农学概论”是一门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介绍农业和农事活动的课程,从农业发展史、作物起源与分类、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形成、作物生长与生态环境关系、作物生产现代化、作物生长安全化、农业与人类社会的经济关系等方面介绍作物生产与农业。20世纪80年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率先开设“农学概论”课程,至今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吉林大学、石河子大学等农业院校均开设该门课程。根据课程开设专业和教学目的的不同,课程分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限选课程,有些则设为通识选修课程。课程面向专业主要有农业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经济管理、园艺、植物保护等,因不同专业侧重知识体系不同,授课重点难点不同,学生吸收掌握情况不同,故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同,经过归纳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对知识理解浮于概念上的死记硬背,缺乏理解,背过考过之后忘记了大部分内容,对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没有立体深入形象化的理解,只有陌生的概念;其次,课程内容重复枯燥,缺乏新意,没有与时俱进,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涉足少,很少带给学生最新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再次,教学方法手段单一,缺乏生动性和创新性,传统的板书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科技进步,难以完成抽象概念的具体化和生动化讲解,无法实现对教学内容深层次、多样性的教学。现阶段东北农业大学“农学概论”课程开设主要针对涉农的非农学专业,如何让这些学生更好地了解掌握相关农业知识,如何系统地、有效地、生动地把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这一直是课程不断进行改革探索与实践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对东北农业大学“农学概论”课程改革进行了总结,探索出一系列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兴趣的措施,以期顺应新时代农业教育的创新发展趋势,为乡村振兴培养卓越农林人才。
一、“农学概论”课程特点及内容完善
(一)农学概论的课程内容及特点
农学概论这门课程。主要为植物保护、园艺、农业机械化和农田水利的本科生讲授,涉及学生多,专业广,专业之间差异大。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系统性,课程内容涉及植物学、植物营养学、土壤学、植物生理生化、作物栽培学和耕作学等学科领域,课程内容繁复,辐射面广,章节之间缺乏关联。课程内容实践性强,联系生产实际比较紧密,而对于现今很多城市或农村里长大的学生而言,从事农业生产经历经验很少,对课堂上讲授的很多知识缺乏具体、形象和直观认知;课程主要针对非农学专业,上课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缺乏一些专业基础知识的铺垫,导致对一些概念、定义和生产环节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学习该课程是为了把农学相关知识与所学专业知识紧密结合,让专业知识与农业知识交叉融合达到最优效果,例如课程所学知识与农业机械化、农业生态等相融合,使农业机械更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用农业生态保护指导农业生产,减少环境污染同时生产绿色、生态、有机农产品,这样才能使学科之间融会贯通,非农学专业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加强对自身专业知识的了解,增强学生对自身专业课程的学习、掌握和运用。
(二)农学概论课程内容完善
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施
一、实践教学体系实施方案的探讨
(一)着眼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建设实践教学体系
建立三个层次的子系统实践教学体系,并将实践教学体系落实到新修订的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大纲中第一子系统以认识实习为主体,涵盖工程制图、土木工程概论、测量实习等。使学生了解、认识、描述土木工程产品的功能要求、内部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土木工程的热情。第二子系统包括力学、工程材料、土力学及结构实验及课程设计等。使学生掌握材料性能、结构建模及结构分析设计方法。第三子系统包括结构检测、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使学生掌握与实践土木工程的分析、设计、施工检测和控制方法。三个子系统的层次结构是“综合—分解—再综合”的关系;具有“实验、实习和设计”三要素,符合人的认识规律;以能力培养、特别是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在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大纲中,从以下三个方面纳入实践教学体系。
1.与土木实验平台相对应,设立《实验系列课程》,打好全面开放式实验的基础。
2.设《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指导表》,将课内各集中实践环节与课外社会实践、科研实践、学科竞赛、创新实践、学年作品和文化素质教育实践等结合起来,形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将研究型、创新型实践课和课外科技竞赛活动列入教学计划,如力学模型测试、应用软件培训、结构模型竞赛实验课等。
3.增设创新实践学分,即对学生参加的各类竞赛、科技创作和论文写作等活动,进行考核后计入学分,且可免修其他课程。
(二)将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寓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初探
[摘要]实践教学在物流管理专业教育中至关重要,本科院校应从专业基本素质实践教学体系、专业社会认知实践教学体系等五个方面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并采取措施保障这一体系的落实。
[关键词]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1引言
进入21世纪,我国物流业进入快速扩张发展阶段,2009年3月,国务院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列入“十大产业规划”。与此同时,我国政府特别重视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物流专业教育也得到快速发展,物流管理专业从无到有。《全国高校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建设及学科战略发展调研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学校达到393个。经过10年的快速发展期,当前我国物流业正处于转型发展与产业提升的关键阶段,对物流管理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流管理专业是实践性与可操作性较强的专业,因此该专业学生特别是本科毕业生除了应掌握系统的物流管理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之外,还应熟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物流业务流程和运作,具备实际操作能力,能胜任物流业务运营管理、物流系统优化以及物流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等工作。然而由于办学时间较短等原因,相较于其他管理类专业,很多本科院校的物流管理教学还是偏重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理论功底比较扎实,但实践能力明显不足,很难在短期内适应工作,导致很多企业在学生上岗前要重新进行系统的专业培养。因此,如何更好地适应物流业快速发展的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能够快速适应工作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2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根据国内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开设情况,其教学内容通常可以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以及实践与创新教育课程等。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除了个别课程如运筹学、体育等外,一般都应设有实验或实践学时。具体来说,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通常包括专业基本素质实践教学体系、专业社会认知实践教学体系、专业核心技能实践教学体系、专业综合技能实践教学体系、专业创新能力实践教学体系等五部分。
2.1专业基本素质实践教学体系
中日动画教学比较分析
本文作者:龙丽娜 余扬 单位: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一、日本动画教育课程内容和中国动画教育课程内容比较
1.中国动画学校的课程
中国的动画专业主要设置在各类大学,包括公立大学,民办大学,学校教育制度分为4年制和2年制。日本的动画专业,主要设置在大学和专门学校。其中大学多为4年制,专门学校多为2年制。大学的动画专业和中国一样,除专业课程外,还包含基础教育课程(公共课)如美学论,外国语等。2年制的大学,如专门学校,主要以专业课程为主,注重学生的实际制作能力,没有基础课程教育。目前,在中国的动画教育在教学实践中,部分学校还没有完整的教育体系,没有使用统一的教材,也有部分学校没有教材。下面就对中国各大学的动画教育的大致教育课程做简单介绍:(1)专业教育课程第1学年素描色彩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线描电影论动画概论第2学年素描色彩透视人物设定运动规律插画场景设计第3学年雕刻定格动画漫画技法3D技术(3DMAXMAYA)网页设计FLASH动画第4学年毕业作品毕业论文(2)基础教育课程第1学年英语古典文学法律基础体育形势与政策马克思主义哲学道德思想修养政治经济学现代文学中国美术史第2学年外国文学外国美术史形势与政策体育思想概论艺术概论当代世界政治经济第3学年形势与政策美术学概论邓小平理论音乐简史戏曲鉴赏
2.日本动画教育课程
(1)四年制大学
东京工艺大学动画是一个涉及面较广的专业,东京工艺大学的教育体系有着与动画有关的广泛领域的综合教学理念,在动画学科实行综合的动画教育和研究。主要通过从对传统动画的制作技法的学习和实践制作到数字化电脑技术的运用及表现方法的学习,通过对动画与之相关的广泛领域的详细了解,充实动画知识面,注重综合素质培养。1)专业教育课程第1学年动画特别讲座A(选修)动画概论A(选修必修)动画史AB(选修必修)动画技术论ⅠⅡ(选修)基础演示ⅠⅡ(选修)基础造型实习(选修)动画表现基础(选修必修)电脑基础ⅠⅡ(选修必修)动画Ⅰ(选修必修)剧本基础(选修)动画背景Ⅰ(选修)素描A(选修)基础技法AB(选修)第2学年动画特别讲座BC(选修)发达心理学(选修)电影史AB(选修)动画史CD(选修)漫画论AB(选修)动画心理学(选修)动画构成技法(选修)新媒体AB(选修)素描Ⅲ(选修)3D技术设计Ⅱ(选修)第3学年领域研究(选修)动画特别讲座D(选修)电影构成论(选修)广告媒体论(选修)设计论(选修)著作权制作论(选修)电视节目制作论(选修)电视剧论(选修)动画演示课(必修)新媒体C(选修)动画制作(必修)第4学年毕业创作研究(必修)2)基础教育课程工艺制作艺术学A照片学概论B影像学概论B设计学概论B媒体表现概论B漫画学概论B艺术学B美学美学心理学艺术学色彩学视觉传达论西洋美术史A日本东洋美术史A西洋美术史B日本东洋美术史B造型心理学认知科学艺术学特别讲座美术史特别讲座现代艺术欧美话剧论文艺理论音乐学法学概论社会学概论日本文化史造型基础学图像和数字物理学概论光和视觉俄语英语法语德语外国文学社会和思想等
环境工程概论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
[摘要]课程思政是一种新型课程观,要求教育工作者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全方位育人。文章通过环境工程概论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贯彻了课程育德目标,并通过教学案例,展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课程教学中的实践运用,达到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建设目标。
[关键词]课程思政;环境工程概论;教学设计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强调,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课程思政是一种新型课程观,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全方位育人[1],这是教育工作者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环境工程概论课程育德目标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以环境工程概论课程为载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将德育渗透、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总目标,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显性思政,细化隐性思政。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强化对学生时代使命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使学生理解在构成现代社会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技术和生态系统的进程中,资源、环境、人口和发展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树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理念。
二、环境工程概论课程思政教育的主要融入点
(一)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