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社会主义理论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高中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学
摘要:当前人们对教育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高中政治教育作为主要的思想教育,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当前高中政治教学中,政治理论教学薄弱,深度不够,形式单一,导致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理解不深刻,政治智慧未能在高中政治课堂中全面绽放。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对如何更深层次地让学生接触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了具体的办法。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打造具有时代特征高中政治课堂,是当前高中政治教学改革中的重要突破点。让学生接触和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活学活用思想解决实际问题,不仅是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教师创新政治课程教学方式,尝试提升教学效果与质量的重要举措。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走进高中政治课堂中,在当前时期有着巨大的教育实践价值。
1高中政治教学常见的问题
1.1政治教学手段单一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方式单一是当前大部分高中政治教师都存在的问题。在现有的资源下,不少学校已经配备了多媒体设备用于教学。但是高中政治教学偏重文科,教师在教学中大多选择巩固记忆的教学方向,让学生不断强化各种政治经济基本原理和固定的答题套路。对于练习题也大多沿用以往的训练套路,缺少创新性。因此,在单一的教学方式下,极容易把带有一定思想深度又富有激情的高中政治变成教学方式单一的“填鸭”式课堂。
1.2政治教学内容局限性较大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一、与时偕行与与时俱进
与时偕行、革故鼎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和优秀成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5],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这一精神实质从一定意义上看,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与时偕行、革故鼎新等优秀传统相结合,并加以继承和发展的产物。《诗经•大雅•文王》中有“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句子,意思是说,周虽然是旧的邦国,但其使命却在于革新。《礼记•大学》则对“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言行加以称赞。法家主张“因时变法”。庄子的《庄子•外篇•天运》有“礼义法度者,应时而变者也”的记载。另外,被誉为“群经之首”、“百家之源”的《周易》中有很多创新变革的思想。比如,《周易•彖传》中的“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周易•系辞》中有“变通者,趋时者也”。除了传统的哲学思想,还有很多历史人物书写了变法革新的篇章:管仲改革、商鞅变法、永贞革新、庆历新政、范仲淹变法、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百日维新、辛亥革命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及各个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从十六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到十六届四中全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再到十八大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就很好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创新思想。邓小平同志着重阐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他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与实际符合,使主观与客观符合,就是实事求是。”[6]他认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点,也是思想的精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同志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基本原理,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实事求是。邓小平同志正是在重新确立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著名命题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比较系统地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与时俱进”。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阐明了与时俱进的内涵:“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7]同志也正是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俱进”也可以说是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永恒发展原理同中国传统“与时偕行”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党的十六大以后,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并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求真务实”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道概括为“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科学发展观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与时俱进地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治国常富与发展经济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这无疑是对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规律原理的具体运用,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富民强国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中国文化和中国人几千年来的不断追求。春秋时期齐相管仲提出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牧民》)的著名命题。他在《管子•治国》中还提出了“治国常富”的理论,认为人民生活富裕就便于统治者管理,“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孔子称赞子产有君子的四种道德之一“养民也惠”“,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论语•子路》中的一段话记载了孔子关于百姓要“先富后教”的思想。“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墨子认为,“万民和,国家富,财富足,百姓皆得暖衣饱食,便宁无忧”(《墨子•天志中》)。孟子认为,百姓安居乐业的关键在于要有“制民之产”,唐太宗强调“国以民为本”,朱元璋也提出“保国之道,藏富于民,民富则亲,民贫则离,民之贫富,国家休戚系焉”。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盛世如汉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明朝的“洪武之治”和清朝的“康乾盛世”等无不与君主重视经济的发展使百姓富足有关。中国革命的目的就是实现国强民富,中国革命的胜利为实现这一目的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十分重视经济的发展。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著名的主张“: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8]他认为解决台湾问题依赖于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在于发展,建设四个现代化最主要的是发展经济,实现共产主义也必须依靠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9],又认为“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10],指出社会主义的两个原则是“发展生产”和“共同富裕”。同志多次强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第一条要求就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在党的十六大上,他强调指出“:党要承担起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11]同志也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在十八大报告中他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12]。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百年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历史、现实和未来之间的相互承接。2013年五四青年节,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指出:“中国梦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因此,“中国梦”的追求和实现,也可以说是对中国人几千年国强民富理想的真正发展和实现。
三、为政以德与以德治国
德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它博大精深,影响广泛持久。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提出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的治国方略,这无疑是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优秀德治文化相结合并加以继承和弘扬的结果。中国文化强调道德、以德治国的传统。早在《周易•坤卦》中就有“厚德载物”的理念,在《尚书》、《诗经》等古代典籍中也有“明德”“、好是鼓德”等“德”字的使用。西周初期,周公提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敬德保民”、“明德慎罚”等思想。《管子•君臣下》中说“道德定于上,则百姓化于下矣”。孔子提倡“为政以德”。《论语•为政》记载“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相对于用政治手段和刑罚来治理人民,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他们,人民就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还会归顺人心。孔子还强调统治者要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几千年的德治传统使中国成为历史上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也十分重视思想道德建设。邓小平同志强调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了,才真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指出:“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13]1985年,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新人的目标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他还十分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政治思想工作关系国家命运和前途,他在反思改革十年来的经验教训时说:“十年来我们的最大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对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够,教育发展不够。”[14]同志提出了“把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倡导集体主义,倡导“五爱”。在党的十六大上,同志还首先概括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强调要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这是对延续了几千年的“礼法王霸”之争的批判性继承和创造性发展。同志提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并把它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并用“三个倡导”、24个字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同时还强调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15],继承和弘扬了崇尚道德的中国优秀文化传统。
四、大同社会与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之路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
建构路径的理论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严密、完整的科学体系,是最强大的思想武器。列宁曾说:“我们完全以马克思的理论为依据,因为他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给这个科学奠定了巩固的基础,指出了继续发展和详细研究这个科学所应遵循的道路。”[5]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建构路径的理论为指导是因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关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有丰富的思想内容,提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理论根基,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提供了科学的方法。恩格斯曾经说过:“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6]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是适应时代的需要、适应资产阶级革命斗争需要的产物,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状况和阶级状况成熟的条件下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本质,奠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实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其相关著作中没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直接、系统的阐述,而是借助“利益”、“目的”、“需要”以及“理想”等词汇对价值性内容采取的间接的方式来表述。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即是“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7]马克思、恩格斯所主张的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是解放全人类,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的本质出发对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建构路径进行了探索。他们提出:劳动是人的价值的基础,社会价值是人的价值的根本,推动社会历史的前进与发展是衡量人的价值的最终标准。列宁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价值观做出了重大贡献。列宁在领导苏维埃俄国的社会建设的时候,社会主义价值观逐渐形成,丰富和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价值观。面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和平建设时期暴露出来的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严重冲突,列宁认识到:“目前的这种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8]在一个小农国家里,在生产了不发达的情况下,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在经济上是不可能的”。[9]1921年3月,俄国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对国家资本主义、工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从价值意义上看,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标志着列宁扬弃了抽象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开始重视一个经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复杂性。此外,列宁还提出在经济上了合作社的组织形式对农业改造,在政治建设上提出了工农群众参与对国家的管理和监督,在文化建设上强调国民教育等。列宁经过一系列的探索,提出了他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建构路径,通过社会建设实现社会主义价值观目标,重视社会建设,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列宁着眼于社会的实际,遵循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科学回答了现实基础与社会主义价值关系问题,提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理论路径。
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基本内容,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鲜明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全党全国的指导思想,是“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1]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12]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理论路径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建构路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基础,就要广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工作是我们党历来重视的强大武器,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优势和传统。宣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能对全体社会成员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教育,深化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帮助他们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同时,还可以形成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舆论,强化社会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识,让社会绝大多数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理性、可靠性和正确性深信不疑,凝聚全国人民共同思想意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建构路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基础,就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活动。“教育,尤其是健全的教育,能够为某种普遍价值观念和伦理规范内化提供并建立较为广泛具体而持续有效的传播方式、解释资源、知识和智力支持、接受机制。这种传播、解释、接受的科学教化机制及其优越效率,是任何其他文化形式所难以媲美的”[13]。教育能够最大限度的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化。因此,必须要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全人民。引导全党全人民深入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掌握贯穿在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用这一理论体系来加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改造。引导全党全人民深刻认识到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最大限度的团结和凝聚全国人民智慧和力量,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通过学习教育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普及化,树立民众牢固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旗帜,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根基和灵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切入点。在价值观多元并存的社会转型时期,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迫切。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整合多元价值,并使之深入人民群众,已成为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当务之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理论路径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建构路径的理论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既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方向,又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和自觉。
作者:董春华 单位: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析
摘要:目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作为其最前沿课题。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下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引导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现实需要。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领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涵。基于此,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入手,深入探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下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大学生
引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如今,在校大学生成长所处的时期具有以下特点: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深入发展、互联网和手机通信等传媒手段兴起。尽管他们在思想政治状况上是健康的、积极的,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一部分学生也会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理想信念模糊、政治信仰迷茫、价值取向扭曲、缺乏社会责任感、团队观念差等一些问题,由此导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下开展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面临严峻的挑战。当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融合,加强对学生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不断深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此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与此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还要注意运用合适的思想教育方法,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在生活实践中,都要积极引导学生自觉地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思想是在回答像中国这样有着相对落后经济文化的国家应如何夺取政权、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等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邓小平理论回答了社会主义是什么、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中则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等问题。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关键点是回答了实现怎样的发展等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推进正是源自于对中国社会面临重大问题的不断回答。就《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向全会做说明时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形成的科学体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学科建设探究
[摘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之间应该是互相依赖、彼此促进、双向受益的关系。后者是前者的理论基础,前者则是后者在教学中的展开与运用,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重要的学科支撑,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则是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有效平台。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学科支撑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党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居主导地位,厘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关系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功能性作用的关键。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性
科学认识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性,是研究高校思政课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之间关系的逻辑前提。中共中央于2004年8月26日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首次正式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概念,确定高校思政课应有的重要地位,明确了对高校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以思政课为主要途径和载体。高校思政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四门课程组成。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旨在让大学生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整体把握来正确认识和探寻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旨在让大学生通过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实际运用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以此树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旨在通过让大学生对近代国情、国史的了解来明白为什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旨在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德育与法制教育来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与法制观。总之,高校思政课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既具有学术性,也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承担着高校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任务,对于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地认识世界与人类社会、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知识经济文化创新发展研究
【摘要】
本文从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发展的历史进程出发,探究分析党的文化理论创新发展路径与对策。
【关键词】
先进文化;文化理论;创新发展
1、前言
自2013年党的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前进,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正在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历史征程中奋力前进,与此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在此实践过程中不断实现创新发展。党的文化理论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不断得到创新发展,充分贯彻落实了的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和价值判断,是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文化建设中的新的发展,体现了理论创新的自身规律。
2、“十八大”以来党的文化理论创新发展的体现
系统化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设计
【内容摘要】
本文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围绕《概论》课程性质和目标,阐述课程设计理念、思路、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评估,旨在更好开展教学,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将来的步入社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工作过程;系统化;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设计
一、设计基础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是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秉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时间逻辑以及坚持问题导向的理论品格,研究和解决思想问题、人的问题以及发展问题。工作过程是指完成某一件工作所进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完整的程序。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的起点就是职业、就是工作岗位,目的是将能力的发展从具体的工作过程经验向策略层面转变,使个性需求满足的同时社会需求也得到满足,从而使以就业为导向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向终极关怀的人本发展,回归教育的本性,实现教育和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恰恰与马克思实践逻辑相符合。因此,基于以上理念,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设计不再是从静态知识出发去面对变化的职业未来,而是有了从实践、工作岗位出发的写实的表述及能力的概括。《概论》作为全国高等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较强的政治理论性,如何从实践、工作岗位出发的写实的表述中,学习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理解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伟大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并在具体设置的工作过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充分体现大学生能力的概括,是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概论》课程教学设计基础。
二、《概论》课程的设计理念
思想政治案例教学论文2篇
第一篇
一、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教育现状
社会教育是指大学生在社会中接触到的各类因素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言行产生影响的过程及结果。但是社会教育的缺陷是不容忽视的。市场经济催生重利轻义,社会存在不正之风和不良现象,社会充斥着文化垃圾,外来文化造成冲击,社会公众人物行为失范,网络宣传鱼龙混杂等等,诸如此类的因素往往使大学生陷入迷茫甚至产生负能量,虽然政府一直以来在采取各类措施进行管控,但是毕竟迄今无法杜绝这些问题,所以社会教育也无法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任务。学校教育是大学生接受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学校教育的优势在于其系统性和正规性,即系统化地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学校教育主要分为通过完成教学任务进行的教育和辅导员对学生的辅导。但是因为高校扩招使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学校在对辅导员进行招录的时候通常看重的是数量而不是质量,只要求学历不要求专业。由此,大量辅导员专业技能的缺失使得学校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任务主要依赖教学的实施来完成。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虽然有些学校和教师已经在进行将教学任务转移到课堂之外的尝试,但是由于受到教学课时和学生学习精力的限制,课堂教学仍将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主要形式。
二、强化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近些年来,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进行课程改革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在教学中先后出现的关于实践性教学、参与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等各种探讨,充分体现了人们对现行教学方式的不满、形势的紧迫性以及改进教学方式的追求。笔者认为,改进教学的方法的确会有很多,但是案例教学法将始终成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并且在教学中采用案例也有必要性,这种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诠释教材理论的需要
案例是指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所经历的富有意义的事件陈述。人们在进行调查、研究、说理、教育的过程中引用案例往往对于所欲传达的思想和观点起到佐证作用,因此案例成为了人们传递思想的有效载体。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内容干练、理论性较强。如果教师就理论讲理论,那么即便教师的理论水平再高,其讲解也会因为过于骨感而削弱理论的说服力。事实上,理论来源于生活,是对包罗万象的社会实践的总结,是用来解释和指导实践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理论对应的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马克思主义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因此,理论教学必须融入案例。